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晋国风云

千里草人

首页 >> 春秋晋国风云 >> 春秋晋国风云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流氓帝师 世子的侯门悍妻 替身太监:我替皇帝宠后宫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东汉末年烽火路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超时空史记 佣兵禁地 
春秋晋国风云 千里草人 - 春秋晋国风云全文阅读 - 春秋晋国风云txt下载 - 春秋晋国风云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75章 赵盾设公族之职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现在,既然决定不管中原争霸江湖上那些事了,赵盾也便集中精力继续他的改革了。

经历了差点被晋灵公干掉的赵盾,此时回想起来还是心有余悸的。

晋灵公如果再年长几年,等到自己政治上成熟了,有了足够的势力,那要搞定一个中军元帅那是分分钟的事!

因为,晋国与其他诸侯国最不同的一点,便是晋国的国君权力极大!

国君的权力来自于哪里?

来自于实实在在可控制的地盘!

前面我们讲过,晋国自晋献公以后,公室的土地便不再分封,而是全部属于国君所有!

因为晋国的公室子弟在国内就只剩下国君一人,其余的公室人士都去了国外生活!

这导致了晋国公势力极弱,但也相应的使代表公族的国君权力极强。

因为手头掌握着大量土地,基于土地的人口、财富使当时的晋国国君成为了最有权力的人。

晋国不断进攻戎狄部落,侵占戎狄土地。这些土地有一小部分封给了功臣,但大部分都是掌握在国君手里的。

而且,由于历史上群公子被屠戮或遭流放,再加上晋国公子除世子外均不得留在晋国的规定,使晋国国君手头的土地越来越多,从而权力也越来越大。

当然,其他诸侯国君与晋国一样,形式上是权力至高无上,因为国君最大嘛。

但在实际上,这种权力是要有物质基础来配套的。

国君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就是手头可控制的土地!

周王室为什么衰落?

就是因为周天子不断分封,结果将全天下的可封之地都封得差不多了,最后留给自己的,只有一个洛邑及附近几块地盘!

没有了土地,便没有了粮食,没有了财力,也没有了兵源!

如鲁国,最后国君的权力到哪里去了,到三桓手里了。

宋国更是奇葩,宋国是严重的公族力量超强型。整个国家上下都是子姓,这些公族子弟,哪一家不需要封地?

晋国的权力集中到国君一个人身上,导致晋国很快便能形成集中统一的意志:国君的意志。

对,国君的意志迅速提升为国家意志,然后群策群力,集中力量办好大事!

这,正是晋国能够数百年称雄春秋江湖的关键因素!

但这里一个严重隐患埋下了,这便是当国君英明有为时,晋国国力迅速提升;当国君暗弱无能时,晋国的发展便受到严重影响。

晋献公、晋惠公、晋文公、晋襄公时代,正是国君英明有为时,从而晋国迅速崛起,成为春秋第一号强国。

但晋灵公却是一个乱来的主,所以晋国到此时不得不从争霸中原中退出!

还有一个严重隐患,那便是国君因为权力过大,到最后可以随心所欲处置卿大夫。如晋灵公甚至可以调动力量来杀执政的中军元帅!

这就在客观上需要一个至少相对可以抑制国君权力的改革。这个改革,赵盾把突破口放到了公族势力的培植上。

但晋国的公族都在国外,难道要将这些公族人士都回国?

但是,以前晋惠公、晋文公、晋襄公时代,尤其是连晋文公晋襄公这样的明主,都不想将公族人士召回来!

反而以晋国公族规定的理由,继续着晋国国内只留世子的传统,难道现在的晋成公会同意?

将这些公族人士召回国,对国君的隐患是显然的。他们凭着公族身份,将逐渐占据晋国国内一些重要职位!

从而不断消弱国君的权力,甚至可能发生推翻现任国君、废立世子等一系列恶性权力斗争事件!

这样的恶性权力斗争事件,在整个春秋江湖其他各诸侯国中,实在是太司空见惯了。

晋成公成长在周王室,尤其看到了王室内部的争权夺利,王子带造反、王子朝造反等等,多了去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自家人搞自家人,远比外人搞自己来得可怕得多!

对晋成公来讲,他宁愿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别人,也不愿分给自己的兄弟等公族人士!

因为所谓的公族人士,有许多其实已经成了只拥有了晋氏公族这个血统,不再与国君真正心连心了。

晋成公当然不同意将公族人士召回国,那要加强公族力量,怎么加强?

赵盾是有办法的,赵盾的办法就是让晋国卿大夫的嫡子担任公族!

注意啦,这个公族跟列国诸侯的那个公族是不同的概念。

列国诸侯的公族指的是公室的宗族,放到周天子那里便叫王族。赵盾提出的公族概念是一个官职!

即赵盾设置了一个叫公族的官职。

为什么要设官职?

难道以前的官职不够多吗?你赵盾是要搞机关人事膨胀吗?

当然不是。

在春秋各诸侯国里,在朝中为官的人往往有两种身份,一种是级别,如赵盾,他是卿大夫;一种是官职,如赵盾是中军元帅。

一个诸侯国里的卿是有限的,如晋国最多时设置过12卿,现在是6卿。大夫是世袭而来或者是因功而提拔的,数量也是有限的。

但具体的官职呢,那是很多的,晋国的六卿具体官职便是各军帅佐,此外还有负责农业的、外交的、占卜的、祭祀的、史官、手工业、刑律、司马等等。

这些官职,原来的任免权都集中到了国君手里,对郑国鲁国这样的诸侯国而言,国君往往将自己的宗亲子弟任命为各位官职。

也就是说,当时春秋主要的是任人唯亲,这些宗亲便是公族人士。

就这样,公族人士基本占据了朝中的各级官职。尤其是那些具体负责国君起居饮食生活、养马狩猎等官职,别看不起眼,但足可以影响国君!

晋国是个例外,晋国由于公族人士都在国外,所以国君有了任免权后,便按照自己的意愿任命公族外的人士做官。

这便导致了一个问题:当国君是个明主时,官员基本是好的;当国君是个昏君时,他任命的官员便往往良莠不齐,甚至有的人品低下。

正是如晋灵公这样的国君,将一些人士任命为官。然后,动员这些人士胡作非为。

我们前面讲过,晋灵公修建高台,蓄养死士,装修花园等等,都是有具体的人负责去做的。

这些人都是晋灵公自己的任命的人,到最后,他居然可以摆出鸿门宴意欲杀掉赵盾。

赵盾的人事改革,就是限制国君随便任免官员!

他提出,让卿大夫的嫡长子担任公族,附加的一条便是这个公族官职是可以世袭的!

由于实现了世袭,那只要这个卿大夫不犯错,他的儿子们都可以在朝中为官!

什么意思?

比如赵氏家族,本来赵氏家族只有一个是大夫,即现在的赵盾,执政的中军元帅,已经在晋国朝堂当官了。

现在可以考虑让赵盾的儿子赵朔也去朝中为官,具体官职便是公族,分管某项具体工作!

这个具体工作,也就是具体职位,任免权仍旧掌握在国君手里。只要不犯错误,这个职位可以世袭。

公族是配套有封地的,国君分赏土地给公族作为食邑,那国君的土地控制量便相对减少。

有了具体职位,并且只要不犯错便可以世袭,那国君的人事控制力也得到弱化。

土地控制权和人事控制力,这两项国君最重要的权力由此而得到相对消弱。

那什么力量得到了强化?公族力量吗?

显然,不是真正的公族力量得到了加强,而是卿大夫的力量得到了加强。

面对着执政的中军元帅赵盾所提出来的以消弱君权、强化卿大夫权力为目的的这种人事制度改革,晋成公作为国君,为什么能够同意呢?

很显然,一方面,此时的赵盾权势太大了。

晋成公刚回晋国,他需要赵盾的全面支持。同样,他也需要全面支持赵盾。晋成公能够得到君位,内心上是感激赵盾的。

另一方面,晋成公从自己的侄子晋灵公身上得到了教训:正因为国君权力过大,所以才会导致乱来。

只要国君乱来,你权力再大,也是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区区一个赵穿就干掉了国君!

晋成公是谨慎的,刚即位的他表现出了高度的政治成熟感,他把全部国政都委托给赵盾:

“元帅办事,寡人放心,一切都按元帅的意思办吧。”

晋成公还在朝堂公开为赵盾弑君辩护:“元帅一心为国,弑君之事着实与他没有关系。谁还敢妄议此事,寡人定不轻饶!”

是的,晋成公同志,你是明智的,有多大权力,就应该有多大责任。

权力这东西是一把双刃剑,并非越大越好!

但是,晋成公同志,你更是糊涂的!

为了你此时的君位稳固,你向以赵盾为首的卿大夫们作出的这个妥协,将导致晋国国君权力越来越小,使卿大夫的势力越来越大,最终成为晋国灭亡的根本因素!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凡人策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最强修仙法星辰衍变 艳海风波 玄鉴仙族 穿越大周 肥水不流外人田 踏天境 绝品桃花命 触手可及的星星 和竹马睡了以后 曼陀罗妖精 霸道总裁毒宠美妻 琥珀之剑 赤心巡天 我是大球星 不是吧君子也防 异世无冕邪皇 逆世谋妃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大唐皇太子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代号惊蛰 明末朱重八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董卓之子 家父唐高祖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生死主 
最近更新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 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 纨绔世子觉醒 请摄政王赴死 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 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 李淳风 反攻从野人山开始! 亮剑:缴获太多,震惊李云龙 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 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 宋歌声声慢 红楼:战神贾芸我只手镇天下 穿越三国,开局宣布大秦复国 大明伪君子 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 都穿越了,谁还循规蹈矩?! 天命逍遥王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我的外卖通万朝 
春秋晋国风云 千里草人 - 春秋晋国风云txt下载 - 春秋晋国风云最新章节 - 春秋晋国风云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