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物语000

首页 >>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流氓帝师 红楼群芳谱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重生之征战岁月 衣冠不南渡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开局穿越寡妇村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物语000 -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全文阅读 -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txt下载 -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25章 王辅臣(为盟主华雪鉴加更两章)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保定兵盾阵被鞑子重甲骑兵撞破后,正黄旗蒙军数千骑兵立即向阵内抛射箭雨:

“嗖嗖嗖……”

虽然都是骑马射箭,但这些鞑子箭术非常高超,近距离几乎箭无虚发,本就乱做一团的保定兵瞬间有数百人中箭伤亡。

古代历史上,放眼整个世界的骑射的水平,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骑兵绝对冠绝天下。

即使现在蒙古骑射远不如他们鼎盛时期,但其骑射技术依然很少有军队可以匹敌。

而建奴最着名的并非骑射,而是步弓重箭,他们基本上都是骑马行军,下马用重箭杀伤对手,随后发起致命近身肉搏。

八旗满洲兵装备精良,几乎人人双层甲,精锐白甲兵更是身穿三层战甲手中使用的乃是重兵器,如狼牙棒巨斧马槊等。

在和明军作战时,建奴白甲兵非常凶悍,他们往往能以少胜多,有时几百人杀的数千明军溃不成军。

不过八旗满洲兵并不会轻易出战,汉军八旗作为炮灰部队先上,后面是蒙八旗,之后出战的乃是一些野人女真和阿哈,建奴八旗满洲兵在最后才会出场,一锤定音捞取胜利果实!

不过今天乃是一个例外,无论八旗蒙军还是八旗汉军,他们都知道今日一战不会出现八旗满洲兵的出现,

因为据他们所知,八旗满洲正兵主要用来对付小皇帝的护国军,护国军不动,八旗满洲兵就会按兵不动。

一阵接一阵箭雨抛射在明军盾阵上,现在盾阵已经是名存实亡,毫无遮挡的保定兵惨叫着一片片倒下。

不等他们组织起有效进攻,正黄旗蒙军已经手举战刀催马冲杀进明军盾阵,对着惊慌失措的明军直接开杀。

而那两百重甲铁骑除了几十个在冲阵时受伤失去战斗力,剩下一百多人就像一百多铁人,在明军乱军阵中横冲直撞无人能挡。

“快,保护大帅!”

李辅明也开始拼命,他手持一把大刀浑身浴血,连续斩杀数十个蒙军骑兵,甚至还砍杀两个铁甲重骑!

可他个人再猛,也挡不住几乎三倍于他们的蒙八旗骑兵,最后身中三箭,小腹还被标枪刺穿,肠子几乎都要流出来。

李辅明麾下战斗力最强的几百英勇的家丁,在鞑子围攻下很快只剩下几十人。

但这几十人死战不退,拼命保护在李辅明四周,而其他士兵早已经四下逃散,一支三千人的大军基本打光。

“不要放箭,活捉明军总兵……”

这时正黄旗蒙军固山额真额哲率领两千骑兵冲杀过来,远远看到一个明军总兵被他们骑兵团团包围,不出意外很快会被斩杀。

既然明军总兵已经是瓮中之鳖,活捉一个明军总兵远比砍死一个明军总兵要有意义,额哲急忙命令麾下活捉李辅明。

“活捉李辅明……”

李辅明本来已经抱定为大明战死的准备,突然听到四下响起活捉他的呼喊,李辅明冷哼一声:

“一群蛮夷休想侮辱本帅!”

话音未落,李辅明大刀就横在脖颈之上准备自杀尽忠,可他麾下两个家丁却死死抱住李辅明手臂苦苦哀求:

“大帅不可自寻短见,吴帅近在咫尺,他应该不会见死不救,大帅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啊……”

李辅明猛的用力挣脱麾下大声叫道:

“若吴三桂想救我们,他早就应该出手了,现在我保定兵全军覆没,他还在袖手旁观,快放开本帅,本帅绝对不能被建奴生擒,若你们一旦有人活下来,一定要上奏神武皇帝,为保定兵讨个说法!”

李辅明已经抱定必死之心,交代麾下几句,他就要抹脖子……

就在此时,包围他们的蒙军突然一阵大乱,一员大将率领两千关宁军杀入敌阵,此人手持一把大砍刀异常勇猛,挡在他前方蒙古骑兵纷纷被他斩落马下。

看到李辅明要抹脖子,此人急忙大喝一声:

“李军门住手,王辅臣前来解围救你脱困……”

听到有人叫他,李辅明急忙睁开眼睛看去,手中大刀也暂停割向自己的脖子。

却惊讶发现吴三桂麾下参将王辅臣,正率领一支关宁军杀过来,吴三桂终于出手了。

为了不被建奴生擒,李辅明已经准备自杀,但能活着谁愿意去死,他急忙把大刀从脖子上挪开,立即对麾下家丁叫道:

“快快,杀过去和王将军汇合!”

“喏!”

此时李辅明身边仅剩几十家丁,但这几十家丁却是他麾下最精锐之兵,他们答应一声,立即保护着李辅明杀过去。

“杀了明狗……”

额哲见势不妙,急忙传令斩杀李辅明,既然不能生擒,那么就让他去死!

十几个重甲铁骑立即上前挡住去路,此时无论是力竭的李辅明,还是他麾下精锐家丁,都无法对重甲铁骑造成伤害,战刀砍到他们身上立即被弹开。

可八旗蒙军重甲铁骑手中重兵器却让李辅明吃了大亏,麾下几十家丁为了救他再次伤亡过半。

眼看李辅明就要被围歼,王辅臣终于杀到他眼前,看到有重甲铁骑挡路,王辅臣立即抡起大砍刀,用倒背狠狠砸向重甲铁骑的脑袋。

“嘭……”

一声巨响,鞑子铁盔硬生生被大砍刀刀背砸塌陷,一股鲜血从重甲铁骑头盔里狂喷而出,重甲骑兵在马背上摇晃几下摔落马下……

一招得手,王辅臣得理不饶人,连续使用大砍刀刀背狠狠轰击鞑子重甲铁骑脑袋。

八旗蒙军十几个重甲铁骑,很快全部被他活活砸死,吓的其他八旗蒙军纷纷后撤,暂时都不敢上前,李辅明这才率领麾下十几人和王辅臣汇合。

看到王辅臣居然在重围中把李辅明救走,额哲大怒,立即命令放箭:

“快,放箭射死他们……”

一瞬间箭如飞蝗,王辅臣带来的关宁军虽然身穿重甲,但还是有数百人中箭身亡。

正常情况下,吴三桂应该率领剩下关宁军前来支援,可王辅臣并未发现吴三桂方向有什么动静。

他知道吴三桂有私心,为了保全麾下一千多精锐家丁不敢轻易涉险,他在等待贺人龙的秦军到来。

王辅臣心里很是不爽,几路人马若都是如此,明军如何能打胜仗?可作为吴三桂的参将,他也只能在心里抱怨而已。

“儿郎们,随本将杀出去!”

好一个王辅臣,他再次举起大刀一马当先在前开路,硬生生从两倍于他的八旗蒙军中杀出一条血路,把李辅明救出去。

王辅臣本来是大同总兵王朴麾下游击,但王朴也是一个逃跑将军,他一直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

后来朱慈烺斩杀王朴,并调燕雄鹰为大同总兵,燕雄鹰只有二十岁左右,以前从未听说过此人,让燕雄鹰做大同总兵,王辅臣很不服气。

后来燕雄鹰整顿军纪,发现王辅臣有不少小毛病,按照朱慈烺严格用人标准,作为刺头王辅臣被清理出大同军。

离开大同后,王辅臣就去投靠了吴三桂,吴三桂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最终让他官升一级做了麾下参将。

与吴三桂洪承畴祖大寿等人相比,王辅臣在明末不怎么出名,但他在明末清初绝对算一个风云人物,七次背叛主子,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三国名将吕布因为先后给丁原、董卓当义子而被张飞骂作“三姓家奴“,以示对他多次背叛的嘲讽和不屑。

后来,“三姓家奴“就成了反复无常、不忠不义、以身侍贼之人的代名词。

对于所谓“贰臣“的标准判断和价值取舍,在不同的时期是截然不同的。“良禽择木而栖“是主流,两宋之后始有“贰臣“。

在夏商周三代乃至之前的传说时代,由于统治能力以及技术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只能实行分封制。

即天子将土地及人口分封给王室、功臣、前代帝王后裔以及世居于某地的氏族部落(即诸侯)。

而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的同时,也负有服从天子命令、朝贡、征战等义务。

所以诸侯虽然在名义上分邦,但实际上同为一国。在这种情况下,诸侯国间的人口流动以及另仕他国,在当时是一种寻常而且普遍的现象,并不被视作背叛。

像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人才周游列国、兜售政治理想和学术主张的情况非常普遍,一朝得志反过头收拾起自己的母国来,也毫无所谓的“忠义“负担。

比如人才出得最多、出走的也最多的魏国就深受其害,被商鞅、张仪、吴起、孙膑等“自己人“搞得极惨,但似乎没有人指责商鞅等人的行为是背叛。

甚至被视为万世师表的孔圣人,也身体力行的践行这一价值观。

从此“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就成了那些不想在一棵树上吊死的“贰臣“们在选择“弃暗投明“时理直气壮的借口。

即便秦灭六国后,以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这种情况也没有发生什么改变。

比如吕布所在的三国时代,像他那样朝秦暮楚的行为,其实依然很普遍,而且大多不被视为是多么严重的事情。

所以鲁肃在劝孙权抗曹时,才可以坦然说出那句“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

甚至到了唐初,李世民大帝视若镇国之宝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将近三分之二都有过叛主的不良记录,也没见他们受到过什么猜忌和苛待。

比如爵封胡国公的名将秦琼,曾先叛张须陀,再叛瓦岗,又叛王世充,经历堪比吕布,在民间传说中却是气节无双的典范,这让吕奉先情何以堪?

即便是被视为忠谏之臣的典范、有千古人镜之谓的魏徵,也是先叛隋、再叛瓦岗、继叛隐太子李建成。

但这些经历丝毫不影响他受到李世民的重用,并名垂青史。

李世民就靠着满朝的贰臣和叛将打造出一个盛世大唐,成为史上最为名副其实的天可汗、千古一帝。

不过这种情况从宋朝起开始出现了变化。

在此前,无论是司马氏篡魏代晋,还是杨坚抢了外孙的江山、李渊撬了表兄家的墙角,似乎都没怎么挨骂,五代时期权臣武将谋朝篡位更成了家常便饭。

可是轮到赵匡胤拿着这个老剧本,上演了一出黄袍加身的戏码之后,却屡遭诟病甚至谴责。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逼迫符太后和恭帝柴宗训这对孤儿寡母禅让帝位,由此建宋。

316年后,元朝大军兵临临安城下,南宋谢太后和另一位恭帝、年仅6岁的赵?被迫出降,宋朝灭国,于是有人作诗嘲讽道:

“忆昔陈桥兵变时,欺他寡妇与孤儿。

谁知三百余年后,寡妇孤儿又被欺。

连皇帝都要挨骂,当臣子的再想三心二意,就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了。

史上被冠以叛臣、卖国贼等名头的坏蛋,大都出自两宋之后。

明朝出现了现代意义的“汉奸“这一词汇,乾隆干脆编纂了一本《贰臣传》,收录了曾在明清两朝做官的120余位人物。

首先,在两宋之前的朝代兴替大多发生在汉人政权之间,基于上古时期的传统以及同文同种的认同。

这种以臣代主或是臣子择主而仕,并不是什么让人无法接受的事情,也很少被引申到道德层面进行评价,更与民族大义、气节操守无涉。

不过自唐末以后崛起的北方游牧民族,不再像匈奴、鲜卑、突厥那样对于中原王朝而言仅仅是边患或癣疥之疾。而是有能力占据中原半壁江山,甚至将汉人政权取而代之,成为华夏共主。

这样一来,随着夏夷之间民族矛盾的日益突出,那些贰臣们的行为就不再是同文同种间的“贤臣择主而仕“,而被视为对于家国、宗族以及祖宗的一种背叛。

其次,南北朝时期的刘宋开国之君刘裕,曾经首开一个很恶劣的先例,那就是对前朝的亡国之君斩尽杀绝,从此类似的事件愈演愈烈。

这样一来皇帝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一旦亡国基本就意味着身死族灭的下场,使得他们即便是为了保命,也对臣子的忠诚度要求越来越高,并在两宋以后达到巅峰。

比如像往曹操、武则天等人身上泼脏水都是宋儒开始干的,强调正统和忠君。

做臣子的再想“良禽择木而栖“所要承受的道德和舆论压力远不是此前几百、上千年前的前辈所能比拟的。

于是像魏徵、秦琼这样的人物若是晚生个几百年,一定会被冠以贰臣、背主等骂名。

不过凡事有例外--若是实力、能力突出或是身处要害之处,那么哪怕他如何不忠、怎样反复,为上位者都得捏着鼻子忍着,起码是暂时忍着。

明末清初时就有这么一号人物,一生中先后七次叛主,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的名字叫王辅臣。

……

今天开始恢复正常更新,若身体许可,不会在随意断更,感谢一路跟随的读者大大们的不离不弃,谢谢你们!!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都市极乐后后宫 洛公子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最强修仙法星辰衍变 大佬归来,假千金她不装了 逍遥人生 奇术色医 斗罗:冲师逆徒,比比东气哭了! 绝色神雕 穿越六零,带着妹妹去下乡 弘昼是个恋爱脑 霸道总裁毒宠美妻 豪门殇Ⅰ前夫请签字! 美丽灵感 动漫之后宫之旅 冥王的金牌宠妃 嫡医 独裁者 异世无冕邪皇 疫区逆行者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抗日之中国战神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谍战之巅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十三皇子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大隋主沉浮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 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 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 穿越大宋:逆转靖康 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 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大胤商枭 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 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 十七世纪富二代 梗王饶命 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红楼之阅尽十二钗 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 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 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 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 十国风华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物语000 -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txt下载 -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最新章节 -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