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汉

月下狂琴

首页 >> 倾汉 >> 倾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世子无双 亮剑:让你驻防,你却团灭鬼子 嫡女惊华:倾世小魔妃 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逍遥小贵婿 后妈的女友gl 摊牌了我是假太监 三国之我成了大汉天子 漠唐 
倾汉 月下狂琴 - 倾汉全文阅读 - 倾汉txt下载 - 倾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九十三章 袁绍的重视(上)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老师。”

很快,韩非与崔琰就来到了郑玄的住处,韩非轻轻地撩帘笼走了进去,只见郑玄正躺在塌上,身下铺了一张凉席,塌侧,站了两名侍女在一旁照看着,郑玄双眼似开似阖,好象是在假寐,轻微皱起的眉头,看得出老人并不舒服。

韩非嗫足上前,轻声唤道。

“哦,是学远啊。”郑玄微微张开双眼,看了看身前,见是韩非,“你早间才走,怎又回来了?为师听说你军务颇多,知道你的关心,可为师这不过也就是小病尔,不可为之耽误了你的大事啊。”

韩非早上过来给老师请安,这才知道老师病了,上午忙着帮沮授、刘惠他们了,午时才过,韩非惦记着老师的病,这才准备了酸梅汤。

“一些杂事,有奉孝在就可以了,倒是老师的身体,”韩非上前,与崔琰将郑玄轻轻地扶起,倚在一枕头上,“老师年岁已高,若不注意,才是大事。冀州天气闷热,不比高密,张先生连开几副药也不见效果,弟子正是听来一偏方,据说于消暑有着很好的效用,就煮来一些,看对老师可有作用。老师,来试试这酸梅汤如何?”

“酸梅汤?”听到韩非的话,郑玄却是以手抚髯,眼中露出了惊奇之色,目光也很快就落到韩非手中捧着的那个竹筒上。

对于来到冀州,郑玄一点也不后悔,在这里,韩馥对他很是尊敬,韩非这个弟子对他也很是孝敬,如今儿子在冀州谋了份差事,相信有着韩家父子的照应,以后也错不了;而自己得闲清净,著书立说,日子过得倒也惬意。

不过。郑玄却也隐约的看出,冀州表面上太平,可底下却也是凶流涌动,虽然现在的他不关心政治,但并不代表他没有这些眼光。

如此,也为以后而担心不已。

同时,一些听来的、看来的。也让他意识到,他这个关门的弟子,似乎还有着另外的打算,听说他新收了三员大将,叫高顺、曹性、黄忠的,可在冀州这许多天。也不曾见过他们的身影,而他们的家人都还在邺城,那么,这些人又到了哪里去?

还有,那些名为“乞活”、“破军”的军队,又到了哪里去?

越是想下去,愈发的觉得这个关门弟子不简单了。

见到郑玄目光已经落到竹筒上。便将竹筒递上,微微的一笑,韩非说道:“老师,酸梅汤在此,且尝一下做得如何?”

“哦?”

郑玄伸手接过竹筒,随手将之打开,一眼就看到竹筒内泛着点点黄色的桂花瓣,还有那深红色的汤水。郑玄以前在皇帝手下做事的时候。也跟着吃过不少美食,但这酸梅汤还是第一次见到。由于汤已经变凉,因此并没有香气溢出,但这并没有影响到郑玄对这道酸梅汤的关注程度。

这两个月来,他可是深知这个弟子的每每出人意表,总会鼓捣出一些人所未见的东西来,但这些东西。或大或小都有着其独到的作用,虽然郑玄也反对韩非这明显的匠人气息,但又见他不是钻研其中,也就不好说些什么。

更难得的是。韩非的这份孝心。

崔琰这时取了两只瓷碗过来,韩非又接过竹筒,将酸梅汤分别倒进两个瓷碗内,先将其中一只木碗连同汤匙递给了郑玄。

郑玄接过之后,首先用汤匙捞起了一颗乌梅,连着汤水一同放入嘴中。入口先是感到一阵清凉,顷刻间就将郑玄体内连日来积累下的那闷热之气扫清一大半,随即而来的是一阵清甜感,一下子就将体内剩余的暑气扫空,继而传来淡淡的酸味。郑玄只感觉到到舌底生津,原本炎炎夏日是最没有食欲的,但这酸梅却是直接将他的食欲勾起。

因为这中暑,他已是连续四五顿都没有正经的吃过饭,只是一些稀粥草草,因为根本就没有半点的食欲,甚至看到了食物,还会觉得恶心。

而这一刻,他竟是非常的想进餐!

入口之下还未咀嚼掉口中的乌梅,郑玄便已经忍不住将汤匙探进瓷碗内,取来食用。很快,一碗的酸梅汤便已被喝光,韩非忙又将另一碗端了过来,道:“老师,慢一些,这里还有好多。”

“好好好!”郑玄大笑着接了过来,听声音中气十足,根本就看不出有半点病了的样子。嘴上虽是这般说着,可手上的动作一点也不慢,一匙复又一匙,显得胃口很好。

一旁的崔琰看到老师这般狼吞虎咽的样子,又听到老师那中气十足的笑声,眼珠子险些瞪了出来,难道,师弟这是灵丹妙药不成?前一刻,老师分明还是一副病怏怏的模样,怎么这一眨眼间……

忍不酌奇的他,忙又取来一只碗,给自己倒上了少许的酸梅汤,轻轻地浅尝了一口后,便如郑玄一般,再也停不下来,只一恍眼的工夫,半碗的酸梅汤已进了肚中。

崔琰只觉得全身上下的毛孔无一不是张开,炎炎的夏日中,他竟生出了一种久违的清爽之感,目光不由得又落在了那盛有酸梅汤的竹筒之上,却又暗暗摇了摇头。

这是师弟做给老师的啊!

直到将一竹筒的酸梅汤都吃完之后,郑玄还是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放下汤匙,身心的爽感,使老人家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这道酸梅汤可为传世之饮品,喝了这一道酸梅汤,为师这病,也就好了大半矣!”

“老师喜欢就好。想不到这酸梅汤竟是真有这般的效果,弟子这就命人多准备一些,以抵这炎炎之气。”韩非呵呵笑道。

“夏日里能有这一存在,也不觉得难熬矣。”崔琰也是笑道。

他也喜欢上了这酸梅汤的味道。

“方才公与、子惠他们有来过,”师生三人谈笑了几声,郑玄话音一转,目光看着韩非,见他一点没有意外的模样,这才削着继续说道:“和为师说起了你那些算法以及符号之类,还提起了那非数,以为师来看。其作用,几不下当年蔡侯发明纸张,若是你之精力能一心用在学问上,将来的成就,怕是震古烁今。”

“这个……”韩非有点抹不开面子了。

沮授、刘惠他们能来到郑玄这里,韩非一点都不感到奇怪,毕竟。郑玄代表着学术界最高一层的存在,非数若是能得到郑玄的认可,那也就代表着得到了天下的认可,其作用也无疑是得到了肯定。

只是,韩非没想到,竟得到了老师这么高的评价。

自家人知自家事。就自己的那两下子,还谈什么震古烁今?嗯,剽窃的本事倒是震古烁今!

“弟子也不过是偶有所得,那当得老师如此盛赞,更谎论震古烁今……”韩非连连谦虚着。

“呵呵,学远不要妄自菲薄,其实学问就是这样。就如你曾经说过的那句一般,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只是,你之身份不同,为师也知道让你一心的钻研学问是不可能了,这才有此一叹,呵呵……”郑玄一笑,笑中意味颇多。似是对韩非的赞许,又似是对韩非这样的人才不能钻心学问的惋惜。

“天下尚不安,何以安心于学问?学问可造福苍生,却救不得眼下。老师,弟子志不在此,让老师失望了。”韩非躬身道。

“当年孔圣人门生天下,也是各操其业。各守其志,世人万千,各有各的路,为师明白。”郑玄点点头。“你为苍生而搏,为师甚慰,只是不知道,这乱世何时才能得到平息,黎民苍生几时才能脱得苦难。”

“应该……不会远了吧。”

韩非目光炯炯,透过窗口,望向了并州的所在。

……

河内。

袁绍如今的日子并不大好过。

讨伐董卓之后,联军各自散去,袁绍就憋了一肚子的火气。

首先,就是孙坚得到了传国玉玺,却坚决不肯交献出来。若是他能得到玉玺,再有刘虞的存在,那……

一直都有这样的传说:得玉玺者,得天下!

难道说,这天下,将为孙文台所得不成?

袁绍不甘,遂使人令刘表劫孙坚,无比要将玉玺夺下来,将孙坚杀死。可是,两月以来,南方的战况一直处在胶着状态,虽然刘表以兵力的优势占据了上风,可没有数月的时间,根本就不可能拿下孙坚!

这让袁绍不得不感叹,孙坚不愧是江东之虎,远远不是一书生所能对抗的,若不是刘表有着十数倍的兵力,恐怕……

二者,刘虞又拒绝了他再次提议为帝的计划,这让袁绍一边骂刘虞无能懦弱的同时,又是无可奈何。

至于三者……

周昂率军投靠了袁绍,其后,依靠部将虎牙都尉刘勋的努力,上党太守张杨和自称南单于的匈奴王子的于夫罗也决定了投靠袁绍,现就屯扎于漳水,有了周昂、张杨与于夫罗的人马投靠,袁绍的军队,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全面的改善,按理来说,袁绍本当高兴才是,可……

自上月起,冀州方面拨给他的粮草,量减半了且不说,还总是迟迟不能送到。押运粮草的冀州将领说:冀州连日大雨,道路泥泞难行,桥梁多有冲断……

总之,借口无数,每一次都变着花样的来为迟到的粮草解释着,让袁绍一肚子的火气没地方撒去,却又不敢真就得罪了冀州。

毕竟,他还要依靠冀州养活他的大军,真若是逼得韩馥翻了脸,掐断了他的粮草供应,那,他这些军队可真就只能是饿死了。而且,韩馥还派了两员大将,赵孚、程奂率弩兵万人屯驻于河阳,名为助他袁绍讨伐董卓,其实袁绍也明白,这是在监视、阻挠于他,甚至,他想率军回渤海都变得不可能!

如果是以前还好,毕竟军队数量不多,就算是粮草减半,迟迟不能抵达,也足够他的军队消耗了,可如今他收了三支的人马,这粮草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现在,袁绍一恨孙坚,二就是恨冀州。尤其是韩非!

袁绍很了解韩馥这个人,知道依韩馥还做不出这等的事来,而在冀州,真正能左右得了韩馥决定了,也只有这韩非了,显然,这些手段都是出自了韩非的手中。

袁绍倒是猜着了。正是韩非出的主意,与沮授等人商议的计策,借夏日多雨为由,迟迟地不发粮草,为的,就是困死袁绍的军队。

“主公。”

下方许攸拱手说道:“攸已使人探听得知。冀州虽然也是偶有降雨,但还未到道路泥泞难行的地步,更别说桥梁多有冲断了,显然,冀州是有意要为难主公。”

袁绍阴沉着一张脸,微闭着双眼,久久不曾言语。

没有许攸的情报。他也早就料到,那些,无非是冀州的托词罢了,想来,他与公孙瓒合谋之事,已经为冀州所察觉,如果不是这样,韩馥绝不会使人在这里监视于他的。只是。他了解韩馥,也知道之所以还给他的军队派粮,无非是想在道义上占住脚跟罢了。

表面上支持他袁绍讨伐董卓,其实,就是不死不活的这么拖着他,反抗无力,不反抗就这么半死不活的。

“主公。不若联络公孙,打破这僵局吧!”郭图见袁绍久久不曾说话,斟酌了下,便开口说道。

“我又何尝不想。只是……”袁绍叹息了一声,终是开了口,道:“只是,时机常不成熟啊。幽州不平,公孙瓒是绝对不会出兵的。刘虞此人虽然暗弱,但也不是可无视的,他又岂能不知公孙瓒的狼子野心?若公孙瓒真敢绕开刘虞,攻打冀州的话,保不准就给刘虞抄了老家,公孙瓒绝不会冒这个险的。”

“那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他冀州骑到我们的头上,作威作福?”郭图愤愤地道。

“若不然,还能如何?”许攸淡淡地道:“时下之计,只能等,等公孙瓒拿下了幽州,届时,才是主公以及我等扬眉吐气之时!越王可卧薪尝胆,最后终是灭吴,主公现在要做的,就是效仿越王。”

“诸位,以你们观之,那韩非小儿如何?”袁绍突然问道。

韩非?

诸人都是一愣,怎么说着说着,又扯到了韩非的头上?

不过,略是一想,便明白了过来,先说话的是武将,只见一大将先是说道:“此子当有万夫不当之勇。虽然说其当日败吕布多有取巧之处,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之武艺,更重要的是,他如今才是十六岁,武艺处在上升时期,难保不几年后,又是一吕布的存在!”

“不错,高将军所言极是。”其余的将领也是纷纷点头不已。

那高姓的大将,也就是高览,只听他接着说道:“若说韩非真实的武艺,当与末将在伯仲之间,比不得颜将军与文将军的勇武,但其人擅于用智,又多有手段,其两次林阵,对阵华雄,虽然末将不曾亲眼观战,但无疑,其之武艺比不得华雄,仗了兵器的诡异才能得以周旋,而之所以能杀得华雄,则是因为那一回马枪出奇制胜;至于败吕布,则是因为那些暗器的原因,只要提防他的暗器,有颜将军、文将军在,此子当不足虑。”

袁绍点点头,对于高览,他还是很信服的。

“高将军也说了,他韩非擅与用智,”与高览颇是不对付的郭图这时反驳道:“其之武艺或许还不足为虑,但其火烧函谷关之谋,仍不足为虑吗?”

“你!”高览眉头一立,指着郭图,却说不出半点的反驳来。

他本就不是一擅长言辞的人。

“主公若取冀州,韩非无疑是最大的心腹之患,不过,只要韩馥还在冀州牧的位置上做一天,冀州的军权就不会交到韩非的手中,是以,韩非虽然需要给予重视,但还不足以关系到整个取冀州的计划,只消以一勇武之士辅以一多谋之人,当可断冀州一臂也!”郭图洋洋得意地道。

袁绍连连点头,韩馥是什么样的人,他再是清楚不过了。

“主公,你看看这个。”这时,许攸从袖子中取出一块叠好的绸布,双手呈了上来。

“这是?”袁绍纳罕。

许攸面色凝重,“主公一看便知。”

袁绍闻言,双手将绸布展开,可紧接着,眉头就是皱了起来,上面的东西,他竟是一个也看不明白,当即抬头,“子远,这是什么?鬼画符一般的东西,一个也看不明白。”

“主公,这就是冀州现采用的计算方法,冀州现在上下粮草以及一校务的帐目,都是用这宣号记录的。”许攸慢声说道。

“哦?”袁绍愣了愣,不禁又打量了几眼绸布上面的符号,可越看越是不明白,不过,他倒是看得出,这上面多是由十个未曾见过的符号所组成的。

“这在冀州被成为‘非数’,也有人称之为‘公子算术’,乃是由韩非所创。”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快穿】欢迎来到手撕白莲炼狱 抄家前,小奶包搬空京城去流放 小师妹别浪,师尊盯上你了 无尽破限,我在高武天道酬勤 背剑之人 从小卖铺发家,仇人坟头草三丈高 末世重生后,我获得了无限空间! 开局被陷害,我原地突破绝世医仙 穿越从开荒开始 女富婆的第一神医 上错花轿嫁病弱权臣,被宠冠京城 凡人修仙从炼药学徒开始 开局南洋一小国,吊打列强!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开局创建米忽悠,全网求我别刀了 我在大唐做战神 男欢女爱 皇朝争霸!开局八百影密卫 绝色神雕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诸天皇帝聊天群 谍海风雷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特工代号431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大唐皇太子 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三国:貂蝉,把头发盘起来! 唐奇谭 红色脊梁 大汉兵王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大隋主沉浮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美漫里的国术强者 
最近更新穿越梁山成霸业 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 古今名人记 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 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明朝皇帝往事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重生大明1635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穿越古代无理造反 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哈哈大汉那些事儿 镇国世子爷 
倾汉 月下狂琴 - 倾汉txt下载 - 倾汉最新章节 - 倾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