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红

圣诞稻草人

首页 >> 满唐红 >> 满唐红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大明第一搅屎棍 亮剑:让你驻防,你却团灭鬼子 衣冠不南渡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三国第一狠人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满唐红 圣诞稻草人 - 满唐红全文阅读 - 满唐红txt下载 - 满唐红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73章 唐突之战(二十二)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口气压上去,还是派人去迂回?”

李世民在李元吉决定了去马岭驰援以后,问起了这个关键性的问题。

一口气压上去,就是说一口气直接赶往马岭,在马岭城外跟突厥的踏实力部展开大战。

派人去迂回,就是说派人饶到后方去偷袭,或者派人绕到东方去展开两面夹击。

李元吉回头看了一眼身后乌压压的大军,感叹道:“派人去迂回,似乎没这个必要吧?”

踏实力部虽然有一万多人马,可他手底下的人马更多。

正面一战的话,也能轻而易举的击溃踏实力部,没必要去迂回。

李世民长叹道:“可一口气压上去的话,我们会损伤不少将士的。”

李元吉侧头看着李世民,很想问问李世民,这个时候难道不是士气更重要吗?

只要能在马岭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只要能在庆州各地坏消息不断的时候,正面击溃突厥一支大军,马岭的士气会一下子飙升到,庆州各地的百姓、将士们也会生出战胜突厥人,守住庆州的希望,士气也会有所提升。

所以,这一战即便是会出现一些损伤,那也是值得的。

士气这个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真的很重要。

士气高昂的时候,几个人,几十人,几百人,能追着成千上万的敌人打。

士气低迷的时候,成千上万的人也未必打得过几个人,几十个人,几百个人。

所以士气这个东西对将士们,对支持者将士们的百姓们,以及战局,都很重要。

所以有提升士气的办法的时候,统兵者和掌权者都会毫不犹豫的去做。

“但若是胜了,对我大唐的士气会有很大的提升,损失再大也值得。”

正当李元吉准备跟李世民理论的时候,李世民突然话锋一转,笑了起来。

李元吉一下子不知道说啥好了。

也不知道李世民跟谁学的,说话的时候居然开始大喘气了。

“既然二哥觉得值得,那我们就进军?”

李元吉没好气的问。

李世民点了一下头,开始布置进军的策略。

要求斥候即刻起赶往马岭各处,偷袭、刺杀突厥人派出来的斥候、探马等各种情报人员。

古代的斥候兵是一种多功能的兵种,不仅肩负着刺探军情的重任,还肩负着偷袭、刺杀,阻击敌人等各种任务。

具体的看上面下不下命令,上面不下命令的话,就得由各斥候队伍里的队正依照战场上的情况自行判断。看书溂

所以李世民要求他们偷袭、刺杀,也不算是强人所难。

要求步卒在进入马岭城范围内的时候,即刻展开矢锋阵,以十一阵围一阵的方式向马岭城挺进。

要求轻骑在进入马岭城的范围内以后,即刻绕道赶往突厥人的后方,截断突厥人后退的道路。

要求李元吉率一支精骑,在矢锋阵边上策应,负责绞杀从两面突袭矢锋阵、冲散矢锋阵的突厥精骑。….骑兵,从来都不是正面战场上的主力。

骑兵,也很难在两军对垒的时候,通过对冲来击溃敌军。

在战场上,除了骑兵对冲、突阵外,骑兵很少被派到阵前去,跟敌人的刀盾兵、长枪兵等各种排头兵正面作战。

所以,在两军对垒的正面战场上,尤其是参战人数众多的正面战场上,骑兵更多的时候充任的是阻断敌人退路、突袭敌人军阵、从侧翼绞杀敌人的角色。

在斥候、轻骑等先头部队抵达马岭城范围内的时候,突厥人很快收到了消息。

突厥踏实力部新任叶护咥达立马放缓了对马岭城的进攻,转头调集起了所有的从众向大唐展开军阵的地方袭来。

马岭城内的守军,清楚的看到了突厥大批兵马赶往了城西南,也清楚的感受到了突厥人攻城的力度开始锐减。

年仅三十八岁,却已经白了头发,花了胡须的马岭县县尉马征跪在城头上嚎啕大哭。

一众跟随着他抵御突厥人多日的乡勇,也留下了委屈又激动的泪水。

“你们怎么才来啊!”

“你们终于来了!”

“……”

李世民似乎感受到了马岭城上的嚎啕声,下意识的仰头凝望向了马岭城方向。

宇文宝在这个时候拱手向马背上的李世民禀报,“总管,斥候回报,说踏实力部的叶护咥达率麾下一万余骑向这里冲来了。”

李世民一下子就愣住了,正被李世民驱使着,不情不愿的准备带着人去督战的李建成也愣住了。

刚刚套上甲胄,正准备率领精骑参战的李元吉也愣住了。

李建成是第一个回过神的,回过神以后,错愕的道:“他是觉得他是项羽吗?”

以骑兵对步兵,而且还是正面较量,以一万对四万,而且还是对四万的强军,突厥人居然主动发起了进攻。

虽然还没有短兵相接,可踏实力部的叶护咥达既没有排兵布阵,也没有派前军滋扰,甚至都没有派游骑试探大唐的虚实。

足可见,他是准备直接跟大唐兵马一战,不搞那些虚的。

“再探!”

李世民终究是老江湖了,面对敌人这种愚蠢的行为,他没有失态,也没有欣喜若狂,而是吩咐宇文宝派斥候继续去查探,查探清楚。

宇文宝赶忙吩咐斥候去再探。

再探过后,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

李世民依旧不为所动,继续让宇文宝再探。

宇文宝干脆亲自下场,亲自带着人去突厥人袭来的方向查探。

在看到了乌泱泱的突厥骑兵组织成了一个勉强还能看的军阵向大唐兵马所在的方向猛冲以后,宇文宝赶忙策马回到军中回禀。

证实了前两次斥候所说的皆是实情,没有一句虚言。

李世民终于不再淡定了,难以置信的道:“他们是刚投颉利不久,还没跟我大唐的兵马正面的做过战吗?”….李建成幸灾乐祸的笑道:“他们那是没跟我大唐兵马正面做过战,他们是根本没见过我大唐真正的精兵。”

李元吉瞥瞥李世民,又瞥瞥李建成道:“我倒是觉得,他们应该是在西域待久了,被西域的那些属国给惯坏了。”

李世民和李建成皆是一愣,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踏实力部身为西突厥王室的一个分支,在西突厥称霸的西域,无人敢惹,敢惹的人也经不起他们荼毒和摧残,所以他们所到之处无人能敌。

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这种一窝蜂似的作战方式。

到了东突厥,第一次参加东突厥入侵大唐的战事,遇到了大唐的重兵,自然会采用他们最熟悉的作战方式。

只是,这种作战方式在西域很有市场,也很有优势。

可在大唐,完全没有市场,也完全没有优势啊。

西域人的作战方式还停留在一窝蜂的扑上去,一窝蜂的退下来,一窝蜂的去追击的层面上。

虽然跟中原人接触久了,加上一些中原人为了避祸远走西域,让他们学会了一些中原人的作战方式。

可是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依然喜欢采用以人多欺负人少,利用骑兵机动性强的优势,去突袭敌人的方式。

在遇上了强敌以后,也喜欢一窝蜂的扑上去跟强敌对冲。

或许在他们看来,他们胯下有马,打得过的时候就打,打不过的时候也能跑。

可在李世民和李建成看来,这完全就是找死啊。

先不说排头的三排刀车他们如何突破,光是刀车后面的刀盾兵、长枪兵,以及布置在中阵的弓弩手,就够他们喝一壶的了。

刀盾兵在他们冲破了刀车阵以后,会用刀鞘为杵,将盾牌架在地上,配合着长枪兵组成一排又一排的盾刺墙。

骑兵对上了,还没触及到盾牌,就会被长枪刺成刺猬。

即便是触及到了盾牌,用战马做肉盾折断了长枪兵的长枪,在长枪兵背后的弓弩手也会用强劲的弓弩招呼他们。

更别说弓弩手背后还有各种操持着大型军械的将士严阵以待,以及一堆操持着绊马索、斩马刀等兵器的步卒随时等着上阵。

像是影视剧中的那些骑兵直接正面冲破军阵的场面,根本不会出现。

什么跃马飞过刀车、盾墙的场面,也不会出现。

三排刀车,七八排的盾墙。

加起来足足有十数丈之宽,什么马在平地上一跃能越过十数丈宽的地方?看书喇

更别提跃马飞起的时候,马背上的人和战马都会成为长枪兵背后的弓弩手的靶子。

一轮婴儿手臂粗细的弩枪射出去,神仙都得当场折腰。

“还需要我亲自下场吗?”

李元吉盯着李世民问。

李世民毫不犹豫的摇摇头。

还需要什么啊,突厥人这么蠢的直接撞上来,根本就不需要李元吉在展示那过人的勇武,去遏制突厥人冲锋的势头了。

“让你的长刀军集结起来,在左阵待命吧。”

长刀军就是陌刀营的雏形,在斩马这方面,比汉时流传下来的斩马刀队还犀利。

一丈长的大刀,无论是往地上一杵,还是贴地横扫,都能对骑兵造成巨大的威胁。

.

圣诞稻草人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都市极乐后后宫 背剑之人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碧蓝航线界限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剑道第一魔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wtw1974 我努力进监狱的那些年 新现代逍遥录 曼陀罗妖精 猎天争锋 奇术色医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敌谍一生 抗日之铁血战将 代号惊蛰 大明锤王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最近更新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 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 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 我去明末救义士 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 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 纨绔世子觉醒 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 大唐储君 请摄政王赴死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 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 大梁逍遥王爷 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 仙秦:祖龙觉醒 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 嘻哈史诗看古今 宋歌声声慢 穿越古代被士兵抽,我掏出了手枪 
满唐红 圣诞稻草人 - 满唐红txt下载 - 满唐红最新章节 - 满唐红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