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三国演义:隋唐的诞生

怒而飞孤鸿影

首页 >> 后三国演义:隋唐的诞生 >> 后三国演义:隋唐的诞生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三国之偷香窃玉 大明国师 辛亥英雄 正德朱厚照为大明续命500年 军工科技 大秦痴呆太子开局斩赵高 三国第一狠人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佣兵禁地 非洲创业实录 
后三国演义:隋唐的诞生 怒而飞孤鸿影 - 后三国演义:隋唐的诞生全文阅读 - 后三国演义:隋唐的诞生txt下载 - 后三国演义:隋唐的诞生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五十七章 关陇集团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1.影帝高洋

邙山大战这一年,高澄已经22岁,高洋17岁,高浚16岁,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

兄弟之间长大了就会变,更何况帝王之家?为了权力,从小一块玩耍的兄弟逐渐形同陌路。自从“快刀斩乱麻”及率军攻打彭乐后,高洋的聪慧过人引起了高澄的警觉,高澄还专门让崔暹去查看相书,相书上说高洋有天子之相。

高澄开始处处防备高洋,并且拉拢三弟高浚排挤他。高洋于是乎装疯卖傻,不停地降低自己的存在感,每天都要在高澄面前演戏,要么是鼻涕长流,要么是冬天穿短袖夏天穿棉袄。

知子莫若父,高洋的装疯卖傻是骗不过高欢的。听说老二行为有些怪异,高欢不相信,就派薛琡把他叫来问话。在高欢面前,高洋对答如流,逻辑缜密不敢隐瞒。

“老二,你这是为何?”高欢问。

“帝王将相之家,兄弟难做。”高洋点到为止。

高欢立刻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他不仅不难过,反而高兴,扭头对薛琡说:“这个孩子像我。”

面对高澄在邺城的崛起,高欢产生了一个想法,他把高洋弄到邺城去做高澄的副手,官封太原郡公、侍中、尚书左仆射、领军将军,名义上是帮助高澄处理政务,实际上也算是牵制、监控他。

这也就是所谓的帝王心术,不仅要防备乱臣贼子,更要防备自己的亲儿子。嫡长子是将来的接班人,也是自己潜在的竞争对手,谁知道这个接班人会不会一时鬼迷心窍,搞事情提前接班?

在权力斗争面前,父子相残那是家常便饭。

高欢还通过李元忠的牵线搭桥,让高洋娶了出身赵郡李氏的李祖娥,加强高洋的势力。这个李祖娥不得了,简直是人间尤物,走在大街上那回头率都是百分之两百,以后的岁月里,她的美貌会证实什么叫“倾城倾国”。

高洋有时候在家里面也上蹿下跳,像个猴子一样,李祖娥也常常被他忽悠。看他一会儿正常,一会儿短路,李祖娥忍不住问:“夫君,你这是干嘛?”

“我这是在锻炼身体呢!”高洋兴致勃勃地说。

得知了父亲的安排,高澄有些疑惑,他对高浚说:“这老二不是疯了么?父亲怎么还让他担任如此要职?简直是糊涂!”

“大哥,要不,咱们去瞧瞧?人可以装疯一时,但不能装疯一辈子。总会有马脚露出来的。”高浚建议道。

于是,高澄带着高浚、崔暹就来到了高洋府邸。高洋立刻进入影帝模式,流着鼻涕,带着几个下人出来迎接高澄。

高澄三人看到的是这样一幅场景:高洋的鼻涕很粘稠,像两根淡黄色的橡皮筋,挂在鼻孔上一闪一闪,就是掉不下去,高洋不舒服的时候,就拿手去横七竖八地揩,一不注意就弄得脸上到处都是。

高澄只是隔着老远,捂着嘴巴不敢用力呼吸,只是在一旁默不作声。高浚呵斥几个下人:“你们怎么不给我二哥擦鼻涕?”大家连忙过来给高洋擦鼻涕。

高洋只是一脸笑嘻嘻,从眼神到嘴角,从走路的姿态到双手的小动作,没有一丝破绽,堪称完美,无懈可击。高澄观察了半天也察觉不到痕迹,他只是对崔暹说:“老二这样的人也能出人头地?相书上是说错了吧?”

“世子,尽信书不如无书,相书也可能出错呐!”崔暹说罢,高澄、高浚都笑了。

“听说二弟的媳妇光彩夺目,不如咱们进去看看?”高澄笑得很猥琐,一边死死盯着高洋。高浚补充道:“父亲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会把一个漂亮妹妹许配给二哥,走,大哥,咱们去看看。”

高洋也跟着流口水:“对对对,哥两个,我家那个女人,你们还真别说,美得让人流口水!”高洋左手糊弄着鼻涕,右手把兄弟二人往里边引,并说道:“夫人,还不来拜见我兄弟?”说罢,李祖娥也就出来了。

只见一个十五六岁的年轻女子,她身穿暗绿色单衣,迈着蜻蜓点水一样的步伐,左摇右摆走向前来,丹唇微张:“见过大哥,见过三弟。”一边说,一边蹲着身子行礼,那凹凸有致的身材展现得淋漓尽致。

再看这边,高澄已经失了魂,那双眼已经印在了李祖娥的胸脯上,再也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将之分开。“大哥,传说不假呀,嘻嘻。”高浚淫笑道。

为了进一步验证高洋是否装疯,更为了满足自己的兽欲,高澄就开始伸手去摸弟媳妇的胸:“来来来,妹妹,大哥给你量量体温。”李祖娥就本能地往后一退:“啊,大哥,你这是干嘛?”

高洋只是在一旁笑嘻嘻,不停用手去抠屁股,就像看戏那般。李祖娥看丈夫这模样,赶紧撒丫子就跑,高澄来了劲,跟着后面追:“小美人儿,你别跑呀,来嘛,哥哥给你检查身体。”

几个人的动静很快惊动了高洋府邸的下人们,他们很快就出来,并且对高澄指指点点。“世子,这样不妙,人多眼杂,到时候传到丞相那里,恐怕有损您的声誉。”崔暹赶紧出来劝阻。

高澄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试探高洋,也并不是真的要对李祖娥怎样,听了崔暹的话,也就见好就收。只是对高洋露出了一种鄙夷的笑容,就转身走了。见三人走出大门后,高洋笑嘻嘻的脸上逐渐露出恶狠狠的表情,他低声说道:“你们给我等着,总有一天······”

2.李贲崛起

且不说东魏的兄弟相争,我们接着来看南梁边境的李贲起义。

按理说,李贲在元景仲和临邑国的夹击之下,应该是死路一条。没想到,李贲这死棋居然活了!因为元景仲根本不动弹。

“将军,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趁现在夹击李贲,交州之乱就平定了。”陈霸先苦口婆心劝元景仲。元景仲望着萧映,指着陈霸先道:“刺史大人,这位是?”

“噢,都督,这位是陈兴国,现在是高要太守,在我帐下做参军。”萧映答道。

元景仲确定好对方的身份和级别后,只听得一股气从鼻腔里喷出,说道:“你一个小小的太守,竟然在我面前指手画脚,滚出去,这里没你说话的份。”

陈霸先冷笑道:“呵呵,果然是公子哥,兴国确实不够资格,恐怕国家要因此遭难了。”

“大胆奴才,你······”

还没等元景仲发飙,陈霸先就走了出去。元景仲他只想坐山观虎斗,看着临邑和李贲互相咬,绝不想自己损兵折将,他以为这才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可惜,李贲让他失望了。

543年4月,经过一年多的奋战,李贲的马仔范修成功在德州击败南部的临邑国,牢牢将整个越南北部控制在手中,并且有挥师北上广州的势头。元景仲这才反应过来,他赶紧带着大军就跑了,回去后还把救援不力的责任往萧映身上推。

萧映是萧衍的侄子,萧衍当然不会相信元景仲的鬼话,接到萧映的信后,萧衍大怒:“你这个没用的东西,果然富二代靠不住,歇着吧你。”萧衍把元景仲打发到另一个地方去当刺史去了。

让元景仲没想到的是,因为他的作壁上观,李贲的事业将会越做越大,而陈霸先也会慢慢由此登上历史舞台。

3.八大柱国

宇文泰最近在忙什么呢?他在为没兵而忧愁呢。邙山一战,他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六军,也就是武川军团、元修西迁带来的禁军以及东魏的降卒三部分,全都被打光了。

“丞相,如今朝廷无兵可用,只能把手伸进关陇的豪门望族了。”苏绰建议道。

“噢?令绰,你展开说。”

“我们要想生存,除了用鲜卑兵,还得用汉兵,虽然鲜卑是掌权者,但地方上汉人是主流。允许汉人豪强进入军队体系,不仅可以调和胡汉矛盾,更可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宇文泰和苏绰的一番对话,开启了影响西魏、北周、隋、唐四个王朝的军事改革,这场改革诞生了一个集团:关陇军事贵族集团。

北魏以来,当兵的都是鲜卑人,汉人只能种地,民族之间的隔阂很深的。像西魏这样弱小的政权,人少地狭,如果继续搞北魏的军制,那就只能死路一条。只能从当地的汉人豪强中去吸取新鲜血液,比如武功苏氏、陇西李氏、河东薛氏、河东裴氏、天水赵氏等等。

把这些地方豪门望族的乡兵也纳入到中央军的体系中,这就形成了八大柱国体系。

宇文泰不是在沙苑之战后被皇帝封为柱国大将军么?他现在打算放低姿态,不仅辞去了丞相的职务,还要分散手中的股权,让那些军政大佬也来当这个柱国大将军,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八大柱国名单分别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赵贵、独孤信、于谨、侯莫陈崇。

宇文泰,武川人,鲜卑豪门,西魏的实权人物,各位军政大佬的盟主,并不具体掌兵;

元欣,宗室,名义上的持股人,是宇文泰拉拢皇族的招牌,无实权不带兵;

李虎,武川人,汉族豪门,祖籍陇西李氏(天水秦安县),贺拔岳旧部,敢和宇文泰唱对台戏的男人,大唐开国之君李渊的爷爷,必须有个名额;

李弼,辽东人,汉族豪门,侯莫陈悦的旧部,瓦岗军老大李密的曾祖父,没有他的倒戈,宇文泰就不可能那么顺利打败侯莫陈悦,元老级人物;

赵贵,武川人,汉族豪门,祖籍天水,贺拔岳死后,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宇文泰的男人,元老级人物,宇文泰嫡系;

独孤信,鲜卑豪门,世代居住武川,文武全才,有资格和宇文泰叫板的男人,目前在陇右地区当老大,宇文泰不得不给他一个名额;

于谨,鲜卑豪门,洛阳人,北魏大功臣,平定破六韩拔陵第一人,有王佐之才,宇文泰嫡系;

侯莫陈崇,武川人,鲜卑豪门,生擒革命领袖万俟丑奴,平定侯莫陈悦急先锋,宇文泰嫡系。

八柱国的“八”,表面上是效仿鲜卑传统的八部落制度,实际上呢,宇文泰是最高军事领袖,元欣是摆设,真正具体统军的就是六个柱国,这就刚好符合汉族传统中的“六军制”。

六大柱国中,三个汉族,三个鲜卑,平衡胡汉矛盾;四个武川人,两个外地人,以自己知根知底的武川人为根基,方便控制军权;四个心腹,两个叫板的,体现自己兼收并蓄的气度。

就问你绝不绝?宇文泰缜密的心思、高超的政治手腕远不于此。

八大柱国之下,每个柱国统领两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下有两个开府(可开办府邸,自选官员),每个开府下又有两个仪同(待遇、礼仪等同于太尉、司徒、司空),一个仪同统领一千人(大概),一个开府统领两千人,一个大将军统领四千人。

以此类推,六柱国、十二将军、二十四开府、四十八仪同一共四万八千人左右。统帅手底下都是乡兵,知根知底,战斗力没得说。

十二将军分别是元育、元赞、元廓、宇文导、宇文贵、李远、达奚武、侯莫陈顺、杨忠、豆卢宁、贺兰祥、王雄;

二十四开府里有韦孝宽、辛威、梁椿、韩果、刘亮、田弘、赫连达、怡峰、若干惠、王德、蔡佑、王思政、梁御、宇文深、王罴(已去世)等等。

通过罗列这些人物,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层级的组成部分都囊括了鲜卑和汉族,地头蛇和外地人,北魏旧臣和西魏新贵,武川和非武川。这些人是保持着动态平衡的,其中一个死了后,自然有合适的人选填补上。

这八柱国体系,把所有西魏境内大大小小的军政大佬都装在了里面,也稀释了各大佬的霸权,大家成了一个荣誉共同体。

4.府兵制

六镇起义是怎么爆发的?就是丧失了地位和荣誉,他们像猪狗一样被奴役和驱使。现在,宇文泰搞得这一套八柱国体系,让他们全部都找到了荣誉。

在大哥宇文泰的权威之下,他们互相制衡、互相协作,没有一个人大佬有单独造反的能力。他们的权力地位的来源都是宇文泰,从而完成了中央对地方的集权,消除了基层的隐患。

还记得关陇起义中的骆超、杜粲、赵天安、李远兄弟么?还记得营州称王的就德兴、范阳翻云覆雨的卢文伟么?这也就是所谓的地方大佬,他们才是这个时代的主人,他们的手伸到了基层,决定着一方土地和人心的归属。

宇文泰的八柱国体系就是要把这些骑墙派、见风使舵的人给纳入进中央军。

八柱国体系就诞生了一个世代相袭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正式取代了武川集团。

这个体系也是有副作用的。如果发展到后期,其中一个大佬纵横捭阖,搞定了其他人,那么他就能一支独大,可以成为新的关陇集团的老大,改朝换代也就是一个时间问题了。杨忠的儿子杨坚就是这样取代北周的,这是后话。

八柱国体系在基层是怎么具体运作的呢?宇文泰给兵哥哥们单独设立军籍,不隶属在州县的户籍之中,他们不用上交赋税不用服劳役,每个兵的衣食和武器供给都来自六户均田户,政府没有财政压力。

这六户人家是一个整体,以这个当兵人为荣耀,这六家人的待遇也比一般平民要高,兵哥哥死后,这六户人要继续推选一个来填补。这样的兵制也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府兵制,府兵制在西魏、北周、隋、唐各个时期有各自的特点和变化,但总体上来讲,府兵制的核心就是兵农合一。

还有更绝的,宇文泰不仅要让关陇贵族在军事上形成荣誉共同体,还要在文化上也形成共同体。别跟我说你们是哪哪儿的人,从现在开始,你们都是来自大户人家,都是贵族。

比如杨忠,本来是武川人,宇文泰给他找了祖宗为着名的弘农杨氏;比如李虎,本来是武川人,找祖宗为陇西李氏。这是来自官方的定性,那自然你老大说了算了。所以,我们不必去考证后世的那些头面人物究竟是哪儿的人,都是被篡改过的,不必较真。人家是贵族,人家想说自己祖宗是谁就是谁。

不止如此。为了消除民族隔阂,宇文泰还在姓氏上做文章。给汉族贵族赐姓鲜卑,让鲜卑人恢复旧姓,让大家不分彼此。比如,杨忠又姓普六茹氏,鲜卑名普六茹忠,李虎姓大野氏,鲜卑名大野虎。

彼此之间又通婚,大家的命运就像毛细血管那样联系在一起。从西晋末年以来两三百年未曾解决的民族矛盾,石勒、苻坚、冉闵、拓跋焘、元宏等人都无法解决的矛盾,宇文泰完全给解决了。

当然,我们要知道,这个府兵制,绝对不是苏绰、宇文泰二人关着门一夜之间拍脑袋想出来的,是这几年持续摸索的结果,只是在邙山之战后,才开始了系统性的改革。

这个民族矛盾能够得到解决,也不是苏绰、宇文泰二人有多高的智慧,他们也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已。这也无损于他们的伟大,排列组合式的创新也是一种创新。创新的本质就是这种藤蔓式的修修补补,并不是颠覆式的无中生有。

府兵制建立后,每年的十月,宇文泰都要举行大阅兵,以检验军队改革的成效。之后的战争结果会证明,宇文泰的军事改革是成功的。

反过来,高欢集团解决矛盾的办法主要是和稀泥,本质上还是倾向于鲜卑人,他除了在高昂的军中讲汉话,其他场景都说鲜卑话,毕竟他的基本盘是六镇的旧部。

相比而言,在民族问题上,宇文泰的改革创新更加彻底和长远,靠的是制度;高欢的办法不彻底,主要依靠领导的个人魅力和威权。

每个政权解决内部问题的方法,都是特定天时、地利、人和各种条件下的产物,本来是没有高低优劣之分的,以事后诸葛亮的态度去批判宇文泰和高欢的办法,虽然有一种自以为是的优越感,但对于看清历史的真相没有半点用处。

后世人以为“要是我是高欢,我就会如何如何”,这简直是不自量力。要知道,不管是宇文泰还是高欢,他们都是当时最杰出的人物,不然也不会坐到那个位置。

不说高欢,就他那个儿子高澄,就特别有魄力。现在的高澄正雷厉风行地在东魏首都邺城,开展一场意义深远的反腐运动······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欢迎来到我的地狱 wtw1974 山村情事 我努力进监狱的那些年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曼陀罗妖精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军少大人,体力好 美色难挡 不装了,霍总每天都想复婚 拒嫁豪门,首富小叔哄着我结婚 风流纨绔 好色小姨 震惊!穿书后娶了反派大佬 惊天战龙杨辰 萧阳叶云舒 共妻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董卓之子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废物二十年,醒来便开始抢皇位 大隋主沉浮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重生刘协,打造日不落大汉 从败家子到天下共主 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 逍遥小王爷 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 除恶务尽,我才是最恶的那一个? 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 本世子天姿无双,勾栏听曲怎么了?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1951之大国重器 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 阿姐,我中举了!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 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 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 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 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后三国演义:隋唐的诞生 怒而飞孤鸿影 - 后三国演义:隋唐的诞生txt下载 - 后三国演义:隋唐的诞生最新章节 - 后三国演义:隋唐的诞生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