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首页 >> 北朝帝业 >> 北朝帝业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大明第一搅屎棍 三国:从徐州县令开始争霸天下 军工科技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大清话事人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 北朝帝业全文阅读 - 北朝帝业txt下载 - 北朝帝业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356章 河洛兴治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之前东西对峙时期,河洛地区作为双方反复争夺的主战场,也免不了久经战争的摧残,一直等到当时的西魏彻底占据河洛之后,战争才远离了这一片区域,使得河洛地区获得珍贵的休养生息的机会。

转眼数年时间过去了,如今的伊洛平原上虽然还残留着一些过往战争所残留下来的痕迹,诸如具有军事职能的烽燧堡垒的物,但民生秩序也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恢复与发展,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李泰是在新年过后自长安赶往洛阳,沿途道路上景致虽然多有寒荒,但主要还是时令所致,实际上的气氛已经要远比战争年代好得多。就连最为崎岖的崤山山道上都增加了许多往来的行人客货队伍,沿途也增设了许多驿站与馆舍。

这当中既有官府所修造的,也不乏民众私建的客栈。可见随着战争的结束与河洛民生的恢复,人货往来的现象有所增长,行途获取补给与休整的需求也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增长。

等到舆驾队伍自新安东出汉关,视野豁然开朗,所见到的田野风物也更加的喜人。尽管当时还是冬闲时节,但旷野间已经到处可以看到已经充分经过开垦翻耕的土地,只待入春之后天时转暖,便可以直接放犁耕垦了。

过往那些出于军事目的而所设立的烽堡,如今也已经分拨给乡野民众居住使用。但大概是发自心底对战争的厌恶,那些民众们宁可选择其他地方重新建造屋舍村邑,也不愿意居住在那些不知埋葬了多少人命的烽堡中。

没有了人气的滋润与养护修葺,那些原本颇为坚固的烽堡很快便开始残破坍塌起来,有的仅仅只剩下了一些土夯的墙基短垣,有的甚至就连遗迹都已经被荒草淹没,过往需要许多精勇将士搏命作战才有可能夺取下来的要塞,如今则被百姓们弃若敝履。

再往东面行去,洛水便出现在了视野当中,河道整体都得到了拓宽修整,包括眼下都还在趁着枯水期进行配套的堰埭设施的建造,以确保新的一年里洛水既能满足通航运输的需求,同时又能支持更大规模的垦荒耕作生产。

早年间河洛地区的居民或是被强迁到河北地区的邺城周边,或是为了躲避战乱而逃入周边四面的山野地带,整个河洛平原上可谓是民不聊生,除了一些东西双方的军镇驻兵进行屯垦与放牧生产之外,普通民间生产者几乎绝迹。

如今战争的阴霾总算远离这一片天空,所谓大乱之后必有大治,尤其河洛地区本身的地理位置与耕织基础就非常优越,在必要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得到保障之后,甚至都不需要官府进行劝耕奖农,便有大量的民众开始自发的组织起生产。

起码在从新安汉关到洛阳城这一路上,李泰都没有见到大面积的土地撂荒,过往那些荒芜的土地再被重新开垦成了良田,并且早已经进入了正常的良田耕种丰收的循环当中。大大小小的村落分布在洛水的两岸,每至饭时便炊烟袅袅,那画面要远比过往的烽火狼烟祥和的多。

一座雄大的城池是区域内人事资源能否集中调度使用的重要标志,而原本的洛阳城早已经损坏在了战火当中,仅仅只剩下了金墉城之类寥寥无几、充当军事职能的据点。

随着河洛地区的生机恢复,重修洛阳城也成了加强对河洛地区统治和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不同于之前针对长安城进行整体规划、集中建造,短短数年便投入使用的节奏,朝廷针对洛阳的营建节奏要和缓一些。

早在西魏霸府收复河洛之后,重修洛阳便被提上了日程。毕竟洛阳作为北魏古都,尽管已经荒废多年,但对时流而言还是有着颇为浓厚的象征法统传承的意味,这样的意义哪怕在大唐取代西魏之后也并没有削弱多少。

不过当时东西战争还没有彻底结束,故而霸府也只是提出了一个框架构想,并没有集中投入人力物力进行建设,搭建起了一个框架并设立起相关的规令之后,便任由民力参与进来进行建设。

汉魏时期的洛阳城主要位于北邙山下与洛水北岸这一片区域之间,依山傍水的格局固然是颇为宜居,但这一山一水也对城池的继续发展造成了客观的限制,故而此番在重新规划的时候,便选择了历史上隋唐洛阳城的格局,城池主体横跨洛水,北面留作宫苑官署等预备用地,南面则作为居民里坊。

因为朝廷暂时还未往洛阳城投入太多,故而北面城池的建造速度要远远落后于南城的营建速度。南面的城池里坊都已经逐步形成了,但此番李泰前来巡视洛阳的时候,却仍还需要居住在金墉城中,也的确是有点寒酸。

“臣等若知舆驾开年即至,一定在年前便做好周全准备!”

韩雄立功入朝之后,取代其人坐镇河洛的便是老将陈忻。

这些人旧年一直坚持在与东魏北齐交战的最前线,可谓是劳苦功高,而且对于河洛地区的感情与设想也都颇为深厚,如今战事了结之后论功行赏,让他们能够留在河洛地区进行由乱入治的各种建设,也算是对他们的一种褒扬。

不过圣驾突然的造访,还是让他们这些河洛文武官员们大感措手不及,因为没能做好周全的准备迎接圣驾而忐忑不安。

李泰对此倒是不怎么在意,闻言后便笑语道:“过往多番出入河洛,所见唯有今次最为祥和有序。卿等治废兴衰功绩可陈,朕已深感欣慰,不必因为迎送礼节的欠缺耿耿于怀。”

他并没有因为身份的变化便改变了自己务实的作风,如果河洛地区的民生得不到长足的恢复与发展,就算这些人准备了再怎么盛大的欢迎仪式,李泰也不会再任由这些无能之辈待在如此重要的职位上、浪费掉宝贵的由乱入治的契机。

金墉城固然不如皇宫禁苑气派宜居,但是作为洛阳地区一直保存完好且屡经扩建的城池,用以安置圣驾一行自是绰绰有余。李泰此番出巡也并没有携带妃嫔家眷,加上本身对于居住环境也并不挑剔,与过往戎马征程中相比自是舒服得多了。

抵达洛阳之后,他便先了解了一番如今河洛地区的民生恢复状况。最能体现民生水平的自然便是籍户状况,从数年前收复河洛之后开始便开始由洛州总管府领衔再造籍册之类的事宜,到如今洛州地区有户籍可以统计的民户便达到了三十多万户,涵盖生民将近两百万人。

当然这是指的整个河洛地区,而非洛阳一地。具体到当下的洛阳城,如今的在籍民户也已经有了将近八万户。这数据固然还远远比不上长安城,但长安乃是经营多年的关中核心,洛阳却是兴复未久,便已经有了如此喜人的成绩,也的确是可圈可点。

如果具体到地理区域之中,河洛地区较之关中无论规模还是潜力都要略逊一筹,八百里秦川经过充分开发之后,也是不容小觑的。

可若是放到整个天下格局来说,河洛地区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又要远远超过了关中,尤其是在跨地域的人员物资的流动上,当今天下最重要的几个地域板块与河洛之间进行联系的便利性要远远的超过了关中。

李泰对于河洛地区的未来同样很看好,不过如今的大唐已经先以长安为都城,并且已经建立起了一套稳定运行的统治结构,贸然迁移到洛阳来的话,势必会造成决策层面的秩序混乱与上下失调,而这非常不利于对新增领地的统治管理。

毕竟眼下的长安朝廷虽然有一定的不便,但也有其优势,并不需要进行完全的否定推倒。而且李泰也并没有什么沉重的历史包袱,迫切需要摆脱所谓的关中本位,所以一切还是要立足于现实需求,事缓则圆,循序渐进的完成政治中心的转移。

所以他此番来到洛阳,也并没有继续颁行什么河洛地区的大营建计划,主要还是为了便于同淮南等地的沟通联络,配合江东征讨事宜,亲自负责将洛阳这里集聚的钱粮物资向前线进行输送,以保证前线将士们给养充足、征服江东的战事进展更加顺利。

在对河洛地区的政治情况了解一番之后,李泰便开始专心于江东战事的发展。他虽然有些遗憾自己不能亲临大江前线,由自己亲自完成这一史诗级的成就,不过以他如今的身份地位,真要选择亲征江东的话,许多事情反而未必就会像如今这样进展顺利。

毕竟他作为大唐皇帝,身上的政治象征意味太过浓厚,甚至超过了作为一个统帅的韬略运筹能力。所以如今的他更需要的能力是知人善用,而非事必躬亲。

如今江东方面战事进展顺利,除了之前各种人事铺垫比较充足之外,也在于所派遣的人都比较尽职尽责。但是这么大的军事行动,如果想要彻底杜绝人事上的意外也有点不可能。

正当三吴平定的战报喜讯送到洛阳的时候,另一桩意外事件的消息也同时传来,那就是作为权景宣部将而东下的王僧辩之子王颁突然登陆建康城并纵火焚烧建康台城!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极乐后后宫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背剑之人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碧蓝航线界限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剑道第一魔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wtw1974 玄鉴仙族 修神外传仙界篇 美女的兵王保镖 东汉末年枭雄志 琥珀之剑 萧阳叶云舒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穿越陪都之谍战重生 抗日之铁血战将 唐人的餐桌 代号惊蛰 何寄锦书来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最近更新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 亮剑:缴获太多,震惊李云龙 红楼大国师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 嘻哈史诗看古今 大明1810 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 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 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 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 中国古代名人传 凉州布衣 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对不住了爹,我是锦衣卫 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 寒门人杰 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 隋唐:项羽传承 
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 北朝帝业txt下载 - 北朝帝业最新章节 - 北朝帝业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