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清

草上匪

首页 >> 草清 >> 草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辛亥英雄 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正德朱厚照为大明续命500年 军工科技 大秦痴呆太子开局斩赵高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亮剑:开局成为汉奸,反手端掉鬼子司令部 三国第一狠人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佣兵禁地 
草清 草上匪 - 草清全文阅读 - 草清txt下载 - 草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八百五十六章 清宫碎梦:一幕毕又一幕起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居延城下虽然静寂无声,但半空却激荡着隐隐风雷,那是李肆开口前的万人呼号,就两个字:“北伐!”

居延此时已是北庭大都护府治地,羽林军、龙骑军和各族附从军八万官兵的大本营,大部分官兵依旧在北海和唐努乌梁海作战,但轮休和伤病员汇聚起来也有上万人。

当李肆来到居延,与大家会面时,官兵们向他们的皇帝道出了最炽热的心声:北伐!

满清低头,修约三十二条的消息已传遍全国,官兵们都知道了,但满清这姿态丝毫不能压下他们心中的怒火。

这万人赤潮里,肩扛龙纹章的高级将领都出身于天王府时代,肩扛金星的郎官们出身于立国时代,扛着银星铜星的基层军官则是十年后成长起来的,而绝大部分士兵更是降生于英华之世。

高级将领们在湖广、福建和云贵战败过康熙,中层军官们则在长江大决战里战败过雍正,基层军官和士兵们复陕甘和青海,力败漠南漠北蒙古,算是打垮了乾隆在西域的统治。

但这还不够,满清还踞中原和燕云之地,统治着数千万华夏同胞。北伐,复华夏故土,这是浸透到英华武人骨髓的目标,尤其是对圣武会出身的武人来说,这更是他们投身军旅最崇高的使命,这二十多年步步走来,到眼下的圣道二十年,步履似乎太慢了。

北海和唐努乌梁海与罗刹人的战斗不过是小局面,官兵们对夺得最终的胜利毫不怀疑,他们需要更远大的目标。

高级将领和老士官们叫得最响亮,他们这些天王府时代的老红衣,武人生涯即将终结,若不能在有生之年亲手缔造华夏一统,这将是他们最大的遗憾。

李肆的回应有些古怪,但官兵们却绝不会理解为是对这呼声的不满,所有人都屏息静气,倾听他们的皇帝道出下文。

“靖康耻,尤未血,中流击楫已千年……儿郎们!你们一腔热血无处抛洒,我于心有愧!”

李肆扫视着脚下这片赤潮,面对自己亲手缔造出来的军队时,他才有畅所欲言的快意,转回话锋时,连“朕”这个自称都觉得毫无必要了。

“我与你们不必虚言,也不必再多解释为何还不复土,但我能保证,华夏终有一统!你们的每一滴血都会为此而流,你们的每一战都会让这一天来得更快!”

李肆没有作明确承诺,但官兵们心中的沸火却渐渐沉淀下来,一个天王府时代出身的老士官高声喊道:“陛下的剑指向哪里,我们就冲向哪里!”

万人高呼响应,渐渐汇聚为一句话:“我们就是陛下手中的剑——”

李肆展臂,长剑指向某处:“既如此,儿郎们,敌人就在那里!在复中原之前,我们先犁庭扫穴,复了汉唐故地!”

剑尖所指正是西域,从西安赶来的吴崖,从北海前线回来的张汉皖两位上将,从唐努乌梁海前线回来的方堂恒、王堂合,从江南来的何孟风,从湖广来的贝铭基、谢定北、陈庭之,从朝鲜回来的韩再兴等中将,人人脸上洋溢着喜气。

在他们身后,龙高山、格桑顿珠、小策凌以及青海、漠北漠南蒙古等族的大群少将也都喜笑颜开,曰本萨摩藩的高桥义廉也一身红衣,肩扛双龙纹章,混在少将堆里,如置身云间般幸福地微笑着。

让将军们兴奋的是李肆刚刚定下的决心,战争,全面战争。

李肆翻搅起国中北伐声潮,满清虽以三十二条安抚了国人之心,英华军心却依旧沸腾不止,为此李肆就需要另找一个目标,不仅是安军心,也是预热英华的战争机器。

罗刹人不是合适的敌手,至少现在不是,唐努乌梁海和北海的战斗受限于补给,规模都不大,罗刹人还没有定下决心,投入主力跟赛里斯人全面争夺西伯利亚。而西洋之战的主力是海军,海军胜则全局胜,无法推动陆军充分预热。

环顾英华陆境,也就只有西域,只有噶尔丹策零的准噶尔汗国。花费三到五年,以举国之力灭掉准噶尔,之后再着手复中原,这也是早前所定“由西向东”国策的延续。

准噶尔终究是一个强大的汗国,人丁数百万,能起至少十万接近“现代化”的军队。三到五年就要灭准噶尔,似乎有些狂妄。但在李肆看来,跟准噶尔之间只是军事对决,其他因素牵扯较少,三年稍急,五年又稍迟。

李肆此举不是临时起意,罗堂远的军情司已经为此准备了数年,除了已加入英华的小策凌部,准噶尔内部也安下了若干棋子,从西安起始的补给线也延伸到了沙洲,政治和军事两面都有了相当基础。

初看起来,噶尔丹策零似乎是遭了无妄之灾,几年前双方还携手共谋青海和蒙古,现在英华转眼就翻了脸。

可噶尔丹策零却不是完全无辜的,之前刘兴纯和甘凤池借西安行刺案将西安江湖大起底,居然真捞出了噶尔丹策零的密谍团。噶尔丹策零是个枭雄,对英华怀足了警惕之心,亲信部下小策凌投奔英华,身边的大策凌也对英华抱有好感,要说他没一点芥蒂,为此作些防备,那简直对不起他的野心和智商。

但他作得明显太多了,在西安驻下密谍团,尝试着跟岳钟琪,跟恂亲王联络,谋划携手共防英华,这已是过界。岳钟琪和恂亲王都没作正面回应,显然是惧怕英华以此为把柄下狠手。

噶尔丹策零不得不走得更远,跟准噶尔的宿敌罗刹人谋和。在他看来,罗刹人还隔着哈萨克人等一大堆中亚族群,离得太远,不太可能入主西域,而英华则视西域为必争的故地,他的妹夫圣道皇帝野心熏天,四处扩张,绝不会落下西域。因此……英华对准噶尔的威胁胜过罗刹人,是真正的生死之敌。

西安行刺案后,噶尔丹策零都顾不得跟英华交涉,澄清自己的嫌疑,反而积极与罗刹人交涉,同时在国中紧急备战,这已是主动掀开了战争的幕布。

准噶尔的备战更带着双重目的。如果英华要北伐,那就是准噶尔唯一的机会了。等英华干掉满清,再回头来对付准噶尔,准噶尔绝无胜机。因此借英华北伐,在背后捅刀子,争取打出一个和平,准噶尔还能生存下去。

如果英华不北伐……英雄所见略同,噶尔丹策零用膝盖想都能明白,准噶尔现在就将面临灭顶之灾,当然更得备战了。

“西域!西域!”

居延堡的呼声绵延不绝,宣告了又一场大战的开幕。

官兵们热血沸腾时,居延堡里召开的前线总帅部会议上,将领们也争得面红耳赤。

争谁统帅西征大军,争哪些部队参与西征,每一项决定都会关联无上的荣耀和如山的利益,即便是再好的交情,人人都不留情面。吴崖以西域大都护之职统帅此战已是共识,但在他之下还要分若干路都督,不管是将领人选还是军师配属,都得争上一番。

等众人吵得累了,李肆才道:“此战虽是灭国,也重在练兵,不仅是练武人,也是练本国兵事,因此……”

扫视气喘如牛的将领们,李肆微微笑道:“此战,人人有份。”

众人呆住,人人有份?这是怎么个打法?

总帅部军务总长范晋也到了,重批戎装,授衔为上将,封车骑将军,他举手示意,参谋哗啦展开一张硕大地图。地图上,两条粗线贯穿西域,再分出若干条细线,最后汇聚在中亚。

范晋沉声道:“修路建堡,步步为营,轮番上阵,逼压准噶尔的活动空间,逼噶尔丹策零与我大军会战!”

这是堂堂正正之姿,要以绝对优势的兵力、物力和财力压垮敌人,当然,这也是成本最高昂的选择。

张汉皖皱眉道:“这意味着每年至少要增两三千万的预算,西洋还在打,钱从哪里来?”

范晋用教鞭点点这张西域地图的东北方:“当然是从这里来……”

众将默然,哪里?满清呗。满清有赔款,还得让海关,即便没有两千万,千万总是有的,有了这一半,另一半就好找了。想想满清出钱,准噶尔挨刀子,大家都觉得有一种畅快得要内伤的笑意,当着皇帝的面不敢太放肆,只好面无表情了。

吴崖皱眉道:“满清虽俯首,可隐患还不少,岳钟琪那股人马收缩到了潼关,还不知要如何料理……”

范晋道:“那是陈相的事了,魔头你就安心统领西域战事吧,西域大都护府也会迁到沙洲,未来再向西移。”

陈相就是陈万策,尽管现在政事堂只有一位宰相,但大家依旧习惯地称相,比如计司使就被称为计相,枢密院知政被称为枢相。陈万策的都御史只是个兼职,他已被委任为“南北事务署总办”,这个隶属中廷的编外部门,将统筹复华夏故土的军政事务,岳钟琪的事已归陈万策管。

想到灭准噶尔后,就将迎来复土之战,众将心中烧得滋滋作响。

吴崖再道:“三十二条亮明了满清的尾巴,岳钟琪还当自己是个汉人的话,怎么也不该再执迷不悟了吧。”

潼关,宁远大将军行辕,岳钟琪的书案上堆满了报纸。

已年过五旬的岳钟琪原本一直不显老,此刻却佝偻着身躯,埋在椅子里,双手掩面,不知是在为大清,还是在为自己而哀。

其实在十年前,湖广之败后,他就对大清失了幻想,但总觉得自己跟大清还有大义相连,一直以忠义激励自己,在西安咬牙坚持,西安败了,收拾残兵在商同二州坚持。恂亲王交代行刺之事时,他也全力执行,没有一丝懈怠。

可西安行刺案败落后,圣道皇帝借机发挥,大清朝廷竟然被这一股风就吹塌了,淳太妃走上前台,成了慈淳太后,乾隆被废,恂亲王被缚送英华。

这都还不足以让岳钟琪崩溃,即便三十二条里所列的桩桩耻辱,以及慈淳太后要以栋梁稳国,继续苟延残喘,他都觉得这是无奈之举。

可三十二条里,他岳钟琪成了罪人,尽管这也是无奈的代价,可落到自己身上,没一丝愤懑之心,那他岳钟琪就不是人了。

岳钟琪明白,朝堂放出这风声,也是在给他机会,逼他自己了断,不管是投向英华,还是潜藏下来,乃至自杀尽忠,反正不敢强逼着他作什么选择。毕竟他手里还握着几万兵,带了多年,自然更听他的话。逼得他鼓捣出什么乱子,坏了南北和局,这绝不是朝堂所愿。

已升为军机大臣的讷亲之前还跟自己商量行刺事,现在则缩在几百里外,坐等自己做出选择,就是怕自己怒而自立,拿他祭了旗。

但自己到底该怎么选择呢?背着大清的忠义一辈子,到了最后关头,却是大清逼自己丢掉这忠义?

岳钟琪又朝书案另一侧的腰刀和短铳瞄去,不过是一死而已……这本是他的选择,但他犹豫过多次,却始终没下定决心。人死留名,他这一死,到底留的是什么名?伯夷叔齐?大清还在啊,而且绝不会给自己牌匾。

至于投南蛮……

正沉吟时,一人开口,岳钟琪才发觉有人进屋。

“爹……五叔来了……”

是儿子岳靖忠,十年前被英华所捕,乾隆即位,南北签署和平协定后,被放了回来,人没事,心却变了,一直要岳钟琪南投,岳钟琪没理会,但也舍不得责罚儿子,就一直带在身边。

此时细想,或许西安行刺案,还是自己这儿子向南蛮透的风,可岳钟琪却兴不起追责之心,只怪自己行事不密。

“要我跟那小儿称兄道弟么?请他回去吧!”

岳靖忠口里的五叔正是岳超龙的儿子岳胜麟,亲自来潼关见他,自然是要说降。这十年来,岳钟琪跟岳超龙一直是当面对敌,逼压商同两州的胜捷军都统制正是岳超龙。

岳靖忠噗通一声跪下了:“爹,就算不为您自己着想,跟着您这几万儿郎,也总得给他们一个去处吧!”

岳钟琪冷哼道:“正因此事,我才绝不南投!跟着我的儿郎都跟南蛮有生死之仇,南蛮抓了他们,必要投到南洋为奴,与其如此,不如一死!”

似乎也是在说自己的心声,话语格外坚决。

岳靖忠道:“五叔说了,到时这些兄弟都可安置在居延,或者是西域,即便有工期,也不是南洋那种工奴,都要分田的。”

见岳钟琪面色微动,岳靖忠哭求道:“爹,都是汉人,何苦再自相残杀?

岳钟琪诧异:“西域?”

岳靖忠点头道:“五叔透了口风,圣道要兴兵进西域,恢复汉唐故地!他和叔爷都会转战西域!”

岳钟琪神色迷惘,恢复汉唐故地,好大的功业……他内心一阵绞痛,为何自己不能纵马驰骋,自己也是汉人啊。

不止自己是汉人,中原和燕云之地还有几千万汉人,圣道没先去复故土,反而直取西域,到底是居心叵测,还是妇人之仁?

回想这十多年与英华相抗的经历,岳钟琪忽然觉得,圣道怕还是后者居多,他不愿汉人自相残杀,宁愿先外后内,徐徐图之,先变人心,再收其土,江南不就是这样吗?

再比较满清,朝堂刚刚丢出来的栋梁论,岳钟琪就觉恶心欲呕,真要为这样的朝廷,这样的国家徇死?

岳靖忠还在哭拜着,岳钟琪长叹一声,起身扶起了儿子:“让你五叔进来吧,我想听听,出了儿郎之外,他要买我,还带了什么价码。”

圣道二十年三月,岳钟琪率六万残兵和十余万家眷在潼关投降,圣道在居延堡发布《讨准噶尔诏》,称准噶尔乃西安行刺案主谋,将兴兵五十万西征,灭准噶尔一国。

四月,《英清和平协定增约》在燕京签署,史称《燕京条约》,原本喧嚣正起的南北大战风潮也渐渐消散,大清苟延残喘,英华则将目光投向了西方。一陆一海,英华正以举国之力西进。

太湖洞庭东山下一处庭院里,坐在轮椅上的老者伏案疾书,他脸上满是愤恨之色,下笔更如刀一般凌厉,嘴里还不绝地念着:“死女人!死女人!”

脚步声响起,直到近了身边,老者才醒觉,转头一看,顿时呆住了。

来人有两个,一个年轻一个老。

年轻的瞠目结舌,哆嗦着身子,噗通跪倒在地,嘶声道:“阿玛……”

老者则凄凉地长叹一声,拱手道:“四哥……”

(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凡人策 碧蓝航线界限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 绝色神雕 肥水不流外人田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乡村大凶器 春棠欲醉 普攻永久加生命,阁下如何应对? 美女的兵王保镖 踏天境 军少大人,体力好 美色难挡 赤心巡天 我是大球星 好色小姨 我的绝色女战神老婆 狐妖也有情系之狐王剑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代号惊蛰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大唐逍遥小神医 董卓之子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大隋主沉浮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 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 系统:我周天子,天下一统啦哈哈 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 农家那小子 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 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 方剂杂论 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 三国之冠军侯 彪悍世子 穿越成王者 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 穿越明末成饿殍 夜读全唐诗 三国:开局遭到陷害,请父皇退位 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 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 平步青云后,侯府跪求我回去 
草清 草上匪 - 草清txt下载 - 草清最新章节 - 草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