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吾谁与归

首页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开局南洋一小国,吊打列强!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开局穿越寡妇村 金牌帝婿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开局上谏被杖毙?二命上朝先服毒 重生之魏帝曹髦 大秦:先生别担心,朕不是皇帝! 
朕真的不务正业 吾谁与归 - 朕真的不务正业全文阅读 - 朕真的不务正业txt下载 - 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八百五十三章 钱这个东西,该花花该省省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蛮夷认爹说》和《蛮夷常胜说》是礼部两任大宗伯写的,不严谨、略显粗鄙甚至是不成体系的一种方法论。

因为万士和与沈鲤和这些蛮夷打了这么多的交道,实在是无法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解释他们行为的根本逻辑,所以才有了这种粗鄙的解释法,也就是暴论。

暴论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就是不能放在明面上作为经典去传颂,但可以解释很多的问题。

就像成化年间,内帑太监林绣,专门写了一本《气人经》,来教内署太监如何气外廷的大臣,如何去和大臣们撕咬,气人经肯定不会大规模刊印,但内书房每个小黄门,都读过这本气人经。

大宗伯的两个暴论,是具有高度现实性的,也就是它们合理的原因,这是礼部的官员们,通过观察蛮夷们,各种奇奇怪怪的表象,而总结的理论。

因为这两个基础理论的出现,让大明更加方便的解释蛮夷的行为。

只有赢,会出现一个大明之前已经出现过的问题,那就是傲慢。

谎话说了一万遍,所有人都会以为是真的,自我欺骗的赢,说得太多了,就会变成傲慢,最后在傲慢中毁灭自己。

最后沈鲤在蛮夷常胜疏中得出一个结论:要避免赢学导致的傲慢,大明要承认‘输’,只有承认输的存在,才能赢的更加真实。

哪里落后、哪里先进、哪里需要追赶、哪里仍需努力、哪里受制于人等等,要对自己的弱势领域有一个清楚的认知。

万历十六年,万历维新以来,大明承认过的劣势有:航海天的劣势、对地球认知不足的劣势、造船劣势、毛呢工艺的劣势、白银流入受制于人、殖民过程中高道德劣势等等。

这是基于矛盾说的思考方式,赢的反义词是输,赢从来不是单独存在的,只有承认输,才能真正的获胜,自己宣布自己获胜,是一种饰胜、伪胜,除了骗骗愚民之外没有任何用处。

对于蛮夷而言,他们不能承认输的存在,因为对于蛮夷而言,赢的反义词不是输,而是亡。

大明要构建自己真正的赢学,而不是虚妄赢学,就是沈鲤这篇奏疏所要讲的内容。

开疆拓土王化归顺,这本来是一件喜气洋洋的事儿,连大明的文官都趁着这个机会狠狠的抬了一下头,宣传了一波仁义致胜的正义性!

连老挝来的刀揽胜、刀示恭等人也十分开心,朝不保夕的日子,终于过去了。

在这一片祥和喜悦的声音中,有笔正跳了出来,狠狠地恶心了一下所有人,包括被压制了很久的文臣。

万历维新十六年来,好不容易文德致胜了这么一次!还被这些笔正给骂了一顿。

这些笔正们的理论还是很有趣的,他们从穷兵黩武、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精算这三个方面去反对这次兼并老挝。

认为这次兼并老挝不是赢麻了、不是小赢了一下,而是大输特输了。

穷兵黩武,笔正们认为大明朝廷理当限制下这种不断扩张的风气,否则很容易让大明走了大唐的老路,大唐征召了将近三十万的长征健儿开拓西域,导致内地空虚,最后的结果,就是腹地的安史之乱,直接打断了大唐的盛世。

大明在海上开拓是因为廉价的海运,在陆上的开拓,可以暂缓。

大明朝廷必须要考虑腹地的安稳重要,还是开边重要,安史之乱的历史教训值得借鉴。

边庭流血成海水,万历维新十六年,打了十六年。

先后发动了对土蛮汗、俺答汗、东吁、果阿总督府、吕宋、长崎、朝鲜倭国战争,这十六年时间,从来没有一年是不打仗的,战争大量杀害士兵和民众,耗尽百姓的财力,天下财物空虚损耗,百姓流离失所,死亡如影随形。

拿下这些地方,除了满足了君上好大喜功的私欲之外,真的有必要发动吗

而朝中大臣们只知谄媚迎上,从不敢反驳陛下、元辅的命令。

精算,则是老挝并没有足够价值,值得大明费这个劲儿,即便是大明不进行大笔投入王化,也没有必要并入,大明在老挝只有精绝盐矿的需要,无论谁统治那片领地,最后都是将精绝盐矿卖给大明。

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最大程度的减少投入,是精算,是理性。

“有意思。”文华殿上,大明皇帝看完了手中的几份杂报,对着廷臣们说道:“朕怎么感觉,这些笔正们说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确实有道理。”张居正出班说道:“陛下,有道理归有道理,这天下美事,还都让大明自己全占了不成有舍便有得,有得便有舍,没有人可以既要还要也要。既要精绝盐矿、还要边方稳定,还不要任何投入,这是不可能的。”

“他们这些意见篓子自然可以随便说,但做决策的时候,还是要衡量利弊得失。”

“臣还是认为设立老挝府,并没有错。”

张居正最开始也反对老挝并入大明,主要是怕皇帝怜悯老挝苦楚,像王化绥远那样重金投入,那真的是太贵了,得不偿失,当陛下承诺不会重金投入之后,张居正从反对变为了支持。

就像刘备取益州一样,没必要过分纠结辩经,该拿就拿,哪怕拿了不管,先拿到自己手里再说。

笔正们说的都对,但笔正们不需要进行国策决策,当然可以既要也要还要,大明朝廷廷臣们共议决策,就必须要理性,要的多,也要稍微付出一点。

很多时候,反对意见虽然得到了肯定,但不会被采纳。

朱翊钧放下了杂报,对着廷臣们说道:“总归呢,钱这个东西,该花花该省省。”

“陛下圣明。”群臣们一起站起来歌功颂德,动作整齐划一。

既然更重要的、更急切的是精绝盐矿、西南边方安稳,那多少花点,也是理所当然。

这头儿大明军在打东吁,那头儿还不肯给老挝一点名分,不拉拢老挝,大明军在西南战场,岂不是要腹背受敌

大明向来说话算话,既然给了安全承诺,就不会任由东吁缅贼、安南欺负老挝了,毕竟精绝盐矿也在老挝的地盘上。

其实东吁想要结束战争,特别简单,击败云南边军。

逼迫云南边军向朝廷求援,朝廷周转粮饷半天下,靡费巨万,消耗了巨大人力物力财力,却收获了一堆不值得开发的烂地,那朝廷自然会喊停。

这也是过去西南小邦挑衅大明的原因,因为不值得大明朝廷费那个劲儿。

一如开战之初,东吁利用黔国公对熟苗的信任,打开了一个口子,兵逼大理,四川、贵州的汉军不得已,在刘綎的带领下入云南。

如果东吁可以再打出几次这样的大胜,边方无法镇守,只能求援朝廷,东吁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这也是过去西南小邦一贯的做法,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占点便宜就议和,但现在,东吁连云南边军都打不赢,那就只能一直挨揍了。

大明在西南前线一共就三个客营,满打满算就只有9000客兵,这也是云南财政能够完全支撑的原因。

客兵好用,同样客兵安置极其困难,除了会杀人之外,什么都不会的客兵,不好安置,这么一直打下去,反而能够减少维护稳定的成本,所以,西南战线就变的让东吁如此窒息。

“金池总督府今年的第二船金沙到了,今年金池总督府黄金流入为四十三万两,明年预计为八十万两黄金,如果金池总督府不出现什么意外的话,大明十年收储一千万两黄金用于发钞,是可以提前实现的。”户部尚书张学颜说起了金池总督府的情况。

王崇古眼前一亮,开口说道:“如此一来,泰西白银流入减缓的问题,就得到了彻底的缓解!这帮红毛番这些年,仗着自己占了富饶银矿,说了不少的胡话,以后看他们还能怎么嚣张!”

“还敢威胁大明!”

大明攻占了菲律宾总督府设立了吕宋总督府,攻城略地不提,扶持了葡萄牙国王安东尼奥、卖盐给了尼德兰人、甚至还卖给了法兰西人五桅过洋船,这种足以改变战场格局的武器,在这十六年的时间里,明明是大明朝廷咄咄逼人。

到了王崇古口中,就成了红毛番胡言乱语,嚣张跋扈。

白银流入完全依赖外部流入的情况,随着倭国被大明所攻陷,矿山被大明占领,金池总督府的建立,以及大明的商品越来越多,其恶劣影响终于在发钞之后,变得微乎其微了起来。

?ttkn?¢

这是万历维新的巨大成功。

张学颜继续说道:“我们调阅了大明各地钱庄的账本,经过了数月的计算,发现银票兑现的比例不足百分之六,一百两银票,只有六两被兑换成了银币,而且越发达的地方,比如京师、松江府等地,兑换比例更低,户部认为,有20%的准备金进行超发,是合理的。”

“一百二十万两黄金,发钞六百万贯,是实发,按照20%的准备金去算,今年,发三千万贯钞是合理的。”

在户部看来,大明皇帝发钞,实在是有点过于谨慎了。

“宝钞的信用还没有建立,不可操之过急,在通和宫金库还没有完全建好的情况下,不得超发,大司徒,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朱翊钧听闻了户部的意见后,没有等其他明公表示,首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十年之内宝钞不超发,日后是日后的事儿,现在是宝钞信用建立的关键时间。

张学颜欲言又止,最终俯首说道:“臣遵旨。”

朱翊钧当然反对超发,每一张万历宝钞,都要内帑的黄金去兑付的!

哪怕内帑的黄金只进不出,是朝廷用白银兑付宝钞,但宝钞会还给皇帝用以还债,所以,万历宝钞的信用,是和皇帝个人信用挂钩。

作为皇帝,当然不可能允许现在就超发。

户部想要超发的心,再次被皇帝狠狠的摁住了,张学颜是十分无奈的,皇帝并不是特别清楚,陛下在民间的个人信用,有么多的坚挺。

只要可以应对挤兑,宝钞的信用就不会崩塌,20%的准备金,已经完全足够应对挤兑了。

费利佩二世的金债券都破产三次了,也没见费利佩被人拉到断头台上断头。

这也是杨巍、吴时来这些贱儒们铤而走险的原因,皇帝在朝中,更多的时候,是以保守派的姿态出现,拦着任何看起来有些激进的政令。

就连黎牙实这个番邦蛮夷,都认为大明的宝钞是可以超发的,因为大明宝钞锚定的不仅仅是通和宫黄金,还有大明百姓用双手制造出来的货物,这些商品也是宝钞的信用构成,超发才是理所当然的,才是对刺激经济有益的。

可惜,在这件事上,户部始终没能说服陛下,陛下能答应发宝钞,还是因为白银流入锐减,不得已而为之,否则发钞这件事本身,还要等七八年之久。

朱翊钧看着张学颜,知道张学颜是口服心不服,想了想才开口说道:“大司徒啊,纸钞都是债,朝廷得写欠条问朕的内帑借的债,这是债都要还的。”

“臣遵旨。”张学颜再次俯首,不再讨论超发的事儿了,宝钞的属性还是金债券,而不是信誉货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大明遣倭国特使高启愚传回了一本奏疏,说倭国极乐教的疯狂。”兵部尚书曾省吾面色极其难看的将抄好的奏疏递给了所有的廷臣。

倭国极乐教徒之前发动过白鸡毛运动,一些战场逃跑的武士会被这些极乐教徒用白鸡毛羞辱,受不了羞辱的武士,再次上了战场,然后死在了朝鲜、对马岛战场之上。

戚继光在《京都条约》签订之后,继续发动了进攻,已经基本完成了作战任务,从长门国到出云国沿海地区,都被大明军攻陷,现在大明军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消灭一些顽抗的倭寇,清理后患,保证石见银山的银矿,能够顺利流入大明。

而倭国腹地地区,极乐教徒现在不是用白羽毛羞辱了,而是发动了‘抓住他们’的运动,简而言之,就是配合倭国的一些大名,抓住一切十三岁以上的男丁,让他们投入到收复北部失地的战斗之中,包括自己的家人在内。

如果把男丁都送到了战场上,家里的一切遗产,这些极乐教徒就可以继承了,所以躲藏不肯上战场的倭国男丁,都被举报了。

死在战场后,家产全都归了极乐教徒。

“这些倭人终于意识到,他们视为珍宝的家人、信念、道德、武士精神,一文不值,所以他们开始了反击,名叫光荣击杀的反击行动,在倭国本土展开,任何在脚踝、耳后、颈后刺上了明字的极乐教徒,全都会被光荣击杀。”曾省吾讲完了这个故事。

白鸡毛运动中,倭人男丁是没有任何反抗的,反而会因为羞辱而上战场,但是在‘抓住他们’的运动中,倭人终于反应过来了,他们手里拿着武器。

光荣击杀在倭国本土愈演愈烈。

礼部尚书沈鲤心有余悸的说道:“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内,在倭国大阪城内,就爆发了十二起当街杀人的凶杀案,手段极其残忍,丰臣秀吉请求大明配合扼杀极乐教。”

丰臣秀吉对这种情况,有点束手无策,主要是大明的态度不好判断,只好请求住在迎恩馆的高启愚想想办法。

朱翊钧眉头紧蹙,非常不理解的说道:“不是,他们倭国本土滋生的极乐教,为何非要跟大明扯上关系要在身上刺字,写上明字!”

沈鲤立刻说道:“确实没什么渊源,大明将其定为了邪祟,臣以为可以配合丰臣秀吉幕府,剿灭极乐教,只要大明长崎总督府,不收任何有纹身刺字的倭奴、倭女,极乐教就失去了根本,就可以有效遏制了。”

按照极乐教的教义,大明是他们这个教派的极乐净土,一切都是为了抵达大明这个现实里的彼岸。

当大明、海外总督府,不再接受任何极乐教徒之后,极乐教就会失去根本,规模会立刻缩小,并且可控起来。

“丰臣秀吉承认从长门城到出云国松江城沿线,归大明所有。”沈鲤告知了所有廷臣,丰臣秀吉的筹码。

王崇古嗤之以鼻的说道:“他不割让,那就不是大明的吗那是大明军打下来的!连他整个倭国,都是大明册封的藩国,都是大明的!”

张居正稍微思忖了一番,才开口说道:“可以答应下来,恐怕极乐教蔓延,倒灌大明。”

大明东南倭患,是倭国倭患的外溢,而倭国倭患是倭国战国征战不休,武士流浪变成了倭寇引发的,如果大明不扼杀极乐教,恐怕有一天,会吃到这个回旋镖。

“诸公的意见呢,大明要不要答应丰臣秀吉”朱翊钧开始询问廷臣的意见。

最终,张居正、沈鲤、张学颜、汪道昆认为可以封禁,王崇古、曾省吾、陆光祖则认为极乐教可以作为一把刀,消灭倭国的一把刀,经过廷议后最终确定,答应倭国请求,封禁扼杀极乐教的传播。

朱翊钧没有反对,而是盖上了万历大宝的印绶,他看着众人说道:“朕以为,应该扼杀,防止倒灌大明,遗害万古。”

极乐教这个热闹,大明不能再这么看下去了,因为再看下去就引火烧身了。

大明正处于向商品经济蜕变的过程,这种极度享乐思潮的蔓延,对大明可不是什么好事,如果不遏制其规模,恐怕这股妖风,要吹遍整个大明。

廷议核准后,不许极乐教继续传播,这可以让丰臣秀吉放开手脚了,之前幕府对极乐教束手无策的部分原因,是战争需要极乐教逼迫这些武士上战场,所以默认纵容他们的活动。

而且因为极乐教的极乐净土是大明,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个教派的流行和大明息息相关,京都再也承受不起大明放飞神火飞鸦了,一旦大明批准了禁令,丰臣秀吉将不会有任何的顾忌。

就像大明在倭实控范围内禁毒一样的道理,这些有害的东西,还是拔干净,大明才能清净一些。

邪祟崇拜,也是大明必须要防范的,叫魂术在松江府如此繁华的地方,仍然闹出了那么大的乱子,连上海知县姚光启都不得不启动轻断食疗法进行治疗。

“前段时间礼部奏闻要培养医学生,做得如何了”朱翊钧询问起了大明初行钞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医学生,才借了这么一笔钱。

沈鲤赶忙俯首说道:“回陛下,《卫生预防与简易方》已经刊刻,目前印了一万本,分发到了各县惠民药局,以供万民使用,计划再刊刻两千本,用于教培。”

“正在拟定专配医学生制度,解刳院、太医院、惠民药局等拟定培养医学生一千人,从各县惠民药局遴选。”

朱翊钧坐直了身子说道:“《卫生预防与简易方》呈上来看。”

“臣遵旨。”沈鲤和一个纠仪官耳语了两声后,纠仪官在赵梦佑点头后,去了礼部取来了样书,还有三经厂刊刻印刷的回执。

不到一刻钟,一应书籍送到了文华殿内。

朱翊钧拿着两本书,有些疑惑的说道:“用的是最差的纸,最差的墨”

礼部呈送皇帝了两本医术,一本印刷极其精美,甚至还有墨香味;一本则是粗制滥造,纸张很薄而且发黄,有点像草纸,墨的味道有些发臭,朱翊钧随机抽取了七八页,内容是完全一样的。

“陛下,贵的是上面的字,要卖给乡野郎中,贵了不会有人买的,成本越低,卖的价格越低,买的人就会多,这些墨是来自泰西的铁胆墨水,是非常便宜的。”沈鲤解释了下廉价墨水的来历。

黎牙实翻译了很多卷泰西的书籍,其中有一种介绍铁胆墨水的制作方法,大明拿来之后,发现又便宜又好用,就直接使用了。

“大宗伯说得对,贵的是上面的字。”朱翊钧深表赞同,翻开看了一点,才不住的点头说道:“礼部制定的章程很好,朕非常满意,乡野郎中,学《卫生预防与简易方》,各县惠民药局主治医官要通读《解刳论》并且定时考校。”

“这样,内帑还有二百二十万银,朕拨一百二十万银,在皇家理工学院旁营造一个医学堂,专供惠民药局医官就学使用。”

“日后每年再拨医学堂二十万银,专门用于医官培养。”

大明皇帝又自己爆金币了。

皇帝内帑情况,大明廷臣一清二楚,黄金一百六十三万两,银一百万。

皇帝刚刚拨付的一百二十万银,是户部刚刚交付给内帑的一百二十万金花银,就是过了账目,还没移库,就拿出来营造医学堂了。

要知道万历十三年的时候,内帑可是有三千万银的现银,自万历十三年陇开驰道营建以来,内帑的存银,就没有超过千万银的时候,王谦掌管了一部分在燕兴楼收储黄金使用。

朱翊钧签下了支票,用完了印,吹干了墨迹,将支票交给冯保,他一抬头,才看到朝臣们一个个都看着自己。

“怎么了”朱翊钧有些疑惑的问道。

张居正没有接过冯保拿来的支票,而出列俯首说道:“陛下,内帑要不要留点银子备用这不足百万存银,万一有什么急事,恐怕力有未逮,陛下有意明年南巡,这南巡一次,不是个小数。”

“户部还是有很多银子的,今年老库存一百万银已经入库,国帑还有存银七百三十万银,足够医学院营造了。”张学颜赶忙站了出来俯首说道。

老库存银突破千万,账上还有七百三十万银积存,户部现在底气十足。

朱翊钧听闻也是一乐,摇头说道:“以前,世庙问国帑要二百万两白银修永寿宫,国帑跟世宗皇帝吵了四年,最后只给了二十万两;先帝在的时候,要三十万两白银,先生百般阻挠,连续三次上奏,最后只给了十万两,以至于先帝下旨申饬。”

“朕的银子够用的,不必了,照旨意办事吧。”

围绕银子斗智斗勇那么多年,现在皇帝把内帑掏空,钱全用到了国事上,大臣们反而有些害怕了起来。

陛下的银子换成黄金,为发钞做准备,本身也是为了国事。

朱翊钧看张居正还不接支票,只好继续说道:“朕要是实在没钱,会找大户借一点的,安心,朕还能苦了自己不成”

“朕只希望红糖鸡蛋、烙铁截肢的悲剧,能少一点,少一例,也算是积德了。”

“陛下,还是国帑承办吧。”张学颜再俯首请命。

内帑钱太少容易出问题,而且是大问题,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经济地位决定了政治地位,皇帝一旦穷困,甚至是入不敷出,那帝制就会出问题,帝制出问题,帝国的天就塌了。

很多时候,朕意已决,是要银子说话的。

“陛下,国帑承办为宜。”张居正俯首请命。

皇帝没钱对于帝国而言,是非常非常危险的一件事,之前国帑空虚,陛下为了国事,把内帑清空,是无奈之举,现在国帑日益充盈,皇帝作为人间至尊,再耗尽内帑去做事,很容易让一些富商巨贾们起了轻视之心。

朱翊钧稍微思考了下,才示意冯保取回支票销毁,笑着说道:“诸位大臣力谏,朕就收回了,但每年二十万银的拨款还是要给的,算是朕的心意。”

“陛下圣恩浩荡。”张居正带着廷臣们领旨。

十六年了,张居正知道,陛下心中,始终装着九州万民。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背剑之人 凡人策 剑道第一魔 洛公子 养只小人鱼 魔艳武林后宫传 玄鉴仙族 美女的兵王保镖 和竹马睡了以后 普攻永久加生命,阁下如何应对? 赤心巡天 都市偷心龙爪手 猎天争锋 苍海皓云 最强狂兵 军少大人,体力好 贵族 流年流不去 快穿之大佬拿了渣女剧本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北伐就在今日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董卓之子 大明锤王 家父唐高祖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大隋主沉浮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史上最强策谋师 
最近更新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 亮剑:缴获太多,震惊李云龙 红楼大国师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 嘻哈史诗看古今 大明1810 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 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 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 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 中国古代名人传 凉州布衣 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 九霄魂录 大明伪君子 大秦:我助始皇成就万古帝业 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 以捕快之名 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 
朕真的不务正业 吾谁与归 - 朕真的不务正业txt下载 - 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 - 朕真的不务正业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