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

叫天

首页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大明国师 大明第一搅屎棍 军工科技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奋斗在五代幽州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 叫天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全文阅读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txt下载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07章 一个陷阱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本来的话,按照张一凡的计划,第一天见南京城内的亲戚,第二天就要回柳家村去看看的。

结果,朱元璋传召的旨意到了,那就没办法了,谁让这个老丈人是皇帝呢!

于是,张一凡便先行赶往紫禁城。

传旨的宦官,把张一凡带到了武英殿,这地方,已经三年没来了,看上去没什么变化。

进入大殿之后,让他有点意外的是,朱元璋并不是单独召见他,因为大殿内还有其他人。

张一凡一眼扫过去,殿内有四个人,分别是太子朱标,外加三个宰相邓愈、胡惟庸以及汪广洋。

宫女内侍这些,暂时就不算人了,只是大殿内的物件。

张一凡看着他们几个,心中不由得略微有些成就。

因为他知道,就是因为他的穿越,改变了历史,原本这洪武十二年年底的时候,邓愈和汪广洋都已经死了,但如今,他们还好好地站在面前。

想着这些,他上前给朱元璋见礼。

礼毕之后,就见朱元璋用手指了下胡惟庸那边道:“一凡啊,几位宰相,还有其他一些人也上了奏章,想保举你当应天府府尹,你意下如何啊?”

张一凡听了,不由得一愣。

一开始的时候,他还以为朱元璋找他,是因为他的那个玻璃厂的事情,结果没想到,却是要让他来当这个应天府的知府!

应天府下辖上元、江宁、句容、溧阳、溧水、高淳、江浦、六合八县,是大明朝的都城所在,洪武二十年的时候,就有一百一十九万多的人口。

应天府地位特殊,因此府尹品级为正三品,高出一般的知府二至三级,由尚书、侍郎级大臣兼管。

如果只是从当官方面来说,张一凡从之前当县令一下跳到应天府府尹的位置,绝对是连级跳,升迁速度惊死人的那种!

不过放在洪武朝,这其实也不罕见,因为朱元璋缺人。就在去年,他就越级提拔了一大批,比如李焕文、费震等分别由西安知府、宝钞提举擢拔户部侍郎、尚书。

张一凡卸任香山县县令之后,他就只有爵位,没有职务,如今,眼见着应天府府尹的职务就要落他头上了。

于是,张一凡来了个战术后仰试图躲开这个职务,当即回奏道:“父皇,镜静怀孕了,儿臣要照顾她!”

言外之意,他就不想当这个应天府府尹。

听到这个回答,所有人都有点意外。

他们有听说过因为身体不适不想当官的,也有借口说才学不够不想当官的,就没听说过,老婆怀孕了所以不想当官的。

朱元璋听了,没好气地说道:“如今正准备推行香山县新政,朝中是你最为熟悉。应天府府尹,又不用你跑去外边,正好也适合镜静养胎,你还推辞个什么?”

张一凡一听,还是不接,回道:“父皇,我要当爹了,当然紧张啊,所以就想好好陪着镜静。”

边上的胡惟庸一听,顿时有点急了。这个驸马一口一个要照顾公主,指不定皇帝一时心软,还真同意了!

要知道,让张一凡来当应天府府尹,就是他想出来的招数。一旦落实,那自然无从谈起让张一凡去当宰相,他的位置也就安稳了。

至于张一凡会不会当好了应天府府尹,然后再度威胁他宰相的位置,胡惟庸却是一点都不担心的。

因为这个应天府府尹的位置,绝对不好当,是个坑来的。

胡惟庸有了解过,张一凡在香山县当县令的时候,那是铁面无私的那种,不但曾经拿下了永嘉侯,而且后来京师这边达官贵人派去香山县做生意的,也都被张一凡收拾了(其实是方孝儒收拾的,但胡惟庸自然认为是张一凡的意思,他还没见识到方孝儒的头铁)。

胡惟庸估计,按照张一凡的脾气,当了这个应天府府尹之后,那肯定也是铁面无私。

但是,应天府这里,可都是达官贵人,特别是藩王和各大开国功臣,都是多如牛毛,其中有不少人都很任性,嚣张跋扈的也多。如果张一凡在应天府府尹的位置上铁面无私,那绝对会和达官贵人们起冲突。

皇帝一次两次能站在驸马这边,但是次数多了呢?如果驸马和亲王冲突了呢?只要驸马恶了京师的达官贵人,那就别想过安逸日子!

胡惟庸就不相信了,皇帝会每次都保着这个驸马?

这就是他的奸计所在!

可是,如今他看到张一凡竟然不接这个应天府府尹的官职,他自然是急了,忍不住插嘴道:“驸马,是公主怀孕,又不是你自己怀孕,并不会妨碍你为陛下效力啊!”

张一凡听到他这话,却是不客气地反驳道:“你怀个孩子给我看看?说得这是什么话?”

胡惟庸:“……”

朱元璋听了,有点不高兴了,开口说道:“好了,不要吵闹!”

说完之后,他看向张一凡,脸色严肃了一分问道:“一凡,你是不是想做你那个玻璃厂,所以就不想当这个应天府府尹?”

很显然,他已经知道了这个事情。

张一凡听了,当即理直气壮地回答道:“父皇,儿臣想出了一些赚钱的东西,比如说水泥,盐田法,鱼松,红糖变白糖,还有钱庄等等,这些可都是捐出来了。香山县当了三年的官,一文钱都没要。但是如今镜静怀孕了,儿臣好歹要赚点养孩子的钱吧?镜静又是第一次生孩子,儿臣陪着她,顺便赚点自己的钱,该是不过份吧?”

一听这话,朱元璋本来听胡惟庸说张一凡不愿意为他效力还有点不高兴的,但是此时却是惭愧了。

换了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把那么赚钱的东西给朝廷。但是,这个女婿不但给了,而且还给了不止一个,两个聚宝盆。

不要说女婿了,就是亲儿子,都不可能这么对老子!

想到这,朱元璋正要说什么时,就听张一凡还在那说道:“而且,父皇有所不知,儿臣想搞得这个玻璃厂,是还有一些想法的,感觉可以做出一些好东西,也是需要花心思琢磨的。到时候真做出来了,朝廷一样是受益的,就算是儿臣在其他方面依旧在给朝廷做事不是?”

“至于香山县的新政,都已经摆在那里了,照着学便是。总不可能,就照着学都不会吧?”张一凡说到这里时,瞅了胡惟庸一眼,眼神中带着一点鄙视,似乎说得就是他。

胡惟庸一见,仿佛被他这个眼神刺了下,当即要找回面子,不过他知道,直接就香山县的新政说事,那肯定是驸马最懂,于是,他立刻转移话题道:“驸马说得轻松,你那玻璃,不就是水晶么,还能做出什么有用的好东西,竟然需要才华卓绝的驸马去花心思琢磨?”

很显然,要么是朱元璋给他提及过玻璃的事情,要么他自己听到了玻璃的八卦。

此时,为了扣帽子,他不惜给张一凡加了才华卓绝的形容。

朱元璋也是好奇,便问道:“那水晶……玻璃还能做出什么好东西?”

如果只是宁国公主给他说得什么房屋上用的话,就朱元璋自己来说,不值得张一凡如此花心思去做!想要养孩子的钱,他直接印了就能给。

其他人听到这些对话,也很是好奇,纷纷看着张一凡,等他回答,就看会是些什么好东西?

张一凡听了,倒也没有隐瞒,直接就回奏道:“读书人因为长久用眼,有一些人可能会看不清远处,我能帮到他;年纪大的人,会看不清近的字,我能帮他看清楚字;军中将领,观察敌阵,离得远了看不清,我能帮他看得更远……”

听到这话,邓愈一开始还不觉得有什么,可听到后来,他顿时就惊讶地第一次打断了张一凡说话道:“敢问驸马,能看到多远的敌阵?”

他从十六岁开始就领兵反抗蒙元,算是大半辈子戎马生涯了。对于军中一切,最是热切不过。此时听说有那么一个东西,有助于将领观察敌阵的,顿时就稀奇了。

张一凡听了,转头看向他说道:“这得做出来才能知道,但是确实有放大远处物体之功效!”

如今的大明朝,西南、西北、辽东等等,还都是蒙元控制的地方,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当然知道一个能远距离观察敌阵的东西,会有多重要。

其他两样,他都可能会不在乎,但是这个,是不能不在乎的。

于是,朱元璋在听到张一凡的回答之后,便对他说道:“如此,那你就专心先做出这个东西来看看!”

顿了顿,他又补充对张一凡说道:“至于你这玻璃厂的股份,我就不要了,有你这个孝心就已经足够。要给其他兄妹,你自己看着办好了。工匠什么的,你可以直接去挑,但是,要是有事找你的话,你可不能推脱,明白么?”

张一凡从穿越过来的心思,就是要舒服地种田。此时达成的协议,算是比较理想的了。因此,他便立刻回奏道:“谢父皇!”

边上的胡惟庸眼见着设好的陷阱,竟然就被避开了,虽然很想阻止,但是,朱元璋都已经有了决定,他就无能为力了。

不过这个结果,也还好,毕竟驸马自己去忙他的事情,至少短期内不会入朝为官。

一直没有说话的朱标,听到这里之后,便笑着对张一凡说道:“一凡,刚才父皇正和宰相们在商讨俸禄之事,以前你就说过这方面的事情,香山县的俸禄也和朝廷不同,父皇也想让你提提建议。”

张一凡听了,便转头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对他点点头,然后示意汪广洋给张一凡介绍道:“目前所定俸禄,以年计,正一品禄米一千石,从一品九百石;正二品八百石,从二品七百石;正三品六百石,从三品五百石;正四品四百石,从四品三百石,俱给俸钞三百贯……”

张一凡听出来,这是每个品级相差一百石,给的钱是相同的。

“正五品二百二十石,从五品一百七十石,俸钞皆一百五十贯;正六品一百二十石,从六品一百一十石,俸钞皆九十贯;正七品一百石,从七品九十石,俸钞皆六十贯;正八品七十五石,从八品七十石,俸钞皆四十五贯;正九品六十五石,从九品六十石,俸钞皆三十贯。”

拿地方上七品县令来说,就相当于月俸禄是8石多点,然后大明宝钞每月5贯。就目前来说,张一凡感觉,一个县令算是可以勉强养活人数不算多的一个家,但是,如果那个宝钞贬值,以后等于没有的话,那县令就有点惨了。

这个俸禄,对于掌握一个县大权的人来说,还是有些少了。甚至可以说,如果要雇幕僚的话,还得自己倒贴钱。

于是,他在汪广洋说完之后,便问道:“还有么?”

“还有什么?”汪广洋听了,有点疑惑地问道。

倒是朱标听到了,便接过话题回答道:“一凡可是指如同香山县一样的年终奖么?”

“嗯!”张一凡听了,点点头道。

朱标没有回答,而是转头看向他爹。

朱元璋见了,便对张一凡说道:“你在香山县的那套,太过大手大脚,其他地方的官衙,也不可能如同香山县衙一样有钱。”

一听这话,张一凡便知道,这个老丈人还是有点扣。

其实,朱元璋定下的俸禄,是改了几个版本,越改,给得俸禄越少。不过这个位面,因为受张一凡的影响,其实已经有些变化了。

张一凡听了之后,便对朱元璋奏道:“父皇,就儿臣认为,地方官员是亲民官,他们的表现好坏,直接代表的是朝廷,影响会很大。因此,儿臣认为,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不能让他们因为生活窘困而想着法子捞钱!除了儿臣有亲身体会之外,也知道有的地方官真得很穷!”

就目前的俸禄而言,朱元璋其实是有参考张一凡提供的账本,剔除了他认为不合理的支出,然后掐着那个刚好够用的钱。

不得不说,朱元璋这个老农民,是真得抠。或者说,他对官员的要求是真得高!

如果张一凡以前说这番话的话,朱元璋可能压根不会听,会认为你知道啥?

但是,如今的张一凡,那是刚从香山县施政三年回来,说话是具有权威性了。

因此,朱元璋听到他的话之后,沉吟片刻之后便问道:“那你认为该如何调整?”

张一凡听了,想也不想便回奏道:“儿臣认为,先要明确地方官的具体职责,做多少活,领多少俸禄。如果县令确实忙不过来,而是要用幕僚的,那这个钱应该也要考虑。事实上,儿臣认为,地方上的职务划分,太过粗犷。如今开国之初地方人口少还能维持,可要是以后大明天下承平,人口增加之后,那光靠目前县衙官吏是肯定忙不过来的……”

香山县就是一个例子,张一凡刚去的时候,户籍在册的人口,才两三万而已,后来实施粮田归公分配法,清理了隐户等等,人口到了五万左右,加上俘虏的海盗,人口就又增加到七万多。

再到后来,随着张一凡理顺了香山县的政务,就开始了爆炸性的人口增长。事务的繁忙,那也是有目共睹的。

张一凡说到这里,便诚恳地说道:“父皇,儿臣对大明未来的强大,有非常大的信心。因此建议父皇在地方官府的设置上,当以发展的眼光,提前规划。”

说了这么多,归结起来,其实就是两点。

第一,地方官是亲民官,必须要保证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才能正确执行朝廷的决策。

第二,就是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未雨绸缪,否则肯定会出大问题。

朱元璋听着他的建议,想着香山县的情况,点点头,然后对胡惟庸等人吩咐道:“卿等也该是听到了,朕觉得有些道理,俸禄之事,再重新拟定一份!”

胡惟庸听了很无奈,这个驸马是真多事,只要皇帝召集他议事,每次都能整出幺蛾子来。

但是,这个活他也不可能推,这是体现他权力的象征。

于是,只好答应了下来。

张一凡这边,原本想着还提提年终奖和养老金,也就是退休工资的建议。可想着老丈人的抠门,现在如果提这个话,大概率不会被考虑。因此,他就没有提,以后有合适的机会可以说说。

他不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他的俸禄也是被裁了的。

大明开国之初的时候,定下驸马都尉和公主一样,也就是岁收粮一千五百石,钞二千贯。但是在洪武十二年正月十九日,定下驸马都尉的俸禄就只有六百石了。

当然,就算真如历史上改变了,张一凡也不会在乎。堂堂穿越人氏,岂会靠俸禄过活!

议事之后,张一凡就回去了。他决定,尽快修建柳家村的别院,离紫禁城远一点。把玻璃厂搞起来,传授科学知识,快快乐乐地种田过日子!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极乐后后宫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背剑之人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碧蓝航线界限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剑道第一魔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综漫致郁系作家,让女主泪洒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wtw1974 修神外传仙界篇 东汉末年枭雄志 萧阳叶云舒 军少大人,体力好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长夜谍影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抗日之铁血战将 代号惊蛰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生死主 
最近更新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 亮剑:缴获太多,震惊李云龙 红楼大国师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 嘻哈史诗看古今 大明1810 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 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 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 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 中国古代名人传 凉州布衣 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宋歌声声慢 对不住了爹,我是锦衣卫 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 寒门人杰 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 叫天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txt下载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最新章节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