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明天子

破贼校尉

首页 >> 革明天子 >> 革明天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国师 军工科技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抗战之血怒军团 逍遥小贵婿 三国第一狠人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锦衣卫:我们老大有点鸡贼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重生之魏帝曹髦 
革明天子 破贼校尉 - 革明天子全文阅读 - 革明天子txt下载 - 革明天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十一章 投献是偷大明的钱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朱见深乐了,哦,刘健反驳我!

这样也挺好。

李芳、方义不说了。李东阳虽然是神童,但年纪与自己相仿,已经完全被自己折服,完全像是自己的学生。

酆化雨故作神秘,正经话都没两句,更不用说反驳。

王恕、马文升跟自己已经半师半友——自己也在向两位学习四书五经,了解诗词歌赋和科举制文。

但毕竟是外臣,有成熟稳重,懂得人情世故,一般情况下不会反驳自己。

现在刘健挺身而出,毫不迟疑地对自己展开了反驳,对于自己而言,其实是件好事,免得自己觉得是命运之子,天眷之人,很牛笔,在自得中迷失自我。

如果这次能说出一番道理来,让他心服口服,那么这一位大才,应该会能入縠,真正成为自己的班底。

“希贤先生,请听我细说。”

朱见深缓缓说道。

“教化地方、弘扬正气、承宣流播,这确实是太祖皇帝和朝廷对缙绅贡举的要求。但实际情况如何,我们一一分析。太祖皇帝设定里甲和粮长制,其本质在于用地方良民以治民,达到‘富者保其富,穷者全其生’的目标。”

“田多粮多,只要不成豪强,朝廷并不抑制,但是田多粮多,责任也就重了。里甲和粮长,一从政治,二从经济,朝廷对农村得以掌控。大明以农为本,掌控了农村,就掌握了田地,进而掌握了基本的资源。”

“通过里甲和粮长制,大明应收的赋税,十有七八进了国库。而地方青壮民力,轮流应徭役,转运粮草物资,井然有序,尚在负担之内。”

“所以洪武永乐年间,人丁不盛,田地不丰,依然能支撑北伐、南征,胜于现在,胜在何处?胜在对地方民力物力的调用能力,也是所谓国力之一。我称之为动员能力。”

“但是动员能力不是敲骨吸髓,不是涸泽而渔!请大家务必记住这点。”

众人缓缓地点点头。

“而今科制大行,缙绅贡举崛起。他们学习圣贤道理,肩负济世安民责任,朝野上下对其期望甚高。可是他们做得如何?进为官,手握权柄,退为绅,尽纳田地。享尽优免,却得寸进尺,想方设法地逃税免役。”

“济世安民,尽在嘴巴和笔墨上。纳献优免,全落在实处。”

朱见深的话刚落音,刘健脸色一变,他想说话又有些迟疑,转头看了看王恕和马文升,发现两人若有所思,心头一动,陷入了沉思。

“诸位,我刚才说了这么多里甲粮长制与缙绅贡举崛起,其实千言万语,只有一个根本论点。里甲粮长制可能有诸多不好,但至少确保了大明赋税徭役体制的正常运作。缙绅贡举兴起,却恰恰相反,破坏了大明赋税徭役体制的正常运作。”

朱见深的话让刘健的脸色更加难看,也让他想得更多——这是一个更加严重的抨击。

想了想,刘健还是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殿下,你言过其实了吗?投献缙绅贡举,真有这样的危害?”

他还是太年轻,觉得读书人,尤其是科甲正途出身的士人,都是知大义、明天理的贤良之辈。要是出来再多看看,就会明白,四书五经,只是那些人谋取钱财权势的工具而已。气节义理,是用来约束别人的桎梏。

朱见深看着刘健,并没有如旁人所想的那样生气,而是转向王恕和马文升。

“石渠、约斋先生,还记得我跟两位聊得官府之根本吗?”

“记得,公与平。”王恕答道,然后向刘健简略地解释了一番。

刘健听得神情凝重起来,他有些明白朱见深话里的深意。

“官府的根本是公与平,维持它正常运作的基础是赋税徭役,也就是天下的民力物力。”

朱见深又开始说道。

“往年,里甲粮长虽然可以利用征派赋税的权利从中渔利,但是也要承担税粮不足时垫赔的风险;可以凭借自己的职位管理和支配民众,但当本里内出现违法乱纪的游民逸夫时,他们也需要承担管理不善的连带责任。”

“权利和责任相匹配,所以里甲粮长制度再有瑕疵,也能维持着大明赋税徭役体系的运作。可是现在呢?”

朱见深高声反问了一句,众人默不作声。

“里甲粮长日渐崩坏,官绅贡举崛起,成为地方实际主事者。偏偏这些人,多粮多丁,却优免徭役,逃税免役。只收割利益,却不承担责任。官府运作的沉重负担,全压在了少粮少丁的百姓。”

“‘多粮多丁者重役,少粮少丁者轻役’是国朝赋税徭役体系的根本原则,却被缙绅贡举破坏,进而崩坏。赋税徭役体系崩溃,朝廷无法调用天下的民力物力,一方面疲于应付,一方面只能对少粮少丁者敲骨吸髓,进而引发大乱。”

“所以说国朝崩坏,缙绅贡举不是根源,他们逃税免疫才是根源!因为他们不仅把持权柄,还垄断财富,与朝廷官府分享赋税,却不愿承担徭役等责任。偏偏又有一群文人名士为其摇旗呐喊,粉饰太平。”

刘健一时无话可说。

朱见深看着他,决定再加把火。

“刚才希贤先生说缙绅贡举教化地方、弘扬正气、承宣流播,让我想起此前翻来覆去才想明白的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李东阳此时像一位合格的捧哏。

“此前我翻阅了内库留档的大量大臣们的上疏奏章,发现大多数名士大儒出身的名臣,最喜欢把教化仁政挂在嘴巴,一提治国施政方略,万变不离道德治国。”

“一个、五个、十个,还好想,偏偏我看到的上疏奏章,从前宋到本朝,大多数臣工都是这些写,就连许多名臣也不例外。这让我十分好奇。难道教化仁政和道德治国确实是良方?可是翻来覆去的这些话,也没有让前宋逃脱靖康之耻,崖山跳海。我想啊想,终于有一天想明白了。”

众人面面相觑,然后李东阳代表着众人的期待,开口问道。

“殿下想出来的答案是什么?”

“为什么?因为教化仁政和道德治国,省事好圆话。”

众人脸上的神情变化多端,尤其是王恕、马文升和刘健这三位进士的脸,尤其精彩。

朱见深看了他们一眼,并不为自己说出这些话后悔。

理念不同,强迫不来的。理念一致,就是同志!

薛敬看到当前情景,连忙站起说道:“正是午餐时间,在下准备了些简陋食物,还请殿下和诸位不要嫌弃。”

“哈哈,正好有些饿了。薛东家真是及时雨啊!”朱见深不客气地说道。

其他人也纷纷向薛敬表示感谢,一时间现场气氛缓和了许多。

薛敬看大家吃得七七八八,拱手道。

“按照我们常州的规矩,小孩五岁左右才可取大名,此前一直叫小名,以示好养活。现在在下的小女快要满五岁,正是取大名的时候,又逢殿下和诸位先生贤达在,千载难逢的机会,所以斗胆冒昧向诸位求一个好名字。多谢了,多谢了!”

“薛东家花一顿便餐,换一个吉祥有寓意的好名字,也挺划算的。”王恕开着玩笑道,“请问你家千金生于哪年哪月?”

“景泰元年,正月二十一日。”

“贵姓薛...”王恕捋着胡子沉思起来。

“不如叫薛宝钗。”朱见深在一旁洗手,一边开口道。

“薛宝钗?”薛敬迟疑了一下,王恕随即说道:“‘佳期在,宝钗鸾镜,端不负平生。’这个名字倒也取得妙。”

薛敬的眼睛在朱见深身上转了几圈,一拍手道:“好,此名甚好!那草民就谢过殿下。”

“人是我带来的,叨扰薛东家这么久,还叫你赔上一顿吃的,还你一个名字,还是我赚了。”

众人哈哈大笑。

这时,薛家的六位婢女如穿花蝴蝶一般,端上新换的茶水,其中一位端着茶水向朱见深走去。

李芳上前一步,接过茶水,准备把茶水倒入他的杯子里,勘试茶水里是否有毒。

婢女低着头往后退,看到李芳转身,朱见深侧着头跟人说话,没有注意到自己,猛地从头上拔下一物,向朱见深猛扑了过去。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凡人策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剑道第一魔 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 洛公子 魔艳武林后宫传 玄鉴仙族 修神外传仙界篇 修仙狂徒 【斩天剑】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曼陀罗妖精 和竹马睡了以后 赤心巡天 猎天争锋 踏天境 军少大人,体力好 贵族 流年流不去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抗日:大将之路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蝉动 董卓之子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大隋主沉浮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 中国古代名人传 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 皇子无双 穿越三国,开局宣布大秦复国 穿越秦末,打造寡妇村特种部队 大明:劈出来的皇长孙 李隆基的纨绔皇孙 赶你去封地,你竟带着北凉王造反 寒门人杰 穿越大唐重整山河 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 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 大航海之重生主宰 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 锦书难托:乱世情殇 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 隋唐:项羽传承 明末人民 我创造的书竟然成为了历史 
革明天子 破贼校尉 - 革明天子txt下载 - 革明天子最新章节 - 革明天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