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吾谁与归

首页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在大唐做战神 开局南洋一小国,吊打列强! 红楼:开局被流放,我要造反 这太子,不做也罢! 三国:从徐州县令开始争霸天下 衣冠不南渡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浅评水浒传 亮剑:开局成为汉奸,反手端掉鬼子司令部 拯救大明:从大明最后十七年开始 
朕真的不务正业 吾谁与归 - 朕真的不务正业全文阅读 - 朕真的不务正业txt下载 - 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耕稼衣食之原,民生之所资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西班牙大远征开始之前,除了大明皇帝提醒费利佩,小心大西洋狂暴的风暴之外,没人会觉得费利佩会打的如此艰难,无论是船舰,还是军队战力,还是军队人数,西班牙都是碾压式的优势。

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和大方阵,依旧是横压整个泰西的存在。

坐拥海外殖民地的西班牙,如此庞大的国力,西班牙能输无数次,而英格兰只能输一次,要打一个英格兰,那还不是轻而易举?

但事实就是,打到现在这个份上,大远征已经是个泥潭了。

打的全泰西看笑话,打的金债券第三次破产,打的连葡萄牙都不能镇压,打的西班牙国务委员会都解散了,打的国困民穷,打着打着,西班牙甚至可能失去海洋。

张居正、戚继光对战争都非常的谨慎,这种谨慎带着浓烈的极端保守。

人真的是一种很健忘的动物,战争造成的苦难,大约只需要二十年就会被彻底遗忘干净,人们总是欢呼着踏上战场,所有人都觉得自己会是评书里的主角,是武曲星下凡,天生就要建功立业,天生就要封侯拜相。

但上了战场,每个人都在名叫战争的地狱里挣扎,在残酷的战争机器里被搅得粉碎,死的时候,就像是路边一条无人在意的野狗,若是赢了还好,尸骨还有可能被收敛,若是输了,甚至连名字都不会留下。

吃了战争的苦,就会开始反对战争,立刻就会从好战必亡的穷兵黩武,转为兴文匽武的忘战必危,如此反反复复,在这个怪圈里轮回。

汉武帝征战匈奴,已经达成了目的,但是战争的马车已经无法停下,后来的征伐毫无意义,都是为了打而打,穷兵黩武后,开始反对战争。

洪武永乐年间,大明十三征漠北,朱棣更是五次亲征,武功彪炳青史,战争带来了太多的伤痛,兴文匽武开始了,但仅仅二十四年后,就是土木堡天变。

沈鲤是大宗伯,总领礼部诸事,他看着所有廷臣,讲了费利佩遭遇的困局,弹丸之地的英格兰,居然成了日不落西班牙的葬身之地。

“费利佩吸取了上次战争的失败教训,将手中的黄金全部投入了造船业,自万历十六年起,短短三年内,在足量的黄金犒赏下,西班牙克鲁纳造船厂可以仿造五桅过洋船,并且营造了二十条五桅过洋船,加上六十艘泰西卡拉维尔帆船。”

“这些船只搭载了8000名士兵和名水手,再次奔赴了英吉利海峡,这一次,西班牙人踏上了英格兰,但是英格兰人使用了群狼战术,

放弃了对抗登陆的海军,转而用小船袭击西班牙人的补给船队。”

“这一次让金债券破产、让西班牙内阁解体,赌上一切的远征,最后抢回了三千只羊,就葡王使者所知,这一战,有十三条卡拉维尔帆船被烧毁,价值数百万银的后勤补给被抢夺,死伤超过了四千人。”

“而费利佩还要远征,他已经别无选择。”

沈鲤的话引起了所有人的议论,第二次远征比较顺利,但英格兰女王颁布的私掠许可证生效了,那些私掠船开始无休无止的骚扰西班牙的补给船队,最终的战果,也就是三千只羊。

哪怕是远在大明,大家稍加判断,也知道费利佩这仗,已经打不下去了,但他还是要打,事情到了这一地步,已经无暇顾及要付出的代价了。

战争的齿轮一旦开始旋转,所有人的命运,就只有身不由己。

“今年到大明的使者,就只有葡王的使者了。”沈鲤作为大宗伯,他说的主要还是外交事宜,今年的泰西诸使者,只有葡萄牙。

西班牙、法兰西、英格兰都未曾遣使,不是不想,是战争打乱了所有的一切。

甚至连大明环球商队的船只,也遭遇了数次海寇的袭扰,泰西的营商环境和海洋贸易环境,肉眼可见的恶劣了起来。

流入大明的白银,却十分稳定,因为环太商盟的稳定运行,让更多新大陆的白银,抵达了大明。

沈鲤继续说道:“一个趣闻,海防巡检和泰西水手交流才得知,费利佩今年下令,让墨西哥、秘鲁、智利三个总督府,增加白银黄金的供给,而增加的份额是三倍。”

“墨西哥总督府已经明确拒绝,刚买的五桅过洋船,炮轰了费利佩的珍宝船,要求墨西哥总督府留存三百万两白银,否则就直接攻打所有银山矿群。”

“秘鲁总督府利马总督则比较委婉,说富饶银矿今年又闹暴乱,印加遗民对富饶银矿连番进攻,导致白银产量锐减,不仅无力增加配额,还要削减二百万两白银份额,运回本土的份额,从原来的四百五十万两白银,降低到二百五十万银。”

“那智利总督府是怎么答复的?”申时行有些好奇的问道。

沈鲤面色略显古怪的说道:“智利总督府讲,他们不产白银,此令和他们无关。”

费利佩的命令,当然不只是针对白银和黄金,智利总督府不产黄金白银,但需要提供足额的货物,智利总督的回复,就是故意玩文字游戏,知道费利佩现在无暇征伐这些总督府,而且战争的局面,

已经非常不利了。

三个总督府,一个明确拒绝,一个养寇自重,一个文字游戏,都不答应费利佩的要求,如果在以前,为了补给,为了士兵、火药、船舰、食物、美酒等物资补充,这些总督府不答应也得答应。

现在有了东太商盟,情况已经变得完全不同了。

费利佩因为战争受挫,威信在快速降低。

大司徒张学颜听到这里,补充道:“金山港扩建完成后,大明东太商盟的货物,在东太平洋就有两个集散货物的港口,金山港和鹏举港。”

“鹏举港(瓜亚基尔)并不属于大明,属于大明租借秘鲁总督府的船港,有了两个港口集散货物,东太商盟船队一年可以来往三次东太平洋。”

在两个港口直接集中装卸货物、贸易,可以减少浪费的时间,从一年两次提升到一年三次,意义重大,这代表着大明会进一步压榨墨西哥、秘鲁的银矿份额。

墨西哥、秘鲁吃不下这么多货物没关系,他们可以做转口贸易,而且他们更加方便,可以从陆地上转运货物到大西洋,把从大明得到的货物,运往泰西。

墨西哥总督佩托,是个海盗出身,他敢欠皇帝陛下那么多的银子,敢承担那么高的利息,底气不仅仅是墨西哥三大银山矿群,还有转口贸易这口大肥肉。

泰西的黄金白银,会反向流入殖民地,这些黄金白银可以购买更多的大明货物,而墨西哥、秘鲁、智利这些总督府产出的原材料,又可以直接敞开了供应大明,反正大明就是个饕餮,多多益善,来者不拒。

新的原料、生产、消费的三方三角贸易就这么形成了,只不过现在白银换了一个流向而已。

这三角贸易也不知道谁捣鼓出来的,确实好用。

大司徒张学颜的说法,似乎提供了一个佐证,那就是大明可以不通过战争,就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如果没有金山国,没有金山水师在长滩港敲掉佩托的一颗门牙,这些总督府会老老实实做生意?他们只会把我们商船堵在家门之内!”

“大明船队自由航行的前提,是坚船利炮。”高启愚的声音再次突兀的响起,提醒诸位廷臣,这些成立的必要条件。

金山水师在长滩港驱逐了那些海盗,墨西哥的试探最终停止。

“远的不说,近一点的朝鲜,大明军将汉城成均馆的旧档,全都整理了一遍,朝鲜作为大明的世藩,理应遵大明为首,他们每年都派出使者来到大明,这些使者的札记,我看过了,全都

是污言秽语,不堪入目!”高启愚的语气带着一些愤怒。

“闻皇帝纳张指挥之女,遂留其家,而军士乱掠人家,多掠幼女,寄养幼女甚众,岁用柴炭至十六万斤,时诸近幸多以幼女为献,又累年巡幸所过阅选民间妇女载归。”高启愚当即拿出了一份开始读,里面是关于明武宗在大明京畿通州纵兵,劫掠百姓之家。

明武宗绝嗣无后,自然没人给他维护身后名,所以在朝鲜文书里,明武宗就成了一个喜欢女童的皇帝,而且还喜欢纵兵劫掠百姓之家,把民妇弄到车上带回豹房。

“礼部考证了一番旧案,全都是胡说八道,关键是这些游记,全都被商人再次编排,在大明广为流传。”高启愚讲了另外一件事,谣谶流变。

这些到大明的朝鲜使者,是谣言的源头,他们编排了许许多多乱七八糟的事儿,因为朝鲜作为藩属国可以常朝,这些谣谶就再次随着商人传回了大明,变得更加离谱了起来。

这些谣言可不仅仅包括皇帝,历代大臣都不能幸免。

“成均馆这些个士大夫,不仅仅编排大明君臣,还以元修《宋史》潦率无据为由,要编写宋史,名为《宋史筌》,此书还未修成,什么时候,中国史书轮到藩属国来编修了?”高启愚讲了另外一件事,朝鲜要给宗主国修史书。

更离谱的还有李世民征朝鲜,被射瞎了一只眼,跪地求饶的故事。

高启愚将几本拿来的成均馆原本递给了所有廷臣,待廷臣们看过之后,才说道:“他们要干什么?要否定大明的过去身,否定中国天命。”

朝鲜说自己是大明的亲儿子,哪有亲儿子编排亲爹的?还专门奔着解构中国英雄豪杰去,这就是在结构大明的过去身,瓦解大明天命。

“这些胡乱编排的朝鲜士大夫,都被李舜臣杀光了。”凌云翼看着廷臣,笑着说道:“成均馆多数文书都毁于倭寇入侵的战火了,剩下了一些,看过便都毁去便是。”

凌云翼在朝鲜待了几年,杀人和焚书,都是他亲自干的,不过他可以推给李舜臣和倭寇。

高启愚将几本文书收回,总结道:“朝鲜废王李昖,还打算把大明耍的团团转,让大明出兵不给粮草,答应内附,还打算用禅让来躲避,这还是朝鲜。”

“朝鲜如果是家犬,墨西哥、秘鲁、智利这些就是野狗,他们畏惧的是坚船利炮,不是大明的仁义和道德。”

“就是养条狗还知道看家护院,养这些…”

“叮。”朱翊钧又敲了下道爷留下的

小铜钟,提醒高启愚说话注意点,什么家犬野狗,心里想想就是了,哪有直接说出来的,不能为了把话说明白,就讲的这么难听。

也不能怪高启愚说话难听,对这些蛮夷怀有警惕之心,大明是灭了胡元才建立的,对这些蛮夷,从根上就不会信任。

“继续廷议吧。”朱翊钧示意廷臣们继续议事。

大明朝廷已经分成了两派,高启愚显然是那种极端武力派,而且他居然还是多数的那个,而张居正是保守仁义派,主张警惕战争。

你来我往唇枪舌战,而且这里面还有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都是为了大明好,我凭什么听你的?

都是为了大明好,这才是最难处理的,要是为了私门之利,朱翊钧直接把人拖出去杖毙就是。

廷议继续,大宗伯沈鲤继续奏闻关于外交事务的安排,每年六月、七月都是外国来朝,皇帝接见外使的日子,只不过这次万国来朝的使者,有点少了。

高启愚又奏闻了一项禁令,得到了皇帝的批准,也是一项祖宗成法,礼部做事,讲祖宗成法,也讲鼎革开辟,灵活运用。

从万士和开始,礼法就从来不是不便之物。

洪武四年十二月,朱元璋以‘军民行礼,尚循胡俗,饮宴行酒,多以跪拜为礼’为由,下令申禁之礼,除‘听宣诏旨、以物进贡及受赐祭祀、上香奠帛祭酒读祝等事,可以行跪礼之外,一律揖礼。

揖礼,规定非常明确,凡下见上,躬身拱手,举齐眼为敬,上官随坐随立。

就是拱手举到眼的位置躬身行礼,就是恭敬了,下官随上官坐立而坐立,其余一切胡礼悉数禁行。

这份洪武四年申禁之礼的祖宗成法,翻译翻译,就是不准跪。

海瑞就有个外号叫海笔架,他见上官不跪,海瑞只要求自己不跪上官,却很少要求别人也一起做到。

现在,高启愚再复祖宗成法,理由也很充分,官选官和世袭官(包括皇帝)都是大明的统治阶级,一个统治阶级都跪来跪去,膝盖生根、腰杆弯曲、身段柔软,哪能养出骨鲠正气来?

申时行上奏言还田事,广州府、福州府两府要求还田,经过吏部、户部的问讯,两府符合还田的标准,白银高度堰塞、田土过度集中、初步完成商品经济,申时行所请,得到了廷臣们的认同。

大司徒张学颜奏闻了万历维新以来,天下州县共计修缮筑堰处、疏浚河渠4162处、陂渠堤岸5048处,其中一半是修缮,一半是万历年

间营造。

朱翊钧详细询问才得知,这个数字,和洪武年间兴修水利的数量是基本相同的。

洪武四年,朱元璋以‘比因兵乱,堤防颓圮,民废耕耨’为由,设户部营田司以修筑堤防,专掌水利,比如广西兴安灵渠三十六陡,比如荆州狱山坝,比如陕西泾阳县洪渠堰等等。

张学颜满是感慨的说道:“洪武二十三年,太祖令工部主事郑兴发,乘农隙,相其宜,征发民丁十五万人疏浚淮河等地,终得二十五万人,历三年而成,黄河夺淮,时旱时涝多盐多荒,此农闲疏浚三年,淮南淮北大兴。”

“洪武二十四年,太祖再令有司,征十五万筑防海堤坝,营造钱塘江堤两万三千九百余丈。”

“皆余荫后世,沿用至今。”

洪武年间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沿用到了万历年间,后来这些年都是修修补补,钱塘江大潮,不仅仅是自然伟力,还有人定胜天。

万历维新,各地也在兴修水利,户部所呈数量,有一半都是万历维新这二十年新修成的。

耕稼衣食之原,民生之所资。

“叮叮叮。”朱翊钧敲了三下,宣布退朝,张居正单独留了下来,到通和宫和皇帝聊了很久,主要是关于稽税大调查。

“这不行,先生把骨鲠之辈,都抽调到了反腐司反腐抓贪去了,这稽税院谁来支撑?”朱翊钧连连摆手,不认可张居正的说法。

稽税院要内部清查,张居正要把这次清查过关的循吏,转到反腐司去,到时候,反腐司人才济济,稽税院无人可用,朱翊钧不太认可这种做法。

张居正的语气满是商量,笑着说道:“陛下,这不是事从权宜吗?就抽调一半,一半就行,这样反腐司局就彻底成了,光靠那几个素衣御史,臣怕他们独木难支,无法长久。”

“而且,陛下,从稽税院抽调,也避免了反腐司反不了张门身上。”

稽税院是稽税缇骑、镇守太监、主事文官之间的三方节制,但每一张催缴税票,在征收之后,陛下都要亲自过目,而且还专门让户部每年稽查账目,保证稽税院这个特务衙门少作恶。

发展到今天,稽税院没有变成走私贩私、贪赃枉法的保护伞,没有贩卖阿片这些大案,陛下付出了太多的心血,这一下子抽一半,陛下不肯,也是理所当然。

反腐司草创,三把大火烧的官吏人人自危,但这都是皇帝、大将军的支持下才做到,这要彻底扎根,常态反腐,就需要抽调循吏补充。

稽税院和反腐司的相性极高,补充足够的得力能臣,反腐司就彻底稳了。

高拱当年反腐反不到晋党身上的教训,张居正也吸取了,如此从陛下直管衙门抽调,这反腐司不是他张居正的武器,而是陛下的尖刀。

张居正这半年搞得轰轰烈烈的清党,就是因为现行纠错机制,无法对张党门生纠错,反腐司也是纠错机制的一部分,无论如何这个机制,要避免这种现象发生。

“不行,绝对不行,抽一半,先生也太敢想了,这不是把稽税院的大梁都给抽走了吗?顶多,给先生四分之一,不,五分之一,你们反腐司不能自己培养骨鲠、循吏吗?!”朱翊钧非常认可张居正的理由,但他还是有点不舍的。

“四分之一。”张居正摇头说道:“不能再少了。”

“五分之一。”

“陛下,这是国事,不是跟臣置气。”张居正有些无奈的说道,陛下这吵架有些敷衍了,理由都不给了。

朱翊钧反复权衡后,才摆手说道:“四分之一就四分之一,真的不能再多了,再多,朕不能保证,稽税院不会变成魑魅魍魉的贼窝。”

“朕掌管稽税院这些年,也不是靠朕一个人,也是靠这些稽税院的骨鲠正臣。”

“朕也不是三头六臂,更不是大光明教口中的先知。”

稽税院是特务部门,权力大得很,能维持眼下这个局面,是君臣同心同德的结果,真的抽一半,稽税院恐怕真的会变成走私阿片的贼窝。

“谢陛下隆恩。”张居正大喜,眼睛珠子一转问道:“那宫里大珰李佑恭,能不能借给臣去反腐司?”

“不行!免谈!李佑恭提督京营军务,还要负责稽税院诸事,借给先生,朕从哪里找个大珰,提领稽税院诸事?免谈。”朱翊钧严词拒绝。

提督京营内臣李佑恭,是和朱翊钧一起长大的陪练小黄门大把头,也是皇帝外派太监的黄衣使者,但凡是大事,都是李佑恭出宫去办,那辽东高淮父子都是李佑恭亲自抓回来的。

宫里的大珰就那么几个,而且都在关键位置,不能擅动。

“陛下,戚帅是大将军,过度参与政事,对他不是个好事。”张居正说明了理由,之所以借李佑恭,是为了让戚继光摆脱将领过度干涉政事的嫌疑。

大将军已经足够位高权重了,在戎事上,几乎有一锤定音的权力。

“借不了,这个真不行。”朱翊钧摇头说道,反腐司重要,京营和稽税院也很重要,李佑恭的位置真的

不能动。

“那算了。”张居正见陛下坚持,最终俯首告退,没有再纠缠,这次请求,确实是他张居正有些贪得无厌了。

陛下手里就那几个能独当一面的人,他张居正还要挖走一个,确实是得寸进尺了。

北镇抚司稽税院左账房书吏范远山,万历十三年皇家理工学堂会计科毕业,因为家境贫寒,他接受了皇帝的学贷,毕业后,他进了左账房,这样可以免了他的学贷,还照常给俸。

范远山不善钻营,他怕到了民坊,最后的归宿是东交民巷监狱。

已经快夜里子时了,他还在衙门没有回家,他的眼睛有些生涩,他手里有一个案子,他是主办,还有一个协办,不过是挂个名,稽税院的人手没那么充足,都是一个人当四个人用,比牛马还牛马。

谁家衙门,半夜了还在加班?

还真不是元辅一句大调查惹出来的事儿,平日里,范远山也是这么忙。

范远山很喜欢稽税院,因为清净,他只要秉公执法,就没人能逼他低头,没人敢为难他,更没人敢对付他,他的背后是稽税院、是北镇抚司、是皇权。

他手里这个案子,只要范远山手稍微松一点,陈记糖坊就能少交一万两千银的税。

范远山看四下无人,拿出了三张拜帖。

一张是陈记糖坊少东家,已经邀请了他十几次去太白楼,送拜帖的人说会有厚礼相赠,仅这一件事,大约是他五十年的俸禄;

第二张是范远山在京师大学堂的同窗,这个同窗在民坊做账房,把拜帖递到了他这里,语焉不详,要请他叙叙旧;

第三张则是他在京师大学堂的恩师,稽税院左账房这差事,都是恩师忙前忙后,才落到了他身上,不仅传道受业解惑,还帮他安家立命。

这三张拜帖的目的都一样,让他手稍微松一点。

“吃饭?吃牢饭吗?”范远山将请帖放了回去收好,这都是证据。

范远山是甘肃人,穷的叮当响,能进京师大学堂,是他天大的造化,也是他自己努力,考中了举人,才有了入京的机会,举人已经是他文气的极限了,他考了一次进士,没考中,就知道那不是自己所能奢望的。

他的妻子总是抱怨,他这个活儿,钱少事多天天加班还得罪人,妻子的唠叨还在耳边。

第一件事儿,是孩子该上学了,他租的房,孩子没办法附籍所在坊,就没办法上学。

其次就是老丈人要六十大寿了,妻子想买一件国窖,

做寿礼,这一件国窖,要三十银,他一年的俸禄也就二十七银。

这是应该的,范远山能读书,都是老丈人帮衬,没有老丈人,他说不定还在哪个山窝耕田。

范远山又拿出了三份拜帖,看了许久,又放了回去。

和以前四十三次案子一样,他不会手软。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背剑之人 我们不是那样的师徒 报告三爷,夫人又去打架了 仙路九万万里 穿进洞房被撵,丑女带着空间雄起 wtw1974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后宫春春色 傲世丹神 艳海风波 快穿之给反派BOSS送温暖 康熙帝妃之德妃传 综影视之炮灰抱男神 快穿之并非什么善男信女 绝色神雕 重生:搞钱风流两不误 阴阳捉鬼师 血龙骄雄 银河霸主饲养手记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 谍战之巅 穿越陪都之谍战重生 我,边防军人,在大秦封侯拜将!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红楼群芳谱 大唐逍遥小神医 大明锤王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医妃惊天:王爷,求恩泽 生死主 死不了我也很绝望啊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唐代秘史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锦衣血诏 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朕真的不务正业 吾谁与归 - 朕真的不务正业txt下载 - 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 - 朕真的不务正业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