明世祖,中兴大明

理振

首页 >> 明世祖,中兴大明 >> 明世祖,中兴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国师 穿越从开荒开始 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满唐华彩 大国军舰 亮剑:开局成为汉奸,反手端掉鬼子司令部 锦衣卫:我们老大有点鸡贼 超时空史记 我在天波杨府修仙 大秦:先生别担心,朕不是皇帝! 
明世祖,中兴大明 理振 - 明世祖,中兴大明全文阅读 - 明世祖,中兴大明txt下载 - 明世祖,中兴大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章 破局(上)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朱元璋淮北起兵后,作为大明的龙兴之地,凤阳一向有着比较高的地位,确切地说,凤阳被提高到了一个不属于它的高地位,毕竟从地理经济上来看,淮西地区并没有形成大都市的条件。

事实上,终明一朝,凤阳虽然名义上是中都,但就经济规模上,也就是个平常府级单位的水准,甚至不如浙直地区的一般府县。

不过明朝还是在凤阳周围,设置了英武、飞熊、长淮三卫,拱护凤阳。

明末农民军攻克凤阳后,搜掠破坏了一番,此时的凤阳基本上就剩个城墙了。

周围拱卫的卫城、府县倒是大多还完全。

而这里,就是明清双方交手的第一个战场。

十月初三,光复后军总兵阮进率其部一万三千人马,从庐州出发;总兵刘孔昭自滁州北上,与阮进共同征讨,会师定远。

顿时清军震动。

此时留守凤阳和江淮前线的,是顺承郡王勒克德浑,手中只有正红旗四千兵马,外加三万绿营,只得尽量拖延。

打算集中数千人马,在安远县城,收缩兵力,死守延迟明军动作。

但没想到明军火力实在犀利,此时的明军每师都配属有一个缩编的炮营,约三十六门炮,两师合计七十二门炮。

第二天就将安远县城轰得摇摇欲坠。

“通通通......”

一阵阵火光硝烟从城墙外两三里的明军炮兵阵地上升腾起来,扑向安远县城。

原本夯土包砖的城墙上,砖石被冲撞得支离破碎。

刘孔昭站立在高处,举起望远镜,远眺战场。

他是开国诚意伯刘伯温之后,自从朱由榔清算了当初南京带头降清的一批勋贵子弟后,刘孔昭和沐天波,还有此时已经从浙江按察使,提拔为江西巡抚的常遇春之后,常延龄,算是大明开国勋贵中仅剩的几个幸运儿了。

也是缘分,刘伯温的后代成了武将,常遇春的后代当了文官。

好在当初南京投降之时,他一咬牙,往东投了鲁王,才有了今日,已经爬到了总兵位置,若是能在北伐之时建立一二功勋,未尝不能捞个侯爵,比祖上传下来的诚意伯还要强,也算光宗耀祖。

光复后军主要是以当年鲁王系,张名振、张煌言的队伍整编而来。

文武官员都知道,本朝光烈天子或许在文治武功上,比起太祖、成祖差远了,但却有一个让人服气的优点,就是胸怀宽广,善于“收买人心”。

人人都把当今天子和汉光武、昭烈相比,不仅仅是境遇差不多,其实性格也颇为相似。

都属于那种也许在个人能力上有所缺陷,但却听得进建议,善于统筹全局,安定人心,关键时刻又极有主见的主。

体现就是对待鲁王一系,既没有赤裸裸的打击拆分,也没有照单全收,而是温水煮青蛙,逐渐以各种升迁、调动、整编等等控制入手。

关键是人家做得让人舒服啊,作为派系名义首领的鲁王先是被封了极具特殊色彩的吴王(其实就是朱由榔在肇庆时,为了“诱惑”拉拢朱以海画的大饼,毕竟那时候朱由榔没儿子。),光复南京后也没有反攻倒算,而是将朱以海捧上了大宗正的位置,堪称皇家第二人。

但事实上,就是剥夺了军权,还有对张名振、张煌言等人,也是继续信任,反正鲁王系人马本来就杂,没了朱以海,更加掀不起浪。

再加以新的将佐、士卒参与整编后,便可如臂指使,此番北伐,朱由榔御驾甚至没有去自己的嫡系,光复中军那边,而是跑到了光复后军,就是为了培养信任,是一种对张名振、张煌言等后军将领的表态。

信任和感情是培养出来的,如果你一直把人家当外人防着,凭什么要人家帮你卖命?就像后世某光头一样,把人家川、桂地方军当狗训,等上阵的时候又埋怨人家不卖命。

“轰隆!”

安远县城的城墙,经过两天的集火轰击,终于坍塌。

“报!炮击已完成!”

炮营枢密参军前来报告情况。

刘孔昭颔首,而后吩咐手下将佐传令

“衡字营先行进攻,马营骑兵注意在外围巡游监视,防范清军援兵和溃兵逃窜。”

一股烟尘从明军侧后扬起,正是师属马营,随着和蒙古、青海、叶尔羌的贸易,尤其是叶尔羌提供的马匹,终于大大缓解了明军的“马荒”。

现在明军每师都能配备一千骑的马营,虽说无法作为决定性力量,但至少在列阵和执行进攻时,侧翼得到了不小保障,追击溃兵时,手中也多了一柄利刃,而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动挨打。

衡字营三千将士排为六列纵队,朝着被轰塌后,依旧烟尘弥漫的断壁残垣冲驰而去。

明军火铳装备率奇高,临近敌军就是一阵齐射,就像割庄稼一样放倒一片片清军,而后装上刺刀,和长矛、刀牌手一起冲锋。

现在步兵所装备的甲胄经过了工部的改造,并没有更复杂,而是更简单了,只保留了正面,加上甲裙、护肩、头盔就没了,重量比以前减轻了三分之一。

防御力上也略微降低。

但效果就是,产量大幅提升,成本降低,尽可能的缩短了人工,而是多实用水力机械锻锤,仅光烈五年一年,大冶、安庆、佛山等地的兵工厂出产甲胄,就将近三万副。

在维持明军近五成披甲率的同时,还能出口叶尔羌。

于是乎,安远城内绿营守军所面对的明军,一眼望去,全是阳光下闪烁的铠甲,还没交手,士气上就已经挫败。

交锋不到半个时辰,便全面溃败。

明军一路将对方驱逐出城,而那里等待着他们的是一千骑早已等候多时的马队......

光烈六年,十月初六

北伐第一战,明军攻克安远县城,将兵锋推进到凤阳城外。

直到此时,清军的应对才算全面开始。

-------------------------------------

十二镇绿营新军,被分为三个部分,也有三个统帅,称为“新军提督”,东路五镇,以原正白旗护军营参领(白甲兵甲喇章京)赉塔为提督;中路四镇,以原正黄旗前锋统领,鳌拜之弟,穆里玛为提督;西路三镇,以资历最浅,刚刚从参领(牛录章京)提拔而来的穆占为提督。

从中也可以看出,多尔衮虽然提拔了大量汉军骁将,但对于关键的控制岗位,还是交给了更加信任的满洲将领。

十月初十,瓦克达、岳乐,领正红、镶白共两万多人马抵达徐州前线,新军第五镇总兵孙思克率部抵达淮河一线。

东线清军合计十八万之众,为三路中兵马最盛。

接着,李定国、王夫之先后渡江,与正在淮安前线的张名振、张煌言汇合。

朱由榔的天子车驾则抵达扬州。

明军方面在东路聚集了左军八个师,后军七个师,合计约十六万上下。

只从数量上,明军似乎稍逊,但从质量上看,清军真正足以为虑的,也就是两万多八旗和六万多绿营新军而已,合计不到十万。

徐州城中,几名清军东路主要将帅正在开会。

除去正在前线的勒克德浑以外,主帅瓦克达、副帅岳乐,还有山东总督图海,以及新军提督赉塔均已到齐。

瓦克达忧心忡忡

“我大军虽有十七八万,但实际可战之兵止有半数啊,眼下凤阳已然危及,一旦明军突破淮河一线,届时可就难守了。”

经过多年交锋,清军早就没了当初不可一世的气势,不再奢求能够对明军形成所谓战力优势,甚至一比一的情况下,都未必有信心。

岳乐倒是安慰道

“其实也不必过于忧虑,其他不言,就我东路来说,还是有不少战机的,江淮地区河流纵横,地势复杂,但徐州周围却是平原地带,倒是个打决战的好地方。”

四人当中,除了瓦克达是四五十岁的老将外,岳乐、图海、赉塔都是不满三十的年轻将领,一开始瓦克达还跟多尔衮反应,有些担心这些年轻人不足以堪当大任。

但事实上,这些初生牛犊却是要比瓦克达这些老将更加敢于和明军正面相争,毕竟他们也没有在明军手里吃过亏。

几人商议了一下兵力排布,和明军可能的攻击重点。

图海指出,岳乐东路应当只有两个着力点,一边是淮安北上,延黄河北上徐州(此时黄河已经夺淮入海),一边是从凤阳向北拿下宿州,而后兵临徐州侧面。

战役的关键还是在徐州。

图海倒是点出了一个众人忽略的点

“水师,明军可以借助水师之利,从沿海登陆海州,甚至山东南岸,从而危及我军侧后!”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快穿】欢迎来到手撕白莲炼狱 穿成假千金,真千金对我嘎嘎狂宠 港综:开局死靓仔南,邻居马小玲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抄家前,小奶包搬空京城去流放 斗罗:我,唐三他妹,开挂了 从小卖铺发家,仇人坟头草三丈高 绝色寡嫂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穿越从开荒开始 我剑无敌 凡人修仙从炼药学徒开始 穿越异界:我的魔兽争霸系统 玄鉴仙族 火影:我带着转生眼穿越了 追你时你不在意,我订婚你哭什么 我在大唐做战神 男欢女爱 与女神荒岛求生的日子 遍地尤物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诸天皇帝聊天群 北伐就在今日 抗日之暴力军团 特工代号431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大唐皇太子 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三国:貂蝉,把头发盘起来! 唐奇谭 红色脊梁 大汉兵王 全球高武之我的系统送错了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超级兵器 废物二十年,醒来便开始抢皇位 大隋主沉浮 三国之殖民海外 
最近更新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 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星落门 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 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宋终:一拳镇关西 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 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 重生大明1635 
明世祖,中兴大明 理振 - 明世祖,中兴大明txt下载 - 明世祖,中兴大明最新章节 - 明世祖,中兴大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