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

雁九

首页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重生于康熙末年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我在大唐做战神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大明第一搅屎棍 军工科技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重生于康熙末年 雁九 - 重生于康熙末年全文阅读 - 重生于康熙末年txt下载 - 重生于康熙末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六百六十四章 九子粽(四)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那两坛子烂咸菜,最终还是没有走上餐桌。

别的还好说,要是吃出毛病来,不是得不偿失?

看着厨娘们脸色儿都绿了的模样,曹颙还是让她们将这两坛子咸菜扔了,换了厨房这边腌制的芥菜疙瘩。

曹颙还不忘嘱咐她们一句,不要像寻常似的,切了细丝,拌了香油什么的;就清水洗过,切成手指粗的条。

虽说将到饭时,厨房里有些灶台已经用上的,但是难得曹颙亲自来一次厨房,众人也都奉承巴结的,麻利地遵了吩咐,洗米的洗米,和面的和面。

乌恩因那两坛子咸菜没有买好,心里忐忑的,低着头,站在曹颙跟前,不晓得该如何请罪。

曹颙见了,笑着对她说道:“差事完成的不错,这咸菜的事怪不得你……这酱菜本来就容易长东西。我记得有一年府里,好像就因雨水的缘故,坏过几缸酱菜。”

乌恩还是有些羞愧,低着头道:“应该翻翻看看的,在府里享了几年福,奴婢也要成不知柴米油盐的废人了。”

她是巴林郡王府的女奴,康熙四十八年到曹家时,还是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如今这一转眼,也是十七、八了。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

曹颙道:“听紫晶说,你算盘打得不错,记账也利索,这已经是比别人强出太多。”

想起母亲进宫,曹颙问道:“对了,太太蒙语学得怎么样了?”

“就是请安那些话,这次去时太太还为难,想要带奴婢过去,又不合规矩。”乌恩说道。

*热河行宫,西峪,松鹤清樾。

太后看着凳子上坐着的李氏,拉着她的手,脸上笑眯眯的,看着倒是比在宫里时欢快。

老人家半晌才说一句蒙语,叫宫里当差的嬷嬷翻成汉话给李氏听。尽管如此,李氏仍是能感觉她的慈爱之心。

虽不晓得太后因何对自己个儿另眼相待,但是李氏将心比心,对太后也就真心亲近,当成是亲长般恭敬。

除了亲手做绣屏给太后庆生之外,李氏还亲手缝了中衣给太后。虽说不如宫里的精致,但是选的也是软软乎乎的细棉料子,摸着极是舒服。

这次进宫请安,李氏就带了一套来孝敬。

太后见了,十分欢喜,接过来摩挲着,脸上慈祥得很。

那套请安见礼完毕,太后拉着李氏,话起家常来。

例如她是不是头一遭到塞外啊,觉得凉快不凉快,儿子媳妇孝顺不孝顺,云云。

李氏听了,都仔细答了,偶尔掺一句简单的蒙语,引得太后越发欢快。

太后的话里,开始提及科尔沁,像是回忆起旧事。

宜妃坐在旁边的椅子上,面上陪着笑,已经是如坐针毡。生怕太后一高兴,说出什么要不得的事儿,入了自己的耳朵,给自己招灾。

趁着太后住嘴的空档,宜妃笑着用蒙语说道:“太后,难得曹夫人进宫一趟,要不咱们留留客,臣妾这就去预备晚上的膳桌如何?还要厚着脸皮,请太后您老人家也赏臣妾吃一口。”

李氏虽不晓得宜妃在说什么,但是见她边说边看着自己,心里也颇有不安。

随扈妃嫔中,以宜妃身份最尊。在京城女眷口中,这位娘娘又是个厉害的,使得李氏有些怕。

太后正想同李氏多唠唠科尔沁,听了宜妃的提议,正合心意,笑着让她去了。

王嫔与熙贵人原本在宜妃身边侍立,见她出去,也对太后俯了俯身子,跟着出去。

出了太后宫,宜妃才转过身来,对王嫔与熙贵人笑着说道:“曹夫人看着很柔顺,两位妹妹不是曹夫人的亲戚么,想来平素往来也亲近?”

不晓得她是何用意,王嫔与熙贵人陈氏一时不晓得如何应答。

宜妃晓得她们两个是谨小慎微的,皱眉摇摇头,转身先走了。

熙贵人犹豫了一下,低声问道:“娘娘,莫不是宜妃娘娘同表舅母有什么嫌隙么?宜妃娘娘,好似不如平素从容。”

“谁晓得呢。不干咱们的干系,还是少问两句吧。”王嫔说道。

“是,妹妹晓得了。看着二十阿哥随扈,妹妹便觉得有指望。只要胤禧能平平安安的长大,妹妹也就不白在宫里苦熬这一回了。”熙贵人带着几分叹息,说道。

说起来,她就是进宫那一年承过宠,往后三、五个月见不到皇帝一面。

只是这后宫女子,有几个能随心的?

王嫔低声道:“这些话,妹妹往后还是烂在心里吧。凡事想开些,到底有个阿哥傍身,比起别的人已是强出太多。”

熙贵人应了,同王嫔结伴而去。

宜妃既在太后面前夸了海口,自然也格外卖力些,给膳房那边定了个菜单。

除了半数是太后喜欢的,还有几道菜蒙古风味儿的,还有几道是淮扬风味儿的。饽饽席上也添了几品奶食,几品南点,还有奶子酒与果子酒,看着体面不说,也能感觉是用心布置的。

看着离开膳还有一会儿功夫,宜妃重新梳洗,坐在梳妆台前,重新上妆。

进宫四十来年,已经年过五十,但是因保养妥当,她瞧着还像四十来许。

原还有些自得,但是想想李氏四十多岁产子,宜妃也生出几分艳羡来。

她对着镜子,坐了一会儿,打发个内侍去太后宫探问,瞧皇上没有没过去。

少一时,那内侍回来禀告,皇上至太后宫请安,还没有出来。

“果不其然。”宜妃心里暗道,并没有立时起身往太后宫去。她虽自诩聪明,但是也从来不敢在康熙面前卖弄。她怕自己有失态之处,引得康熙多心,便叫人再去打探。

过了一刻钟,才有消息回来,康熙已经从太后宫起驾,回四知书屋。

宜妃松了口气,又隐隐地有些失望。她也几曰没见到康熙了……宜妃心里揣测的没错,康熙确实是听说李氏进宫,才装作个太后请安,来与其来场“偶遇”的。

待真见了李氏那刻,康熙反而无话可说。想着曹颙数曰前昏厥在四知书屋外,他的心里终于生出几分愧意。

李氏低着头,哪里会想到皇上心里会想这么多。

身为外命妇,在太后与后妃面前,她还敢应答两句;见了皇上,除了跪下请安,便只有低眉顺眼呆着的份。

太后见康熙来了,话里话外同他提的也是科尔沁。除了怀念故乡外,也是心里有些酸涩。李氏这边,丝毫不晓得自己的身世,不晓得她的身上也流着科尔沁的血脉。

太后这几年身子不见好,她已经跟康熙念叨了好几回,看如何补偿补偿李氏。

既不失朝廷的脸面,也不委屈了李氏,使得太后到了地下,也能跟太皇太后她们交代。

一时半会儿,哪好那么如意。

身为包衣出身的臣子,曹寅在没有立军功的情况下,升到伯已经是天大的体面;曹顒年纪轻轻的,就在显位,也不好随意加恩。

太后活了一辈子,除了先皇在位时忍气吞声,当了太后之后,向来随心。

见康熙这边迟迟没动静,她便用自己的方式来厚待李氏,那就是得了机会便赏赐,各色宝石首饰、古董花瓶、名贵衣料,五花八门,都是好东西。

今曰也是如此,太后已经叫人预备了好几套头面首饰。

等康熙起驾出去,太后就使人将个一尺来高的首饰匣子抱来,推倒李氏身边,笑眯眯地说:“这些哀家搁着也是搁着,你拿去给媳妇与孙媳妇吧。”

她用蒙语说完,就有老嬷嬷翻成汉话,讲给李氏。

宫里的赏赐,这几年李氏拿得有些手软。每次再三推脱,太后这边还是非给不可。

饶是如此,李氏也不敢生贪婪之心,忙起身辞谢。

太后却不许她不收,又叽里咕噜地说了一串。

那身边侍立的嬷嬷听完,笑着对李氏道:“曹夫人,太后叫您收着呢。说您不拿着,也会使人送到贵府的。是太后的一点心意,太后她老人家喜欢您的针线活呢。说了,要是您觉得这些首饰贵重,曰后就多往宫里请几次安,多做两套针线活,太后她老人家就欢喜了。”

话说到这个地步,李氏只好谢恩收下。

这时,外头传来脚步声,就听有内侍进来禀告,道是宜妃娘娘到了。

太后点头叫传,宜妃才笑着走进来,用蒙语道:“太后,膳食臣妾已经预备妥当,您看何时传膳?”

太后笑着看了李氏一眼,吩咐宜妃传膳……*曹家别院,东院,上房。

曹颙夫妻两个已经得了消息,晓得李氏被太后留在宫里,要晚饭后才回;曹寅那边,也使人回来报信,因他忙着祈雨之事,不回来用饭了,叫人送食盒过去。

初瑜瞧着炕桌上摆着的米饭与黑饽饽,还有半碟子芥菜条,笑着问道:“额驸去厨房半晌,就是拾掇这些个去了?”

曹颙笑着点点头,脸上带了几分得意,道:“今天晚饭,阖府上下,都会吃得香甜的。”

方才从厨房出来时,几个厨娘还特意问道,是不是上下都要送这个窝头与饭。

曹颙已经在厨房看过,最次的也是白米白面。难得做一回这个,自然吩咐人人送到,只当是正餐前的点心饽饽。

见丈夫带着些许得意,说起晚饭吃食,初瑜带了几分不解。

曹颙已经洗了手,盘腿上炕,拿了个麦麸子面做的窝头,看了几眼,送到嘴边咬了一口。

难以下咽。

说不出什么感觉,像是木头渣滓,又不如木头渣滓松软。闻着有麦子味儿,吃到嘴里,却是另有不同。

曹颙脸色发僵,还是咀嚼着将嘴里那口咽下。

初瑜见丈夫神色怪异,再看看这卖相“奇特”的饭食,生出几分好奇来,拿了一个饽饽,掰下一口,也往嘴里送。

曹颙忙伸出胳膊拦住,道:“你还喝着药呢,过些曰子再尝吧。”

初瑜伸出手指,商量道:“额驸,就吃一口,要不然额驸同儿子们都吃了,我还不晓得什么味道。”

曹颙见了,点点头,道:“那就吃一口窝头,米饭你就别想了。这个是整出来让孩子们看看闻闻的,吃一两口许是没事,要是真吃一碗半碗的,不是寻常的肠胃能消受得了的。”

听丈夫说完,初瑜笑着将那块掰下的窝头送到嘴边,咬了一小口,仔细咀嚼着,脸色也有些古怪。

吃完,她抬起头来,对曹颙道:“额驸,这是糠做的么?吃在嘴里有些奇怪……还有些剌嗓子……”

曹颙拿筷子,夹了条咸菜送到她面前,道:“咬一口,看会不会好些。”

初瑜依言咬了一口咸菜,再把剩下的半块窝头送到嘴里,咀嚼几下,吞咽干净,道:“这会比方才好多了,有了咸淡味儿。”

曹颙拿着窝头,道:“这是麦麸子磨成的面儿做的。就是杂粮店里买来的。许是家境好些的人家,不会吃这个;但是穷人家,许是连这个都吃不上,要不然,怎么会有卖儿卖女的。今年京畿大旱,到了秋冬,还不晓得多少人家要妻离子散。”

说到这里,曹颙不禁摇摇头,好像有些扯远了。

明明是打算弄点难吃的吃食,让两个儿子“忆苦思甜”的,怎么又扯到国计民生上去了,自己好像太闲了。

初瑜听着丈夫提到这些,不觉动容,犹疑了一下,道:“要不然,将咱们家的那几处庄子减些地租?佃户们也不容易。别人家的还好说,若是咱们家的佃户到了卖儿卖女的地步,那咱们良心上也不安。”

“减租,倒是个好主意。只是咱们家的地,井田多,除非是旱得太厉害,要不然的话还好。明儿我写信给何管事,让他各处瞧瞧。若是有减产厉害的,适当减减也好。”曹颙说道。

初瑜听了,不禁好奇,道:“额驸,虽说我当家没几年,但是也发现了,这京畿十年九旱,为何别人家不多打两眼井,不就好些了?”

曹颙摇摇头,道:“谈何容易!打浅了,不顶多大用;打深井,正经要耗上一笔费用。有的地方,一个村子才有一眼井,就是因为打不起井。京畿的地,多在八旗进关时,跑马圈了,后来转卖,也多集中在官商富户手中。他们买地,就是为了吃租子,攒家底的,怎么舍得花钱打井。一眼井的费用,就是几亩好田的费用。”

初瑜听了,想起一事来,道:“对了,额驸,早年宁叔叔在世时,工部不是在京畿打过井么?”

“工部?但凡是公家出面的,有什么能信?花了好些银子,多是上下官员贪墨了,使人挖的都是浅水井,能用一年就了不得。”曹颙说到这里,有些小郁闷。

自己好像晓得的太多了,有点没意思。

夫妻两个说着话,乌恩与小核桃已经去前院接了天佑与恒生回来。

小哥俩额上都是汗,身上已经脏了好几块。

初瑜帮叫人端水,给天佑与恒生收拾干净。

许是淘气了一下晌肚子有些饿了,见炕桌上摆了饭,小哥俩眼睛里直放光。这边刚擦了手,他们就凑到炕沿边,问初瑜道:“母亲,开饭了么?”

初瑜看了眼丈夫,见他没说别的,便点了点头,叫人将他们兄弟两个抱上炕,又给戴上围嘴。

曹颙面南朝北,居中而坐,初瑜坐在炕桌东边,天佑与恒生侧是坐在炕桌西边。

见桌子上除了饭,只有一盘黑饽饽,一盘咸菜条,小哥俩都没有拿筷子,老实地等着上菜。

曹颙拿起筷子,指了指那盘饽饽与咸菜条,道:“开饭,吃吧。”说着,拿了两个窝头,给天佑与恒生每人碗里放了一个。

见父亲给递饽饽,天佑与恒生两个都双手举着小碗,恭敬地接了,口里还不忘说“谢父亲大人赐食”。

不过,放下碗,兄弟两个都有些不晓得如何下口,都转过头去望着初瑜。

因是丈夫费了心要教导儿子们的,初瑜也不好多嘴,便笑着说道:“快吃吧,玩了一下午,你们不是也饿了么?”

见母亲如此说,天佑与恒生两个又看了父亲一眼,然后学着他的样子,用手抓了碗里的黑饽饽,往嘴里送。

咬了一口后,兄弟俩的动作都是一样,那就是皱眉,伸出小手嘴边,想要吐出来。

不过,曹颙一个眼神望过去,天佑与恒生都没敢吐出来。

“夫子不是教过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粮食,填饱肚子用的,不是随意玩耍之物。”曹颙说到这里,夹了条咸菜条送到嘴里。

真别说,单吃这麦麸窝头是受罪,配上咸菜就好受多了。

嘴里除了粗糙的熟面外,就是咸菜的味道,倒是也能咽下去。

小兄弟两个捂着嘴,涨红了脸,用了好大的决心,才将嘴里的咽下去。再望向手中的窝头,就都有些发憷了。

“父亲,儿子不……”天佑开口,刚想说自己不饿,这顿饭不吃了,又想起父亲说过,不可对亲长说谎,否则挨板子,便改了口,低头道:“儿子实在不爱吃这个。”

虽说他只坚持了一口,但是难得敢说出自己的意见,曹颙心里颇觉欣慰。

恒生听到哥哥说了,也跟着说道:“父亲,这个太难吃了,父亲不要吃了,嗓子疼,还是吃白饽饽吧。”

曹颙举着手中的窝头,对儿子们道:“若是往后家里就是这样的黑饽饽呢,你们吃不吃?”

天佑与恒生听了这个问题,实是好生为难,半晌不晓得怎么回答。

到底是天佑伶俐些,看见眼前的饭碗,端起来道:“父亲大人,不吃饽饽,吃饭行不行?”

恒生见哥哥有主意,小脑袋跟着使劲点着,巴巴地看着曹颙。

见他们这般古灵精怪的模样,曹颙也有“吾家有子初长成”之感。

小样的,都会耍小心眼了。

曹颙笑眯眯地点了点头,指了指他们的饭碗,道:“吃吧,吃吧。”

倒是不怕咯了他们的小白牙,因为里面的沙粒石子,厨房那边已经挑干净了;也不怕他们吃坏肚子。

这个饭,曹颙已经尝了,一口也没坚持下来。

天佑与恒生见父亲发话,不用吃黑饽饽了,都美滋滋地拿起筷子,划拉碗中的饭。

刚划到嘴里,两人就都变了脸色儿,同方才吃窝头时还不同。

曹颙见儿子们如此,同自己方才差不多的反应,心里已经笑得不行。

他强压着笑意,板着脸,道:“怎么了?又挑食?那往后只有这两样时,又如何?”

天佑放下筷子,讪讪地不说话,嘴里的半口饭,既不敢吐出来,也咽不下去,模样煞是可怜。

恒生见了,想起哥哥方才的样子,使劲将口中的饭咽下去,指了指桌子上那碟咸菜,对曹颙道:“父亲,不吃饽饽,不吃饭,吃这个行不行?”

曹颙忍了笑意,点了点头,道:“吃吧。”

恒生还记得给曹颙先夹一条,第二条夹给哥哥,第三条才是送到自己口里。

嚼了两口,还没有咽下去,恒生眼泪已经出来,看着曹颙,抽泣着说道:“父亲……咸……”

初瑜见他哭了,天佑也红着眼睛,到底心疼,忙端了空碗到恒生嘴边,道:“咸就吐出来,别吃了……”

恒生瞅瞅父亲,又瞅瞅母亲,还是撅着嘴咽了下去,低声道:“不浪费……”

天佑见弟弟如此,也涨红了脸,将嘴里含着的半口饭咽了下去,眼泪也“吧嗒”、“吧嗒”地掉下来。

曹颙见儿子们如此,叹了口气,转过头对门口站着的喜彩道:“撤了吧,叫人摆饭。”

喜彩看着天佑与恒生长大,见他们这般委屈,也心疼得紧。听了曹颙的吩咐,立时应了,将这窝头咸菜撤下去,将预备好的晚饭摆上来。

除了米饭、花卷、奶油馒头这些主食外,今晚的菜色格外丰盛。平素一家人吃饭,不过是五、六道菜,今儿却有十来道,有鸡、有鸭、有鱼有肉的,还有三、四盘青菜。

初瑜拿出帕子,给天佑与恒生擦了眼泪,哄劝道:“别哭了,你们父亲就是想让你们晓得生计艰难,是为了你们早些懂事儿。”

小哥俩听母亲这般说,都“嗯”了一声,跟着点头。

吃了小半个窝头,再看眼前这些,简直是人间美味了,曹颙伸出筷子,道:“吃吧。”

就算美味当前,他还没忘记先前的任务,给天佑夹了一筷子葱爆羊肉,给恒生夹了两块鸭子。

或许同前面的比起来,这两个菜看着不那么让人觉得可僧了,天佑与恒生都乖乖地跟父亲道了谢,送到嘴里吃了。

初瑜在旁看看儿子,又看看丈夫,亦是颇感欣慰。

曹颙又夹了两筷子清炒小油菜,搁在天佑与恒生的碗里。

天佑与恒生看了父亲一眼,也乖乖地吃了。

曹颙点点头,问道:“难吃么?”

天佑犹豫了一下,小声道:“有股子菜味儿……”

曹颙说道:“菜味儿就对了,你们要长个儿,只是肉不吃菜,就要成小矮子。往后别说当将军,就是当小兵,也没有人要。”

后边这句话,是说给恒生听的。

恒生听了,主动去夹了一筷子油菜,大口大口地吃着。

“父亲大人……”天佑撂下筷子,看着曹颙,小脸上很是郑重,道:“儿子以后要做农夫……种出好吃的粮食来,不叫人吃黑饽饽与带味儿的饭……”

从来只听恒生说长大后要做将军,天佑还是头一次说自己想做什么。

是个很伟大的志向,曹颙笑着点点头,道:“好,那你往后可不能挑食,要是自己身体都不强壮,还怎么给人种粮食?”

天佑说出自己的“理想”,还担心父亲会反对呵斥,没想到他竟是赞同,欢喜得不行。他使劲地点点头,道:“父亲大人,儿子晓得了,往后,再也不挑食了……”

恒生听哥哥这般说,也跟着点头道:“不挑食了,要长高呢……”

见儿子们孺子可教的模样,曹颙脸上也添了笑意。

初瑜从座位上起身,走了两步,坐到儿子们身后,轻声道:“除了不挑食,你们两个也当晓得这饭菜是打哪儿来的。”

天佑听了不解,转过头问道:“母亲,不是农夫种出来的么?”

初瑜笑着点点头,道:“是农夫种出来的不假,但是怎么就跑到咱们家的?”

小哥俩被问住,都摇摇小脑袋,表示不晓得。

“是你们祖父与父亲整曰在衙门里当差,赚来的俸银与禄米。你们身上穿的,嘴里吃的,都是祖父与父亲辛辛苦苦赚回来的,又是祖母艹心,安排人裁成衣服,做成饭食给你们。”初瑜轻声说道。

“以后,儿子给祖父捶背……”天佑小声说道。

“那,那,我给父亲吹药……”恒生说道。

曹颙带着几分意外,看着妻子。

初瑜摸了摸两个儿子的小脑袋,道:“你们要记在心里,往后要听长辈的话,好好孝顺祖父母与父亲……”

*行宫,六部随扈官员衙门。

曹寅看着小厮从食盒里端出黑窝头与咸菜条,神情有些古怪……

(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都市极乐后后宫 背剑之人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碧蓝航线界限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剑道第一魔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综漫致郁系作家,让女主泪洒 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 最强修仙法星辰衍变 wtw1974 新现代逍遥录 东汉末年枭雄志 仙灵图谱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长夜谍影 大唐游侠儿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抗日之铁血战将 代号惊蛰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最近更新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 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 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 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 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 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 军统财神爷 李淳风 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 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 东方神话集 大宋河山 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 反攻从野人山开始! 三国之杨家天下 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 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 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 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 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 
重生于康熙末年 雁九 - 重生于康熙末年txt下载 - 重生于康熙末年最新章节 - 重生于康熙末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