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吾谁与归

首页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流氓帝师 大明国师 开局南洋一小国,吊打列强! 辛亥英雄 王妃你是魔鬼吗 这太子,不做也罢! 最强终极兵王 军工科技 朕大意了,科举状元是条咸鱼 重生之魏帝曹髦 
朕真的不务正业 吾谁与归 - 朕真的不务正业全文阅读 - 朕真的不务正业txt下载 - 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八百五十章 万历维新的终极目标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大明士大夫对大明的问题了如指掌,但是上奏的时候,总是言不由衷,真正的问题在哪里,一目了然,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的问题,选择视而不见,说些言不由衷的话。

这很正常,因为讲实话,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儿,海瑞肯讲实话,看看他如履薄冰的一生,就十分清楚了。

可是,问题就是问题,不是忽视就可以躲避这些问题。

大明人口从国初战乱安定后开始增长,到一亿三千万人之后,不再增长,这完全没有达到所谓的土地供养的极限,而是因为各种原因,百姓不愿意生了。

以前没有大臣们愿意说生孩子的事儿,现在大明朝臣们被劳动力不足,逼着看向了这个问题的时候,大臣们虽然理由各不相同,最后给出的答案,却是高度趋同的,还田或者营庄。

这两种方法,都是让百姓拥有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生活有了盼头,孩子自然就多了。

已经离开朝堂的王国光,曾一针见血的说:经济这种事说复杂是包罗万象,说简单,其实就是一句话,短期内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

有人才能诞生出足够的人才,才能推动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才能不断的催动社会进步,才能拥有足够的劳动力,拥有强悍的生产能力,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进而保证大明的商品优势,保证大明的领先,保证大明天朝上国的地位。

就像日不落帝国是西班牙的核心利益一样,天朝上国的地位,就是大明的核心利益。

在王国光看来,大明以当下生产力,即当下人改变自然的能力,真的要长治久安,腹地人口,在三亿以上五亿以下,这是维持长久稳定的关键因素,现在大明人口实在是太少了,一亿三千万人仅仅够大明腹地勉力维持经济规模,开海只要拿走一部分,就会陷入劳动力的困境。

而现在是劳动力困境,倒逼大明内部对生产关系进行自我革新。

如果对这个问题视而不见,倭国的现状,就是大明不远的未来。

在极乐教肆虐的倭国,没有孩子出生,因为这个邪祟鼓噪的一切,都是和责任背道而驰,对父母、家庭、亲人、朋友切割,推卸一切的责任;极度的享乐,不在意任何人的目光。

正如极乐教那句着名的谶言:圣愚皆腐骨,荣华三更梦;虚名荣利定非真,望美扬名似幻尘。

如果大明不进行自我革新,不用战败,大明就会变成极乐教适宜的土壤,无论大明朝廷如何围追堵截,哪怕是真的拦住了,但极乐教还是会在大明诞生,并且不可逆的由大明发达地区,向着落后地区蔓延,最后充斥到大明的每一个角落。

“沈宗伯这篇奏疏有意思。”朱翊钧拿着沈鲤的奏疏,看的津津有味。

沈鲤提出了一个观点,那就是杨巍案的本质原因,是因为陛下十分英明,最终导致了这些复古守旧派不得不铤而走险,因为再不动作,皇帝就把这帮复古守旧派给熬死了。

复古守旧派们本来在等,等皇帝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站在人间的最顶峰,身边所有人都在阿谀奉承,都在不停的表忠心,当皇帝觉得整个世界都在自己手中掌控的时候,万历维新真正的危险就来临了。

直接对抗皇权还是太危险了,尤其是陛下掌控了京营和暴力之后,挑衅皇权的结果,是在拿自己九族开玩笑,而等待皇帝犯错,就是一个上上策。

皇帝会因为周围的环境,不可避免的变得疯狂起来。

穷兵黩武、激进变革、疯狂清算和不顾一切的开疆拓土,这种隋炀帝式的疯狂,会给万历维新埋下无数的隐患,然后只要等待着这些隐患发酵为一个个的惊雷,就是反攻的时刻。

简单来说,复古守旧派们之前,一直在等待着皇帝发疯。

一个年轻的帝王,掌握了如此权力和实力,他能保持多久的理性这是复古守旧派们在等的东西。

可是复古守旧派们,等的有些绝望了。

邸报、廷议、圣旨、政令等等,都告诉这些复古守旧派,皇帝和元辅在文华殿决策中,往往处于保守派的角色,不要吹求过急,是皇帝经常出现的批语。

比如一条鞭法的喊停以及还田令的有限推动,甚至大明朝廷还搞了个还田折中版的营庄法,比如对于吉福总督府的定性,皇帝也进行了调整。

这让复古守旧派们彻底绝望,才变得如此疯狂,因为望眼欲穿,实在是等不到皇帝发疯的时候了。

“这也不是朕英明,这大臣们说的有道理,朕就得听,一人计短,众人计长,不是大臣们辅弼,朕一个人撑不起这大明江山。”朱翊钧朱批了这本奏疏,沈鲤这本奏疏有着非常明显的拍马屁嫌疑。

大明江山这片天,光靠朱翊钧一个人,扛不起来。

“说的再有道理,那也得陛下听才行。”冯保倒是不觉得沈鲤在拍马屁,而且觉得沈鲤说得对,杨巍这么急,原因已经非常清晰了,真的等不到天崩地裂那天了。

陛下还年轻,能够接受反对和批评,可是随着老臣的逐渐离去,陛下还能听得进去这些意见吗

人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万历十六年的深秋,一名夷人来到了大明京师,敲响了黎牙实的家门,京师实在是太大了,这名夷人找了很久,才终于才找到了黎牙实的家,这名夷人穿着儒袍,扎着头发,红色的头发微微卷曲,脸庞瘦削,鼻尖高耸,眼睛深邃有神。

“你终于来到了京师。”黎牙实听闻来访者的名字,急匆匆的到了门前迎接,看着面前俊朗的男子,黎牙实露出了一个满足的笑容。

此人正是黎牙实从泰西带回大明的学生,伽利略,伽利略在比萨大学读的是医学,因为窃取尸体解刳,收到了教廷审判所的禁令,因为缺钱,被迫退学的伽利略,辗转到了马德里寻求工作,而费利佩为伽利略安排给了黎牙实,带到了大明。

因为费利佩也很清楚,在教廷影响力极大的西班牙,伽利略已经不能进行自己的研究。

在马德里的街头讨论潮汐,都是违反教廷教义的行为,伽利略在泰西就只能带着镣铐跳舞。

伽利略笑着说道:“我的脚步遍布了整个浙江,大明官僚们在浙江进行了还田,经过了复杂而且持久的斗争后,在我离开浙江的时候,杭州、绍兴、宁波、台州、温州五府,全面完成了还田。”

“有的时候,我甚至怀疑,在东方的世界里,神活在人间,神说要还田,浙江就完成了还田,这些乡贤缙绅,交出了田亩,避免杀身之祸。”

黎牙实连连摆手,满脸笑容的说道:“那也要经过九卿圆议,经过了廷议批准后,才允许还田,哪怕是神要有光,也要经过九卿圆议。”

“陛下出让皇权,共享决策权,换来臣子们的忠诚,所有进入文华殿的廷臣,都是帝国的掌舵人。”

大明的政治结构,仍然是皇帝专权,但皇帝将手中的权力,分给了文华殿廷臣共同决定国朝的命运。

伽利略思索了许久,才眉头紧蹙的说道:“是罗马的元老院吗我只听说过罗马元老院,从未在现实里见过这种方式。”

罗马离开太久了,以至于罗马的种种都变成了传奇故事,故事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色彩,无法窥得全貌。

伽利略觉得元老院制度,是一种传说,是人们对罗马的想象,并非真正的罗马,一如复古派们整天嚷嚷着法三代之上一样。

三代之上,人还是祭品,甚至连善恶标准都没有,那个时代,真的不是什么好的时代。

黎牙实点了点头又摇头说道:“和元老院不同的是,大部分的元老,是通过一层层的人才遴选,考中了进士,在残酷的官场上,战胜了所有对手,才走进了文华殿内,所以这些元老们无情且颇有手腕。”

伽利略明白了和罗马元老院的不同,他摇头说道:“我其实对政治活动不感兴趣,人性的丑恶总是在这些政治活动中暴露的一干二净。”

黎牙实十分认同的说道:“我也想要劝你,远离政治,这不是你擅长的领域,或者说,避免被权力所异化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权力。”

“远离权力,否则会变得不幸,至少对你而言,这是一句良言。”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接近权力,伽利略和德王朱载堉很像,他们在万物为无穷之理上的天赋,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们如果参与到政治之中,很容易因为缺乏敏感性,死无葬身之地。

“这些年你在浙江做什么”黎牙实好奇的问道。

伽利略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拉丁文,他颇为满足的说道:“我在浙江参与了十七家惠民药局的筹建,亲手为一万三千人接种了牛痘,培养了三百五十名有医学基本常识的医生,最起码都是熟读《解刳论》对一些常见的卫生、预防问题有一定见解。”

“临行前,浙江巡抚侯于赵接见了我,给予我一块二等头功牌,这是朝廷的恩赏与认可。”

伽利略拿出一个檀木盒子,打开里面是一块一两重的全银功赏牌,这块功赏牌似乎没有任何的特权,但其实是伽利略的身份证明,代表了他对大明国朝的贡献,是大明朝廷对他贡献的认可。

这对伽利略很重要,没有这块功赏牌,他无法进入理工学院继续就读,无法进入科学的圣殿,格物院成为格物博士,在伽利略心中,格物院就是圣殿。

“我现在终于不再是一个夷人了,大明的华夷之辩,真的是一言难尽。”伽利略说起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从被人用异样的眼神盯着看,再到被人认可,当然他也经历了一些难堪,终于获得了大明人的认可。

大明很奇怪,一方面大明因为万历维新,整体有些唯利是图,凡事都讲利益;另一方面对道德又有崇高的要求,将道德的实现,视为朝廷最高追求,他这样的蛮夷也获得了认可,就是追求道德实现的结果。

或许,这就是大明皇帝讲的矛盾,万事万物总是如此的矛盾。

黎牙实拿出了一个盒子,打开后,从里面数了十张银票,递给了伽利略说道:“你如果缺钱的话,我可以给你一点,费利佩殿下,每年都会让使者带来一万两银子,供给我在大明的活动,这是一千银,你可以到宝源局兑换为银币,用于生活。”

伽利略摆手说道:“不用了,我赚了不少的银子,浙江地方衙门很有钱,他们给了我足够的劳动报酬,大约有一百多两银子,足够我生活了,因为在牛痘推广中的贡献,陛下给了我入皇家理工学院的资格。”

“我自己承担六十银,借了皇帝六十银缴纳学费,入学后,四年学制,朝廷又给了我二十四银每年六银的膏火钱,足够衣食住行了。”

“陛下的借贷简直是在做布施圣恩,在校四年不用还钱,毕业三年后还清,居然免息。”

“天主在上,大明的学子,居然认为这是朝廷应该的!没有任何的感恩之心,甚至一些大明学子,觉得毕业后需要还清,是朝廷过于贪婪了,那个词应该如何表述”

伽利略有些卡壳,他的汉学已经很好了,但是对一些成语、文言文的使用,还是无法掌握,这种超链接的文字,承载了太多的信息。

“聚敛兴利。”黎牙实笑着回答道。

伽利略立刻点头说道:“对,就是聚敛兴利,我在比萨大学上学的时候,学费昂贵到我根本无法承担,大明人真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所有大明学子,至少皇家理工学院的学子,要感谢陛下的恩泽,当然我没有看到这种感恩之心。”

知识是极为昂贵的,大明皇帝提供了一种借贷的方式,减免了一些学费的负担,但是大明学子不知感恩,私下里议论,居然把学贷认定为了聚敛兴利和道德败坏的表现。

这些不知感恩的学子,应该到泰西去,见识下还一辈子都难以还清的学贷,才会认识到知识是无价的。

知识是这个世界上,真正意义的奢侈品。

伽利略马上要在大明入学了,他本来以为自己这辈子要被困于学贷的陷阱之中,因为从比萨大学退学,一方面是教廷的禁令,另一方面,就是他真的没有钱上学了。

他本来想要问黎牙实借一点银子,结果办完入学手续,他才发现,在大明读书,居然如此的便宜!

皇家理工学院的入学资格,是皇帝为了表彰他推广牛痘生民之法的恩赏,这六十银的借贷,更是雪中送炭。

在伽利略看来,这份恩情,还不完,根本还不完。

但大明的学子居然无视了这种恩情,一些算学毕业的学子,居然绞尽脑汁的为民坊出谋划策,躲避朝廷的赋税,最终把自己弄进了东交民巷监狱。

黎牙实眉头紧蹙的说道:“这也是实现道德的政策,大明皇帝想给大明盖五间大瓦房。”

“让每个孩子都有学上,读书明理;让每个地方都有惠民药局,看得起病,至少减少些人间悲剧;”

“让大明的道路四通八达,驰道通到大明的每一个角落,让自由流徙取决于个人的意志与选择;”

“让大明不再处于钱荒,让经济的发展不受货币的桎梏,商品高速流通,打破小农经济的封闭;”

“最后一个,就是让每个人都吃饱饭。”

伽利略不敢置信的看着黎牙实,惊骇无比,五间大瓦房的比喻,伽利略当然听得懂,他不懂的是,这真的可以实现吗确定不是在讲地上神国

黎牙实一摊手示意自己非常无奈摇头说道:“你不要这样看着我,皇帝陛下提出了五间大瓦房的主张后,大明廷臣们的表情应该和你一样的诧异,我也觉得有些困难,但,万一实现了呢”

“你觉得能吗”伽利略有些忐忑的说道:“这是可以讨论的话题吗”

伽利略是有些担心的,大明的皇权和泰西的教权是有相似性的,讨论皇帝所言正确与否,就像是讨论神的意志是否正确一样的悖逆,神不会有错,皇帝也不会,讨论这些悖逆的话题,会被世俗所不容,会被裁判所追缉。

黎牙实似乎想到了什么有趣的事儿,满脸笑容的说道:“是否能实现,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这是可以讨论,因为我编排了不少笑话,陛下没有砍我的脑袋,最近,甚至都懒得抓我了,觉得我在北镇抚司骗吃骗喝。”

“天地良心,我可是付了餐食费的!”

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儿,大明的言论是有限的自由,你甚至可以质疑皇帝,只要实事求是,说的是事实,就可以讨论,但不能胡说八道,连海瑞的品行都要攻讦,戚帅东征的意义都要质疑,那就不能怪皇帝陛下无情了。

皇帝的底线是非常明确的。

伽利略有些试探性的说道:“其实大明可以吸纳一些泰西的留学生,他们在泰西,因为宗教的缘故,无法放心研究自己的学问,漂洋过海来到大明,是个不错的选择。”

“大明是愿意接纳留学生的,但是留学生的学费是极为昂贵的,一人就要一万银币,无论谁支付留学费用,这都是要收的,你只有一百二十银的束修,那是皇帝陛下给了你二等功赏牌,把你当做大明人看待。”黎牙实告诉了伽利略不同之处。

伽利略无疑是幸运的,他为大明立了功,交了投名状,获得了身份,但是来大明留学,一万银,可不是小数目,不是谁都能负担的。

“好吧,我想的太少了,果然如你所说,我不太适合政治。”伽利略这才知道,自己占了多大的便宜。

伽利略是来看望引路人,在见过了黎牙实之后,伽利略准备去拜访下徐光启,徐光启有个因为万历维新改变命运的父亲,徐光启在京师置办了家宅,伽利略是去看望朋友,他不打算麻烦徐光启,他打算住在学校的官舍里。

“这就是缇骑吗”出门的伽利略退了一步,因为街上缇骑们在活动,这些类似于宗教裁判所骑士的家伙,看起来着实让人心生恐惧,甲胄、兵刃、整齐划一的步调,都是暴力最直接的体现。

黎牙实跟门房耳语了几句后,知道了缇骑为何会出动。

这是一次专项整治行动,最近京师爆发了一批诈骗案件,一些人托关系、找门路要进大明官厂,付出了数百两银子的代价后,拿到了合同,等待进厂,但是几个月都没有动静,到官厂一问,才知道这合同是假的,身份马牌也是假的。

这是一个精心布局的骗局,以可以帮人进官厂为名义,大肆索要财物,在行骗过程中,千叮咛万嘱咐这么做是违反官厂法例的,不要到官厂去询问,若是事情败露,就绝不可能成功,等到付钱后,就等着进官厂了。

受害者往往觉得这是暗箱操作,愿意等一等,结果等一段时间,人都跑的无影无踪了,再到衙门报案,合同是假的,马牌也是假的,时间太久,衙门也难以追查。

这次缇骑封街,则是收到了确切的消息,准备对这些诈骗犯进行收网,然后全都送到南洋和绝洲去,这些人的确是大明的渣滓,但放到南洋,却可以充当种植园里的打手,一些个夷奴不是特别的听话。

伽利略等了近半个时辰,缇骑才将拉到街上的大栅栏拉走,封街结束代表着案犯被如数逮捕,否则封街会持续更久。

大明朝廷在致力于维护公序良俗,这是伽利略看到的大明,虽然有些时候,朝廷并不是无所不能,甚至对一些问题束手无策,但大明已经在尽力去做了。

“很高兴再次见到你,我的朋友。”伽利略在日暮时分见到了徐光启。

徐光启将伽利略领入了家门,一边走一边说道:“听说你遇到了一些麻烦,都解决了吗”

“托陛下洪福,一切都解决了。”伽利略无奈的说道:“在宁波府的时候,一个接种了牛痘的男子病逝了,然后他的家属到惠民药局说我是修炼了叫魂术的巫师,要朝廷逮捕我,这对我而言是个天大的麻烦。”

“幸好,最后仵作查明,是死于心脏疾病,而非牛痘术,但是我也不得不离开宁波府,前往了温州。”

“这很正常,无论在大明还是泰西,人们总是习惯把过错归咎于旁人,而不是自身。”

伽利略在泰西也见过很多次,比如费利佩就杀死过宫廷药剂师,因为费利佩认为宫廷药剂师杀死了他心爱的王后安娜,但其实王后死于病魔之手,这位宫廷药剂师遭受了无妄之灾。

“还记得我们之前那个问题吗二楼的木棍,为何会向下掉落。”徐光启说起了他在格物院研究的问题。

伽利略两眼放光的说道:“当然记得,但是我没有什么好的思路,你有答案了吗”

当证明地球是个球之后,一些棘手的问题接踵而来,比如,人为什么没有从地球上掉下去,因为地球背面人的上方,是地球正面人的下方,互相看,对方都应该掉下去才对,但大家都没有掉出地球。

显然有一种力,在束缚着人类,不会掉出地球。

“是的,格物院有个博士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速度足够快,是不是就不会从空中掉落到地上呢如果能搞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了。”徐光启非常肯定的说道。

“我们围绕着这个问题做了许多的实验,印证了一个事实,第一:自由落体的运动均匀加速;第二:相同材料制成但质量不同的物体,在同样高度,会以相同的速度下落,并且同时落地;第三,两枚大小和重量不同的炮弹,会以相同的速度下落。”

“我们现在正在计算物体下落距离和时间的关系,以及计算这个力的大小。”

这三个实验反复验证过的事实,确定了一件事,引力的真实存在,且下落过程中持续受力。

“同样,我们也好奇,金木水火土五星,还有地球,都在围绕着太阳旋转,是不是也是基于这种力量在运行”徐光启颇为兴奋的说道。

伽利略极为感慨的说道:“这看起来极为有趣,解决一个矛盾,会有更多的、新的矛盾出现。”

大航海的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之后,出现了人为什么不会掉下去的问题,确定了引力的存在后,人们又要面对更多的问题,引力的测算,引力对速度的影响、引力的作用原理等等,一如皇帝在矛盾说中说的那样,万化无穷,理贯终始。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凡人策 碧蓝航线界限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剑道第一魔 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 洛公子 养只小人鱼 我努力进监狱的那些年 魔艳武林后宫传 玄鉴仙族 修神外传仙界篇 【斩天剑】 美女的兵王保镖 和竹马睡了以后 狂神进化 猎天争锋 踏天境 最强狂兵 流年流不去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抗战之烽火燃血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全球高武之我的系统送错了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表少爷的抗战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 亮剑:缴获太多,震惊李云龙 红楼大国师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 嘻哈史诗看古今 大明1810 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 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 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 凉州布衣 纨绔世子的一生 三国争霸之无限兵力 合鸣 天命逍遥王 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 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 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 我本农民,谁把我踢出来 天命储君扫天下 
朕真的不务正业 吾谁与归 - 朕真的不务正业txt下载 - 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 - 朕真的不务正业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