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定天下

战国小怀王

首页 >> 楚定天下 >> 楚定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大明国师 拂袖红妆gl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三国第一狠人 大夏第一宠妃 锦衣卫:我们老大有点鸡贼 摊牌了我是假太监 大秦:先生别担心,朕不是皇帝! 龙血战神 
楚定天下 战国小怀王 - 楚定天下全文阅读 - 楚定天下txt下载 - 楚定天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科普章—攻城战(还在开会)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国防工程,主要指保障国家军事行动顺利进行和提高军队战斗力、生存力以及阻碍敌军行动并增大其伤亡率的各种工程设施。中国古代的国防工程基本上是以城池、长城为主体的筑城体系。城池筑城体系,就是以墙壕为主体,与其他工程设施及保障设施共同组成的环形防御工事,即封闭型的点式筑城;长城筑城体系,是在城池筑城体系基础上发展而来,即开放型的线式筑城。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把城池看作是重要的国防设施之一。如《管子·权修》中说:“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武器),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伍子胥的话:“凡欲安君治民、兴霸成王、以近制远者,必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斯则其术也。”《墨子·七患》说:“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尉缭子·守权》说:“池深而广,城坚而厚,士民备,薪食给,弩坚矢强,矛戟称之,此守法也。”这些说法的共同思想,都是把城池、武器和粮食看作是国家设防的基本内容。春秋时期的战争,以车战为主,对高耸的城墙和深广的壕沟无能为力。依托城池作战的守军,只要有必需的守城武器和足够的粮食储备,以有限的兵力就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抗御住优势敌军的进攻。因而,为了保存自己,各国诸侯竞相增修、新筑和扩大自己的都城,同时还在敌国主要方向的战略要地构筑军事据点,派军戍守。当时称这种据点为“塞”。如晋君“使詹嘉处瑕,以守桃林之塞”,使女宽守阙塞等。各国大夫乘机也在自己的领地、采邑筑城,于是在春秋时期出现了中国战争史上第一次筑城高潮。如鲁国仅新建城池就有19座,吴国在阖闾之后有文献可查或有遗址可寻的城池就有18座。但当时人口尚少,亦不密集,如《战国策·赵策》所说:“城虽大,无过三百丈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从考古发掘的资料来看,城内各居民点遗址出土过大量农具,各居民点间亦尚有大面积没有建筑物的空旷地,和城外居民的聚落遗址相比,没有显着的区别。说明当时大多数城内居民仍以农业生产为主。所以这时的城池,除大的都城外,一般城池还不具备足够的经济性质,严格地说,还属于设防城堡性质,尚未形成商业比较繁荣的城市。

随着铁工具的逐渐推广和普遍使用,至战国时,农业已发展为犁耕农业。这扩大了与手工业的分工,从而引起商品、货币关系迅速发展,于是城池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大的都城,由政治、军事性质为主,发展为在经济生活中起重要作用的“城市”。从考古和文献记载看,战国的城市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1)城市数量增多,人口密集度空前提高。据《帝王世纪》估计,战国中期中原地区人口总数约1000余万。最大的都城有7个,略小的都城有10个左右。各国都城人口总数当在200万左右,其中最繁华的是齐国国都临淄,人口高达三四十万。各国共有郡城三四十个,每郡城平均人口亦当有数万。此外,还有近800个县城,每县城人口也不下数千。这表明,战国时期整个中原地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都集中居住于城市之内。(2)城市规模和城墙范围有所扩大。战国时期的大小城市,四周均有城墙及护城河,但面积较前有所扩大。除早在春秋末期就已高度发展的齐都临淄外,其他都城一般在15平方公里以上。如燕昭王营建于公元前311年的燕下都(今河北易县)由两个方形城池联结而成,城墙东西长8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面积达30余平方公里。赵敬侯于公元前386年徙都邯郸后新建的都城,由宫城和郭城共同组成。宫城由3个呈“品”字形的坚固小方城组成,面积约3平方公里;郭城为长方形,东西宽3公里,南北长约5公里,面积约15平方公里,总计面积约18平方公里。魏国前期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由内、外两方形城组成。宫城周长约3公里,在郭城中间;郭城周长约15.5公里,面积也达15平方公里以上。这些遗址基本反映出战国大城市的整个面貌。至于一般郡、县等小城,也大都超过或等于所谓“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范围。(3)城墙厚度、高度增加,宫城位于制高点。西周时期的城墙,其夯土主墙,一般均厚10米左右,夯层大体厚10厘米;至春秋后期、特别是至战国时期所筑城墙,一般均已增厚至20米左右,有的达40米,夯层也增为20厘米。这说明夯筑技术有所提高。从发掘的鲁国都城曲阜城墙剖面夯土可以明显看出,该城经过五期夯筑加修。第一期即始建时的夯土,并不怎么厚。以后又增筑4次,至第四期、即战国时,已增厚至20米以上,有的地方厚达40米左右。城墙增厚,有利于防御敌军破坏城墙。例如敌军若以“穴攻”手段,挖空城基使城墙倒塌时,因城墙厚度大,敌军进行地道作业就需要很长时间,守军可以时间充裕地对付敌人;即使敌军能够挖空一段城基,由于墙厚,也只会平均下沉,且易于修补,而不致像单薄的城墙那样,因墙基被毁失去重心而倒塌。敌军若以水淹城时,厚墙就成为坚固的堤坝,不致在短时间内因水浸而崩塌。城墙的高度,春秋以前一般在10至12米左右,至战国时,多数城墙已增高至15米以上。以新郑韩都故城(原为郑都,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后迁都于此,故一般称之为“郑韩故城”)为例,现存城墙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夯筑而成,至今残高尚有15至18米。再如赵都邯郸,现存部分城墙,仍有残高12米以上。

宫城,特别是宫殿位置,一般都设于制高点上,以便于瞰制全城。而宫殿又都是筑建于夯士高台之上,如赵都邯郸宫城西城的宫殿土台遗址,长宽各260米,高出地表面达19米,这当然不仅仅是为了表示尊严。总之,战国时期的城市,包括都城和一些郡城,已经和后来整个封建社会的城市一样,具有三特性:即政治性、军事性和经济性。政治上,它是一定区域内的统治中心或政权所在。经济上,它集中一定的财力、物力和手工业及商业。在军事上,它往往是扼居于战略要地,并拥有相当的防御手段。三者之间,相互有机地联系着,达成辩证的统一。当然,它们也并非总是三者并列,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城各有侧重。由于城市的规模扩大和数量增多,由于城市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处于重要地位,由于当时的战争性质已发展为封建兼并为主,在战争内容上表现为七大国激烈角逐、争城夺地,所以城市便自然地变为战争争夺的重要目标,从而使城市攻防作战大为增多。据不完全统计,战国时期较大的作战行动共219次,其中2\/3以上与攻守城池有关。如公元前286年,秦将白起攻魏,仅此一次作战,就攻占魏国大小城池61座。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背剑之人 wtw1974 欢迎来到我的地狱 山村情事 养只小人鱼 圣魄魔道 洛公子 虚空塔 我有一柄摄魂幡 宿主今天又不做人了 快穿之这个戏精很6 降临木叶:我加载了火影世界 后来,我成了最野的狗 萌妻高高在上 江湖亲启 最强仙帝在都市 墨染允心 神魔天尊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北宋大法官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蝉动 董卓之子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大隋主沉浮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晚明纵横 
最近更新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 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 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 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 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 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 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 小兕子驾到 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 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 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 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 家父入赘,我成了皇位继承人 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 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 大明:拘灵遣将,被朱棣直播曝光 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 权倾天下,从被流放开始 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 
楚定天下 战国小怀王 - 楚定天下txt下载 - 楚定天下最新章节 - 楚定天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