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涣总体来说是看不到的,它其实和光波有些相似,正常的光也是看不到的,但因为有物体的参照,所以大家看到了光。
而蓝涣在周围物体的参照之下,会散发金属蓝色。
比如一艘正常的战舰航行在宇宙中,战舰表面反射出来的星光就是星光本身的颜色,但进入到蓝涣区后,光芒就发生了改变,变成了冷冽的蓝色。
菲利斯特地换上了阻挡蓝涣的机甲。
他漂浮在真空之中。
原本寂静无比的真空,此刻却多了一重底噪声,嗡嗡滋滋,无数种噪声交相响奏。
越靠近蓝涣区,这种声音就越大。
到达蓝涣区内部之后,声音更是震耳欲聋。
菲利斯能看到自己穿戴的机甲表面开始震动,就如放在音响上的水,不断掀起波纹。
这种波纹有规律,如果停在一个地方,它会呈现固定的花纹,而当移动,花纹就会改变。
“这就是蓝涣区吗?”
菲利斯听说过蓝涣区,毕竟已经来到开达罗星域这么多年。
但是他从未进过蓝涣区。
传闻在这里就算准备好了一切,也有概率迷失。
蓝涣区的真正由来是一场禁忌美学,一个叫做汀兰的材料集团研发出了一款新型材料,这种材料的半衰期非常短,只有几百年。
这种材料本身非常完美,远比麦卡锡金钢强,而且是各方面优越。
唯一的缺陷也就是这个半衰期。
麦卡锡金钢的半衰期是94万年,95%功能期为8万1千年,过了这个功能区就需要更换或者直接战舰报废,不然外壳无法承受战舰本身从0加速到27万公里每秒的加速度。
除非降低性能。
但这对于文明联邦军队的战舰来说肯定是不可能的,文明联邦军队战舰基本是5000年一次升级,1.5万年一次大换代。
全战时代后,当公司拥有战舰,那些节省成本的公司估计会这么做。
而一款只有几百年半衰期的材料,就算各方面性能再突出,对于战舰来说都毫无用处。
所以这东西最终还是被扫进了垃圾堆中。
只是。
汀兰公司没有做好的是这款材料的分解。
一个造物材料半衰期过后,是没办法预测其会半衰成什么的,当物质系统崩溃时,一切就看造物主的了。
汀兰公司让这款材料待在库房内,几百年后,衰变到来,蓝涣因此诞生。
机甲的震颤很微弱,但频率相当高,机甲也无法完全抵御这种震颤,菲利斯感觉到自己全身都在颤抖,如同“麻”一样的感觉。
前进了几百万公里之后,他身上有了刺痛感。
蓝涣区内部存在很多怪异的东西,只不过都在核心区域,外部不太多。
菲利斯看到前方1亿公里左右的位置有一个类似于植物的东西,预计长度有40万公里,很像蜿蜒的藤蔓,他朝那边飞了过去。
好消息是,刺痛感并没有升级,这是进入蓝涣区的正常现象。
不过待久了再出去后,必须要将自己身体内的所有细胞和机械部件更换一遍,不然活不过20年。
机甲的飞行速度不慢,一个多小时后他就来到了那藤蔓处,踩着藤蔓,宛如来到了一处大陆,这藤蔓的粗度至少有3000公里,它的表面长着纤细的绒毛,还有一些孔洞。
菲利斯用脚踩在上面,就如踩中了泡沫一样,显然这个巨大的植物能在纯粹的生物体基础上长这么大是有原因的。
站在直径上千米的巨孔前,菲利斯朝内探望,一片幽兰。
感觉有无数的光在其中游荡,或者说被困在其中。
这是蓝涣区的一种现象,在这里的任何被蓝涣影响的物体,内部都会逐渐被替换成蓝涣,最终彻底成为蓝涣的一部分。
不过也不用担心蓝涣过度扩张。
蓝涣作为物质也有半衰期,和其他的造物粒子一样,时间只有几十万年。
几十万年之后,如果没有太多物质进入这片区域,那么这片蓝涣区就会消失。
菲利斯朝着孔洞内大吼:“曲明归!!”
蓝涣传递声音,这是一个神奇点,而且这种传递效率非常高,如果在一颗星球上,气体中,一个声音传播距离是10公里,那么在蓝涣区就可以传4000公里远。
菲利斯的吼声在气体中都能传递数百公里,在蓝涣区内更是可以传递到10万公里外。
这株藤蔓的结构特殊,说不定只要在内部都能听到菲利斯的声音。
只是,没有回应。
藤蔓只是蓝涣区的奇观之一,在周围空间中还有一些小天体,奇特的放光物,亦或者懂得躲避的生物。
而且越往内部走越多,直到正中心的位置,那里如同一个垃圾场般凝聚着各种东西,直径超过了10万公里。
菲利斯在想:“那家伙不会去那里了吧!”
这是他会做出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