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吾谁与归

首页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辛亥英雄 红楼:开局被流放,我要造反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最强终极兵王 开局穿越寡妇村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金牌帝婿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 超时空史记 
朕真的不务正业 吾谁与归 - 朕真的不务正业全文阅读 - 朕真的不务正业txt下载 - 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八百五十九章 陛下,他们在耍你啊!陛下!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梁梦龙主持吏举法,开始的时候,还是有些压力,但后来他发现这些官员,无一例外全都是胆小鬼,只敢用一点点的下作的手段,根本不敢倍之,既然是胆小鬼,那就没什么好怕的。

胆小鬼是最好对付的。

“确实都是一群胆小鬼,要是让朕来反对吏举法,朕有五步走的法子来反对。”朱翊钧坐直了身子看着梁梦龙仔细思考了下,理顺了自己的思路才开口说道。

“这第一步,吏举法的核心是考成法,先把对吏员的考成从一年变成三个月,从三个月变成七日,从七日变成一日,要求吏员每天把十二个时辰的流水簿交到衙门去。”

“看不看再说,反正弄成文山会海,让这些吏员疲于奔命,一年到头,这吏员的考成,嘿,全都是中等。”

“如果这第一步破坏遴选标准没成功,那就这第二步,假借公平的名义。”

“朝廷、皇帝,不是要从胥吏选拔吗就扩大!”

“让目不识丁的老吏评价为上上,然后弄出七十老吏夜读《缀术》的闹剧来,还不行,就从胥吏扩大到秀才、童生,如果还不够,就扩展到这乡贤缙绅,再不行就扩展到佃、流、氓、力,若是不准,那就是不公平!”

“如果第二步还不行,那就继续扩大,第三步,以经验不足为由,让天下举人,皆需任十年胥吏,方可授官,这样一来,天下缺官,搅得朝廷没了人用,搅得天下阙员大半,搅得西南土司没有流官,搅得政令不行,搅得天下政事倾颓!”

“如若如此,还不行…”

张居正终于听不下去了,赶忙站起来俯首说道:“陛下,考成法十六年功成,吏举法两年已经有了眉目,大明上下官僚,中饱私囊者有、损公肥私者有、僭越篡权者有、党同伐异者有,但国势并未败坏如此。”

张居正此举显然有点大逆不道了,皇帝在说话,他一个臣子,怎么可以直接打断呢!

但张居正打断了皇帝的话,廷臣们全都松了口气,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不骇然,朝中得亏有个张居正,否则皇帝胡闹的时候,谁来阻拦

靠角落里缩着脑袋跟个鹌鹑一样的申时行吗!他一个端水大师,能跟陛下唱对台戏

新入朝听政的申时行、王家屏、沈一贯、王一鹗四人,大眼瞪小眼,本来以为回京是进步,没想到廷议是这种画风!

申时行发现,这朝堂颇为凶险,还不如去浙江做阎士选的顶头上司!

王一鹗他本来就不愿意回来,现在真的很想逃,他要回山东,种海带、开盐场虽然辛苦,但不会有杀头的危险啊!

朱翊钧笑着说道:“先生急什么,让朕说完啊,如果这第三步,皇帝仍然不知悔改,执意要做,那就推动第四步,继续扩大化,推动废掉科举!既然丁亥学制普及了教育,大家都是读书人,干脆直接从九龙大学堂里遴选好了,为什么要科举官考呢”

“殿试、会试、乡试、院试统统废掉!这科举一废,皇帝连个能用的人都没有。”

“如果还不行,那就第五步,那就打!”

“就直接套用五月开沽点检日的游老爷风俗,仿照杭州罗木营兵变、台州府南湖书院佃户作乱、宁都、瑞金、宁化三县攻破州县这些旧事,官逼民反,挑唆穷民苦力,大明别的不多,这个矛盾还是非常充分的。”

“打得天下沸反,打得群雄蜂起,打得民心大疑,打得动荡不安,打得人人反对,这考成法、吏举法,这万历维新,自然而然就停了,皇帝还不停,那就亡国好了,反正换个皇帝,肯定不敢继续这么做了。”

皇帝的五步走说完了,朝臣们默不作声,得亏陛下是皇帝,这要做臣子,怕是天下要多个大奸臣出来。

而且这五步走每一步都非常清晰,层层递进,无不是切中命门。

“正所谓,考成日课消吏举、扩选滋乱破纲常、举人沉吏断仕途、学制代举绝文脉、胁民迫政覆维新,如若如此,先生以为如何”朱翊钧笑着问道。

张居正深吸了口气说道:“陛下,宦海沉浮者,都是大家大业,都是有九族的,谁敢这么做,得先问问自己九族答应不答应。陛下把倍之,定为了十恶不赦的谋逆造反,自那之后,大家都小心谨慎。”

“陛下,大明官场多是尸位素餐之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缺乏担当,才是大明官场的主要问题,而不是造反。”

“平叛,又不需要什么证据或者名单,出现了这种事,自然要点齐兵马平叛了。”

皇帝要是柔弱之辈,这么干还说得过去,两宋那么多年,弘治年间都是这样,就陛下这个性子,大过年也不忘去京营看看,大明国朝上下,谁敢

狗斗是狗斗,狗斗是你咬我,我咬你,是普通的政治斗争,这个名利场里,大家都斗来斗去,可是造反真的会被杀头。

张居正详细的解释了下,为何万历维新没有倍之这种闹剧发生。

因为这是大明,是封建帝制,皇帝掌握了军权,而且皇帝是把军权攥的很紧很紧的陛下,在大明,想成为生员,都要两个生员联名作保,才能参加院试,成为进士,你因为种种原因改过姓氏都得改回来。

申时行姓徐姓了27年,中了进士,立刻就改回本姓了。

朱翊钧看向了梁梦龙说道:“所以,梁少宰,若是有遇到过不去的坎儿,就跟朕说,朕收拾他们,吏举法,势在必行,这是大明万历维新的基石之一。”

“臣遵旨。”梁梦龙明白皇帝的意图,就是为了给他撑腰,皇帝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梁梦龙归班之后,大明廷臣们缓了好一会儿,才继续开始议事。

王崇古和王家屏不信邪一样,又开始折腾工会这事儿了。

朱翊钧希望他们可以成功,但最终无外乎两个结局,一种是世袭制的工贼,这头吃东家,那头吃工匠;一种是毫无作用,顶了天,组织个相亲大会;

这是权力末端必然出现的结果,给的权力多了,就会两头吃,给的权力少了,就没有任何作用。

朱翊钧看向了窗外,张望了下,开口说道:“下雪了。”

早上起来的时候,东南的暖风,突然转了向,西北风呼啸而过,扫过了京师,雪花飘了起来,还是一场大雪,飘飘洋洋的鹅毛大雪在风中打着旋,任性的飞舞着。

“瑞雪兆丰年,臣为陛下贺,为天下贺。”张居正看了眼窗外,春雨贵如油,这春节过后的雪和雨,都是对大地的滋养。

“刑部是不是有什么冤案啊”朱翊钧看向了王崇古问道。

王崇古一个机灵,差点被噎住,赶忙出班俯首说道:“冤案什么冤案那个要翻案的杨巍不是已经被斩首示众了吗”

“月港远洋商行商总唐志翰的案子,处理干净了吗家产讨要回来了吗这案子这么久了,昨天王谦提到了,朕就留意,似乎还没办完”朱翊钧询问,唐志翰被卷了不少家产,唐志翰本人都差点死了。

王崇古赶紧回答道:“唐志翰的前妻刘氏,转移了不少的家财,一共一百六十万银,被刘氏和那奸夫许贞翼挥霍了不少,只追回了六十万银,去年年末已经办清楚了,漳州府结案上报了刑部,这案子已经到了大理寺。”

先把皮球踢出去再说,他们刑部在积极办理,是大理寺出现了点状况。

朱翊钧看了眼职官书屏问道:“大理寺右寺丞王世扬何在”

“回禀陛下,这个案子,已经审结。”王世扬赶忙出班俯首说道。

大理寺卿杨巍被斩首了,而且杨巍死后,原来的左右少卿、左右寺丞、寺正、寺副全都被连累革罢,哪怕是没有查到实质性的证据和杨巍勾结,但政治性案件全都是如此,宁杀错,不放过。

杨巍自己丧心病狂,连累下属跟着一起倒霉。

杨巍要翻案,陛下没把大理寺上上下全杀了,已经是十分仁慈了。

王世扬是从太常寺右丞的位置上,紧急调任了朝廷为大理寺右寺丞,主持大理寺内外事务。

所以王世扬是文华殿上最小的官,正五品,当然若是申时行没有官复原职,申时行和王世扬都很小。

很快,小黄门就踩着雪,从大理寺取来了文书,朱翊钧认真看过之后,将案卷交给了冯保说道:“礼部知道,邸报刊刻此案。”

“沿海正在向商品经济蜕变,过去的管家婆管账的社会环境已经不复存在,日后会计不管账,还是要过家家,怕是要学了唐志翰人财两空。”

“朕很庆幸,唐志翰还愿意相信衙门,相信朝廷,相信朕,给了朕一个主持正义的机会,而不是纠集起来他们的老兄弟,给朕弄出万历海患来,剿灭四千人众的海寇,要出动最少四万水师,打个倭国,朕也才出动了三万京营。”

朱翊钧十分感谢唐志翰愿意相信朝廷,给朝廷一个机会,而不是选择果断的武力报复,如果是那样,一股四千人规模的海寇,恐怕要剿灭三到五年的时间,不知道要耗费多少国帑,而且贻害无穷。

唐志翰给了朝廷体面,朝廷给了他正义的审判。

王崇古面色郑重的说道:“陛下,唐志翰今年的家财,已经超过一百三十万银,和其鼎盛时期相比,也就一两年的事儿了。”

“唐志翰又娶了继室,不过让人意外的是,这继室居然是烟花世界的花魁,唐志翰给了青楼三千两银子的彩礼,把这继室娶了回去,继室花钱大手大脚,但唐志翰从来不约束。”

娶妻是聘礼,妻子要还嫁妆,而且为了彰显门当户对,嫁妆不会低于聘礼,哪怕朱翊钧也是如此。

王夭灼是吏部尚书万士和、礼部尚书马自强去请的,而且嫁妆是李太后给的,这些嫁妆也在开海投资之中,每年王夭灼本人是有分红的。

王夭灼的皇后妆奁里,有一件连盒子也被皇帝一起保存的嫁妆,是她母亲留给她的遗物,一枚银簪子,这银簪子划破过她的脖子,当年在陕州王夭灼宁愿死,也不要被陕州的大户欺辱。

王夭灼性格是极其刚烈的。

朱翊钧还给王夭灼弄了个九百九十九两纯金打造的皇后印绶,王夭灼一次没用过,因为拿不动。(299章)

纳妾才是彩礼,其实就是赎身,因为在大明,小妾是可以随便送人的。

唐志翰的下场很好,他没有死,伤势痊愈后,家业在恢复,而且也娶了新的妻子,不过这个妻子出身不高,当然也管不了账就是了。

五大市舶司都有会计房,专门帮这些势要豪右管账。

五大市舶司的商品经济正在逐渐形成,过去的生活环境,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任何人跟不上这种变化,就会被时代的浪潮所淘汰,哪怕是你在万历维新滔滔大浪的风口浪尖之上。

过去男主外女主内,是建立在小农经济的模式下的一种家庭分工,正妻不是围着炕头转,就是围着灶台转,见得最多的是走街串巷的走卒贩夫,顶了天逢年过节逛逛集市、走亲访友。

胭脂水粉、绫罗绸缎,大多数都是男性出门在外带回家中。

但商品经济形成后,这个分工存在的基础,正在被瓦解。

过去的女子只能依附于男性生存,因为社会没有提供给她们任何工作的机会,而且商品经济形成,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冲击着所有人的价值观,充足的商品供应,会动摇这种传统的家庭观念。

唐志翰案爆发后,人人自危,家产被偷偷转移的海商,就有七家之多,这还是大明数得着的大海商。

更加明确的说,是商品经济形成后,金钱看起来无所不能的威势,如同从天而降的洪水一样,正在冲击着大明传统的价值观,改变着所有大明人思维方式和传统的礼法。

“臣遵旨。”沈鲤出班接旨,他想了想说道:“陛下,这风力舆论四个字,臣看来看去,还是得信实而已,否则越是基于虚妄的否定,就越无法否定,人们就在否定之初,去了解事情的全貌,当一旦了解了事情的全貌,谎言被拆穿的时候,虚妄的否定就成了笑话。”

“无论如何,大明朝廷,生也好,亡也罢,但绝对不能变成一个笑话,礼法变成了笑话,那天下必然魑魅魍魉横行。”

“陛下,礼法、道德不值钱,但是我大明立足之根本。”

唐志翰案件爆发的时候,有很多的谣言,甚至还有人说朝廷要判唐志翰死,还有人说朝廷包庇大海商,现在既然要刊登邸报,自然要把事情说清楚,朝廷为何如此判罚讲清楚,本是刘氏谋财害命,反倒是唐志翰的不是,那就怪不得京师会下雪了。

“那若是有人抛开事实不谈呢”朱翊钧笑着问道。

“额…”沈鲤都不知道陛下从哪里学到的词,抛开事实不谈,这六个字一出现,沈鲤觉得自己血压都高了许多。

对于礼部而言,最害怕的就是世风日下、礼崩乐坏这八个字了,抛开事实不谈,虚妄叙事,便是对礼法最可怕的武器。

“那要是满朝文武皆是务虚之风,恐怕…”沈鲤连连摇头说道:“那礼部尚书该下诏狱坐罪论斩,礼部上下已经无法正常履行自己的职能了,道德的确不值钱,但没有道德,国将不国。”

道德崇高治不了国,道德也不值钱,但没有,天下万事败坏。

“陛下,万宗伯曾言,欲灭一族之根基,断男儿之脊骨,夺丈夫之胆魄;复丧女子之贞,泯妇人之慈柔,风气既颓,世道既倾。”

沈鲤面色有些难看的说道:“万宗伯交给臣的礼部,是一个昂扬向上的风力舆论场,若是真的变成了陛下所言的抛开事实不谈,风力舆论皆是务虚之风,臣请陛下将臣斩首示众,臣实国朝之名教罪人。”

“现在的风力舆论朕觉得很好,大宗伯劳苦功高。”朱翊钧对沈鲤是非常满意的,至少他真的把笔正们送去好好种地了,还设置了足够的考成法,去考成他们种地的结果,坚决维护国朝风力舆论不至败坏。

万士和的确说过这句话,当初无限自由派假托泰西自由之城,虚构其事,完全歪曲了自由的定义,将享受权利,剥离责任视为理所当然,最终被林辅成、李贽为首的有限自由派彻底击败。

泰西自由之城是个粪坑,大明船队抵达之后,发现压根就不是什么自由之城,叫魔窟还差不多。

无限自由派,如果任由其发展的话,恐怕会变成了今日倭国极乐教的样子。

“陛下臣有一事。”沈鲤说完之后,非但没有归班,反而拿出了一本奏疏,呈送到了御前,沈鲤本就是阁臣,不存在有人不让他上奏的可能,可见这本奏疏,是有些问题的。

整本奏疏,就一件事,以事实为中心,构建大明赢学。

大明军入朝,大明要赢而且真的赢了,大明还要宣传这些胜利,而不是任由这些胜利,被史书简单的三两句话给概括了,这样赢的太少了,只有军事胜利。

这不是沈鲤一个人的想法,而是礼部的部议决策,礼部的意思非常明确。

大明不仅要军事胜利,还要政治胜利,更要文化胜利。

大明缺少赢学,这是礼部观察到蛮夷常胜赢学之后,得到的结论,既然赢了,就要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宣传。

沈鲤见陛下已经看完了奏疏,立刻俯首说道:“臣以为,此次入朝抗倭的六胜,以及对马岛大捷、长门大捷、京都大捷,都值得大书特书,臣结合前线塘报,和礼部诸多官员,编写了《大明军东征记》,以东征九胜为纲,将战场的种种细节,都写在了书里。”

“另外遴选受赏将士136人,以二十八星宿、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为名,将军兵英勇作战,详细记录其中,编写成书《东征英豪录》三卷,臣请刊刻天下!”

“蛮夷善常胜,若是日后春秋论断,臣恐怕这些蛮夷胡说八道,不知道的还以为倭国赢了呢,所以要有东征记和英豪录两书。”

朱翊钧眼前一亮,笑着说道:“呈上来,快呈上来。”

书早就准备好了,这是礼部一直在做的事儿,从平壤大捷之后,就一直在做,甚至礼部还把书发到了前线,给戚继光看过,请前线军兵对一些细节做了更正后,才呈送御前。

《东征记》附录了《京都条约》的全文,礼部甚至逐字逐句做了注释,不仅解释其中内容,还解释为何要这么做,这么做的意义何在,方便理解,并且对京都条约进行定性。

倭寇不入寇朝鲜,不会有这份条约,大明是吊民伐罪,是王者之师。

朱翊钧翻到了英豪录,英豪录里没有将帅,都是把总及以下,主要以军兵为主,不仅仅是大明京营锐卒,还有辽东军,朝鲜军,比如李舜臣就在其中,位居七十二地煞。

李舜臣还是很能打的,但他进入战场是在忠州之战后,所以,以战功论,李舜臣就只能排在七十二地煞了。

俗文俗字,而不是文言文,叙事风格颇为有趣,并不枯燥,比如赵吉那一页,开头就是,赵吉赵老七,本来是一个普通的菜农。

都是挑选的出身较低的人为榜样,将帅们的事迹主要记录在了东征记中,英豪录则是记录战场英豪的传奇故事。

朱翊钧就看了两页点头说道:“书,朕留着慢慢看,三经厂刊刻吧,一如《卫生与预防简易方》,各官署发良印本,售卖以廉印本为主。”

“那么,话本、唱段、戏文,都准备了吗”

礼部专门为穷民苦力出身的军兵着书立传,这本身就已经代表礼部的立场了,书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蛮夷常胜赢学,的确有点棘手,礼部研究来研究去,决定构建事实为基础的大明赢学,用魔法去对付魔法。

礼部之所以敢这个时候宣布获胜,还是因为长门大捷,大明军击退了毛利辉元的誓死反扑,大局已定,已经没有变数了。

朱翊钧认可礼部的主张,并且不仅要着书立传,还要写成话本,传遍大江南北。

“已经在筹备了。”沈鲤笑着说道。

朱翊钧不住的点头说道:“那就好,尽快。”

两任礼部尚书,都有点像国初的胡濙胡忠安,都是面面俱到,万士和与沈鲤接力,构建了万历维新后的国朝礼法,这是塑造共识,是万历维新的大功臣。

“臣遵旨。”沈鲤见陛下朱批用印,才松了口气,他看了眼张居正才归班落座。

王崇古察觉到了异常,他看到了这意味深长的一眼,还看出了张居正有点心虚,到了文华殿上的老狐狸,各个都是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王崇古能看出来,完全是因为做了太多年的对手。

显然,这三卷东征记,三卷英豪录里面添了私货!

王崇古本来想站起来说,陛下,他们在耍你啊!陛下!

但王崇古转念一想,立刻坐稳,当没看见,这么明显的破绽,恐怕贸然进攻会得不偿失,这么多年,王崇古吃了太多的亏了。

张居正看着王崇古欲言又止的模样,笑了笑,他的确添加了点私货,他在里面添加了很多的恩情叙事,大概就是:大明军能够获得如此胜利,都是因为陛下运筹帷幄!

对于恩情叙事,其实皇帝一直不是特别认可,甚至有些反感,但陛下可以反感,臣子可不能反感,王崇古要是贸然进攻,自然要吃个哑巴亏,张居正设了个套儿,王崇古却没上当。

吃了这么多次亏,王崇古多少有点自暴自弃了,当奸臣,可以坏,但绝对不能菜,王崇古很有自知之明。

廷议还在继续,新春伊始,主要是关于万历十七年的会试和殿试,申时行为主考,王家屏为副考,二人都为座师。

朱翊钧在廷议之后专门留下了申时行、王家屏、沈一贯和王一鹗,南巡之后,四人要做留守内阁,兹事体大,自然要耳提面命一番,这都是久经考验的封建帝国战士,无论是能力还是道德,都是凤毛麟角,人中龙凤。

“浙江还田事,申侍郎以为侯于赵侯巡抚能办得好吗”朱翊钧有些忧虑的说道:“申侍郎清楚,侯于赵常与人逆行,不擅长与人争斗,朕恐怕他没做完事,反倒是招惹杀身之祸。”

“陛下,他可以办好,船到松江府的时候,臣跟侯巡抚见了一面,臣问他,浙江还田应当如何侯巡抚说,以贼酋待之。”申时行十分果断而且坚定的回答了这个问题,除了小心阎士选外,其他不是问题。

侯于赵常与人逆行,不是他笨,相反,这是他有赤子之心,就是对自己的认知格外坚持。

侯于赵在辽东有两大功劳,一个是辽东农垦局,在李成梁的配合下,彻底解决了辽东尾大不掉的问题;其次就是一个大明,皆为王臣。

如果不遵从朝廷号令,那就不是大明人,既然不是大明人那就是敌人。

这就是侯于赵他自己的逻辑,浙江还田,谁阻挠还田,就开除他的大明籍,不以国人对待,当做敌人对待,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了。

这让申时行恍然大悟,他完全没有搞清楚反对大明的乡贤缙绅的身份,才导致还田有点慢。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凡人策 碧蓝航线界限 剑道第一魔 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 我在大唐做战神 洛公子 魔艳武林后宫传 修仙狂徒 【斩天剑】 美女的兵王保镖 和竹马睡了以后 普攻永久加生命,阁下如何应对? 赤心巡天 都市偷心龙爪手 猎天争锋 苍海皓云 好色小姨 贵族 流年流不去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之暴力军团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董卓之子 大明锤王 家父唐高祖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龙兴华夏 大隋主沉浮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 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 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 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烛影迷局 大秦:偷听心声,祖龙该喝药了 稗宋反骨仔 开局官府发老婆?我卖肾宝赢天下! 都穿越了,谁还循规蹈矩?! 大周第一纨绔 回到古代积功德 开局十颗中子弹,抢夺联合舰队 穿越大唐重整山河 幼帝传奇 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 重生小丫鬟,只想安稳一生 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 争霸,带众女从零开始 天生韩信 
朕真的不务正业 吾谁与归 - 朕真的不务正业txt下载 - 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 - 朕真的不务正业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