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

码十三

首页 >> 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 >> 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流氓帝师 最强终极兵王 拂袖红妆gl 替身太监:我替皇帝宠后宫 回到大唐当军阀 开局穿越寡妇村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锦衣卫:我们老大有点鸡贼 暄和皇贵妃传 大秦:先生别担心,朕不是皇帝! 
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 码十三 - 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全文阅读 - 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txt下载 - 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30章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燕王朱棣已经开始称兵造反了,但眼下的耿炳文感到很郁闷,因为眼下的建文皇帝朱允文已经委派他为大将,命他全权讨伐燕王朱棣,更要命的是,严厉的要求他,不许伤害他的叔叔,这就有些瞎扯淡了。

历史上的他也没有什么好下场,即便已经投降了燕王朱棣,1403年,都御史陈瑛上疏朱棣,诬告耿炳文僭用龙凤图饰。收到奏疏后,朱棣大为震怒,下旨逮捕赋闲在家的耿炳文。在说到耿炳文时,朱棣难掩愤怒:

“耿炳文不思圣恩,以红革呈做玉带,服饰、器皿采用龙凤装饰,大逆不道,其心可诛。”

不久后,耿炳文畏罪自杀,他的妻妾、子孙也遭到屠戮,耿氏一门家败人亡。然而,在道光年间,云南出土了一块明初墓碑,墓碑的主人恰是耿炳文的幼子耿琦。根据墓志铭所记,耿炳文却早在真定之战时就已阵亡。那么耿炳文是不是如史料记载的那样“畏罪自杀”呢?他与朱棣之间发生了什么?他的真实死因究竟是什么呢?

耿炳文是耿君用的儿子。1353年,朱元璋受到郭天叙排挤,率领“淮西二十四将”南下定远,独立开创事业,耿君用就是二十四将中的其中一员。

耿君用是朱元璋麾下猛将,跟随他攻略滁州、抢占和州,渡江夺取应天,功勋卓着。然而,在宜兴之战时,耿君用遭到张士诚包围,惨死战场。

朱元璋惯用“兄终弟及,父死子继”的手段笼络人心。在朱元璋争夺天下期间,冯国用死后,朱元璋重用了他的弟弟冯胜。廖永安死后,他又以廖永忠为将。因此在耿君用死后,他的长子耿炳文就成了管军总管,而耿君用昔日的部下也纷纷投奔在耿炳文麾下效力。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耿炳文接管军队后,先在长兴击败张士诚麾下大将赵打虎,后又擒获敌首答失蛮,搅扰的张士诚不得安宁。

当时,朱元璋对耿炳文的防守极为赞赏,故而将他放在太湖西岸的长兴,看守张士诚。在长兴期间,耿炳文多次采纳谋士温祥卿的建议,加固城防,整军备战。

1357年,张士诚以潘元明、严再兴为帅,围攻长兴,却遭到耿炳文的猛烈还击,损失惨重。不久后,张士诚又以李伯升为将,统兵十万,分兵两路攻打长兴。朱元璋急调陈德、华高支援耿炳文,却遭到李伯升的伏击,全军覆灭。而耿炳文在长兴城内仅依靠7千兵勇,硬是抗住了李伯升的数十次攻击。防守长兴城一个月,耿炳文将李伯升牢牢地拖在城下,待到常遇春的援军到时,耿炳文又紧急出城,与常遇春前后夹击李伯升,大获全胜。

此战后,常遇春在上报给朱元璋的奏折中,声称耿炳文为“宿将”。在朱元璋麾下诸将中,常遇春的地位、能力仅次于徐达,能够得到这位统帅的赞赏,足见耿炳文的实力绝非一般。

“守强攻弱”的耿炳文

一年后,陈友谅、张士诚相约共同围剿朱元璋。陈友谅兵多将广,实力雄厚,且战舰众多。他顺江而下,直捣应天。然而,在陈友谅与朱元璋大战龙湾时,张士诚却被耿炳文再次阻拦在长兴,无法西进。

当时,张士诚以吕珍为将,分兵三路奇袭长兴。可在抵达长兴城下时,遭到耿炳文的连番攻击,大败而归。极为震怒的张士诚又将徐义派往战场,欲与耿炳文拼个你死我活。可耿炳文并未与徐义决战,反而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迫使徐义再次退兵。

耿炳文镇守长兴十年,张士诚攻打了十年,却从未跨越长兴一步。在徐达、常遇春扫荡大江南北时,朱元璋的宿敌张士诚却被耿炳文硬生生地压在浙东,无法兼顾天下。纵然他不像冯胜、邓愈那样冲锋陷阵,却也不可或缺。

在朱元璋登基称帝时,他曾在诸将面前直言:“耿炳文的功绩,与徐达一样。”可见,在朱元璋的心中,他是极为认可耿炳文的防守作用的。

朱元璋消灭陈友谅、张士诚后,耿炳文的防备任务宣告结束。在北伐时,耿炳文跟随徐达、常遇春攻克山东、河北,功勋显着。

因此,耿炳文成了第一批受封的明初功臣,朱元璋晋封他为长兴侯,赐免死铁券,而耿炳文的父亲耿君用也被迁入功臣庙。

耿炳文虽然受到朱元璋的信赖,可他从未担任过战场大将。无论是讨伐北伐蒙元、南征云南还是兵临捕鱼儿海,耿炳文的顶头上司不是徐达、傅友德,就是蓝玉。朱元璋一向看人很准,他深知耿炳文防守有余,而进攻不足。在明初四处东征西讨的战事中,他只能充任偏将。

耿炳文“守强攻弱”的缺点让他无法进一步成长为徐达那样的军事统帅,可在多疑成性的朱元璋心中,这也是他的优点。

1392年,太子朱标病逝后,朱元璋将屠刀挥向了昔日部下。蓝玉、王弼相继被杀,冯胜全家被赐死,傅友德也成为朱元璋刀下的亡魂。唯有耿炳文、郭英二人逃过一劫。郭英忠心耿耿,谦逊小心,从未对朱元璋心生不满。而耿炳文得以保全的原因,就在于他只会防守,不会进攻,对朱允炆构不成任何威胁。

为了笼络耿炳文,朱元璋还下旨将朱标的女儿、朱允炆的妹妹江都郡主嫁给耿炳文的长子耿璿。通过联姻的方式,将功臣宿将的利益与皇室绑在一起,从而驱使他们为国效力,是朱元璋一贯的手段。

然而,朱元璋病逝后,朱允炆却在黄子澄、齐泰的鼓动下大肆削藩。短短两个月内,他就废掉了周王、齐王,还逼死了湘王朱柏。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日夜惴惴不安,终于在姚广孝的劝说下,起兵靖难。

朱棣的谋逆之举早在朱允炆的意料之中,而他也准备好了13万兵马,交付耿炳文。朱允炆家底虽厚,却极其不善用人,耿炳文“守强攻弱”,让他带兵北伐朱棣,无异于飞蛾扑火。

耿炳文刚刚抵达真定后,先锋营的9千兵马就遭到了朱棣的突袭,损失惨重。而在朱允炆的不断催促下,耿炳文又不得不继续进攻,在全军渡河之际,朱棣突然杀出,又击杀了耿炳文麾下两万余人。

耿炳文与朱棣两次接触,就损失了三万兵马,副将潘忠、杨松也被俘虏,张保更是投奔了朱棣。在诸将纷纷劝说他放弃真定,奇袭顺天时,耿炳文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长处并非进攻。他果断放弃围剿朱棣的想法,改而防守真定。

当时,朱棣正欲击溃耿炳文,借此壮大声威。可在发现耿炳文改变战术,趋向防守后,朱棣连续进攻多日都没有成效,就撤兵回城了。以朱允炆所占有的国土之大、物资之丰富,完全可以凭借耿炳文将朱棣耗死在顺天。然而,朱允炆过于急功近利,在耿炳文坚守真定时,他竟以李景隆取代耿炳文,召耿炳文回朝休养。结果李景隆兵败郑村坝、白沟河,损失兵马数十万。朱棣也在不断获胜之机,入主应天,取代朱允炆登基称帝。

朱棣称帝后,对建文旧臣展开了一波大清洗。方孝孺、景清、齐泰等40多位大臣被杀,牵连者多达万人。可朱允炆的姻亲、大战朱棣的耿炳文却并未受到牵连。对于极度怨恨建文旧臣,心胸狭隘的朱棣来说,这是不可想象的。

1403年,朱棣的魔爪还是伸向了赋闲在家的耿炳文。刑部尚书郑赐、都御史陈瑛诬告耿炳文僭越使用龙凤图饰,图谋篡位。大为震怒的朱棣将耿炳文痛骂一顿后,就下旨拘捕他全年老小。惶恐不安的耿炳文望着南方,叩首长拜后,含泪自杀。他的妻子、子孙也遭到了朱棣的屠戮。

然而,道光年间,在云南却出土了一块墓碑。墓碑的主人名叫耿琦,他是明初大将耿炳文的幼子。而立这块碑文的却是第一代黔国公、沐英的次子沐晟。当时,沐英曾迎娶耿炳文的妹妹为妻,因此沐晟与耿琦是表兄弟的关系。

根据墓志铭描述,在朱棣入主应天前,长兴侯耿炳文就已战死在真定。而在朱棣赶走朱允炆后,耿炳文的长子、驸马耿璿以及他的次子耿瓛皆被朱棣处死,耿炳文的妻子陈氏也在当年的6月23日身亡。因此,史籍中所记载的耿炳文死于自杀,且在他死后,他的全家老小一同被杀的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无论耿炳文是自杀还是战死,他的悲剧都是朱棣、朱允炆叔侄二人造成的。朱棣的残忍好杀、朱允炆的昏庸无能,让为朱家打了48年天下的耿氏一门,灰飞烟灭了。而耿炳文的死,在朱棣眼中,也是死有余辜了。

算起来,这也是朱元璋大杀功臣的唯一漏网之鱼了,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论功行赏,首推萧何为“西汉王朝第一功臣”,诸多武将因萧何毫无战功而不服,就在这种情形下,着名的“功人功狗论”横空出世。

《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当时刘邦回怼武将说:“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刘邦把发号施令的萧何比作猎人,而把冲锋陷阵的武将们比作猎狗,在抬高萧何的同时,实则也贬损了武将的价值。被比喻成一条狗,想必武将们是非常不悦的,只是碍于说出此话的是皇帝本人,不好发作而已。但是,一千多年后却有一个人,他为了活下去,竟然主动自比作狗,此人便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耿炳文。

那么,作为朱元璋晚年最器重的元勋,耿炳文到底为什么要自贬身价,自比作狗呢?

明太祖朱元璋是个争议性很大的历史人物,后世对他最大的诟病之处便是过河拆桥,残杀功臣。诚然,朱元璋在位31年,期间杀戮无数,仅在“洪武四大案”(空印案、胡惟庸案、郭桓案、蓝玉案)中,所杀之人就超过了10万。到朱元璋驾崩时,曾经位列公侯的开国功臣们,只剩下了郭英和耿炳文两人。

郭英之所以能高寿善终,主要得益于他有一位好妹妹(一说是姐姐)郭宁妃。郭宁妃是朱元璋的第一宠妃,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不再立新皇后,而代行皇后之责统摄六宫的正是郭宁妃。洪武晚期,郭宁妃实际上已经是后宫之主。正是在同胞姐妹郭宁妃的庇护下,郭英才得以保全了自己。

但是,另一位“幸存者”耿炳文的情况却截然不同。

耿炳文是朱元璋的的濠州(今安徽凤阳)老乡,他的父亲耿君用是朱元璋最早期的左膀右臂,早在朱元璋第一次回乡征兵时,耿君用便加入了起义军,属于和徐达、常遇春一批的元老。很快,耿君用因军功卓着被朱元璋任命为管军总管,但不幸的是,在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攻打张士诚的宜兴之战中,耿君用战死沙场。耿君用死后,朱元璋悲痛万分,就让耿炳文承袭父职。

耿炳文承袭父职后,战功赫赫,屡次打败张士诚的军队,历任总兵都元帅、大都督府佥事等要职。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耿炳文获封长兴侯,食禄一千五百石,世袭罔替。

封侯拜将不难,难的是“权倾朝野而朝不忌,功高盖主而主不疑”。洪武王朝31年期间,朱元璋从未停止过屠戮功臣,但耿炳文却能在腥风血雨中遗世独立,活到最后。究其原因,除了军功和其父在朱元璋心中的特殊地位,更要归功于耿炳文自身的性格特点和处事风格。

耿炳文虽为武将,却深谙为臣之道。从胡惟庸到李善长,从蓝玉到傅友德,耿炳文眼睁睁地看着文武群臣一个个、一波波惨死在了朱元璋的屠刀下,他也曾惶惶不可终日。不同于汤和的见好就收、急流勇退,耿炳文保全自我的方法是谦卑到尘埃里,其中最典型的事例就是“自比作狗”。

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耿炳文邀请翰林学士刘三吾撰写了一篇《追封三代神道碑铭》。写这种碑铭的惯用手法就是吹嘘自己的功德,但耿炳文则恰恰相反,他一心收敛光芒,再三叮嘱刘三吾措辞一定要谦卑低调,尽可能把自己的那些战功都归于朱元璋,并以刘邦的“功人功狗论”为参考,说自己不过是听指挥的猎狗,朱元璋才是发号施令的猎人,战功在人而不在狗。

刘三吾按照耿炳文的嘱咐,最终成文是这样的:“是功也,狗之功也,其敢以自名?今故为三吾言之也。然则侯前后所历战,百战百捷,其功大矣,侯虽不敢自名其功。而功之在侯,犹猎之不能忘犬,犬之不能忘所自也。如此其克有今日也,宜哉!”(节选自《敕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秦王左相兼陕西行中书省右丞长兴侯耿炳文追封三代碑铭》)

耿炳文自比作狗,谦卑至此,实则是在释放一种信号:我愿忠诚如狗,绝不敢居功自傲。朱元璋因此对耿炳文十分放心,自始至终信任他,重用他,并把他留给朱允炆作为股肱之臣。

耿炳文的自保之道的精髓在于低调,在于谦卑,更在于懂得摆正自己的位置。

至于耿炳文的最终结局,有两种说法,其一是死于靖难之役中的真定之战,其二是兵败真定后,朱允炆以李景隆代耿炳文为主帅,朱棣篡位登基的第二年,耿炳文遭到刑部尚书郑赐、都御史陈瑛的弹劾,说他的衣服、器皿上有龙凤的图饰,大逆不道,耿炳文因此畏罪自杀而死。

但不论怎么说,用这样的一个擅长防守的大将去负责进攻燕王朱棣,这样的安排也够让人郁闷了的,但眼下的朱允文也没有更多的选择,毕竟能打的将领都已经被自己爷爷朱元璋杀光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碧蓝航线界限 综漫致郁系作家,让女主泪洒 清穿:康熙继后的养崽和独宠日常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圣魄魔道 我变成了妖怪 女配拒绝当炮灰 狂野的乱世,不羁的江湖 完美失控 快穿之这个戏精很6 上位[娱乐圈] 穿越大周 纵剑万里,从落魄杀手开始 军少大人,体力好 萌妻高高在上 封神之福运大王 江湖亲启 最强仙帝在都市 旗袍佳丽的风华绝代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抗日之中国战神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代号惊蛰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董卓之子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大隋主沉浮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 我是袁术袁公路 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 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 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 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 强国,从清末开始 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 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 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 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 我乃边军一小卒 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 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 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 烽烟四起:逐鹿天下 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 无敌小公爷 
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 码十三 - 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txt下载 - 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最新章节 - 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