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传奇

洪刘华

首页 >> 唐宋传奇 >> 唐宋传奇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我在大唐做战神 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穿越从开荒开始 流氓帝师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唐宋传奇 洪刘华 - 唐宋传奇全文阅读 - 唐宋传奇txt下载 - 唐宋传奇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九十五章 童贯借刀杀人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却说王诜娶神宗之女,封为驸马都尉。虽然公主温柔贤淑,王诜却偏偏宠爱小妾,神宗为此将王诜贬官,但他却不思悔改,公主生病时也当着她的面和小妾寻欢作乐。品行如此恶劣之人,跟赵佶却是意气相投。他们经常一起光顾京城内的妓馆。王诜藏有名画《蜀葵图》,但只有其中半幅,赵佶派人四处寻访,终于找到另外半幅画,就把王诜手中的那半幅要了过去。王诜以为赵佶要收藏这幅画,哪知赵佶却将两个半幅画裱成一幅送回给他,由此可知两人间的关系之深。

赵佶对王诜如此大方,王诜自然也投桃报李。有一次赵佶在皇宫遇到王诜,恰巧忘记带篦子,便向王诜借篦子梳头。王诜把篦子递给他。赵佶见王诜的篦子做得极为精美,爱不释手,直夸篦子新奇可爱。王诜不失时机地说:“近日我做了两副篦子,家里还有一副尚未用过,过会儿我派人送去。”当晚王诜便差府中小吏高俅去给赵佶送篦子。高俅领了驸马钧旨,将着篦子径投端王宫中来。把门官吏转报院公。没多时院公出来问道:“你是哪个府里的人?”高俅施礼答道:“小人是王驸马府中亲随,特送篦子进于大王。”院公道:“殿下在庭心里和小黄门踢气球,你自过去。”高俅道:“相烦引进。”院公引到庭前。高俅看时,见端王头戴软纱唐巾,身穿紫绣龙袍,腰系文武双穗绦,足穿一双嵌金线飞凤靴,三五个小黄门相伴着蹴气球。高俅不敢过去,立在从人背后等候。也是高俅合当发迹,那个气球腾地起来,端王接个不着,那气球直滚到高俅身边。高俅也是一时大胆,使个鸳鸯拐,把气球踢还端王。端王见了大喜,便问道:“你是甚人?”高俅向前跪下道:“小的是王驸马亲随,受驸马使令送篦子来进献大王,有书呈在此拜上。”端王听罢笑道:“姐夫直如此挂心。”端王开盒子看了篦子,递与堂候官收下。

高俅正待回去,那端王却问高俅道:“你原来会踢气球?你叫什么?”高俅叉手跪复道:“小的叫做高俅,胡乱踢得几脚。”端王道:“好!你便下来踢一回罢。”高俅拜道:“小的何等样人,敢与恩王下脚!”端王道:“这是‘齐云社’。名为‘天下圆’,但踢无妨。”高俅再拜道:“小的不敢!”端王定要他踢,高俅只得叩头谢罪解膝下场。才踢几脚,端王喝起采来。于是高俅把平生本事都使出来,那气球好像鳔胶粘在身上似的。端王大喜,那里肯放高俅回去,就留在宫中过了一夜。

王都尉当晚不见高俅回来,正疑思间,次日门子报道:“九大王差人来传令旨,请驸马到宫中赴宴。”王驸马看了令旨随即上马,来到端王府前下马入宫。端王大喜,入席饮宴间,端王说道:“这高俅踢得两脚好气球,孤欲索此人做亲随如何?”王驸马道:“殿下既用此人,就留在宫中伏侍殿下。”端王欢喜执杯相谢。二人又闲话一回至晚方散。

端王自从索得高俅之后,就留在宫中宿食。高俅每日跟随寸步不离。未及两个月,哲宗晏驾端王登基,便是徽宗。

一日无事,徽宗对高俅说:“朕要抬举你,但有边功方可升迁,先教枢密院与你入名”。后来没两年时间,直抬举高俅做到殿帅府太尉。正是:

不拘贵贱齐云社,

一味模棱天下圆。

抬举高俅当太尉,

全凭手脚会当权。

值得一提的是赵佶并不喜欢亲自踢球,但他特别爱看球赛,因此在皇宫里成立了一支拿工资的国家球队。赵佶规定,每年在他过生日的这一天,文武百官祝寿之后,皇宫里的球队都要进行踢球比赛。对于球场上的运动员,赵佶也是胡乱发号施令。赵佶规定,球队在比赛时,赢球的一队有奖,而输球的一队则要挨鞭子抽,而且要用黄白粉涂脸。这种蛮不讲理的惩罚方法,据说就是高俅的发明。

蔡京唆使宋徽宗大兴奢侈之风,铸九鼎以显示国家的富强。我们知道,最早是夏禹王铸九鼎,象征九州。九鼎作为国家的象征,在夏商周代代相延,传至秦末不知所终。其实宋朝并没有完成中国的统一,北边有契丹族建立的辽,西北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西夏再往西是回纥诸部,西藏是吐蕃诸部,云南贵州是大理国。宋朝的疆域,在汉民族建立的中央王朝中是最小的,大概只有300万平方公里。可是蔡京却唆使宋徽宗铸九鼎,以象征九州一统,并建造明堂以供九鼎。结果九鼎铸成之后,宋徽宗在给九鼎献辞献酒时,出现了一件让他非常扫兴的事。

这九个鼎都是有名称的,中央一个,东南西北各一个,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各一个,其中北方的鼎称宝鼎。徽宗正在献酒的时候,北方的宝鼎突然裂了,里面装的酒浆洒了出来,徽宗当时就呆在那里。蔡京马上跪倒在地,说北方的鼎裂表示辽国必有内乱,我们可以趁机灭掉他们,大宋就要统一天下了。明明很不吉祥的一件事,蔡京却说是喜事。徽宗听他这么一说就乐了。

却说花石纲是宋徽宗时运输东南花石船只的编组。宋代陆运﹑水运各项物资大都编组为“纲”。如运马者称“马纲”﹐运米的称“米纲”。马以五十匹为一纲﹐米以一万石为一纲,将外地的各种奇石名木运往京师,称为“花石纲”。宋徽宗非常欣赏这些奇石珍木,只要看中哪块石头,就会赏赐给运送石头的人高官厚禄。皇上的这一举动,化成了一道无声的命令。于是一场祸国殃民的运送花石纲的举动,就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

宋徽宗在江南设“苏杭应奉局”,派朱勔到东南各地搜刮民间花石竹木和奇珍异宝。朱勔为了运送一块巨石,现造了两艘大船。石头运抵京城后,徽宗皇帝看了非常喜欢,赏赐参与运输的劳工每人一只金碗,加封朱勔节度使衔。而这块石头,竟被徽宗封为盘固侯。

史书上记载,有人在太湖发现一块巨石,长宽高均两丈有余,需要造大船将它从太湖流域运送到东京汴梁。巨石抵京之后,由于城门的高度有限,石头进不了城,最后竟拆城门将石头运了进来。后来又有人在太湖发现了一块更大的石头,这块大石头运进京时,仅运费就花了八千贯,将近两百户中产人家一年的生活费。石头被运来后,徽宗看了非常高兴,竟给这块石头亲笔题名,并钦赐玉带。还有一次,有人在今天上海附近发现了一棵古松树,如九曲盘龙一般,树形非常奇特。古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运输的话要连同土块、假山一起连根刨起,所以体积很大,无法走运河,只能走海运。结果运输船只在海上遇到风暴,全部沉没了,损失不计其数。

运送花石纲前前后后持续了二十多年,这对整个南中国的人民来说是一种掠夺,是一场真正的灾难。二十多年间,被运到东京汴梁的石头总计有十万多块。其中最贵的一块石头运费花了三十万贯,相当于一万户中产阶级家庭一年的收入。而在运输这些石头的过程中,死了多少人,沉了多少船,拆了多少桥,扒了多少城门却是无法统计的。贪官佞臣们利用皇帝的这一喜好,勒索百姓大肆征敛。不管是高山深谷还是激流险滩,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只要谁家的一石一木尚堪玩味,谁家就要遭殃。这些衙役们如狼似虎,冲将进来,黄封条往上面一贴,就成了皇室御用之物,还要主人仔细看管,来取时如有半点损坏,就是大不敬之罪。

为保障“花石纲”的运输,关系国家民生的漕运被挤在一边,漕船和大量商船都被强征来运送花石。

浙江青溪县多产竹木漆,是应奉局重点酷取之地,朱勔的应奉局常常派人到那里搜刮。

当地有个方腊,家里有个漆园。方腊平时靠这个园里的出产生活,日子勉强过得去。自从朱勔办了花石纲以后,方腊家也遭到勒索。方腊恨透了那些官府差役,又看到当地农民兄弟受尽花石纲的苦,就决心把大家组织起来造反。

他说有次去溪边净手,照见水中的自已头戴平天冠,身穿衮龙袍,因此说自家有天子福分,还说他上应天书,原来《推背图》上有道:“十千加一点,冬尽始称尊。纵横过浙水,显迹在吴兴。”那十千,是万也;加一点,乃方字也。冬尽,乃腊也;称尊者,乃南面为君也。正应方腊二字。

唐高宗永徽年间,曾有女子陈硕真叛据睦州,自称文佳皇帝,后来不成而死。方腊谓这道王气其实应在自己身上,陈硕真不是真的,他才是真皇帝。巾帼不及须眉,许多人信为真话。

公元1120年的一天,几百个苦大仇深的农民聚集在方腊的漆园里,方腊流着眼泪跟大家说:“现在官府赋税劳役那么重,那些大官们还要敲榨勒索。老百姓好容易生产了些漆、纸,也被他们搜刮得精光。我们一年到头劳苦,结果一家老小受冻挨饿,连一餐饱饭都吃不上,你们看怎么办?”

大伙儿听到这里都高声嚷起来说:“请您下命令吧!我们听您的。”

方腊受到农民的拥护,就打起杀朱勔的旗号发动起义。方腊担任统帅,自称“圣公”。将士们带着各色头巾作为标志。愤怒的起义军杀死那里的官吏,焚烧他们的住宅。附近一带的百姓纷纷响应方腊起义。没到十天,起义军就聚集了几万人马。

方腊有较强的组织才能,自身又出身贫苦,所以能号召很多生活困苦的农民。他还参与传教,吸收了大批教徒,这些人后来成为起义军的骨干力量。摩尼教主张“是法平等,无分高下”,信教者都是一家,同时还主张吃素断荤节省钱财,教友中实行互助。在起义军内部,政治上彼此平等,不分上下尊卑,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对敌;经济上钱财物用一概公共享受使用,没有你我之分。

宣和二年(1120元)十月,方腊进逼杭州。杭州郡守弃城逃走,义军占领杭州,杀制置使陈建、廉访使赵约,放火烧了六天,死者不计其数。义军凡是抓住宋的官吏,定要割其肉,断其体,取其肺肠,或者熬成膏油,乱箭穿身,用各种办法折磨他们,讨还血债,以解心头之恨。

宋徽宗初命谭稹攻打方腊,几年无功,复命童贯讨之。徽宗握着童贯的手说:“东南事尽付汝,有不得已者,竟以御笔书之。”

童贯到了苏州,立刻用宋徽宗的名义下了一道诏书,撤销了专办花石纲的“应奉局”,并且把朱勔撤职。

百姓们看到朝廷取消花石纲罢免朱勔,总算出了一口气。哪知道童贯正在加紧部署镇压起义军呢。

却说方腊起义时,北方也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起义领袖宋江等三十六人从河北起兵,在青州、齐州、濮州流动作战,打得官军胆颤心惊闻风而逃。

宋江,字公明,排行第三,原籍为山东郓城县宋家村,江湖人称“及时雨”,又号“呼保义”。因为他面黑身矮,人又唤做黑宋江。怎生模样:

眼如丹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两耳悬珠,明皎皎双睛点漆。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之心机。志气轩昂,胸襟秀丽。刀笔敢欺萧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

宋江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又且舞刀弄枪。上有父亲宋太公在堂,母亲早丧,下有一个兄弟,唤做铁扇子宋清,自和他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宋江自幼与同在郓城县东溪村的晁盖相熟。

宋江原为山东郓城县押司,“生辰纲”事发后,宋江私传讯息,使晁盖等人脱险。晁盖上梁山后,为报宋江之恩,派刘唐携礼物到郓城县答谢,宋江推辞不成,只好留下书信和一条黄金,不料被阎婆惜发现,并以此要挟,宋江无奈之下,怒杀阎婆惜。

梁山众好汉劫法场之后,宋江被他们推上了梁山的第二把交椅。

后来晁盖在攻打曾头市时被史文恭毒箭射死后,宋江坐上第一把交椅,并攻破曾头市为晁盖报仇。后来梁山主事厅由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头目增长到了一百单八将,又相继两胜童贯、三胜高俅以及天下八方十位节度使,并活捉高俅并放回,梁山事业发展到了鼎盛。

面对梁山义军越战越勇的形势,高俅决定改变策略,派人安抚宋江;不过蔡京、童贯两人却有点担心。

这天三人一起议事,蔡京道:“刚才高太尉所说,与不才所见略同,如果方腊贼势坐大了,实不稳便。用宋江这班人去打方腊,虽可让他们彼此伤亡,但总有一胜一败。宋江那贼败了最好,朝廷不妨再调大兵去剿方腊。若是宋江胜了,万一圣上见喜,增加他的兵权,岂不是成了我们的心腹之患?”

高俅道:“我也顾虑到此。只是梁山贼势近来甚为嚣张。老相公也曾屡次调兵遣将,都损折不回。若朝廷用兵江南,山东之寇窥视畿辅,更不是耍处。”

童贯道:“梁山贼势虽盛,大举作乱尚不敢为。宋江极是狡猾,若无十分准备,必不敢作此大不韪之事。而方贼北窥金陵,只有剿灭才是。依老夫之见,不如就依了太尉,招安宋江,让他去平方腊。不过少给他粮秣兵器,等方腊吞并了他们,再调一枝劲旅将他扑灭就是。”

高俅笑道:“计倒是条好计。不过如果方腊胜了宋江,把粱山贼众合并起来怎好?”

童贯道:“这层岂有不知之理?梁山这伙贼寇颇有点古游侠风。除非宋江亲自投降方腊,那些贼首才会跟过去。所以方腊胜了他们时,也只能合并他们的喽罗,合并不了他们的贼首。借刀杀人是我们剪除方腊、宋江的一个好机会。粮秣兵器都在我们手里.只要宋江着了我们的道儿,他后面远离巢穴,前面正对大敌,我们再暗暗的知会地方官吏相机行事,不怕这伙强盗不落在我们手心里。”他说着从袖里伸出右手捏了几捏。

高俅拍手笑道:“童枢密之言甚是!这条计不但是借刀杀人,而且是调虎离山。”

蔡京沉吟道:“既恁地说,明日早朝老夫便向圣上保奏宋江,他办得不好时再作计较。办得好时也不愁没有罪名办他。”

于是梁山全体接受招安,改编为赵宋王朝的军队。受招安后的宋江把忠义堂上的“替天行道”大旗改为“顺天护国”。

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宋军包围杭州,方腊亲自指挥抵抗,由于城中缺粮,起义军被迫撤出杭州。杭州失守,形势急转直下,叛军从节节胜利变成节节败退。睦州、衢州先后失守,方腊从富阳、新城、一路退到青溪县,最后退守帮源洞。此时起义军尚有二十万人。

这天方腊在帮源洞中设朝,与文武百官计议宋江用兵之事。方腊道:“汝等众卿各受官爵共享富贵。岂料宋江军马席卷而来,州城俱陷。今闻宋兵两路而来,如何迎敌?“宰相方肥出班启奏道:“今次宋兵人马已近神州,内苑宫廷亦难保守。奈缘兵微将寡,陛下若不御驾亲征,诚恐兵将不肯尽心向前。“方腊道:“卿言极当!“随即传下圣旨,命三省六部、御史台官、枢密院、都督府护驾随征。方肥又奏:“差何将帅做前部先锋?“方腊道:“着殿前金吾上将军方杰为正先锋,骠骑上将军杜微为副先锋,部领护驾御林军一万三千前进。“原来这方杰是方腊的侄儿,惯使一枝方天画戟,有万夫不当之勇。那杜微原是歙州市中铁匠,会打军器,亦是方腊心腹之人,会使六口飞刀。

再说宋江与关胜、花荣、秦明、朱仝四员正将为前队,引军直进清溪县界,方杰横戟出马,那杜微手仗七星宝剑背藏飞刀五把跟在后面。宋江阵上秦明首先出马,手舞狼牙大棍直取方杰。那方杰将方天画戟使得精熟,两人连斗三十余合不分胜败。杜微见方杰战秦明不下,从马后掣起飞刀,望秦明脸上砍来。秦明急躲飞刀时,却被方杰一戟耸下马去。可怜霹雳火,灭地竟无声。

宋军见折了秦明,尽皆失色。这方杰得胜夸能,又在阵前高叫道:“宋兵再有好汉,快杀出来!“宋江急出阵前,只见方杰背后便是方腊,直来到军前摆开。但见:

金瓜密布,铁斧齐排。方天画戟成行,龙凤砅旗作队。左侍下一代文官,右侍下满排武将。虽是妄称天子位,也须伪列宰臣班。

那方腊骑着一匹银鬃白马亲自监战。看见宋江在马上,便遣方杰出战。方杰正要出阵,只听得飞马报道:“贺从龙总督军马去救歙州,被宋兵活捉过去了,宋兵已杀到山后。“方腊听了大惊,急传圣旨收军,且保大内。当下方腊御驾先行,方杰、杜微随后保驾,都投帮源洞去了。

这时童枢密带着大将韩世忠前来助战。他两人自然目中无人耀武扬威。李逵上前骂道:“你这两个官军值甚么鸟!若不是俺哥哥宋公明,你两个驴头早被方腊砍了!今日我等众弟兄成了功劳,你们倒来争功!朝廷不知备细,还道是你们协助成功的!“韩世忠一听大怒,拔刀要杀李逵,童贯急忙解劝。他倒不是大方,他想的是等把方腊消灭以后,再来收拾你们不迟!童贯怎么会与你们争功呢?他要你们的命!

宣和三年四月二十四日,宋军包围帮源洞。方腊在石洞中躲藏起来,由于石洞极为隐蔽,官军不知如何进入。这时起义军里出了奸细,带韩世忠找到路径,韩世忠率骁勇进入洞中,方腊及妻子邵氏、儿子方毫、皇侄方杰、宰相方肥等五十二人被俘,义军七万人被杀。

《水浒传》是一部古典文学名着,它不仅展示了梁山好汉等一批正面形象,也刻画了一批奸邪小人,如位居宰辅祸国害民的高俅、童贯,这些奸贼小人随着《水浒传》的千载流传,从而被人们千年唾弃。

不过《水浒传》毕竟是一部小说,与真实的历史有很大差异。高俅、童贯等人本身就是有名的奸邪之臣,《水浒传》怎么骂他们都不为过。但有一个人明明是大英雄,却被《水浒传》骂得一钱不值,这个人就是北宋名将王禀。

在《水浒传》中,他作为奸贼童贯的手下武将,与梁山好汉们共同攻击方腊起义军,不过他有意保存实力,一心只想窃夺好汉们的功劳。书中说梁山好汉们舍生忘死,付出重大伤亡后终于击败方腊。活阎罗阮小七生性顽劣,拿着方腊的龙袍披在身上玩耍,结果被王禀看见。王禀当场责骂阮小七,莫非想学方腊造反。阮小七当场回骂道:“你这两个直得甚鸟!若不是俺哥哥宋公明时,你这两个驴头早被方腊砍了。今日我等众将弟兄成了功劳,你们颠倒来欺负!”骂到气头上,阮小七“夺了小校枪,便奔上来戳王禀”。王禀由此怀恨在心,公报私仇向朝廷告了黑状,陷害诬赖阮小七有谋反之心。

与梁山好汉的光明磊落相比,武将王禀人品卑劣,心胸狭隘挟私报复,甘心充当童贯的鹰犬走狗,简直给好汉们提鞋都不配。其实北宋历史上的真正的王禀,不仅不是奸贼,而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奇男子大英雄。

王禀身经百战,屡立大功。宣和三年,在镇压江南方腊起义时,王禀接连攻克杭州、睦州、青州等要地,是平定方腊的主力军,王禀根本谈不上是窃取宋江等人的功劳,后来王禀又挥师北上,参与北宋讨伐辽国的白沟之战。

王禀生平最辉煌的一战,是靖康元年的太原保卫战。当时金兵大举南下,兵锋直指北方重镇并州,也就是后来的太原。面对凶悍的金兵,王禀与知府张孝纯满怀忠义之心,决心血战到底,扞卫大宋疆土。金兵使用云梯、冲车、抛石车等器械,日夜猛攻太原,都被王禀指挥守军击退。

王禀拼死守卫国土,不料后方的钦宗皇帝却下了软蛋。面对金国强大的军事压力,宋钦宗吓破了胆,竟然把激战中的太原割让给了金国。朝廷派来使者通知王禀投降,王禀痛心疾首怒发冲冠,为了国家大义,他抗旨不遵,继续率兵坚守太原。

宋钦宗见王禀誓死不降,只好派兵救援。但援军缺乏统一指挥,各自为战,先后被围城打援的金军击溃、击败,丧师数十万。

此时城内粮食早已吃光,甚至弓弩皮甲和糠秕干草也被吃光,尽管如此,太原军民依然拒绝完颜宗瀚的招降。

在粮尽援绝的困境中,王禀苦苦支撑了九个月,最终因士卒伤亡殆尽,太原城被攻破。完颜宗翰下令屠城,太原知府张孝纯被俘,大骂金人,拒不投降,被掳往金国,后来曾出任伪齐的宰相。

王禀则与金人巷战,身中数十枪后投河而死,完颜宗翰命人打捞王禀遗体,让士兵纵马踏为肉泥以泄愤。

太原保卫战,王禀带领士卒将金国西路军牢牢地阻挡在太原,不然两路金兵会师汴梁,“靖康之变”可能提前一年发生。这是后话。

却说童贯班师回朝。方腊自反叛以来,破六州五十二县,杀平民二百余万。朝廷从出师讨方腊,至擒腊班师,凡四百五十日。

宣和四年(1122年)三月,方腊余部都被平灭。童贯因功迁为太师,改封楚国公。自此童贯入则为近侍,与群阉为伍;出则领枢密,与宰相同班。古今所未有。

梁山泊义军在平定方腊军的过程中损失惨重,方腊虽灭,梁山108将也只剩下27名头领。

此时蔡京、童贯、高俅、杨戬用事,或明明献谗,或暗暗矫旨,或改赐药酒,或私下水银,将宋江、卢俊义两个大头目一时害死。宋江服毒后自知不免,却虑李逵闻信又要生事,以伤其归顺忠义之名。因而召至楚州,暗以药酒饮之,使其同死;继而吴用、花荣亲来探望,见宋江死于非命,不胜悲痛,想要再作风波,而蛇已无头,大势尽失,死灰不能复燃,于是也在宋江的坟墓旁边自缢。宿元景上书请求厚葬宋江等人,宋江被葬于蓼儿洼。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极乐后后宫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背剑之人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碧蓝航线界限 wtw1974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剑道第一魔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 综漫致郁系作家,让女主泪洒 最强修仙法星辰衍变 清穿:康熙继后的养崽和独宠日常 男欢女爱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长夜谍影 大唐游侠儿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之暴力军团 才下刑场,便上战场 唐人的餐桌 
最近更新赶你去封地,你竟带着北凉王造反 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 穿越红楼,开启与美人的羁绊 寒门人杰 我的外卖通万朝 特种女兵王回到大唐做女帝 开局十颗中子弹,抢夺联合舰队 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 异界风云之君临天下 穿越大唐重整山河 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 哎!天道推着你发展 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 幼帝传奇 以捕快之名 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 锦书难托:乱世情殇 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 
唐宋传奇 洪刘华 - 唐宋传奇txt下载 - 唐宋传奇最新章节 - 唐宋传奇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