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

雁九

首页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重生于康熙末年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大明第一搅屎棍 亮剑:让你驻防,你却团灭鬼子 衣冠不南渡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三国第一狠人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重生于康熙末年 雁九 - 重生于康熙末年全文阅读 - 重生于康熙末年txt下载 - 重生于康熙末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五百五十三章 血亲(中)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畅春园,寿萱春永殿。

众人退出后,屋子里只剩下太后与康熙母子二人。

太后的脸色泛白,嘴唇哆嗦着,道:“皇帝,哀家失态了,这……这本不该提起,只是只是……”说到这里,却是说不下去,只是泪流不止。

康熙上前两步,在炕边坐了,拿出帕子来,给太后拭泪。他的右手,却是因受风的缘故,有些不便利。

太后见他的胳膊颤抖着,心下不忍,伸手从康熙皇帝手中接了帕子,自己低头擦了眼泪。

“皇帝,事情已经过了这么久,太皇太后已是过世多年,说不定长生天什么时候也召唤我过去了。当年的事……我也不想多问,只是想知道玉荫葬在何处,这些年却是拜祭也不能拜祭她,不晓得她该多孤单……自打进宫,她就鲜少出过太皇太后宫,这后宫女眷,也就同我一个人好……”太后说着,脸上露出哀伤来。

康熙使劲地攥着拳头,脸上也是说不出道不明的复杂神色,低声道:“不是葬了妃园了么,同其他薨了的妃子一道,受着子孙的贡奉。”

太后闻言,摇头道:“你别瞒我,当年太皇太后使人看过了,里面葬的不过是衣冠。太皇太后也记挂着此事,只是不愿再提起这……临去了,也没有开口过问……”

康熙的脸色白了又红,红了又白,变幻莫测,最后叹了一口气,道:“皇额娘,她的骸骨儿子使人化了,骨灰供奉在五台山……总要一天,我们两个……”

他的眼睛露出怀念与依恋来,眼前浮现出一个女子的面容……太后怔住,看着康熙道:“四十多年了,你还记得,这不知算不算玉荫的福气。只是别的还好说,李氏到底是不是玉荫的女儿……瞧着这眉目……”

康熙点了点头,太后的身子晃了晃,半晌方道:“既是她的女儿,为何不放在京里教养……这般金贵,托付给包衣人家,你这……好狠的心……她从草原到京城,隐匿半生,一直到死都没恢复身份,她的闺女,又要如此么……”

“原是要借着王兄的名义接她们母女回京的,没想到却是难产。她生产前,曾使人进京送信,反对我这个提议,不愿她的孩子延续她的命运,一辈子都做别人……”康熙想起那个女子短暂的一生,心里也是堵堵的。

“这般委屈,这般委屈……”太后叨咕着:“不过,瞧着李氏倒是个有福气的,儿子闺女都是好孩子……虽说四十五了,看着却跟三十多似的……这随她了,她就显年轻,出宫前已经二十来岁,看着还跟十五、六似的……”

康熙坐在炕边,却是已经痴了。

她的母亲是这个世上最尊贵的女人,她的父亲曾是世人交口称赞的大英雄。

她有兄长,却无法容忍这个小女孩的存在。她有阿姊,却是受到父亲牵连,远嫁蒙古,郁郁而终。

自打落地伊始,便被抱出宫廷,送到科尔沁,再回来时已经是十来岁的小小少女。

她的名字有“荫”字,谐“隐”……那一年,他八岁,她十一。

她帮他整理了衣冠,轻声道:“今儿开始,你就是皇帝了,往后可不能再哄人了,说话就要算数……”

他拍了拍小胸脯,道:“你放心,我从不哄人,等大了,我娶你做皇后。这宫里,你想去哪里玩儿,就去哪里玩,再也不用避着人……”

那一年,他十二,她十五。

大红的喜帐,手腕粗的龙凤双烛,红红的盖头下,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做了他的发妻。

慈宁宫的宫墙外,穿着吉服的少年帝王喃喃道:“我没想骗你,我没想骗你,你心里可别埋怨我……”

那一年,他十六,她十九。

被权臣压制多年的少年,终于铲除了障碍,露出帝王的魄力。

“我是皇帝,我是皇帝,我是大清之主,这天下再也没有可束缚我之人……”少年满心欢喜,直直地看着她道:“我是皇帝,金口玉言的皇帝啊……”

她露出恬静的笑容,静静听着他没完没了的唠叨。

他在说什么,她是听什么,怕是他们自己也是糊涂着……那一年,他十七,她二十。

他已经有着帝王的威严,渐渐褪去少年的青涩,使得人觉得天威难测。她却是已经被指了婚,又没了未婚夫,成了望门寡。

“皇上,您是帝王,您的心胸应该像草原一样辽阔,那人也是您的臣民,您是帝王……”她的声音还是那般温柔,脸上却添了苦涩。

他仰着脖颈,看着天边的浮云,脸上丝毫没有愧疚之色,傲然道:“朕晓得,朕是帝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既为臣子,怎么……怎能惦记……朕的……”

那一年,他十九,她二十二。

小别却成久别,她最后送来的信中,这样写着,“生男,不为王公;生女,不抚蒙古”,还提到“愿世世代代,莫生于帝王家”。

这却是在答复两人的离别时提及的话,他曾说过,虽不能立她为后,却能将这万里江山留给两人的儿子。

要是她生下的是男孩,那就为大清的太子,未来的皇帝。

她在信中专程提到皇后赫舍里氏,“皇后贤德,承祜嫡子可为嗣”……她去了,承祜次年也夭折了,他广纳妃嫔,同他的皇后亦是举案齐眉,有口皆碑,却是越来越觉得孤独……这一别就是四十五年……魂牵梦系,却是连面容都想不起了……好像是刻在骨子里,又像是早已忘得干净……*王嫔住处,亲戚相聚,众人却轻松不起来。

十六福晋已经打发人将宝音送回她同十六阿哥在园子中的住处,自己则跟着婆婆王嫔过来,招待李氏婆媳。

虽说是亲戚,到底是尊卑有别,加上方才太后宫里的不对劲,李氏心里就带着几分忐忑与不安,神色也有些拘谨。

初瑜见婆婆如此神色,稍加思量,问王嫔道:“娘娘,方才瞧着太后有些不对,是不是将太太错认成别人了?”

虽说听不懂太后刚才问康熙的蒙语,但是之前太后说的那两句汉话,好像是错认李氏为故人之女。

王嫔心神一镇,看着李氏同自己个儿有些相似的容貌,想起这些年来同康熙之间的相处,却是越想越心惊。

康熙同她问的最多的,就是她未进宫前的趣事儿。

例如,跟着表姐学做针线,绣的鸳鸯像鸭子,使得她苦闷不已。幸好表姐开解,又将她的“鸭子”后添了柳枝,使得这针线活也能见人,她才破涕为笑。

诸如此类,不可胜举,康熙却是听得津津有味。

王氏过去只当是帝王宠爱,心里只有欢喜的,如今看来,其中却是另有深意。

自己,莫非,做了传声筒么?

她同李氏虽说名分上是表姊妹,但是并没有血缘干系。

她的姑姑王氏是李家过世的老太爷的原配夫人,两家结成姻亲时,李家老太爷还不姓李,而是姓姜,是山东昌邑望族的少爷。

王家虽不必姜家,但也是书香门第,这门亲事也算是门当户对。

当初的乡间俚语,“昌邑县,姜一半,天地不变姜不乱”,原是说姜家在当地的显赫,没想到却成了是偈语。

待到八旗军入关,改天换地之际,姜家为了守卫昌邑,死了无数族人。李家老太爷当时才二十多岁,失去父兄,与发妻离散,在破城之际,被掠为养子。

几年后,李家老太爷以才学卓越选官时,身边已经又有了正头妻文氏。

待到夫妻团聚,李家老太爷对王氏甚为内疚,终其一生,对王氏族人都甚为照拂。

王嫔父亲就是受了李家老太爷的提携,才得意选官的。后来病故在任上后,妻女又被李家老太爷接到身边照看。

李氏这边,名分上是李家老太爷的嫡亲侄女,实际上是其养父的孙女,并不是血亲。

王嫔比李氏四岁,当年都在李家老太爷身边长大。

两人不只感情好,而且容貌轮廓还有几分相似,手拉手出现的人前时,常被人认作是亲姊妹。

王嫔只当是两人的姊妹缘分,心里待李氏也是亲姐姐一般。

想着方才太后情急之下问出的那一句,王嫔却是胸口“扑通”、“扑通”地,心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一般。

太后口中那位“五姑母”,莫非就是康熙三十九年病逝京城的固伦淑慧长公主?

那位公主,先后嫁了两位驸马,却是命运多艰,做了半辈子寡妇。

要是表妹的真是那位公主的女儿,那为何要隐匿身份养在李家……当年李氏出嫁时,王嫔还没有进宫,那令人眼花缭乱的陪嫁物什,如今想想,却是藏着什么蛛丝马迹一般……经过太后宫中的异变,心中震惊的不只是王嫔,还有同样听得懂蒙语的德妃与宜妃。

两人心中都是纳罕,但是回到各自住处,却是行为有所不同。

德妃是拿着佛珠,坐在炕上,思量了半晌。对于太后所说的“五姑妈”,她却是没有想到固伦淑慧长公主身上。

固伦淑慧长公主虽说在京城住了多年,是太皇太后嫡出之女,但是同太后关系只是平平。

在八旗入关时,那位长公主就嫁到蒙古去了。太后却是定都燕京后,才从草原嫁到京城来的。两人虽说是大姑子与弟媳妇,但是早年也没什么机会往来。

再说,长公主病故,墓地营葬都有定制,太后也不至于巴巴地问起葬在何处。

虽说已经事隔多年,但是对于当年初入宫时听到的一些秘辛,德妃还影影绰绰地有些印象。

根据传言,康熙九年追封为“慧妃”的那位科尔沁王公之女,是先前老皇爷病着时进宫的。

当初不过十来岁,原是要给老皇爷做妃子的,不想老皇爷驾崩了。

那位博尔济吉特氏便被太皇太后抚养在身边,是给万岁爷预备的嫔妃。

却是不晓得是何缘故,名分始终未定,后来指婚了臣下,没出嫁又守了望门寡。

太皇太后不愿意委屈了这位格格,说是要收这位格格为养女,甚是礼遇。

不想,这位格格却是命薄,没两年就病故了……虽说有追封下来,但是却也有传言,这位格格没有死。

因为当初太后宫里,还有位贵女,有人看到,两人一道出宫去了。

要是当初的传言是真,那李氏的身份呼之欲出,德妃手中拨了着念珠,情绪渐渐地平复下来。

这时,便听有脚步声起,德妃的脸上已经露出几分慈爱来。

虽说还没见人,但是当额娘的,哪里听不出这是自己个儿子的动静。

“额娘安!”十四阿哥大踏步进来,挑了挑前襟,已经单膝跪了下去。

德妃忙起身,上前亲自扶起,心疼地说道:“也没有外人,折腾这个做什么?瞧你这满头汗,这是打校场过来?”

嘴里问个不停,手中已经拿着帕子给儿子拭汗。

十四阿哥虽说已经年近而立,都快娶儿媳妇抱孙子了,但因是幼子的缘故,他还像孩子似的,带着几分撒娇道:“额娘,真热啊,有西瓜没有?儿子正渴得厉害,这会儿能吃大半个。”

德妃笑眯眯地拦着儿子到炕沿坐下,道:“瞧这馋样子,也不怕弘春、弘明他们看了笑话?”

十四阿哥只是笑,德妃到底舍不得驳他的意,吩咐宫女下去准备西瓜。

少一时,宫女送上切好的西瓜,十四阿哥拿起一片送到德妃嘴边,道:“额娘先吃一口,儿子再吃。”

德妃摆摆手,道:“你自己个儿吃,我才从太后那边喝过茶。”

十四阿哥闻言,这才将西瓜送到自己口边,一边吃着,一边状似漫不经心地问道:“额娘打太后那边回来?儿子刚才来时,听说李氏同大格格给太后请安去了。怎么听说,皇阿玛也过去了?”

德妃似笑非笑,将屋子里的几个宫女内侍都打发去了,随后才伸出手来,戳戳十四阿哥的额头,道:“你是从我肚子里出来的,想什么额娘还不知道?别在这里装犊子,想问什么就说,别拐这七个弯八个弯的!”

十四阿哥将西瓜皮撂下,腆着脸笑道:“还是额娘知道儿子,儿子是想问问,就额娘瞧着,皇阿玛待曹家人是真亲厚,还是就是个过场……不是说太后恼了么,那边有什么动静没有……”

德妃见十四阿哥眼神乱转,一副看好戏的模样,不由皱了皱眉,道:“万岁爷对他们真亲厚又如何,假亲厚又如何?你已是大了,不是小孩子,这交际往来只分得用的、不得用的,岂能为了不想干的人轻易与人结怨?曹家那小子,是你的亲侄女婿,听说还是你大舅子的至交,这两下里正应多亲近才是……”

(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都市极乐后后宫 背剑之人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碧蓝航线界限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剑道第一魔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wtw1974 我努力进监狱的那些年 肥水不流外人田 普攻永久加生命,阁下如何应对? 猎天争锋 魔女的箱庭笔记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敌谍一生 抗日之铁血战将 代号惊蛰 大明锤王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最近更新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 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 汉水东流 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庶民崛起 俄罗斯风云录 大唐:请陛下称太子! 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 国舅凶猛 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 边荒枭龙 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 水浒:灌口李二郎传 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 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 我去明末救义士 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 三国之杨家天下 九霄魂录 
重生于康熙末年 雁九 - 重生于康熙末年txt下载 - 重生于康熙末年最新章节 - 重生于康熙末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