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物语000

首页 >>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我在大唐做战神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贵女撩夫攻略 逍遥小贵婿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物语000 -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全文阅读 -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txt下载 -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58章 崇祯的感慨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建奴镶黄旗旗主英俄尔代一起被溃兵裹挟着后撤。

气的他连砍几个鞑子,并声嘶力竭大骂

“后退者,杀无赦……”

兵败如山倒,虽然靠近他的都是战斗力超强的镶黄旗满洲兵。

可此时他们也无法转身作战,只能嗷嗷怪叫着被溃兵推着逃跑。

一些急眼的建奴牛录章京和甲喇章京,急忙举刀砍翻几个推搡着他们的蒙军。

可很快又有更多溃兵潮水般涌来,他们唯有被动的被溃兵推搡着撤退……

明军后方孙应元和黄得功二人并未让麾下追杀建奴,他们微笑看着杨国柱等几个总兵。

片刻后,黄得功才说道:

“小白脸,都说明军畏敌如虎,可今天他们全部像打鸡血似的追杀建奴,这下够建奴喝一壶了,哈哈……”

孙应元微微一笑道:

“这几个总兵本来战斗力就还可以,若是刘泽清王朴之流,建奴反身应战,他们肯定比兔子跑的还快……”

二人正谈笑风生时,一匹战马飞快跑到他们面前,马上之人高声叫道:

“二位将军,陛下口谕……”

来人正是岳洋麾下锦衣卫,他对孙应元和黄德功说几句话,随后催马离开。

黄德功立即叫过虎贲军龙营主将贺豹,同时孙应元也对龙腾军龙营主将燕雄鹰交代一番。

“喏!”

二人领令,随后率领麾下脱离大部队而去……

“护国军勇士们,随本帅杀建奴……”

两支军队离开后,黄德功和孙应元立即抽出腰间长剑,率领两军虎营想建奴逃跑方向追杀过去。

贺豹和燕雄鹰率领两军龙营离开,虽然对联军战斗力有一定的影响。

但两个虎营还有近两万人马,加上杨国柱他们的四万人马,还是照样碾压建奴镶黄旗……

建奴镶黄旗被溃兵裹挟着离开乳峰山,下山不久前方即是一片空旷之地,镶黄旗旗主英俄尔代还想利用骑兵优势反击一波。

回头一看,四千多旗丁和阿哈只剩一千多人,汉军也只有几百人,相比之下,蒙军人数最多,约有三千人左右。

不等英俄尔代传令,蒙军已经催马快速越过前方建奴满洲兵,正拼命向前狂奔,要打建奴自己打,他们不奉陪了。

蒙军加入建奴八旗的目的,就是为了跟随建奴入关劫掠,最近几年建奴入关屡遭重创,蒙军也一万多人马被诛杀在关内。

如今跟随建立看不到任何希望,他们凑个热闹还行,不会再为建奴卖命了。

看到蒙古人脱离战场,镶黄旗旗主英俄尔代长叹一声:

“蒙古人都尼玛是小人,形势一旦对大清不利,他们马上就会生出异心,还不如汉军忠诚,传令,快速向主力靠拢!”

“喳!”

建奴镶黄旗旗主英俄尔代一声令下,四千建奴镶黄旗满洲兵立即催马向主力撤退的方向狂奔。

他们身后的汉军和旗丁包衣们,此时正被明军追杀,为了保证镶黄旗正兵编制完整,英俄尔代只能让其自生自灭了……

“撤,汉军旗快撤……”

汉军镶黄旗固山额真马光远看到建奴跑了,他急忙飞身上马,同时高声喊叫,让为数不多的汉军快跑。

几大汉奸在建奴这边也在勾心斗角,皇太极对此很清楚,只要不耽误打仗,皇太极对此一直睁只眼闭只眼。

一旦镶黄旗汉军被彻底打残,马光远也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所以他在逃跑之前,还想把活着的麾下带回去。

“砰……”

他话音未落,突然一声枪响传来,马光远的脑袋被一枪打爆,死尸在战马上摇晃几下,随后摔下战马……

马光远一死,本就大乱的汉军立即一哄而散,同样都是火铳兵,他们连被追杀时,一心只想逃跑,连一枪都来不及放。

贺人龙他们率领麾下明军很快追上来,骑兵迅速出击绕前截击,拦截他们败退的道路……

建奴和蒙军都已经暂时逃掉,他们扔下的这一千多旗丁和奴隶,此时已经都绝望了。

突然,不知是谁第一个扔掉兵器投降,紧接着有绝大部分人都扔掉兵器跪地投降:

“不要杀我们,我们投降……”

贺人龙哈哈大笑:

“你们投降?谁允许你们投降的?给本帅杀光他们”

说罢,贺人龙一挥手,他麾下秦军看到鞑子脑袋立即眼睛冒光,迅速上前把这些人包围起来,举刀就砍……

一阵惨叫传来,这些所谓的清兵脑袋被一颗颗砍掉……

吴三桂担心秦军把清兵脑袋砍光,急忙叫道:

“贺帅,让你们的人手下留情,给其他总兵留几颗脑袋吧!”

贺人龙嘿嘿一笑道:

“兄弟,这样不好吧,刚才这帮孙子已经投降了,本帅这是在杀俘虏,皇帝怪罪下来,咱老贺担着,绝不连累兄弟部队了,嘿嘿嘿……”

听到他们在杀俘虏,吴三桂顿时一愣,看看还活着的几百人,他默默退到一边,反正又不是真鞑子,没有必要承担杀俘虏的罪名……

辽东总兵刘兆基和宣府总兵杨国柱则笑骂道:

“好你个贺疯子,秦军吃肉好歹也给兄弟们留口汤吧,快让你麾下将士让开,本帅愿意承担杀俘虏的罪责,辽东和宣府兵上去练练手……”

……

大凌河

朱慈烺率领神武军绕道快速急行军,在多尔衮他们撤到大凌河之前,两万神武军和一万虎豹骑已经在此列阵等候。

在朱成功和黄蜚率领麾下水师拿下大凌河城不久,施琅率领近百艘小型战船来援。

大凌河锦州段五十里范围已经被明军水师控制,附近船只基本被明军水师全部炸毁,浮桥和石桥同样一座未留。

这次大明凭借水师优势,水陆两路大军严控大凌河和松锦地区,建奴插翅难飞越大凌河,朱慈烺势必要把皇太极消灭在锦州。

当然,由于多尔衮严密封锁皇太极死亡消息,无论是神武皇帝朱慈烺,还是明军诸位总兵,到目前为止都还不知道皇太极已经吐血身亡。

神武军在距离河边三百步左右列阵之时,朱慈烺和崇祯在卫队保护下来到大凌河岸边。

朱慈烺虽然知道大凌河之战的惨烈,最终导致明军在辽东尽失,但毕竟他没有亲身经历,只是心里有些感慨而已。

可崇祯太上皇此时心情和他却完全不同,没有人比崇祯更清楚,在大凌河之战时,他心里有多么无助。

此时大凌河面上密密麻麻全是大明战船,看着战船上高高飘扬的大明龙旗,又看看不远处的大凌河城,崇祯太上皇非常激动,在他闭上眼睛瞬间,眼中有两滴泪水悄然滑落……

他想起了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想起战死在大凌河的数万大明将士,他想起被吃掉和饿死在锦州城里的上万百姓……

那时明军能有如此战力,那时大明若能调动数百艘战船,大凌河之战绝对不会惨败,明军在辽东更不会失去和建奴有一战之力的军队……

沉默良久,崇祯太上皇突然问道:

“皇儿,你能猜到崇祯四年,大凌河之战惨败的最终原因吗?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大臣告诉父皇真实情况。

朝廷连续派兵救援,结果每次都是惨败,其中还有两次援兵全军覆没,若那时朕有现在明军兵力,大凌河之战胜负几何?……”

朱慈烺顿时一愣,他没有想到崇祯会这么问他,看来大凌河之战崇祯一直被蒙在鼓里。

那时明军虽然无法和现在明军相提并论,但若战术得当,绝对不会打成那个惨样,胜负至少五五开。

用现在护国军去打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就算让孙应元来统帅,都能把皇太极打出屎来,有可能直接灭了建奴。

崇祯太上皇还是不了解现在明军的强大,不要说打大凌河之战,可以说放在古代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是最强军队。

数十万支线膛枪,数千门大小火炮,七万铁甲骑兵还配手铳,还有火箭军和手榴弹,军官装备手铳,二十五万严格训练军纪森严的护国军,放在古代任何地方皆无敌!

朱慈烺知道,大凌河之战因为明朝要重筑大凌河城,以屏蔽锦州,皇太极不干,亲率大军来搞拆迁。

此前袁崇焕就曾两次试图重筑大凌河城,但均被后金军队破坏,这次也不例外,看来大凌河城是皇太极的底细。

明军负责修筑大凌河城的主将是祖大寿,巡抚丘禾嘉和祖大寿不和,孙承宗建议把巡抚调走。

本来,城中有士兵近三万人,其中包括祖大寿直属的精兵四千,负责修筑城池的班兵一万四千,以及负责保护筑城顺利进行的石砫土兵一万。

但在皇太极率后金军队袭来之前,明朝内部进行一次政治斗争,导致这近三万士兵离开了一半。

当时,丘禾嘉在朝中的后台梁廷栋被罢免,朝中很多文官说不该修大凌河城,要追责他。

丘禾嘉吓得赶紧撤了,还带走了一万石砫土兵,及班兵四千,也就是说他直接带走一万四千军队。

因此,当后金军袭来时,大凌河城中只有兵一万四千左右,加上商人、家眷等万余人,总共城中有三万余人。

祖大寿当然知道打不赢,在后金军队用壕沟合围大凌河城之前,他率部突围四次,均告失败,最后只能在后金军队的壕沟围城中闭门待援。

大凌河城中的粮食不多,随时会被后金攻破,能否得救,就要看当时已经赶赴锦州的明军辽东统帅孙承宗的本事了。

而后金军队在皇太极的指挥下,把大凌河城用壕沟围住后,也开始围而不打,坐实了要围城打援。

大凌河城被围困十天后,明军开始动了,在随后的一个多月内,明军从锦州四次出兵救援大凌河城。

其中,首次出兵两千,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是出兵六千,最后一次是尽出精兵四万。

结果,明军的四次救援行动全部失败,每次都败得相当惨,最后一次的四万大军还全军覆没

从整个战争的过程看,明军在救援大凌河城时,显然是犯了兵家大忌。

明军的战斗力本就不如后金军队,还采用添油战术,逐次增援,没有集中兵力和强大的后金军队决战,以获取更大可能的胜利机会。

虽然集中兵力也未必打得赢,但这种添油战术也让老帅孙承宗备受指责,成为他军事生涯中的一大污点。

后人在复盘“大凌河之战”时,也会很疑惑,孙承宗也是老谋深算,并非不知兵。

他肯定也知道后金的围城打援的打算,以及明军战斗力跟后金军队的差异,可他为何还要分批出兵救援?

孙承宗对上述明军战斗力的缺点,以及分批救援的成功可能性极低,都是一清二楚,但他没有多少选择,他要计算的还有政治账。

首先,大凌河城危在旦夕,谁也不知道后金会什么时候拿下城池。

当时跟城中已经断绝和外面联系,在锦州的明军也无从得知城中还能坚持多长时间,五天?十天?一个月?完全不清楚。

在外围的明军,只能不断派军过去,哪怕打不过去,也要让大凌河城中的守军看到希望,坚定他们守城的决心,

而且,这一战,不管战争过程如何,只要失败,作为主帅的孙承宗就要背责,他必须做出积极主动的行为,否则,在朝中的政敌不会让他好过。

军事上,添油战术不可取,但政治上必须做出姿态,不停去救援的姿态。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锦州城、松山城中的关宁军,也在逼孙承宗不停地派兵去救援。

因为大凌河城中围着的是祖大寿,大凌河城对关宁军来说,是无所谓守不守得住的,但祖大寿对整个关宁军系统来说,就太重要了。

当时,辽东将门及关宁军的头号首脑就是以祖大寿为首的祖家势力,他要是完蛋,不管是战死还是投降后金,对关宁军来说,都是毁灭性打击。

朝廷都知道祖大寿的重要性,“己巳之变”时,袁崇焕被捕,祖大寿马上带兵擅自离开,崇祯皇帝都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不敢治他的罪。

有祖大寿在,辽东将门和关宁军就是一个整体,能团结起来跟朝廷讨价还价,独占辽东,独占辽饷。

万一祖大寿不在了,这个利益集团不能短时间推出让人信服的首脑的话,就极有可能分崩离析。

所以,在后方以吴襄为首的关宁军绝不会坐视祖大寿完蛋,他们即使知道添油战术不对,依旧会逼迫孙承宗出兵。

在最终的两军决战中,明军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吴襄部的防线被后金军队攻破,他率先逃亡,导致明军失败

但在整个“大凌河之战”的四次救援行动中,他都是最积极的。

四次救援,吴襄参与了三次,去一次败一次,依然还去救援,结果再败……

吴襄是祖大寿的妹夫,是辽东将门利益集团中的重要人物,他知道祖大寿的重要性。

孙承宗或许会去赌大凌河城能坚持到明军所有援军到来之前,吴襄绝对不敢赌,站在他背后的辽东将门和关宁军也不敢赌。

他们必须出兵,孙承宗不出兵,他们哪怕违抗军令都会出兵。

战后,孙承宗黯然下野,这一战成为他政治生涯的终结。

崇祯十一年,清军入关,打到他的老家高阳,孙承宗率全族携城中军民抵抗,孙氏举族遇难,满门忠烈。

而大凌河城中的祖大寿向清军投降后,又哄骗皇太极说要招降锦州,借机逃回来。

他继续掌控辽东将门利益集团及关宁军,又赚了十多年辽饷,直到崇祯十五年时再度向清军投降。

在祖大寿投降后,关宁军归属成长起来的吴三桂执掌,吴三桂最终投降建奴,并联合其他汉奸,率兵对忠于明朝势力发起致命打击。

作为穿越者,朱慈烺当然很清楚怎么回事,可崇祯太上皇不可能知道,朱慈烺又没法和他细说。

他只能说道:

“战术上严重失望,明知建奴围点打援,却还是派兵三千五千救援,完全就是羊入虎口,有多少明军够这样消耗,为了救一个祖大寿,最终让六万救援大军全军覆没……”

“这次皇太极兵围锦州目的,依然是围点打援,他想把我护国军消灭在乳峰山。父皇看明军如何将建奴打的全军覆没,到时抓住黄太极,希望您不要太过激动哦……”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都市极乐后后宫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背剑之人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碧蓝航线界限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洛公子 我在大唐做战神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我的钢铁萌心:以德皇之名 最强修仙法星辰衍变 艳海风波 风水之王 梁寒郡的日记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长夜谍影 大唐游侠儿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唐人的餐桌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最近更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 大唐仵作笔记 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 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 侯门第一纨绔 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 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 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 权香枭婿 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 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 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 乱世:整活小砖家 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 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红楼之庶子风流 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 那年那景那些人 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物语000 -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txt下载 -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最新章节 -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