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更迭

汤加盐大伯伯

首页 >> 历代王朝更迭 >> 历代王朝更迭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辛亥英雄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最强终极兵王 重生之征战岁月 开局穿越寡妇村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金牌帝婿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超时空史记 
历代王朝更迭 汤加盐大伯伯 - 历代王朝更迭全文阅读 - 历代王朝更迭txt下载 - 历代王朝更迭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1章 南下入楚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如同流星,乐羊在中山之战里迸发了耀眼的光芒,可是此后却没了消息,而吴起却一直活跃在魏国的政治舞台上。

魏文侯魏斯去世后,他的儿子魏击即位称王,是为魏武侯。有一天,魏武侯与吴起一同坐船,顺着西河漂流而下。船行半路,魏武侯起身对吴起说:“我魏国有此险固山河做屏障,真是上天的赐福!”这可能是因为武侯刚刚登基,所以面对自己执掌的大好河山涌起了万丈豪情。这并没有什么不妥,况且魏武侯说的也很在理。

但吴起心里可能有点看不起这个刚刚上台的年轻人,于是借题发挥教训道:“要守住国家,守住祖宗基业,靠的不是险固的山河,而是君主自身的德行!从前三苗氏左临洞庭湖,右靠彭蠡湖,可是他不修德义,终于被大禹王攻灭;夏桀所居之地,左面是黄河、济水,右面是泰山、华山,南面有伊阙山做他的屏障,北面只有一条羊肠小路与外界相通,其地形可谓再险固也没有的了,可是他贪暴苛戾、骄奢淫逸,最终丢了天下,被商汤放逐;殷纣的都城,左边是孟门山,右边是太行山,北面有常山作为戍卫,南面是黄河天险,可是他横征暴敛、不施仁德,终于给周武王兵临城下,被迫自焚而死。由此可知,想要王位永固、国家长治久安,靠的不是险固的山河,而是君主自身的德行。如果君上不修德行,那么即使这小舟上的人,也会变成不共戴天的仇雠,更遑论他人呢”魏武侯只得点头称是。

虽然已经贵为魏国武将,但吴起最终的目标仍是登上相国宝座。“起不为卿相,誓不入卫。”他对母亲的承诺他还记着。事实上,由于战功赫赫、才华出众,吴起确实是很多人心目中魏国丞相的不二人选,不过最终的结果却让吴起和众人大感意外:田文做了国相。吴起自然不服气,于是找田文去理论:“敢不敢跟我比一下功劳”田文躬身道:“将军请讲。”

“统帅三军,叫士卒争先效死命,使别国不敢与正视我魏国,我做到了,你比我如何”吴起问。

“我不如您。”田文答。

“守卫西河之地,叫秦人难以东进半步,同时震慑韩、赵两家,叫他们不敢轻举妄动,我做到了,你比我如何”吴起问。

“我不如您。”田文答。

“辖制文武百官,使百姓亲附朝廷,充实府库,我做到了,你比我如何”吴起脸有得意之色。

“我不如您。”田文依旧面无表情。

“既然这几方面你都比不过我,为何还登台拜相,位居我之上这是哪门子的道理”吴起冷笑。

“先王新死,今上初掌大宝,交替之际,国人无依而彷徨,朝臣各有打算,其心不服,百姓疑虑不信,正可谓多事之秋、风雨飘摇,你说这个时候,是把政事交给你打理,还是交给我打理呢”

吴起知道,田文以魏国宗亲身份出任丞相一职,确实有利于稳定政局。他沉默良久后叹道:“应该将政事托付给您!”这才明白自己只想着己身的荣辱,而不如田文那样顾全大局,心下惭愧,于是再也不在田文面前提谁应该封相。吴起“浪子回头,知过能改”,翟璜做得丝毫也不比吴起差。

先前,魏文侯向李悝诉苦,说自己一个人肩挑国务,十分劳累,可是最后仍不能将国事打理得井井有条。

李悝说:“家里贫穷就应该找个贤妻,国家动乱就应该寻求良相。”

文侯问道:“我确想设丞相一职,只不过在魏成子与翟璜之间左右为难,不知道选谁好。”

李悝回答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臣身份卑微,怎能参与挑选丞相这样的大事”

文侯说:“先生太客气了,莫要推辞,还请为寡人出个主意。”

李悝笑道:“您无法决断是因为平时观察不够细密。判断一个人是否能够胜任某职,要听其言观其行,要看他平时都与哪些人亲近,发达后又结交哪些人,显要后提拔推举哪些人,不遇时不做哪些事,穷困时不拿哪些东西。有了这五条标准,已经足够君上选出宰相了,还需要我李悝在此妄言吗”

文侯听得双眉一挑,说道:“先生可以回去歇息了,我已经知道该拜谁为相了。”

走出魏宫的李悝来到翟璜家,翟璜急切问道:“听说今天大王召见先生入宫,是要商讨丞相的人选,不知可有结果”

“不出意外,应该是拜魏成子为相了。”

翟璜色变道:“我哪里比不上魏成子吴起、乐羊、西门豹,当然还有先生您,都是我推荐的,你们都为魏国立下不世功勋……你说,我哪里比不得魏成子”言下之意,自己推荐了李悝,那么李悝就应该为自己说话。

“您推荐我的初衷,是为了向君主推举人才,还是为了结党营私呢”这句话立时叫翟璜软了下来。李悝又道:“君上问我该选谁为相,是您还是魏成子。我对君上说,看一个人,要看他平时都与哪些人亲近,发达后又结交哪些人,显要后提拔推举哪些人,不遇时不做哪些事,穷困时不拿哪些东西。有这五条,就已经足够做出决断,因此知道这相位必属于魏成子。您虽然贤德,但哪里比得上魏成子呢魏成子食禄千钟,其中有九成是为国家花费在家门之外,而只有一成是花费在家门之内,不是这样,怎么将卜子夏、段木干、田子方这样的贤士从别国远远地请过来这三人都被君上奉为师长,而您推荐的这五个人都被君上列为臣下。光凭这一点,您如何与魏成子相比”

一般人听了“您哪里比得上魏成子”和“如何与魏成子相比”这样的话总要发飙,至少是端茶送客。可是翟璜听了,却久久不语左右思量,最后终于向李悝一揖到地,心悦诚服地说:“我翟璜浅薄无行,所言尽是虚妄,我愿终身做先生的弟子,在先生身边聆讯受教。”

这就是魏文侯手下的一班文臣武将,不论是吴起还是翟璜,他们所求不尽是功名利禄,更有自我修养的提高,自己德行的锤炼。这或许就是他们屡屡创造奇迹,立下万世之功的缘故吧,因为他们的心胸很多时候都超越了这个俗世,所以才久久地为这个庸碌的世界惦念、怀恋。

然而,如果这个世界都是像他们这样的谦谦君子,那么天下就太平了。事实上,名与利是如此发光耀眼,早已眩晕了一些人的耳目,叫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来维护自己的权位。田文去世后,公叔出任魏国的丞相,他不是一个有着自己政治理想的政治家,而是一个汲汲于名利的政客。公叔知道,他的才能与威望远远不及吴起,所以睡不安稳、食不知味,日夜担心有一天自己丢掉相印,被吴起取代。

主人的忧虑逃不过仆人的眼睛。

公叔的仆人宽慰他说:“相爷无须忧虑,要赶走吴起此人其实不难。”

公叔问:“你有何办法”

答曰:“须得想法离间吴起与大王的关系。吴起向来狂傲,其为人又好名贪荣,可是尽管为大魏效力多年,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却始终未能拜相,所以您可以对大王说:‘吴起之才天下无双,而魏国地狭,西面紧挨着地广千里的秦国,我担心吴起早晚会离开魏国,到别国高就。’这时大王必然会问计于您。您就可以说:‘我们可以用下嫁公主给吴起的办法试他一试。假如他肯娶公主,就证明他确实有心继续在魏国效力;倘若他拒绝婚事,就说明他早有离开魏国之意。’大王必定会同意这个办法。如此一来,您就可以在家中设宴,请吴起与公主一同赴宴。在宴会上,您可以故意刺激公主,叫她发怒而当众羞辱您,吴起看到了公主的刁蛮脾气,自然会将婚事推掉。”

一切依计而行。吴起看到公主对丞相公叔如此不敬,心想若是当真娶了她,岂非要给自己找罪受而公主金枝玉叶,又打不得骂不得——这后半辈子岂非毁在这女人手里于是隔日便入宫向武侯推掉了婚事。武侯以为吴起早有去意,于是态度大转,不再信任吴起。吴起的建议无法被武侯采纳,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武侯的信任,又怕此后惹祸上身,于是离开魏国,南下入楚。

名满天下的吴起很快得到了胸怀大志的楚悼王的赏识,官拜楚国令尹,主持改革。楚国地处南方,无论是文化习俗,还是政治制度,与中原各国都迥然有异。所谓“令尹”,即是楚国的最高官职,上佐国君,下统百官,内摄朝政,外掌兵马,相当于别国之丞相。由于位高权重,干系重大,所以令尹一职一般由楚国宗亲,如芈氏、熊氏等族来担任。吴起这个“外人”能够出任令尹一职,从中可以看出楚悼王对吴起的信任和他有志改革的决心。

楚国沃野千里,地广民众,吴起的改革主要是针对无所作为的贵族阶级。这些贵族寸功未立,只是靠着出身高贵而窃居官位,整日又游手好闲,纵情酒色,搞得楚国上下一片乌烟瘴气。这还不算,他们一日在职,朝廷就要大笔花销以维持他们的俸禄,再也拿不出财货来充实府库,招募兵马和训练军队;而且有抱负、有才华的士人上进的道路也会给他们挡着,无法一展胸中所学,所以造成楚国的人才严重流失。

本来,吴起一个外人,要向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的本土贵族势力开刀,说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不过有了楚悼王的大力支持,尽管那些贵族们怨声载道地反对吴起,改革还是能够顺利地进行。

不出几年,楚国在吴起的改革下立时焕然一新:朝纲森严,全国上下依法而行,将士用命,虎虎生风。有这样强悍战斗力的军队,若不能在战场上一展雄风,实在是可惜。所以,几年之内,楚国“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这时吴起的地位也日渐巩固。

可是又过了几年,形势忽然逆转:楚悼王驾崩升天了!这对吴起来说无疑是一个噩耗,因为他此后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得到楚悼王有力的支持,更不妙的是,他一心公务,拙于谋私,早已将楚国上上下下的贵族得罪了一个遍,现在这些人一个个咬牙切齿,恨不得将吴起碎尸万段。就在为楚悼王出殡那天,这些宗亲贵族终于起兵,要置吴起于死地。吴起自知必无幸理,索性跑到楚悼王停灵的地方,纵身一跃,扑到悼王的身上,狞笑道:“今日我吴起不会白死,你们都要给我殉葬!”说罢即被乱箭射死。可是射死吴起的箭,也同时毁坏了楚悼王的尸身,这是以下犯上的大不敬之罪。

不久,太子即位,是为楚肃王。他下令将射杀吴起、有份毁坏先王遗体的人全部抓捕处死。就这样,70余户人家做了吴起的殉葬品。

太史公司马迁这样评价吴起:“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

分处于不同的局势之中,自然会有不同的判断和行动,即俗语所谓“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吴起在魏国时,借题发挥地教训魏武侯,说得不可谓不精彩、不深刻。可是他到了楚国之后,情况都已经完全变了。三晋之地,由于地处北方,时常受到戎狄的冲击,所以向来的政策都是强军以立国,故而封建制和礼法制给破坏得早一些、深刻一些,也就早有靠近法家的传统——军队中若无说一不二的军法,如何能够令行禁止,有如何能够集结为一团强大的战斗力而楚国则不一样,那里物产丰富,从来不愁吃穿,而且又不须时时刻刻面临戎狄扰边的威胁,所以生活安逸,又崇尚巫风淫祀,浪漫而奔放,所以其改革的动力实在不足,若非出了楚悼王这样一个有心争霸天下的君王,楚国肯定只能谨守一隅,等着六国争出个高下,然后选择投降。所以楚国的封建残留是很多的,观乎国内贵族势力如此强大就知道了——令尹一职始终在那几个宗亲家族手里传来转去。

而魏国改革图强之际,除了有吴起,还有李悝、魏成子、翟璜、段木干、田文……明君贤臣,通力合作,改革的阻力自然很小,所以过程也就相对“和平”很多。等到楚国开始改革之时,只有一个吴起孤零零地支撑起改革大业,所以改革的阻力大,少不得动用所谓血腥暴力、狠辣干脆的“雷霆手段”。改革走到这一步,客气不得,那么给太史公说成了“苛暴少恩”也就不可避免了。

或许吴起也知道,这样“硬来”最终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可是大丈夫立身天地间,若贪生怕死、处处顾虑,又如何成就一番大事“与其默默朽烂,不如从容燃烧”,是也罢,非也罢,成也罢,败也罢,总之要轰轰烈烈地活过一场,才不枉上天赐给的大好年华!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凡人策 碧蓝航线界限 剑道第一魔 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 洛公子 魔艳武林后宫传 绝色神雕 修仙狂徒 【斩天剑】 美女的兵王保镖 和竹马睡了以后 普攻永久加生命,阁下如何应对? 狂撩无嗣男主后,娇媚宿主顶不住 赤心巡天 都市偷心龙爪手 猎天争锋 苍海皓云 贵族 流年流不去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大汉兵王 董卓之子 大明锤王 家父唐高祖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大隋主沉浮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 中国古代名人传 大唐钓鱼人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 穿越三国,开局宣布大秦复国 穿越古代被士兵抽,我掏出了手枪 都穿越了,谁还循规蹈矩?! 李隆基的纨绔皇孙 赶你去封地,你竟带着北凉王造反 开局十颗中子弹,抢夺联合舰队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 大航海之重生主宰 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 【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 穿越清朝造反我是认真的 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 我四叔是朱元璋 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 我创造的书竟然成为了历史 
历代王朝更迭 汤加盐大伯伯 - 历代王朝更迭txt下载 - 历代王朝更迭最新章节 - 历代王朝更迭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