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

刁民竟敢害朕

首页 >> 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 >> 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我在大唐做战神 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红楼群芳谱 王妃你是魔鬼吗 替身太监:我替皇帝宠后宫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开局上谏被杖毙?二命上朝先服毒 三国之暴君颜良 
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 刁民竟敢害朕 - 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全文阅读 - 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txt下载 - 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三十六章 廷议各部院态度!魏征惊人之言!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故意没搭理蔡京与他的一干党羽,李乾直接就定下了廷议。

“还有别的卿家要奏事吗?”

李乾环视着下方群臣。

过了片刻也没人开口,他便直接宣布了退朝。

朝臣们出了乾阳殿,有些人心里还犯嘀咕。

未时不是个好时候。

皇帝陛下为何要选这么个时刻,在承天门外廷议呢?

只是吃完中午饭,到了未时、来到承天门广场的时候,大家才纷纷回过味儿来。

陛下也太踏马缺德了!

承天门五凤门楼上,李乾一席赤黄色龙袍,坐在椅子上,居高临下地望着下方群臣。

他头顶上是老太监叫人搭起来的圆顶华盖伞,两侧还有小宫女手持黄龙团扇给他扇着风。

放在前世,未时也叫下午一点。

即便李乾有遮阳伞,还是热的头上渗出几滴细汗,正拿着一碗冰镇枇杷露小口地喝着。

嗯,等会儿肯定得跟这些人好好掰扯掰扯,得先保护保护嗓子。

而在下方,朝臣们却没他这么好的待遇了。

朝臣们吃完了午膳,来到了承天门前,往常满是朱色的人群里,也混入了一个个青袍的谏议大夫、给事中、御史。

今天的阳光格外毒辣,直直地照在大臣们身上,只是站了一会儿,就感觉头顶的乌纱大帽仿佛成了一块正在燃烧的火碳,灼的人脑门发红。

而裹在身上的绯袍似乎也快要烧起来,挣不脱,甩不掉,白单中衣早已被汗水浸透了大半,湿哒哒地粘在身上。

水火两重天。

看着日晷上的针影缓缓挪动,最终来到了未时,外围的殿中侍御史扫视了一眼在场大臣,放下手中纸笔。

人都到齐了。

李乾瞥了一眼下方已经开始渐渐汗流浃背的百官,也没继续为难他们。

他又不喜欢虐待人,只是想借此表达一下自己的不满。

程度适当就行了。

万一有个中暑昏过去的,这廷议还开不开了?

整的李乾像个昏君似的。

“大伴,给他们上座椅,伞盖,冰饮。”

“是,陛下。”

老太监躬身应声,随后才扯着嗓子对下面喊道:“陛下有旨,赐座椅、伞盖、冰饮!”

随即就有宦官们抬着一顶一顶伞盖、椅子,还有一桶桶冒着白气的酸梅汤从城门楼里出来,给诸位大人们安排上。

瘫在椅子上,用宦官递过来的绢布抹着汗,一口冰冰凉的甘甜酸梅汤下肚,大臣们就仿佛重新活过来一样,纷纷抬起眼,望向上方的皇帝陛下,说不出是个什么复杂的心情。

“诸位卿家。”

李乾站起身来,走到阳光下,朗声道:“今日朕选这么一个时候,并非是故意要为难你们。”

“而是此事之蹊跷,在朕看来实在匪夷所思也。”

“古有刽子手午时三刻,开刀问斩,就是要借着煌煌天光,令惨死之人魂飞魄散。”

“今日朕也有此心思,欲借日光,好好地驱一驱这肆无忌惮的妖魔鬼怪,魑魅魍魉。”

大臣们沉默了片刻,还是蔡京擦了一把汗,颤颤巍巍地首先站出来,拱手道:“臣谢陛下赐座,陛下携天威,定可扫清朝中污秽,还我大乾一个朗朗乾坤!”

他心中稍稍松了口气。

照皇帝陛下这语气,廷议选的不是最激烈的午时三刻,而是后面的未时,说明皇帝陛下还是想留一线的,并非真正地要让人“魂飞魄散”。

文武百官们也随之起身,感谢皇帝陛下的赐的伞盖、椅子和酸梅汤。

“都坐吧。”

李乾也摆了摆手,回自己的椅子上坐下:“带宋昪上来之前,朕还是想问问诸位卿家,对昨日陇西郡丞上的奏章怎么看?”

大乾也有“邸报”这玩意儿,也叫做邸抄。

大臣们的奏章过通政司的时候,就会被专人再抄录下来,整理成一份报纸,发放给京官们,再送到全国各地,发给各地郡县长官。

这也是各地州郡官员了解朝廷前沿政治动态的一个途径。

昨日的奏章,外地官员或许没看到报,但这些消息灵通的京官们肯定早就知道了。

“回陛下,臣以为天火之说,乃无稽之谈。”

魏征起身,沉声道:“不外乎有人贪墨常平仓粮食,如今赈灾需要用粮,然常平仓却都是空的。”

“这些人害怕行径败露,便一把火烧了空仓,对外宣称粮食也被烧光了,如此便可免去贪墨之罚!”

魏征说完,人群中一大片御史也跟着发声,纷纷附和魏征的话。

“陛下,必须严惩贪墨的贼子!”

“贪渎之举不可放任滋长,国朝纲纪败坏正是由此而来……”

李乾放眼望去,果然说这些话的御史大都是年轻人。

除了这些人之外,其他文武官员们基本都在保持沉默,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李乾望着这些年轻的御史,还有几分感慨,轻轻点了点头:“朕知道了。”

“带宋昪上来吧!”

他话音落下,随后便有两名身强体壮的宦官领着一身绯袍的宋昪从侧朝房里出来。

李乾也是第一次见到此人,居高临下地打量着这个现任陇西郡守。

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油光满面,脑满肠肥。

只不过如今似乎是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所以有些畏畏缩缩。

“都别愣着了,廷议不是得有人主笔吗?”

李乾望着下方朝臣,朗声道:“该怎么商量就怎么商量吧,先当朕不存在就行!”

朝臣们一下子愕然,对这转折没反应过来。

方才那么严肃,兴师问罪的味道那么重,怎么又突然让大臣问了?

朝臣们纷纷抬起头来,打量着皇帝陛下,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

吏部左侍郎王亶望抹了把汗,一脸无奈地站起身,拱手道:“回陛下,值此时刻,执笔再记载又有何用?”

“况且陛下圣驾在此,又哪里有下臣卖弄的份儿?”

他没想到,这锅左转右转,又回到了他头上。

下方的鄢懋卿则是狂喜,他觉得这阵子请假被拒的事儿肯定和这小子脱不了干系,如今看他终究没逃过去,不禁大喜。

“该写还是得写,该主持还是得主持。”

李乾却高声道:“不能因为朕在此,就坏了廷议的规矩。”

王亶望左右瞧了瞧,见也没人出来给自己帮腔,也只得答应下来:“是,陛下,臣领旨。”

宦官们给他上了纸笔,王亶望硬着头皮,来到群臣最前方。

“犯官宋昪,如今当着陛下与满朝大人的面,还不将陇西郡常平仓、府兵大营被烧毁之事,如实道来!”

那日被叫了一声犯官,宋昪还当场和那御史吵起来了。

可如今被王亶望叫了一声犯官,他却是一点也不敢别苗头,低眉耷眼地一言一语,把那日在大理寺的说词又复述了一遍。

当然,省去了那些给自己邀功的话。

王亶望以笔墨记下他的话,随后抬头望向前方大臣们。

他是被赶鸭子上架的,现在根本不想掰扯别的,只想赶紧走完流程,结束这场莫名其妙的廷议。

“如今宋昪证词已经呈上,吏部觉得如何?”

这廷议的过程,更像是一个投票的过程,看看百官意向如何,得票多者胜。

当然,其中也允许争辩,要是能把人说服了,也算你牛笔。

吏部右侍郎吴省兰一脸无奈,他就知道吏部是怎么也绕不过去的。

不过好在前阵子给和大人捎了信,此刻有了他的回复,心里也不慌了。

他当即站起身,拱手回道:“吏部以为,天火之事过于蹊跷,此事应当不是像宋郡守说的那么简单,需要朝廷派钦差调查后,再行决定。”

不少人品着这话,渐渐回过味儿来。

王亶望简略几笔几下,又转头望向了户部方向。

“户部如何以为?”

户部右侍郎为韩木吕,是蔡京的姻亲,此刻动了动嘴唇,但终于还是没敢出声。

一是于制不和,就算严嵩不在,户部也左侍郎说了算。

二是今天他要是敢背刺了严嵩,他这个侍郎就当不下去了。

门下省要是与中书省合起伙儿来,就算是蔡京也只能吃不了兜着走。

户部左侍郎关鹏起身奏报道:“回大人,我户部与吏部的想法相似,往年里从不见天火,也未曾见祝融与白虎争斗,为何唯独今年要用粮的时候出了事儿呢?”

“当然,其中也可能另有隐情,或许宋昪宋大人也是被冤枉的。”

“是以,臣也觉得朝廷需派遣钦差至陇西,查办此案。”

王亶望深深地望了他一眼,在笔上记下了他的话,随后又转头望向礼部。

不待他发问,王莽就回道:“礼部以为,我大乾天运昭昭,民心所向,国运正盛,陛下又是天子,就算有什么火神与白虎之战,只要陛下斋戒祭天,患难自然可不解而消。”

李乾喝着酸梅汤,都差点喷出来。

尼玛。

他们在陇西贪的昏天黑地,现在反倒成了我的锅,要让我去斋戒祭天?

王亶望记下了他这句话,继续转头向兵部:“大司马觉得此事如何?”

兵部尚书的别称亦做大司马。

当今兵部尚书并非传统文官科举出身,而是位文武双全的人,以战功拔擢,转迁文官,升到这个位子上。

但若无意外,他如果不做改换回武将行列,一辈子也只能做个兵部尚书了,绝不会有再升迁的可能。

兵部尚书李靖起身,捋了捋长须,沉声道:“如今吴越有战事,东北边疆又隐有动荡。”

“此时当以稳为主,不宜再生波折。”

“兵部以为,当革除宋昪陇西郡守之位,再寻能臣出任陇西郡守,再由朝廷调拨粮食,修缮府军大营,以稳军心、民心。”

李靖话音刚落,户部左侍郎关鹏便下意识道:“户部没钱了。”

没办法,严相如今不在京城,他得肩负起替严相喊穷的责任来,要不然他这个右侍郎就要换人了。

回过神后,关鹏见周围人都在望着自己,急忙补充道:“之前十卫禁军出征预支的粮食,再加上赈济灾民的粮食,如今太仓存银、存粮都不多了,已经无力再支给陇西郡了。”

有不少御史也纷纷发声,不满地望着李靖:“大司马只想着求稳,却忘了朝廷纲纪吗?”

“只是将其革职,却不惩办奸臣吗?若是如此,如陇西郡这种事只会越来越多,朝廷便永无宁日了!”

“焉有错放佞臣之理?大司马帮他说话,莫非陇西常平仓里的粮食,也进了大司马的口袋里……”

御史们顶着脑门儿上的汗珠子,说的话也越来越过分。

李靖气的脸色涨红,别过头去,根本不和他们理论。

王亶望也不理会他们,只是把兵部的意见记在纸上。

他只是一个莫得感情的记录机器,什么幺蛾子也不想有,只想快点搞完这一切。

“刑部有何见解?”

刑部左侍郎邓洵武代替蔡京起身回话:“刑部以为,近来陇西火灾多发,且都为不明不白之时,确实有可能为天火陡降。”

“宋昪治陇西多年,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若只因天变就将其革职,未免太过苛责了。”

他还没说完,王亶望就已经记完了。

早就知道你们刑部会这么说。

只是还不待御史们开骂,李乾就在上面开口了:“邓侍郎,刑部觉得这天变究竟是因何而来?”

他皱着眉头问道:“这么多年未有天变,如今朕刚登基,就来了这等天火降世,莫非此乃朕的原因?”

邓洵武没料到皇帝会这么问,他滞了片刻,沉声回道:“回陛下,朝中有奸佞,勾结党羽,为祸朝纲,欲操持大权,将大乾变为他的一言堂,此天火乃上天降下的警兆!”

说到一半,他再躬下身子,高声道:“只有除掉祸国之臣,陛下再持武修德,虔心侍天,方可令大乾受上天庇之,不再有这等烦扰。”

李乾眉头挑了挑,这话不还是暗暗里刺他这个皇帝吗?

只是他想了想,终究还是没问出那句,你说的祸国之臣究竟是谁。

今天这个廷议,他是想完结这个事儿的,不是再来拱火的。

李乾憋着一肚子火没出声,但下方的那些御史却再次忍不住了,一个个脸红脖子粗地站出来怼他:“邓侍郎说的这个奸佞,不会就是你自己吧?”

“邓侍郎当真开了好大的玩笑!你若从此辞官归乡,为朝廷除奸行动做的贡献比你前半生仕途加起来都要大得多!”

“刑部果真烂到骨子里了,堂堂左侍郎竟然空口白牙地为奸臣说话……”

李乾看着这些御史,渐渐觉得他们还是很可爱的嘛!

说出了自己想说的。

嗯,这些御史,能处。

只是刚冒出这个念头,就听闻人群里又冒出这样的言论:“邓侍郎虽然狂悖无端,但也有些话说的确实在理。”

“不错,陛下不修德性,不习经义,若真有天火,或许就是上天降下的警兆!”

“陛下招摇放浪,无人君之稳重,如今当重开经筵,习圣人治世之道也……”

李乾脸色又一黑,有心想把说这话的人的伞盖、座椅都撤了,但想了想,还是忍住了。

这样岂不显得他李乾太喜欢记仇?

还是秋后再和这些愣头青算账。

“大伴。”

李乾悄悄扯了扯魏忠贤的衣服,指着方才叫的最欢的几个人,小声道:“你把他们几个的名字都记在小本子上,日后朕要重用这几人。”

老太监一怔,虽然他也对这几人的行为很不齿,但既然陛下都发话了,他也不得不照办。

“陛下真乃仁恕之君,不仅不治这些人的狂悖之罪,反倒要重要他们。”

老太监躬身行了一礼,面上满是敬佩:“陛下当真海纳百川,幕天席地,令奴婢高山仰止。”

李乾微微一笑:“记下来了没有?”

“已经记下来了。”

“那就好。”李乾点了点头,又目不转睛地望向下方。

此刻场面已经升级了,不再只是一干御史围攻邓洵武的局面,就连中书省的右谏议大夫们也加入了围攻的行列。

当然,刑部的人也不能看着自家二把手被围攻,纷纷加入了反击的行列。

“你御史台口口声声说,宋昪贪墨了陇西所有常平仓的存粮,可证据在何处?你们的巡按呢?你们的监察御史呢?为何不早上报?难不成这么多存粮都是一天贪墨的?”

“御史台也都是些尸位素餐之辈,国朝将谏言忠正、纠察功过的重任交到尔等手里,尔等却不思己任,整日想着党争攻讦,当真无耻至极!”

“贼子好胆!竟还敢提这件事!陇西的巡按与监察御史换了多少任?云亭兄只因不配合尔等掩盖罪证,便在陇西处处受挫,最终清名都被尔等毁去……”

眼看着下方已经吵成了一锅烂粥,李乾不由有些庆幸。

幸亏今天选了个热时候,这些人脸红脖子粗,一边吵架,一边抹汗,影响了发挥。

要是放在乾阳殿里,还不把房顶都掀起来?

双方渐渐骂出了真火,尤其是年轻气盛的御史们,早就看这些人不顺眼了。

再加上这大热天儿的,心浮气躁,人群中渐渐有了推推搡搡的趋势。

另一边的武将们安稳坐在椅子上,小口啜着碗里的酸梅汤,看着文臣们的架势,眼睛越来越亮。

又要上演全武行的大戏了?

不过李乾倒是不愿意见到这种事儿发生。

望着下方斯文尽失的文官们,他向老太监使了个眼色。

老太监上前一步,扯着嗓子对下方喝道:“肃静!!”

这一声太监音让文官们也渐渐冷静下来。

毕竟武将们都看着呢,皇帝也看着呢,而且太监也看着呢。

可不能太丢人了。

王亶望再次抹了把额头上的汗,心说赶紧整完这事儿吧!

要是真打起来,那就完了!

他望向最后一名工部尚书:“大司空,工部有何见解?”

工部尚书宇文凯头发花白,直起腰身,缓缓道:“工部觉得,不如给宋昪宋郡守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他不是说正在陇西,斋敬西方白虎之神吗?若宋大人能在京城祭祀白虎之神,请天神将将祝融烧掉的粮食再反回来,那就定其无功无过。”

“若不能,则再治其罪。”

王亶望一怔,随后反映过来,急忙记下他的意见。

众多朝臣也回味着宇文凯的话。

还是这位老司空最为务实,只要能把粮食再吐出来,就可以免去宋昪的罪名。

只是依旧有许多御史皱着眉头,想要再喷时,王亶望却已经再次开口了:“大理寺身为三法司,鄢廷尉又审理了这么多日天火之案,应当对此案有更深刻的了解吧?”

王亶望看着鄢懋卿的眼神很不善,就是这货提出的要廷议,把锅成功地扣在了他的头上。

如今要是让鄢懋卿成功混过去,那他王亶望就把姓倒过来写。

鄢懋卿也知道今日不好混,硬着头皮起身回道:“大理寺觉得,此案情蹊跷甚多,应该再行调查审理。”

老拖字诀了。

王亶望微微一笑:“难道鄢廷尉审了这么多日,就没有一点见解心得吗?此时与众位同僚和陛下分享出来,也更方便大人们评判陇西案情啊!”

鄢懋卿心中暗暗问候王亶望的家人,面上笑的勉强:“本官觉得,宋郡守或许是有所隐瞒,并未对大人们说出实情来。”

“当然,也有可能他真是被冤枉的,被这天神之战殃及池鱼。”

大臣们齐齐无语,你踏马说了和没说有什么区别吗?

区别就是鄢懋卿说了,所以他没有没说。

王亶望也不想和这个比老痰还黏糊的老倌儿继续掰扯了,急忙在五寺里挨个问下去。

众人说法不一,但大多数无关人等还是在和稀泥。

问完这些人,王亶望又硬着头皮,将视线转向身前,对上了魏征那双平淡不惊的眸子。

“魏大夫,御史台是如何看此事的?”

魏征语气平静:“武阳郡监察御史回京,本官已经命他绕道陇西,暗查此事,过几日就要到京城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凡人策 吞天塔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我在大唐做战神 养只小人鱼 修神外传仙界篇 新现代逍遥录 我有一柄摄魂幡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美女的兵王保镖 动漫之后宫之旅 余生为你着迷 魔女的箱庭笔记 猎天争锋 不是吧君子也防 都市花语 奇术色医 惊悚列车 最强狂兵 
经典收藏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北宋大法官 新京喋血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代号惊蛰 董卓之子 家父唐高祖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大隋主沉浮 明末军阀 
最近更新请摄政王赴死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 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 大梁逍遥王爷 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 仙秦:祖龙觉醒 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 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 明风再起 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 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 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 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 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 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 军统财神爷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三国争霸之无限兵力 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 
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 刁民竟敢害朕 - 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txt下载 - 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最新章节 - 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