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吾谁与归

首页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大明第一搅屎棍 亮剑:让你驻防,你却团灭鬼子 军工科技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金牌帝婿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朕真的不务正业 吾谁与归 - 朕真的不务正业全文阅读 - 朕真的不务正业txt下载 - 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明要战胜的从来都只有自己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李贽是一个狂夫,作为一个儒生,他居然敢质疑孔夫子,这简直是大逆不道,但李贽非常清楚的知道,要让儒学不再成为革故鼎新的桎梏,就必须先从儒学的至圣先师,孔子开始。

因为孔夫子是旧儒学的经典和偶像,即便是夫子生前,一再反对自己成为经典和偶像,但最终他还是成了至圣先师。

矫枉必过正,他对孔子的尖锐批评,必然会让他饱受争议,但那又如何呢

只要人们开始思考,孔子的话是否还适应当下的时代,这就足够了。

一个文明的圣人,在他适用的时代结束后,给文明留下的必然是桎梏与枷锁,就算孔夫子真的是圣人,他能后知五百年,他的理论、他的思潮在第五百零一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落后。

孔子本人清楚的看到了这一天,他反复对学生们强调:‘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能够把道发扬光大,而不是道能来弘扬人。

在人和道的关系中,人是活的,道才是活的,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实践、思考,不断的传播、弘扬、发展道,道不会自发的变得伟大或者高尚;

人若是死的,道就是死的,当儒学士开始述而不作的时候,人就死了,道也就死了。

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我真的什么都知道吗如果这样想,才是无知,没有人可以无所不知,那是虚妄的。有一个粗鄙的人来问我,我对他所问的问题,本来一无所知,我也要从问题的正反两个方面去探求,直到把问题解决清楚为止。

觉得自己什么都懂,其实什么都不懂;不是自己擅长的地方,要虚心求教。

连事鬼神的商王,都觉得祖宗也不是无所不能的,要自行修改占卜的结果。

孔子从来没想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全知全能的圣人,因为他知道不存在这样的人,他反对一切都懂,反对将一个人神圣化,他知道人不是圣,他的思潮、理论都有他自己的时代局限性。

所以孔子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当弟子称孔夫子为圣者时,孔子明确否认了这种说辞,因为孔子并不想成为文明前进的桎梏和枷锁,但不幸的是,现在孔夫子确实成为桎梏和枷锁。

数千年前的理论,被因循守旧者奉若圭臬;他的正确性不可以被质疑,甚至解读他的话都视为对圣人的不敬;他被捧上了神坛,成为他最不想成为的那个偶像。

这何尝不是儒生对夫子的背叛。

李贽所求者,乃一个可拥戴亦可质疑,能钻研亦容戏谑儒学夫子之世道,不过是想令夫子自神坛而下,复归先师本相,故奔走讲学,但得一人心契,便不负经年苦功。

这可能是思想发展历史上的永恒困境,当一种思潮,被制度性的收编为权威,其原初的批判性,便再也无法保持,这或许正是矫枉必过正这句话的历史现实。

思想史的发展史,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翻烧饼,完全否定反对过去,在时光的长河中,再去认识过去,最终达到另外一种共识,这种否定之否定规律被称之为翻烧饼。

同样,李贽的讲学聚谈,也充斥着对今日世界的思考。

刘吉面色复杂地说道:“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分歧,会慢慢形成一个鸿沟,这种分歧,就是朘剥的过程,朘剥他人的劳动、朘剥他人的时间、朘剥他人的人生。”

“以前王司徒说,白银都是百姓的血汗钱,诚如是也。人一生的劳动、实践、人生的意义,都浓缩在了一枚枚的银币之中,谁占有了它,谁就获得了这一切。”

“这就是利润可怕威能的根本,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推动着这一切。”

刘吉对李贽的看法非常的认可,因为他看到过血淋淋的例子。

西非黄金海岸的带血黄金、尸山血海中托举而出的白银、秘鲁种植园里尸骨累累中孕育的可可,都是李贽‘利润就是朘剥,朘剥就是利润’的真实注脚。

“价值和价格的分歧,也是一个永恒的矛盾。”王谦对李贽的这番言谈,也是非常的赞同,他掌管燕兴楼,燕兴楼里,价值和价格的分歧,更加扭曲。

一些烂票,比如船龄已经到时限的三桅夹板船,也有人在里面做局设套,就是有人相信,大明工匠们可以巧夺天工或者用铜包木,可以延长船龄,冲进去追涨,后被彻底套在了山巅之上。

傻子太多了,骗子根本不够用,就是燕兴楼交易行的基本情况。

李贽有自己的局限性,就像他用孔子反对孔子一样,他猛烈抨击异化后的儒学,但未提出系统性的替代方案,‘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世俗化主张,并不足以搭建新的理论框架。

李贽做的事儿,一直以来就很明确,他是个批评家,他更多是在破坏性启蒙,而非建设性改革。

刘吉、王谦、叶向高、熊廷弼、姚光铭等人,对这个分歧,似乎也是束手无策,没有太好的办法,王谦思前想后,发现这个分歧,好像,只能维持足够的增量,才能弥补,一旦增量无法维持,立刻天崩地裂。

“所以丁亥学制才重要。”叶向高忽然对着在场的所有人说道:“教育,培养更多的人才,这是唯一的解法。”

“咦对啊。”王谦眉头一挑,他发现叶向高是有点东西的,他比王谦看的还要清楚几分。

王谦知道老爹提出的落日计划新日运河,王崇古认为新日运河的修建,才代表着大明成为了新的日不落帝国。

但叶向高这么一说,王谦倒是认为,丁亥学制如果能够实现,才是真正的新日。

丁亥学制,是一整套以普及教育为目的的学制,整个设计十分复杂,投入以百年去衡量,最终的目的是让每个人都有学上,这是一个巨大的投入,也是张居正皇权圣恩叙事的核心。

而叶向高恍然发现,价值与价格之间的分歧会随着时间扩大,如何将这种分歧收窄,唯一的办法就是拥有足够多的增量,这是显而易见的,只有维持足够多的增量,价值和价格的分歧,才不会把整个大明给拆了。

而维持增量的办法,一个是海外开拓,一个则是提升生产力,海外开拓如火如荼,那么提升生产力,最终还是要落到理工科的人才之上。

皇家格物院、理工学堂、九龙大学堂、工匠实业学堂、译学馆、海事学院,这些都是高等教育,各省首府师范学院、各级师范学院、蒙学堂、小学堂、普通中学堂、高等中学堂是基础教育。

丁亥学制一旦能够成功,哪怕是海外开拓能力不足,但依旧可以提供另外一种解决办法,生产力提高。

李贽就是一个批评家,他就只负责破坏式的启蒙,但以陛下为首的大明朝廷,在进行系统性的建设,来解决问题。

丁亥学制,可以培养新式官僚、维护大明朝廷的威权、支撑工业化的需要、为长期规划储备人才、维护大明的文化主权、兼容百家之长等等意义,王谦恍然觉得,对丁亥学制的重视,要超过新日运河,这才真正的新日。

шшш_ttkān_c〇

刘吉回到了会同馆驿,今天在太白楼的应酬,纠正了他一个看法,他之前觉得,大明不如泰西有活力,这是一种错谬,事实上,大明正在浴火重生,涅盘之后,活力要远超泰西。

只要大明坚持走在培养理工人才的路上,大明就一直可以维持这种恐怖的活力。

次日的清晨,刘吉等在了左顺门,等待面圣,在一对对的小黄门传下了陛下的天语纶音后,刘吉一步步的踏上了月台,走进了文华殿内。

刘吉五拜三叩首,俯首帖耳的说道:“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奉君命远渡重洋,今岁,臣带回白银632万两、黄金11万两,硝石一百四十万斤,可可三百万斤、两万桶棕榈油、一千二百万斤的方糖、一百三十万斤鱼油、一千八百瓶金鸡纳霜,还有一些鸡。”

此言一出,文华殿里的廷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主要是议论刘吉提到的那些鸡。

黎牙实的说辞是成立的,大明如此发展五十年,怕是全世界都只能种地、放牧、挖矿养着大明人了,而这一切的代价,是大明生产出来的世界性商品与世界处于悲惨世界,关键是,连种地都种不过大明人!

苦一苦方外夷人,骂名陛下来担,正在变成现实。

“免礼。”朱翊钧惊讶的说道:“这只鸡,是怎么回事儿”

刘吉俯首说道:“这是英格兰王室用的一种斗鸡,臣买了几十只,在船上养着玩,发现它吃得少长得快,还特别能下蛋,就拿回来,献给陛下了。”

刘吉也不知道有没有用,但陛下对渡渡鸟很上心,所以他就开始注意把一些家禽带回来,送进农学院进行育种。

“不错,下次见到就抓回来一些,有用没用,先养养看,大司农自会找到它们的用途。”朱翊钧十分确信的点头说道。

有没有用再说,先拿回来,这个思路是十分正确的。

英格兰王室喜欢斗鸡这件事,朱翊钧也是第一次知道,

朱翊钧对如何培育肉种鸡和蛋种鸡,并不是特别了解,但是没关系,农学院的农学博士对育种这方面,还是非常熟悉的,每多一种鸡,就多一份多样性。

比如之前,安东尼奥就带了一种意大利的白色鸡名叫里窝那鸡,这种鸡来自于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的里窝那市。

这种白色的蛋种鸡,一年可以产蛋八十多个,农学院培育的最优秀的品种,在营养充足的时候,最多能达到112个,一家如果养四到五只这样的白色蛋种鸡,一家用的鸡蛋,基本就可以保证了。

这还不是这种里窝那鸡的极限,不断的选育优秀的里窝那鸡,产蛋量会进一步的提高,而且大明也培育了自己一系列的蛋种鸡,比如京红鸡、江西鸡等等。

刘吉讲了一堆的海外的故事,廷臣们颇为惊讶,大明皇帝反而情绪非常的稳定,这实在是太正常了,相比较之下,大明的种植园经济就显得极其温和了。

“陛下臣舟四方履大洋贸易往来,发现了一件事,那就是被折断的脊梁,难以接续,从吕宋到墨西哥、印加古国、西非黄金海外,都是如此。”刘吉面色沉痛的说道:“这些被征服的地方,国民甚至主动为殖民者的罪行分辨。”

“臣无法理解,但臣以为,被打倒了,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刘吉这番话让文华殿里非常的安静,其实这番话有点大逆不道,南宋把天下亡在胡虏手中,朱元璋从一个破碗开始,再造中华,的确再次站了起来。

但这种天命所归,再次站起来的神话,真的可以再来一遍吗被打断的脊梁,真的能再次挺起来吗

朱元璋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还是一种幸运的偶然,显然刘吉甚至认为,这是一种幸运的偶然。

毕竟泰西的罗马,真的没有闪电般归来。

“胜利者一定不会被审判,甚至不会被道德谴责。”朱翊钧沉默了片刻,总结性的说道。

“陛下,臣以为,应当严格限制采煤、焦炭、钢铁、造船、蒸汽机、种鸡、菌种等生产技术的外流。”张居正听了半天,出班俯首说道:“如果可以的话,永乐大典简要本三十二卷,也不许译文海外刊行。”

张居正早就是极端保守派的头子了。

他不止一次反对大明皇帝过于激进的政令,而且还颇有成效,他既不开放,更不包容,甚至排外,他认为所有的蛮夷,永远都维持在没有完成国朝构建的地步,才最符合大明的利益。

这样一来,大明就可以永远从海外强取豪夺,承担大明革故鼎新的代价。

“之前的禁令只限制铁马,现在要扩大了吗”王崇古面色犹豫的说道:“铁马这个还好控制,但是这造船这件事,大明要对外销售船只,泰西的红毛番们,拿到了船,也可以照猫画虎,即便是画的不像,也可以一点点的补全。”

王崇古觉得这么封锁其实没什么用,因为泰西可以通过逆向工程,学会制造大明的货物。

张居正立刻说道:“能拖一日是一日。”

沈鲤坐直了身子,左右看了看,才开口说道:“我觉得元辅的提议是极好的,何必呢,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理当如此,有限制,比没限制好。”

“我赞同。”张学颜作为新的阁老,表达了他的意见,大明官厂可是大明国朝收入的主要构成,技术领先一日就能多赚一点垄断的利润。

工部尚书汪道昆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笑着说道:“其实王次辅担心的事,一般不会发生,因为泰西购买了大明的五桅过洋船,时至今日,都无法仿造,依旧需要重金从大明购入。”

“只要大明有意识去保密,想要全部学会,那得百年时光了。”

“比如丝绸,泰西拿了大明的生丝,织造的丝绸,实在是一言难尽,大明生丝禁令、丝绸出口后,泰西、南北美洲,所有的丝绸作坊,全都关门了。”

汪道昆负责这个事儿,他觉得王崇古的担心不算错,但时间跨度以百年计算。

朱翊钧思考了一下说道:“诸位爱卿所言,朕都听到了,大明刻意保密的话,泰西追赶要以百年去计算,如果这百年时间大明原地踏步,甚至是不进反退,那只能说明,是咱们大明的内部出现了巨大的问题。”

“大明要战胜的从来都只有自己,他人不由我,枉费亦执着。”

“就这么定了,下章工部、北镇抚司,按五等保密级别来做,轻则抄家,重则满门。”

大明是当下名至实归的天朝上国,朱翊钧是至高无上的大明皇帝,即便如此,他能做的也只是做好自己,他人如何活,也不完全由着他的意志而行动。

朱翊钧也不开放,更不包容,他就是个大明皇帝,没兴趣做什么人类文明的先知、万王之王、天可汗、四海一统之大君之类的东西,作为一个大明皇帝,他当然大明优先。

徐贞明作为大司农,培育出了一种两只手指粗,一扎长的甜口番薯,这种番薯质地紧实,没有那么多的纤维,味道极佳,朱翊钧吃了都说好!

要不是大医官怕皇帝胃酸,拦着不让吃那么多,那蒸出来的一大盘,朱翊钧能吃的干干净净。

这可是大明农学博士们,脚踏实地、风里来雨里去,辛辛苦苦培育的,朱翊钧怎么可能轻易把种苗就赏赐出去呢好东西才不给外人吃,大明人自己吃就够了。

“大光明教的大牧首马丽昂,攻占了勒阿弗尔港,这个港口位于塞纳河的出海口,法兰西的都城巴黎,也在塞纳河上。”刘吉说起了大光明教马丽昂的动作。

马丽昂刚回到泰西,第二天就直接召集了教徒、信众以及自由骑士团的骑士,宣布了进攻了勒阿弗尔的命令,在三个月后,大光明教攻破了勒阿弗尔港,并且稳定的占据了那里。

塞纳河和大明长江一样,如果巴黎等价比作南京,那么勒阿弗尔,就是大明的松江府。

“自由骑士团的作战如此勇猛吗”朱翊钧惊讶无比的说道,松江府要是陷落,朱翊钧要立刻马上准备亲征,让贼人占据一天,就是大明的耻辱。

刘吉摇头说道:“是里应外合,马丽昂的父亲,蒙莫朗西公爵说服了当地的领主,没有过多的抵抗,而法兰西王室并没有做出进一步的反应,似乎没人在意勒阿弗尔落入了大光明教的手里。”

现在的法兰西王室处于绝对的混乱之中,王太后凯瑟琳就是再有能耐,王室绝嗣,无人继承的情况下,凯瑟琳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她只能坚持到法兰西各地巡视游说,试图争取民众对国王的支持,但收效甚微,因为国王做的真的太过分了。

而现在的法兰西国王,甜点国王亨利三世,偏爱男宠,这些争奇斗艳的佳丽,把整个巴黎,弄得乌烟瘴气。

“她正在向自己的目标前进,朕只能祝福她成功,当然看起来希望渺茫。”朱翊钧对这件事并不是特别重视,照例给出了祝福。

刘吉俯首说道:“大光明教希望大明可以分发一些货物到勒阿弗尔港,这样一来,勒阿弗尔就有了货物集散的优势,能给所有人交代了,而大光明教为大明在海外设立的明馆,提供方便。”

刘吉详细的解释了一下这个交换,既不是要求大明降低商品的价格,也不是要求大明无偿援助,仅仅是让大明支持一点商品,法兰西是个传统的陆权王国,对于海贸并不重视,海贸的规模远不如英格兰、尼德兰、葡萄牙和西班牙。

这看起来有点开门揖盗,大明甚至不用坚船利炮,就打开了法兰西的国门,将货物倾销到了法兰西,但对法兰西而言,少了二道贩子,这些货物,反而会给法兰西注入新的活力。

对于大明而言,除了收获一大片的市场之外,还能获得大光明教对明馆的支持。

明馆的建立,有的地方顺利无比,有的地方,得偷偷摸摸的进行,这一点,刘吉在向皇帝复命的时候,就介绍的很清楚了。

朱翊钧思索再三,才点头说道:“无不可,大明环球商队,可以前往勒阿弗尔城集散,但是马丽昂必须要保证大明商船的安全。”

“臣遵旨。”刘吉俯首领命,大明商船是仗剑行商,大明商船的安全,从始至终,都是用自己的剑保护自己的安全,即便是在里斯本也是如此,泰西这些番夷,根本指望不上。

费利佩号称日不落之主,拥有无敌舰队,连家门口直布罗陀海峡的海盗,都解决不了。

但刘吉没有纠正陛下的想法,这就提供了做事的合理性,有的时候,有些事就是干涉的理由,大明的明馆要做的买卖,从一开始就是取而代之的小买卖。

刘吉说完了自己要说的事儿,再次参加了一次廷议,这让刘吉胆战心惊,他才知道,大明明公们吵得这么凶。

比如为了清汰冗员这件事,明公们吵架都快把文华殿的屋顶给掀了。

对于清汰冗员这件事,大明的明公们,都非常的支持,但是清汰冗员的具体办法,大家发生了非常严重的分歧,按照周良寅在山西的实践经验而言,清汰先清汰过去的晋党裙带,这样一来速度最快。

这一次王崇古没有把晋党直接卖了,而是面红耳赤的据理力争。

晋党早就被杀了几轮,已经散架了,再这么杀下去,恐怕会寒了忠君体国的臣工之心,晋党不是全员反贼,也有忠君体国之辈,王家屏干的也不差,至少当初葛守礼那些弟子们,从来没想过僭越主上威福之权。

基于这个现状,王崇古的意思是,清汰到哪个部门就直接全部清汰,一个不留。

王崇古大声的说道:“周良寅还是年轻!”

“这一个衙门需要清汰掉二十个人,哪怕是精准的清汰掉了他们,周良寅得到了二十个恨到咬牙切齿的敌人,剩下的八十个人,也不会齐心协力,毕竟坏别人的好事,比干好自己的容易,很容易掀起地方衙门的党争。”

“这八十个人因为畏惧被清汰,只会互相下绊子,反而效率低下。”

“不如这样,清汰到哪个衙门,这一百个人,全都裁撤,一个不留,然后招五十个新人,再从之前的一百人里选出十个人来,带着这五十个新人干活,这些老人获得了更高的地位,这五十个新人有了活儿,都从清汰中,受益良多。”

“咦!”张居正冷静了下来,忽然发现王崇古的这个法子,似乎比周良寅的办法更快,而且效率更高,他立刻说道:“王次辅,高见啊!就这么来。”

刘吉缩了缩身子,这些读书人的脑子是真的厉害,这吵了几句,立刻就拿出了一个看起来可行,而且实际执行只要雷厉风行,似乎也能成功。

他再也不说大明缺乏活力了,大明从来不缺办法。

“停停停,此事暂且不议。”朱翊钧伸出手打断了元辅次辅之争,开口说道:“先生、次辅,不要心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现在急匆匆的清汰,这地方衙门,换来换去,不还是那帮人吗变过吗”

“等到丁亥学制、吏举法稍有成效,再议不急,先让周良寅在山西干着,多积累点经验来。”

太心急了,比他这个皇帝还要心急!

王崇古的办法很好,但眼下不合适,大动干戈一番,最后还是原汤化原食,新瓶装老酒,吏举法和丁亥学制的逐渐推行,才具有普遍清汰的基础。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极乐后后宫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背剑之人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碧蓝航线界限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剑道第一魔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wtw1974 捉诡十八年,我进入了惊悚游戏 修神外传仙界篇 我在异世封神 都市偷心龙爪手 苍海皓云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敌谍一生 抗日之铁血战将 代号惊蛰 大明锤王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最近更新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 亮剑:缴获太多,震惊李云龙 红楼大国师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 嘻哈史诗看古今 大明1810 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 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 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 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 中国古代名人传 凉州布衣 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宋歌声声慢 大唐钓鱼人 对不住了爹,我是锦衣卫 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 大奸臣当道 
朕真的不务正业 吾谁与归 - 朕真的不务正业txt下载 - 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 - 朕真的不务正业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