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吾谁与归

首页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流氓帝师 大明国师 逍遥假太监 最强终极兵王 军工科技 回到大唐当军阀 开局穿越寡妇村 锦衣卫:我们老大有点鸡贼 乖乖老婆,别闹了 非洲创业实录 
朕真的不务正业 吾谁与归 - 朕真的不务正业全文阅读 - 朕真的不务正业txt下载 - 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八百四十八章 利用舆情裹挟刑名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朱翊钧不想用海瑞的身后名作饵,哪怕是王崇古的计策,真的很不错。

正如他对海瑞说的那样,他是上位者,他如果完全依靠这些阴谋诡计,最后就是失道者寡助,谁还为他这个皇帝尽忠呢

每个人都希望坐在皇位上的那个人是道德楷模,这样一来,所有人追随的时候,才不会担心,被皇帝借人头一用,以平民愤。

人死为大,海瑞为了大明国朝积劳成疾,与世长辞,大明国朝要尊重海总宪对国朝的贡献。

朱翊钧哪怕对这些反贼恨之入骨,但依旧没有突破自己的下限。

这些躲在阴影里的魑魅魍魉,他们的目标是万历维新,万历维新是大明再起的全部计划,涉及到了大明的方方面面,这里面最最容易推翻的就是海瑞的成果。

只要开始翻案,把海瑞做成的一些铁案推翻,对万历维新的反攻倒算,就算是正式开始了。

翻案,是最简单、最直接、最快把新政反对派聚集起来的办法,因为海瑞反腐抓贪,得罪了太多太多的人。

只要有个有分量的人,站出来做那个扛旗的人,立刻就会聚集在这个扛旗之人的身边,对海瑞群起而攻之,海瑞活着,是硬骨头还活着,海瑞走了,那就可以斗争的引子。

张居正无疑是非常合适的,张居正不喜欢海瑞是举世皆知。

但张居正已经在皇帝面前,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做那个人,他对反腐抓贪是非常非常认可的。

以前是以前,以前张居正也是个贪官,他需要用利益把一些人捆绑在一起,作为政治的集体,进行万历维新;现在是现在,万历维新大势滚滚,已经不需要这样做了。

缇骑们开始了大肆搜捕,任何和张利民、和《海瑞三大过》有关的人,全都被抓了起来,按个审查,审查到最后发现,仍然没有太好的收获,纸张、墨、匠人,全都进行了审讯,但仍然一无所获。

张利民是个弃子,那一家杂报社也是个弃子,甚至连匠人都没几个,所有的杂报、妖书都是提前印好,分批送入京师,放在了张利民的家中,甚至都追查不到在哪里印刷的杂报。

张利民所在的杂报社,就是个空壳,妖书刊发的时候,杂报社的人甚至都不知道刊发过《海瑞三大过》。

分发妖书的都是一些不识字的报童,他们根本不知道妖书上写的是什么,四处便宜搭售、赠送。

缇骑对案件的侦查进入了瓶颈期,张利民从开始吸食阿片就已经是期货死人了,只等海瑞离世,交割妖书就会被安排死亡,正好被李成梁给打死,已经是死的很有价值了。

正当案件一筹莫展的时候,顺天府丞王希元,忽然接到了一个让他感觉头皮发麻的案子,海中适来到了顺天府衙门,状告海中鹏窃夺家产!

这个案子出现的时候,王希元将另外一本准备好的奏疏,送到了通政司,王希元想要外放做官,哪怕是平调暗降,做个普通的知府,他也不愿意在京师做府丞了。

这是他王希元能管得了的事儿!做京师府丞实在是太难了。

当这个案子出现的时候,缇骑衙门立刻反应了过来,这是反贼自己跳出来了!

赵梦佑收到皇帝圣旨后,立刻前往了王崇古家中询问,海中适到顺天府衙门敲冤鼓,是否是王次辅授意,当得到了否认回答后,迷雾重重的问题,就变得清晰可见了起来。

王崇古当着皇帝的面儿出的主意,皇帝否决之后,王崇古就不会多做,否则就是多错,所以海中适到顺天府衙门敲冤鼓这件事,的确是他自己要这么做。

这要是没人在他身后鼓动他,他绝对不敢这么做,要知道海中鹏这个十一岁的秀才,可是皇帝下圣旨从海南叫到京师来的。

海中适敢敲鼓,显然是有人在他的耳边不停的嚼舌头,而且这个鼓噪他的人,给了他一些确切的承诺,再加上海中适足够的蠢,才出现了此案。

海中适本就是养子,他靠着海瑞的名声,皇帝的恩赏,本可以衣食无忧而且颇受旁人尊敬的过完一生,可偏偏他在海瑞病重的时候,没有在病榻前伺候,被宣旨恩荣的太监看到,哪怕是做做样子,但是海中适偏偏连做样子都不肯,还喜欢对旁人说:清名无用,不如换钱。

这本身就是愚蠢的表现,被人卖了,还在帮人数钱。

“所以后手是什么呢”朱翊钧写下了一行字:海瑞病逝、《海瑞三大过》、李成梁行凶杀人、海中适状告海中鹏侵吞家产,这一连串事件的背后,都是为了翻案,为了破坏万历新政。

海中适敲鼓,朱翊钧必须要想到反贼们的后手,防止事情超出自己的控制。

“王一鹗吗”朱翊钧停笔眉头一皱说道:“冯保你说呢”

冯保低声说道:“陛下,王巡抚在山东,虽然说不上鞠躬尽瘁,但也是尽忠职守,殷部堂留下的基础,王巡抚没有荒废,海带、煤铁、海运、工兵团营,一片欣欣向荣,最近胶州湾,密州市舶司的发展,也是如火如荼,甚至比月港都要强一些。”

“臣觉得,王巡抚不是那个人。”

“陛下知道臣,臣从来不为读书人说好话,但王巡抚做的真的不错。”

冯保这个人,是能说读书人的坏话,从不说读书人的好话,说一点好话,那都是逼不得已了。

这王一鹗把密州市舶司干到了五大市舶司的第三,仅次于松江府和广州府,这是傲人而且耀眼的成绩。

密州市舶司、胶州湾一带的蓬勃发展,绝非偶然。

事实上,胶州湾的自然禀赋很差,缺少淡水、缺少河流、土地贫瘠不好耕种、地形十分的破碎,不适合建城,因为崂山的存在,胶州湾非常适合避风,胶州湾更加适合做一个军港,而不是商港。

但密州市舶司依旧在凌云翼和王一鹗等人的苦心经营下,成为了第三大市舶司,压住了宁波和月港。

这一切自然和朝中的风向变化有关,大明在全力开海,让胶州湾港口属性,尤其是北方唯一不冻港的优势变得耀眼了起来,大明修建了京密驰道,顺利通车,让粮食的运输成本降低了许多,的确这都是大势所趋。

但王一鹗的修了运河、修了驰道,修建了数间官厂,生产水泥、钢铁,也是让胶州湾兴旺的原因。

“王一鹗是徐阶的得意门生,徐阶死在了京师,王一鹗当然有理由为他报仇,哪怕是试一试呢王一鹗现在在做什么”朱翊钧眉头紧蹙的问道。

“种海带、晒盐、建船厂、修菌厂提炼碘和鲜盐、带着工兵团营,四处修建官道驿路和驰道。”冯保将备忘录放在了陛下面前,各地巡抚都在干什么,他冯保都记在了备忘录上。

冯保还是摇头说道:“徐阶贪的天下皆知,王巡抚要为一个贪官报仇,臣还是觉得有点说不过去,徐阶也配”

要是徐阶和胡宗宪一样是被冤枉的,这一切都有情可原,王一鹗为徐阶奔走,那还说得过去,至少能说服自己,说服亲朋,这徐阶什么样,翻来覆去这么多年,早就查的明明白白了。王一鹗怎么说服自己,说服亲朋

“你说的对,但谁在做这件事呢”朱翊钧走到了职官书屏面前,这是张居正送的礼物,可视化办公,是张居正觉得皇帝小,记不太住那么多事儿,才弄了个这么个书屏辅助陛下,到现在,大明官吏们,几乎人手一个。

上面挂着一个个的小牌子,上面写着人名、职位、同党、座师等等内容。

朱翊钧相信,这里面一定有一个十分有分量的人,在推动这件事,因为所有的事,都来得太快了,是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朱翊钧必须把这个人揪出来,否则寝食难安。

“陛下,徐阶的门生之中,除了王巡抚之外,其实还有一个人,仍在朝中任事。”冯保将一块牌子摘下,此人为大理寺卿杨巍。

杨巍和张居正都是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后来和张居正一样,在翰林院就读,但两人的命运,到了这里走上了岔路口,杨巍成为了徐阶手里的一把刀,弹劾严嵩、严世蕃,被贬出京,至此宦海沉浮数十年。

万历二年,杨巍以为母亲养老送终为由,致仕归乡,徐阶死后,杨巍被召回京师为大理寺少卿,是大理寺卿陆光祖的佐贰官。

当初朱翊钧召回杨巍,是为了安抚人心,徐阶死了,徐阶的弟子被召回,代表着皇帝没打算继续扩大打击面,王一鹗被重用,也有这方面的考虑,防止人心惶惶,导致政事败坏。

万历十六年海瑞致仕,陆光祖升转都察院总宪,杨巍从少卿成为了大理寺卿,成为了廷臣。

杨巍现在很有分量,和徐阶有师生之谊,而且杨巍还对万历新政有所不满,杨巍极力反对考成法,万历二年回乡养老送终,是个借口,真正的原因还是因为反对考成法,被张居正所恶。

考成法行之有效,杨巍自己离开了。

“是不是有一定证据了”朱翊钧把玩着手中的腰牌,询问着冯保,冯保管着东厂,如此大事,他不会睁着眼说瞎话,不会在皇帝面前乱说,毕竟事涉朝廷大员,不可不慎重。

“陛下圣明,的确有些蛛丝马迹指向了杨巍,但事情还在调查,臣不敢断言。”冯保带着东厂的番子,查到了一些看起来模棱两可的事儿,但这些模棱两可的事情,发生在一个大员身上,本身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为什么”朱翊钧眉头一皱,和张利民一样,为了给徐阶报仇吗

冯保低声说道:“陛下,他想升转,作为徐阶的门人,他的升转一直不顺利,他已经七十二岁了,再不拼一把,大理寺卿就到头了,他倒是可以接受这个结果,可是他那些门生故吏,恐怕不能接受。”

“杨巍反对考成法,更反对久任法,按照以前的规矩,先生已经掌权十六年了,做首辅的时间太久了,久到压着别人不能升转,久到张党中人压着别人升转。”

朱翊钧眉头一皱说道:“严嵩当了二十年的首辅,杨廷和做了十七年的首辅,以前的规矩以前有什么规矩”

阁臣做多久的最大规矩,就是全看皇帝心意,阁臣的确是廷推的,但皇帝拥有一票否决的权力,高拱被先帝临终托孤,最后还是被一道圣旨给罢免了。

这可是皇权的重要构成部分,京官的人事任免权,杨巍这反对新政的立场,已经非常明显了。

朱翊钧翻动着杨巍的牌子,挂回了职官书屏说道:“案子调查,就从海中远这条线索查起,杨巍再看看。”

冯保既然敢在皇帝面前说,那自然是有证据的。

杨巍和在辽东种地的吴时来,来往十分紧密,有多次的书信来往,吴时来本来都要成为都察院的总宪了,但是他因为再次审查被发现了贪腐,没有升转,怀恨在心弹劾大臣,被皇帝以附势灭法、互相党援、欺君误国三桩罪名放辽东垦荒。

除了吴时来这一帮人之外,这里面还有丘橓、赵世卿、江东等人。

除此之外,泉州府商人李旦,也通过亲朋介绍,拜访过杨巍两次,这个李旦就是刻意接近海中适的那个闽南商人,以前以走私白货为生,说是要和海中适一起做买卖,不过是为了让海中适靠着海瑞的名望,跑通关系。

杨巍是徐阶门生、反对考成法和久任法、和吴时来书信来往、见过泉州商人李旦两次,这些指向,已经非常明显了,东厂的番子还发现,这个杨巍可能在吸食阿片,因为一些吸食阿片的器具,出现在了杨巍家宅中的垃圾里,但这些垃圾上,没有阿片残留。

冯保不敢断言,是没有决定性的证据,东厂的番子查案,比缇骑更没有禁忌,只要怀疑,就会查办,垃圾堆都给你翻开来看。

海中适有点害怕了,因为报案之后,一切流程都在正常推行。

他的案子很快就得到了回复,承发房吏确认收到了词状,刑房的书吏记录了招词,并且询问了海中适基本情况,登记在册,皂吏找到了他,确定了姓名年龄籍贯状告何人;三班衙役开始了调查取证,确定海中适所言真伪;一应证人也被拘集在了顺天府衙门过问。

一切都在按照流程进行,顺天府衙门通知海中适在七天后审理此案,务必出席,否则就会以不到场宣布败诉,并且日后不得再诉。

“这可如何是好,这和你们说的完全不同啊,李旦,你告诉我,朝廷夺我家产,一定不会审问,会以我无理取闹为由,拒绝受理,到时候,各方杂报披露此事,掀起了风力舆论后,我到灵堂前哭丧,以孝子身份尽孝,这朝廷已经接案审理,这这这…”海中适此刻已经慌得不行。

海中适和李旦等人,完全没料到,皇帝陛下居然允许顺天府衙门办理此案,而不是他设想的那样,不予立案,或者干脆拘了他,本来准备好的风力舆论,他海中适是受害者,是想要尽孝,朝廷却不准的孝子。

一个受害者更能得到舆情的同情,进而方便利用舆情裹挟刑名和舆情。

这都是以前贱儒们玩烂的招数,海中适觉得十分可行,所以才配合李旦,前往顺天府衙门诉讼,结果现在朝廷不按常理出牌,立案拘集证人审问,正在准备过堂了!

李旦信誓旦旦的说道:“不急不急,这有什么好急的朝廷不让你去清勤园奔丧,为真;朝廷不让你继承你父亲的遗泽,为真;朝廷立案就立案,还能把你父亲的遗泽改判给你过堂就过堂,迟几日罢了。”

“你还是被朝廷拦着不让你奔丧守孝的孝子。”

李旦有的时候非常瞧不上海中适,屁大点事儿,就惊慌失措。

这海中适完全是运气好,才被选成了养子,社会地位高出了商人好几等,清贵他海中适要,银钱他海中适也要,天下好事,还能让他海中适一个人给占了去

但这海中适就是贪心不足,非要两样都要,这才有了李旦接近的机会。

“你这几日安心在京,我们跑的买卖快到货了,我今日南下月港,去接货,你在京师稳住,不要担心。”李旦笑着说道:“一切有我,我都安排好了。”

过堂之前,李旦必然要离开,过堂之后,风力舆论和皇权对决会掀起惊涛骇浪,他这种小人物,根本撑不住这种颠簸,所以,在起风前离开,就是最好的选择。

“你要留下我一人在京吗”海中适打了个哆嗦说道:“不行,货不重要,兄台不在身边,我实在是惊惧难安。”

李旦笑着说道:“你是海总宪的儿子,我又不是,再大的风浪,陛下看在海总宪的面子上,不会拿你怎样,但我就不同了,我一介商贾,如何苟且都无法偷安。”

“这样,我给你留一千两银子,你拿这些银子贿赂下狱卒,免了牢狱之苦,我不是跟你说了好多次了吗不会有事的。”

海中适敢这么胆大包天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是海瑞的儿子,皇帝看在海瑞的面子上,也不会真的拿他怎样,他有恃无恐,可李旦就完全不同了,一旦皇帝发现了他居中挑拨,恐怕会将他杀了泄愤,所以出去躲一躲,避祸才是上策。

李旦的理由看起来极其充分,并且非常的合理。

但其实李旦自己清楚,他这次离开,就不会再回京师,甚至不会回大明腹地了,今天,就是他李旦和海中适最后一次见面。

李旦会改头换面,换个身份,在总督府继续做他的海船商人,直到风浪彻底平息,至于皇帝是不是真的会因为海瑞宽宥海中适,那就不是李旦要关心的事儿了。

从头到尾,李旦都非常清楚自己要做的事儿,就是点火,这是他背后那个大人物要求他做的。

后面会发生什么,李旦也不清楚,但今天事情已经做完了,大人物承诺给他的好处,也已经给了,他获得了新的身份,可以南下南洋到汉乡镇去了。

“兄台说的有道理,兄台这天高水长,一切当心。”海中适还是被李旦说服了,和李旦依依惜别。

李旦看着车窗外,车辆正在缓缓离开朝阳门站,出了朝阳门站就算是离开了京城,他会在天津州塘沽港坐船南下,到松江府接上自己的家人,到琉球,到鸡笼淡水镇、兴隆庄,南下吕宋密雁港,最后抵达吕宋马尼拉汉乡镇,成为一名内地过去的海商。

他放下了车帘,哼着小曲,心情很好,即便是大人物的谋划失败,他拿到了身份,也可以远走高飞,之前他因为走私白货,被限制离开大明,改头换面可不是有银子才能做到,而大人物的谋划一旦成功,他就可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松江孙氏可是富可敌国,人人羡慕孙氏成为了风口上的猪,被吹上天的孙氏,前所未有的辉煌着,不仅银子赚得多,身上还有个元绪群岛的开拓勋爵。

如果大人物的谋划成真,他也会成为那只风口上的猪。

“停车。”马蹄声阵阵拦住了李旦的车辆,李旦撩开了车帘,一把闪着寒光的钢刀就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李旦,你被捕了,我是北镇抚司提刑指挥使陈末。”陈末的手很稳,没有伤到李旦,北镇抚司一直盯着李旦,看他有意离开,选择了收网。

得罪了方丈还想跑

李旦脸色煞白,他知道,全完了,缇骑们一早就知道了他,从一开始就在慎重对待此事。

是日,朱翊钧翻动着手中的案卷,这是他亲自过问的案子,缇骑、东厂番子,都会把查到的情况汇总到他的手中。

“王次辅和王谦的主要矛盾,是王谦觉得王次辅退了之后,他们王家一定会被反攻倒算,而王次辅觉得有朕护着,可以保他们一家平安。”朱翊钧叹了口气说道:“王次辅还是高估了这些人的下限。”

海瑞没有儿子,两个养子闹到对薄公堂的地步,这对一生清廉的海瑞而言,是莫大的讽刺,这些贱儒简直是无孔不入,无所不用其极。

“收网吧。”朱翊钧做出了决定,杨巍为首,共计十七名大小官员、三家杂报社,二十三名笔正等,他们的名字,出现在了皇帝的御案之前,涉及案犯,超过了一百七十二人。

“其实他们如果不挑拨海中适到顺天府衙门告状,朕也抓不到他们的尾巴,就只有《海瑞三大过》试探朝廷风力,缇骑衙门也不是只手遮天,能把一切事情都查的清楚明白。”

朱翊钧朱批了奏疏眉头紧蹙的说道:“既然试探已经失败了,先生不打算对海瑞进行反攻倒算,事不可为,杨巍为何还要继续鼓动海中适状告呢”

“不甘心。”冯保十分确切的说道:“陛下,杨巍他不甘心,他和先生同榜,先生做首辅十六年,杨巍刚刚履任大理寺卿,他最多今年就要老退,他怎么可能甘心呢”

不甘心就是放不下,不甘心就如同心里住着一个伥鬼,不断的啃噬着内心,只要睁开眼,就不甘心,恨不得,最终这个伥鬼彻底蒙蔽了心智,并且取而代之,这就是权力异化的过程。

“你说的有理。”朱翊钧将手中的奏疏递给了冯保说道:“抓人吧。”

缇骑和东厂番子一起出动,阵仗小不了引起了京师所有人的侧目,但其中原委,有没有几个人能说得清楚,众说纷纭,日暮时候,一应案犯被抓到了缇骑衙门,后续侦缉事开始了。

尤其辽东那些垦荒的时候,仍然不老实的吴时来等人。

海中适在忐忑不安中等到了开堂之日,毫无意外,海中适败诉了,因为海瑞留下了遗嘱,明确表示了让海中鹏继承遗泽,海瑞的遗产不多,就一个御赐的清勤园,恩荫的一个五品官,还有三个国子监的名额。

而海中适其实早被赶出了家门,只不过海中适一直没有在病榻前伺候,不知道而已,如果不是海中适到顺天府衙门状告,海中适其实可以一直用海瑞儿子的名头行走天下,但现在这一过公堂,天下人就都知道了,他已经不是海瑞的儿子了。

案子只用了小半个时辰,顺天府丞王希元传唤了所有证人之后,就直接宣判了。

海中适走出了顺天府衙门后,恨的咬牙切齿,一直在等杂报的笔正上门,在等杂报为他伸张正义,这是李旦和他说好的,败诉之后,掀起风力舆论,自己作为受害者,无论如何也要讨到点好处才对。

可是海中适左等右等,没有杂报笔正上门,他跑去寻找这些笔正发现大家都避而不见,海中适也联系不到李旦,他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过了一个月的时间,海中适再次见到李旦,是在刑场之上。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碧蓝航线界限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 清穿:康熙继后的养崽和独宠日常 洛公子 养只小人鱼 魔艳武林后宫传 玄鉴仙族 修神外传仙界篇 修仙狂徒 美女的兵王保镖 和竹马睡了以后 普攻永久加生命,阁下如何应对? 猎天争锋 踏天境 快穿系统之女配上位记 军少大人,体力好 贵族 流年流不去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抗日之中国战神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穿越之华夏崛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网游之代练传说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大隋主沉浮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 亮剑:缴获太多,震惊李云龙 红楼大国师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 嘻哈史诗看古今 大明1810 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 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 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 凉州布衣 纨绔世子的一生 三国争霸之无限兵力 合鸣 天命逍遥王 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 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 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 我本农民,谁把我踢出来 天命储君扫天下 
朕真的不务正业 吾谁与归 - 朕真的不务正业txt下载 - 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 - 朕真的不务正业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