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窃明

浙东匹夫

首页 >> 国姓窃明 >> 国姓窃明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流氓帝师 入错新房嫁对人 衣冠不南渡 替身太监:我替皇帝宠后宫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朕大意了,科举状元是条咸鱼 超时空史记 开局上谏被杖毙?二命上朝先服毒 
国姓窃明 浙东匹夫 - 国姓窃明全文阅读 - 国姓窃明txt下载 - 国姓窃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03章 一切都在计划之中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朱慈煜虽然名义上亲政了,但亲政的最初半年,朝政的大节奏把控,依然完全掌握在父王朱树人手上。

朱慈煜只是在处理日常政务方面,得到了相当的自主权。比如每隔几天的上朝,尤其是大朝会,朱树人有时候会借故不再参与。

反正这些朝会讨论的内容,无非也是某几个府要不要赈灾、某个省要不要特批经费强化水利修缮、黑龙江或者九州有没有什么新的建设项目需要额外预算和技术人才支持,等等。

凡是以年为周期的大事儿,都不会在这种朝会上讨论拍板的。

这种情况,就好比是一个集团、原本的ceo终于不用每天早上一到公司就先收一堆邮件,然后浪费一两个小时去浏览一遍、挑重点回复。这些活儿统统可以下放给新人。

朱树人原本就已经干腻了这些繁冗俗务,巴不得丢出去。而朱慈煜还充满了新鲜感和干劲,两人各取所需刚好。

趁着朱慈煜的新鲜劲儿还没过,小康五年春夏之际的那三个月,很快就平稳地过去了,朱慈煜也没折腾什么幺蛾子。

随着时间来到五月,大明朝廷终于按照原先的计划,在这一年开始了大动作——也就是按照此前朱树人跟儿子说的节奏,开始对缅甸和越南派出外交谴责的使者,跟他们白话白话四五年前的旧账。

众所周知,四年半前,朱常淓刚刚驾崩、朱慈煜刚刚登基的时候,大明境内还是发生过三四起小范围野心家叛乱的,有以大明幸存藩王身份的,还有诈称朱三太子的。

虽然那些叛乱的规模实在可以用可怜形容,最多也就纠集起几千人的武装力量,而且是把一切临时乌合之众都算在内了。坚持时间最长的,也没挺满两个月,便旋即扑灭。

但他们的余孽残部逃散问题,还是确实存在的,而且大明也有证据,证明那些人不是北走胡,就是南走越。

大明此前只是没急着追究,想先过几年安生日子,这一拖就拖了整整四年之久,现在才来翻旧账。

盛夏五六月份的酷暑,要去南方的热带邻国扯皮打嘴仗,这活儿当然是很辛苦的,还要考虑使臣的身体健康状况、能否在夏天活着走到缅甸,会不会半路上热毙命。

所以朱树人倒也没有从南京的礼部直接派出官员去缅甸,而只是从南京派人去昆明,对李定国宣旨,然后授权李定国选两个云南本地的官员,拿着国书去缅甸和越南。

云南当地人的生活气候环境、水土适应能力,跟缅甸和越南相差就没那么大了,南京出发的使者,五月初离开南京,六月中应该能到云南。昆明出发的官员,七月上旬就能到缅甸了。

……

缅甸和越南方面的统治者,对于大明的突然问难,当然是不愿意直接服软的。

如今的缅甸东吁王朝国王乃是莽白,他也算是当时比较强势的缅王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莽白1661年政变杀兄上位,次年就一改先王莽达力时期的放养姿态,主动发动了咒水之难,把永历帝的三十多个大臣杀了,还杀了一堆侍卫亲军,然后把永历绑了交给吴三桂,可见他这人还是有点心狠手辣的。

只不过如今历史也算彻底翻了个面,大明幽而复明,他跟大明的关系此前也没什么矛盾。

不过一个人的性情禀赋往往是娘胎里带出来、常年人生经历累积形成的。莽白既然是个这么心狠手辣的枭雄,注定了他不会因为一点风吹草动就软蛋。

即使大明的谴责国书措辞非常严厉,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依然是“如今正值盛夏,明军根本拿南方掸邦高原热带雨林的缅军无能为力”,所以就算要怕,也不急于一时。

不如先备战,再拉外援,然后拖他几个月看看风向再说。

如果有机会稳住局势,那就不用服软了。真要是风向不对劲了,或者出了什么危险,等冬季临近时再服软也不迟嘛。

反正大明是天朝上国,是要脸的,讲素质的。从古至今,还没听说给大明上书认错臣服、表示洗心革面,却不被大明接受的。

既然大明这么有素质,他当然要充分利用大明的这个弱点,尽量多占一点好处。

莽白把这个道理想明白后,当然也不会浪费时间,于是立刻就做了好几手的准备。

他招来自己的几个儿子莽罗、莽丽提和心腹族人迪布提,外加荷兰东印度公司(voc)驻勃固的商务代表范德里夫。

他首先吩咐太子莽罗:“你立刻亲自督办,让人抓了一批替罪羊。其中必须包含一些前几年入缅的大明叛军余孽。

再找两个近年来在明、缅之间摇摆的土司部族头人。然后把前者生擒送给明朝使者带回,后者直接剁了、让大明使者把人头带回去。

然后再好言好语正式回复大明使者,就说收容叛徒之事实是一时之误,并非有意。只是年月已久,大多数入境者都已隐姓埋名不知所踪,我缅甸只能找到这几个,也都已经交出来了,足见我缅甸的诚意。

但是,大明要求把归附土司部族全部割让给大明的请求,一时无法做到,希望大明方面收回这项要求,其余割地赔罪也都无从谈起。”

莽白即使打算抵抗,也不会彻头彻尾不给大明面子。他觉得杀几个降将中的小角色,以及个别不听话的部落土司,给大明一个台阶下,这点代价还是可以付的。毕竟这都是面子为主,实利几乎没有。

莽罗也就没有违背父王的意思,直接去做了。

正面外交稳住之后,莽白继续内部军备和拉拢其他外援的尝试。

于是他又吩咐自己的另一个儿子莽丽提,抓紧动员缅甸自身的军队,坚壁清野,做好打仗前的准备。

再次,他又吩咐心腹大臣迪布提,去联络越南的各方势力,看看有没有人愿意抱团对付大明的。

这人也算是莽白手下着名的外交骗子了,历史上莽白就派他去诈骗沐国公和永历帝,说要请他们来喝咒水盟誓,然后把永历帝身边的人都骗来杀了。

此刻领受了联合越南的任务,也算是重操旧业,历史巧合了。

如今的越南其实分为了两朝四姓势力,内部也非常混乱,要说各方势力都肯一起抱团对付大明,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但考虑到越南各方势力之间内部有仇。所以一旦有其中一部分投靠了大明,另外一部分肯定不得不对抗大明,所以确实挺有联合的价值。

……

把拖延、动员和找外援三方面都安排妥当后,莽白最后一颗棋子,就是他跟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关系了—系了——

可千万别把1660年代的缅甸,当成是一个原始的南蛮国家。当时的缅甸东吁王国,可是已经拥有七万人的常备军,其中还有五千人是使用荷兰原装进口燧发枪的火枪兵。

因为荷兰人早在1627年,就已经在缅甸的勃固港开设了voc的办事处,到如今大明和缅甸发生冲突时,缅甸人跟西方殖民者的贸易通商史,已经持续了四十年之久。

说白了,当时的缅甸对西方交流模式,已经有一定程度上接近了印度的莫卧儿帝国,英国人荷兰人葡萄牙人,都是有常年做生意的。他们可不会跟历史上的明清两朝那样禁海。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历史上雍正时期与缅甸的冲突,以及后来乾隆时的清缅战争,清军才事实上吃了好几次败仗(但阿贵、和珅这些人对内汇报都是说大捷),因为缅甸军队在进入18世纪后,火枪是绝对比清军厉害得多得多的。

后世观众把缅甸军队想象成只靠毒箭和战象取胜的样子,完全都是因为《还珠格格》之类琼瑶辫子戏的毒害粉饰。

当然了,自古欧洲人在和东亚、东南亚国家贸易的时候,也都是会留一手的。

所以哪怕缅甸已经跟荷兰东印度公司做了四十年生意了,但他们实际买到手的火枪,论质量和款式,基本上都还是荷兰人上一代的产品。

欧洲殖民者从来不会好心到把最先进的武器直接卖给亚洲人的。

考虑到过去欧洲三十年战争时血腥的迭代、淘汰,以及荷兰人过去半个世纪跟英国的争斗。荷兰人卖给缅王的燧发枪,主流都是1618年、三十年战争开打后,被战争淘汰下来的战前生产款,大约有四五千支。

还有少数,则是1652年第一次英荷战争时淘汰下来的,这已经算最好的了,在缅甸军中装备了一千多支。

而现在,面临大明的直接威胁,莽白也不得不继续多掏一点缅甸国库里的红蓝宝石和其他珍贵珠宝、并许诺荷兰人一定的采矿权,用尽办法向荷兰紧急增购武器。

voc驻勃固的商务代表范德里夫,在听说了莽白的要求后,也是有些为难。因为如今荷兰跟大明的贸易关系保持得也还不错,他不想再惹麻烦上身了。

不过欧洲殖民冒险者的节操终究是人均三姓家奴级别的,原则哪抵得过真金白银给个人塞好处?莽白跟荷兰人打交道也有年头了,所以他选择了给范德里夫私人一大笔贿款珠宝,立刻就让荷兰人就范了。

最后范德里夫私下里表示:“尊敬的国王陛下,您想要得到更多的荷兰火枪,除非您再额外答应两个条件。”

莽白也不多废话,让范德里夫直接有屁快放。范德里夫也就不客气了:“首先,我们荷兰不希望跟大明关系闹僵,所以无论你们得到多少火枪,将来贵国要是真的跟大明开战了,请咬住口风,

承认这些火枪都是开战前、因为过去四十年的贸易,逐步累积下的。反正就算我们在贵国开战后再交货,我们也只会承认是战前交的,或者是消息不灵通,具体贸易商不知道你们跟大明开战了。”

莽白对于这一点也懒得纠结,直接爽快的点头:“可以,孤只是要武器,没事儿出卖你们作甚?你们荷兰远在万里之外,出卖了你们也不能拉上你们一起跟大明开战,凭白损人不利己罢了。准了,说下一个条件吧。”

范德里夫继续开价:“要卖给你们武器,另一个困难在于交货周期太长。如果你等得了两年,或者至少一年半,那我们可以回荷兰慢慢下订单,然后再运来。

但我怕你要得急,那供货量规模就很受限制了,我只能想办法尽快同知巴达维亚和巨港等地的驻军,把我们voc的现役装备置换下来一些,紧急供应给你们。

但是我们要确保自己的贸易安全,只能给一小部分,而且价格会很高——具体能提供多少,就要看您的出价了,要知道,这种贸易我们是承担了很大风险的。”

对于这一点,莽白也理解,表示只要荷兰人尽量帮他筹,价钱好商量。至于那些一年半后交货的玩意儿,他绝对等不了,就让荷兰人自己的武装力量,等一年半后的补货吧,他可以先稍微给一点定金,但不可能预付全款。

范德里夫跟莽白又磋商了一下,最终把欧洲新订货的定金定在了两成,剩余八成等一年半至两年后货到付款。至于从巴达维亚等地调的现货,莽白必须立刻付清全款,款到发货。

这番筹划做好之后,莽白心里总算没那么担心了。剩下他能做的就是等,因为哪怕从巴达维亚运送火枪到勃固,往返也要两个多月的时间,只是比从欧洲调货的一年半快多了。

等的同时,他也要继续跟大明外交扯皮,如果能不割地不让出附庸土司就把问题解决了,哪怕要给大明送点礼物,那也都是可以接受的。

可惜的是,莽白的扯皮尝试并没有什么效果,大明始终咬死了要求割地作为赔罪,而且缅甸必须放弃掸邦高原上那些在大明和缅甸之间摇摆的土司。

换言之,为了当年的罪过,大明只允许缅甸保留大部分直属领地,而对于那些连缅甸自己也只能“羁縻”统治的地方,必须交出来由大明羁縻,然后大明自会慢慢改土归流。

如此谈判僵持不下,莽白也陷入了犹豫,时间也又拖过去了一个多月,眼看都快八月下旬了。

就在莽白犹豫不定的时候,边境上一个擦枪走火的消息,直接让他震惊了。

那天大约是农历八月二十,虽说已过了中秋节,但在东南亚热带雨林高原上,酷暑还没有完全结束。莽白根本没想到明军有可能会在这时候动手。在他原本的预测里,明军怎么着也得等到十月份再来,

因为冬天才是南方最凉快的,而且掸邦高原上农历九月份雨季都还没结束呢,又闷热又潮湿。虽说不是每时每刻都下雨,但哪怕只是每天中午前后下那么一两个小时暴雨,也会导致泥泞潮湿,蚊虫滋生。

莽白已经习惯了“中原人无法忍受热带潮湿生存环境”的设定,这个设定从朱棣当年南侵越南时,就烙在了东南亚各国君主心中。现在明军突然偷袭,就打了缅人一个措手不及。

因为没有在前沿部署足够的兵力,在得到大明使者突然宣布“因为缅甸方面没有诚意、不肯答应大明通牒的条件,导致谈判破裂”后,明军立刻长驱直入,首先取得了边境地区穿插作战的初步胜利。

缅军因为设防不全面,被李定国率领数万明军精锐,从云南沿着怒江河谷杀入缅甸境内。

以骑兵炮凿穿了缅军在怒江河谷沿岸咽喉之地的几个营寨要塞后,李定国继续快速推进,把落在怒江两岸的缅军侧翼部队甩在了后面,也切断了他们通过水路补给的航道。

事情到了这一步,莽白也只能自认倒霉,立刻组织起缅军主力,准备北上截击李定国。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都市极乐后后宫 混沌不灭珠 洛公子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剑道第一魔 艳海风波 奇术色医 重生之铁骨凰后 异世无冕邪皇 嫡女傻妃,王爷勾勾缠 国色天香(王大锤子) 狂神进化 别叫我恶魔 官妻 修仙狂徒 原神之我是至冬使节 新现代逍遥录 隐婚娇妻boss爱上瘾 魔后逆袭攻略 山村情事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长夜谍影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三国:貂蝉,把头发盘起来! 唐奇谭 红色脊梁 大汉兵王 全球高武之我的系统送错了 龙兴华夏 极品皇太子 超级兵器 
最近更新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 红楼之皇权枯骨 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 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 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 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 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 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 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 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 我在元末当霸王 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 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 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 权香枭婿 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 大谋谋天下 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 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 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 
国姓窃明 浙东匹夫 - 国姓窃明txt下载 - 国姓窃明最新章节 - 国姓窃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