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传奇

洪刘华

首页 >> 秦汉传奇 >> 秦汉传奇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辛亥英雄 正德朱厚照为大明续命500年 军工科技 逍遥小贵婿 开局穿越寡妇村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三国第一狠人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开局上谏被杖毙?二命上朝先服毒 佣兵禁地 
秦汉传奇 洪刘华 - 秦汉传奇全文阅读 - 秦汉传奇txt下载 - 秦汉传奇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章 问天下谁是英雄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近年来古装电视剧十分热播,反映宫庭生活的小说、故事也充斥网络、书市。这个是千古一帝流芳百世,那个是无道昏君遗臭万年;这个是忠臣不事二主,那个是奸贼朝三暮四。

当皇帝可以说是古人的最高理想,刘邦还是一个小亭长时,看到秦始皇出行的威风场面,羡慕得不得了,一句“大丈夫当如是也”脱口而出。项羽在吴中也看到秦始皇出巡,妒忌的眼睛里冒出火星,咬牙切齿地说道“彼可以取而代之”。

如果成功当上了皇帝,马上就是至尊,不管怎么说怎么做都是对的!如果失败了呢?那就是虚伪狡诈祸国殃民!略举几例:

唐太宗李世民,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很高,称他是伟大的政治家、书法家、卓越的领袖,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爱民如子,从善如流。不过我总觉得未必!不可否认,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李世民确实立下赫赫战功!不过因为是次子,虽然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后来又晋封秦王,但终究无缘太子之位。为了当皇帝,公元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将自己的大哥李建成、四弟李元吉杀死,同时将十个侄子斩草除根!当时父亲李渊仍在世上,而且是皇帝,看到儿孙被杀不知如何悲痛!他不敢治罪李世民,只能封他为太子,全权处理军国大事!不久退位。李渊还算聪明,如果不退位,李世民未必不敢杀父!我常常想:能将兄弟侄子全部诛杀的人,怎么可能真正爱护百姓呢?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自然要做做样子沽名钓誉,如果威胁到皇权,不要说如子,亲生儿子也照杀不误!

李元吉死后,留下妃子杨氏,据说体态风流,性情柔媚。丈夫与儿子死后,杨氏了无生趣。一日亲赴宫中,竟自请死!李世民见她生得美艳,非但不加治罪,反而迎入府中,倍加抚慰!将弟、侄杀死弟媳妇据为己有,也只有千古一帝做得出来。

再说王莽,历来被认为是簒汉奸贼虚伪狡诈,托古改制祸国殃民!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先说簒汉。孙悟空曾经说过:皇帝轮留做,明年到我家!【当然这是吴承恩先生托他的口讲的,孙悟空并不存在】王莽该不该篡汉,今天看来并没有什么对错!当年汉高祖刘邦不过是一个混迹市井的无赖,看到秦始皇出巡的仪仗,就发出“大丈夫当如是也”的感慨,后来平秦灭楚取了天下。后周世宗柴荣对赵匡胤恩重如山,柴荣死后赵匡胤欺负他孤儿寡母,皇袍加身做了皇帝。后人也说他英明神武雄才大略。刘邦、赵匡胤能做皇帝,王莽为什么不能做呢?按文化按个人道德修养,王莽并不比他们差,这一点应该无可厚非!

其次说王莽虚伪。王莽待人,温良恭俭,不摆架子;侍奉母亲、寡嫂,抚养兄长的孤子,既周到,又检点;不管是结交才俊,还是侍奉家族叔伯,都委婉有礼。

王莽的大伯父王凤生病,王莽亲自照看,并为王凤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

老王家飞升之后,王氏子弟多“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在堂兄弟们依仗权势花天酒地胡作非为的时候,他能够做到克己自律洁身自好,况且十几年如一日。他那时并不知道将来会被朝庭重用。如果说他虚伪,他虚伪给谁看呢?

王凤临终前,嘱托妹妹,即太后王政君照顾王莽。而王商则直接提出分自己的采邑来为王莽加封。当时的名士,如戴崇、金涉、陈汤等人,也都为王莽请封。

就这样,一个家道中落的穷小子,没有耀眼的政绩,更没有军功,却在29岁的时候封了侯。

王莽在官场上小心翼翼,待人处事力求完美,广交儒士名流,声誉渐隆,成为世之楷模,因此仕途比较顺利,最后登上权力巅峰,成为那个时代最耀眼的人。

不同于近代袁世凯称帝时,被儿子、下属的谎言蒙蔽,王莽当时的呼声高,是货真价实的。

世家大族敬佩他的品行,黎民百姓感念他的恩德,而儒生则将他视为实现“王道”的领袖。此时的王莽也有称帝的野心,小动作不断。但他对帝位的觊觎,更多的还是希望能借助皇权,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皇位显然不是终极目标。

说到底,王莽想做圣人。

王莽进入权力中心甚至于独掌朝政后,并没有象后世的董卓、曹操一样挟天子以令诸候,依旧象以前一样谦恭有礼。他把自己的土地,财产分发给平民,甚至他自己的俸禄都用于救济灾民。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官员纷纷仿效,就连太皇太后也自减封邑,用以救助灾民!在那样一个贪官污吏枉法成风的社会,王莽不仅自己保持清廉,夫人的穿戴也与仆人一样。

古语云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过这只是儒家的一句口号,能够做到的微乎其微!不过王莽做到了!他的儿子杀死了一名奴婢,王莽立即逼他自杀抵命!这样的事情,翻开历朝历代的史书,也只有王莽能够做到!己不正何以正人?儿子杀人不用抵命,别人杀人又如何定罪?

王莽的第三大罪状在于托古改制。王莽当上新朝的皇帝之后,顽固而又热情地推行他的复古改革。这时他的地位已经十分稳固,根本不需要伪装,他应该露出自己的本来面目!然而他的真实想法就是天下大同人人平等,废除奴隶制,耕者有其田。八口之家超出九百亩土地,必须将多余部分让给无地农民!

然而,王莽失败了!他的理想触犯了刘氏宗族和豪强地主的利益,他们不断起兵反抗!由于天灾,各地农民也纷纷起义!

地皇四年,“穿越之子”王莽已经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天地神祗不愿让一个“现代人”强行改变历史潮流,特赋予汉室宗亲刘秀“大陨石召唤术”等神技,帮助他在昆阳打败了新朝的主力部队。随着各地人民不断反抗,王莽终于顶不住了;绿林军打入了关中。无奈之下,王莽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下令释放囚徒,分发兵器,歃血为盟,号召大家共同发誓:“有不为新室者,社鬼记之!”不忠于我们朝廷的人,鬼都不会放过他!然后由更始将军统帅囚徒,出征迎敌。

可犯人们一点都不傻,你王莽大势已去,让我们当炮灰,我们会心甘情愿替他殉葬?结果刚刚渡过渭水,囚徒们就四处逃窜,就剩更始将军一个人,灰溜溜跑回长安,向王莽报告战绩。那种辛酸、无助、凄凉,不亲身经历是很难体会的。没过多久,绿林军杀进来了,商县人杜吴杀死了王莽。为了抢夺他的尸体,人们互相伤害,在争抢中伤亡。后来又把王莽的头颅挂出来示众,胆子大的人把他的舌头割下来吃了。曾经富有四海、万人之上的统治者,最终落了这么一个下场,实在是令人唏嘘。更有意思的是,王莽的头颅还被后代统治者收藏,直到西晋。王莽作为反面教材,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这是君主,再说臣子。

1402年六月,南京城乱如麻。方孝孺静坐家中,等待被捕的一刻。

3年前,朱棣在北京起兵,以“清君侧”的名义,反对侄子建文帝的削藩政策。发兵前,他的军师姚广孝跪地嘱托,说南京城破之日,方孝孺一定不肯投降,希望不要杀他。

“杀方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姚广孝意味深长地说。

朱棣打下南京城后,方孝孺果然不逃,也不降。

下狱后,朱棣再三请人去劝降,方孝孺终不从。

等到朱棣准备登极时,为了借重方孝孺在天下士人中的名气,便要他起草登位诏书。

方孝孺身穿孝服,大哭上殿,见朱棣。

史书记下了两人的对话。

朱棣:先生请不要悲伤,我不过是效法周公辅佐周成王。

方孝孺:那成王现在哪里?

朱棣:他(指建文帝朱允炆)自焚,死了。方孝孺:成王不在了,为何不立成王之子为帝?

朱棣:国赖长君(意为朱允炆之子年幼,不适合掌国)。方孝孺:为何不立成王之弟?

朱棣:这是我们的家事,请先生不要过度操心。

说完,命左右上纸笔。

朱棣:登极诏书,非先生起草不可。

方孝孺写了几个字,随即掷笔于地,大哭。且哭且骂:死即死,诏不可草。

朱棣:难道你不怕诛九族?

方孝孺:便诛十族奈我何!

朱棣彻底被激怒,当场命人用刀割裂方孝孺的嘴巴,从脸颊割到耳朵。

方孝孺的族人、朋友、门生,一个个在他面前被处死,他都不为所动。

轮到他的弟弟方孝友,他罕见地留下眼泪,弟弟反过来劝他,“阿兄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

整整杀了7天,一共杀了873人.

最后才轮到方孝孺本人。他慨然赴死,并写了一首绝命词:

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

死时,年仅46岁。

这是中国历史上株连最广的一次惨杀。方孝孺,此后成为“骨鲠之士”的代名词,成为明朝最硬的“硬骨头”。

朱棣请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其实不过是做做样子,写不写都是一样!方孝孺偏偏不写,且扬言灭十族也不写!试问此十族之中,有何仇怨,而必令其与你同归于尽?朱棣与朱允炆,谁有资格当皇帝?父死子替,兄终弟及,都是前任皇帝在自说自话,本身就没有公理可言,却在伪命题中求解正义,结果肯定是缘木求鱼!方孝孺无端连累家人、亲友,以及知交、门生,看不懂有什么意义。

中国有句古话叫“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位皇帝都有他所重用的一批班底。不要说两个不同的朝代,就是同一个朝代皇位更迭,也会造成大量的人员流动。可是在五代就有这么一位官场不倒翁,历经四个不同的朝代都做到了宰相之位。有人骂他是奸臣的代表,有人赞他一心为民。他到底是谁呢?

这个人叫做冯道,字可道,号长乐老。他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帝、后唐末帝、后晋高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太祖、后周世宗十位皇帝,再加上他曾经代表后晋高祖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建立父子关系,一共做了十一个皇帝的臣子。

后人很多痛骂冯道是小人,一味苟全而活,没有羞耻之心。欧阳修说他“不知廉耻”,司马光更骂他为“奸臣之尤”。宋元时期的胡三省称其虽然“位极人臣,国亡不能死,视其君如路人,何足重哉”。清朝通俗小说家蔡东藩,一个落魄书生更是怒斥“太师冯道,最号老成,实最无耻。”

其实,历史上的冯道,虽然八面玲珑,游走于历朝的帝王之中,却是典型的道德君子。他爱护百姓,怜惜苍生,不贪享乐。至于忠君,也要有可忠之君啊……唐庄宗,一个就知道听戏唱戏卡拉ok的皇帝,忠于他?那你得会唱戏。唐明宗好点,冯道也没有不忠于他啊。到李从厚,太短了,做皇帝才个把月时间。冯道跟李从厚还没树立感情呢。后面李从珂跟石敬塘皇位更替,一个唐明宗半子,一个唐明宗义子。清官难断家务事,还是皇族家务事,冯道管他干什么,谁做不都是你们自已人?而当耶律德光灭掉后晋,占领汴梁,蹂躏中原时,已外放做官的冯道主动进京。可他绝不是来争官做的,冯道此次进京,只是在尽己之能做些救人的事。

石敬瑭在位时,冯道曾出使契丹,耶律德光很欣赏他的才华,想把他留在契丹,但冯道找了个理由溜回了中原。这次耶律德光灭掉后晋,冯道又赶来和他见面。耶律德光没好气地说:“你怎么又来见我了?”

冯道恭敬地表示:“无兵无城,怎敢不来?”

耶律德光几乎用骂人的口气问道:“你是个什么样的老头子?”

冯道自嘲地说:“无才无德,痴顽老子。”

这样的低声下气,耶律德光的火气消掉大半。当耶律德光问冯道如何治理天下的时候,冯道说:“现在佛祖救不了苍生,只有皇帝你才能救百姓。”

公道自在人心!不管后世如何攻击贬低冯道,当时因这一句话,中原百姓存活下来的数不胜数。当冯道死后出殡时,开封民众自发组织列队道旁,纸钱飞舞满天,路旁的树叶都成了灰色。

可是到了元代,有位学者胡三省对冯道义愤填膺,他说冯道——位极人臣,国亡不能死,视君如路人,何足重哉!

真是奇了怪了,汉人在元代,已经是亡国之人了,这位胡兄为什么还活着呢?廉耻何在?

到了清朝,就更不得了了。着名的思想家王夫之把冯道的罪行提高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冯道之恶浮于商纣王,其祸烈于盗跖矣!

真不知道冯道是怎样伤害了他,也不知道他有什么资格这样评价冯道。满清也是外族,你怎么不去死呢?

孟子说过:“君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真正为穷苦百姓着想,不为名利,不顾成败,不惜生命的人才是英雄!因为仁慈,因为善良,因为软弱,他们往往不能够成功,而后人根据成王败寇的定性思维,偏偏视他们为昏君奸贼;而不择手段谋取私利,不分忠奸斩草除根的反而被看成明君英雄,这样的引导实在是错误!以后做人还讲不讲仁义?所以我们今天看待历史评论英雄,应该看他的动机而不是看结果!那些为了个人权利为了子孙富贵滥杀无辜草菅人命的人,即使成功了也不值得崇拜;为了百姓生存不幸牺牲自己,忍气吞声委曲求全的人,即使失败了也不必痛恨!个人成败与百姓生命相比,自然后者为重!作为普通百姓,人家保全了你的生命,你骂他是昏君奸贼;人家杀了你父母自立为王,你却说他是明君英雄!若死人地下有知,不知会作何感想。

士可杀而不可辱!这句话不错,可你不能说老百姓可杀我不可辱啊!

个人想法而已!信奉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从二夫的人大可不必生气。主明而臣忠,夫贤而女烈;昏君匹夫,干嘛要跟他一起死呢?

欢迎阅读,欢迎收听。

wap.

/135//.html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凡人策 碧蓝航线界限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综漫致郁系作家,让女主泪洒 玄鉴仙族 虚空塔 曼陀罗妖精 春棠欲醉 余生为你着迷 普攻永久加生命,阁下如何应对? 曼陀罗妖精 踏天境 苟王,我的师兄太低调了 赤心巡天 我在长白山赶山狩猎 贵族 逆世谋妃 别叫我恶魔 我的绝色女战神老婆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代号惊蛰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董卓之子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大隋主沉浮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赶你去封地,你竟带着北凉王造反 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 穿越红楼,开启与美人的羁绊 我的外卖通万朝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异界风云之君临天下 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 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 【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 穿越清朝造反我是认真的 我四叔是朱元璋 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 古典白话合集 三国:穿越成典韦弟弟 大明:世子堂弟太凶猛 乱世攀鳞:寒门枭雄篡汉史 穿越古代我手搓AK打天下 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 历史直播:给老祖直播挖坟 
秦汉传奇 洪刘华 - 秦汉传奇txt下载 - 秦汉传奇最新章节 - 秦汉传奇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