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江山

三戒大师

首页 >> 一品江山 >> 一品江山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最强兵王 亮剑:让你驻防,你却团灭鬼子 衣冠不南渡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亮剑:开局成为汉奸,反手端掉鬼子司令部 大夏第一宠妃 
一品江山 三戒大师 - 一品江山全文阅读 - 一品江山txt下载 - 一品江山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五零章 秋 (下)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四书》中的圣人之语,都是微言精义。微言精义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信息量太少,以至于无法精确的把握真意。

尤其是讲儒家世界观、思想观、善恶观、方龘法论的《中庸》、《大学》,更是玄之又玄。

比如中庸第一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学问浅的人,看了都是一头雾水,学问深的人则有自己的理解,且不尽相同。

是以虽然有圣人经典在前,人们仍无法精确把握儒家的哲学思想,便需要有人来译注经典,为圣人和凡人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朱熹定《四书》,作《章句集注》,就是在做这样一件事情。

朱熹以此建立了一个,完整而精致的思想体系,终于完成了宋儒的夙愿。儒家哲学也终于登上了顶峰,成为整个国家读书人的共同思想,继而成为整个国家的集体意识。从骨子里改变了中龘国人。

单从这一点说,朱子确实了不起。

陈恪对《四书》的诠释,便完全仿照朱子的体例,甚至内容也以朱子的《四书章句》为主体。但是在最根本的世界观上,他却动了手脚。

因为朱子的一套,原是极好的,只是在世界观上出了岔子。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龘法论,所以儒家思想越到后来,就约成为‘禁锢思想、阻碍科学发展’的罪魁。

在世界观上。程朱理学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和本体,‘太极非是别为一物,即阴阳而在阴阳,即五行而在五行,即万物而在万物,只是一个理而已。’

在朱熹的认识里。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根柢和枢纽,是决定一切和派生一切的精神实体。也就是所谓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从太极中来的。

那么如何认知这个太极呢?朱熹说‘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当你一旦通理。便明白了太极,自然尽知天下万物万事,胸怀宽广,宠辱不惊,无惧无畏,可修身,可齐家,可治国,可平天下!

那么这个‘理’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朱子说,呃。直接告诉你印象不深,用处不大。需要你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想……

好吧,那如何去认识这个理?

这次朱子告诉你了,须得‘格物穷理’!

‘格物致知’是儒家大学之道的基石。

在先秦时代‘格物致知’这句话。大概并不是特别深奥的语言,故而用不着做什么解释。

但是汉代以降,由于文化断层等原因,人们对它的解释却出现了很大的问题,由此导出的方龘法论,也就千差万别。

朱熹将‘格’解释为推究、穷尽的意思。所以朱子之学的方龘法论,就是穷理。

那么如何穷理?朱子说了,就是多读书讨论、应事接物。当然最根本的还是读书,读什么书?儒家经典。因为儒家把孔孟当成掌握了道的人,或者说孔孟就是道。他们追求的便是‘孔孟之道’。

所以理学的格物穷理,说白了,就是去多读圣贤之书,体悟所谓的圣贤之道。

如果仅是修身齐家,这倒也无妨。因为圣人乃万世师表,照着学肯定没错的。然而儒家是入世的,还要治国平天下的,得解决人世间产生的具体问题,比如国家的财力枯竭,比如治理黄河、比如如何去应对外敌。

这就出事儿了。后人都知道,每个问题都要具体分析,在现实中寻找解决的办法。

而且很多时候,问题都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出现的,那么解决的办法也一样,必须要不断创新才行。比如在春秋时,还是井田制的小国寡民,生产关系与后世完全不同,当时圣人对具体问题的看法,放在宋朝来看,就已经完全过时了。

何况,就是在春秋时期,孔夫子那套也被证明是行不通的了。拿着那套在春秋行不通的东西,放在千年以后,难道就能行得通了?

程朱理学的谬误之处就在这里。他们罔顾事实,不在现实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龘法,而是在古人的书籍里找注解,找答龘案。什么事都要看古代先贤是怎么解决的,然后照搬就是。

这一套显然是行不通的。

朱熹陷入到这个怪圈中,无可厚非,因为他终究不是老龘子、孔子、亚里士多德那样的真圣人,只能算是大学问的贤人。

他无力开辟出正确的世界观,自然也就发展不出正确的方龘法论。他的世界观,其实是来自于周敦颐,而周敦颐的理论根基《太极图》,是源自陈抟老祖的《无极图》,从那里确立了天人感应,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等等理学主张的源头。

而‘太极’玄之又玄,根本就是不可认知的,所以他研究来研究去,都究不出这个理之所在。最后只能借用了佛家的那套修行方龘法。因此理学其实是糅杂了佛道的实用主义儒学。这就注定了它会沾染上佛道的消极主义和封闭主义,最终变成一种禁锢。

~~~~~~~~~~~~~~~~~~~

陈恪要做的,便是树立另外一种世界观和方龘法论!

回到《中庸》首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陈恪的解释为‘理性是人类的天性,通过理性的思考,可以发现道,圣人以此探求大道以教化万民’。

他将‘天命’解释为‘道’,道者,绝对真理和客观规律也。他说这个世界便是在绝对真理和客观规律之下运行的。真理和规律,隐藏在表象和事龘件之下,规矩着事龘件和表象的发展。所以认识真理和规律,就可以预见事物的变化,把握正确的方龘法,即所谓‘明心见性’,然后可修齐治平也!

真理和规律是可以认知的。修道,就是认识真理和规律的过程。而修道的方龘法,便是‘格物’。

对于‘格物’,陈恪与朱熹的说法基本相同。他说‘知在我,理在物’,连接物我方龘法就是‘格物致知’。

他们同样训‘格’为至、为尽,至:谓究至事物之理。同样训‘物’为事,其范围极广,包括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亦包括心理现象和道龘德行为规范。

‘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认为上至宇宙天地,下至微小的一草一木一昆虫,皆有理,都要去格,物的理穷得愈多,我之知也愈广。由格物到致知,有一个从积累有渐到豁然贯通的过程。

要贯通,必须花工夫,格一物、理会一事都要穷尽,由近及远,由浅而深,由粗到精。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节次第,重重而入,层层而进,以求道理。

所谓‘穷理须穷究得尽,得其皮肤是表也,见得深奥是里也。’人们必须经过这样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能达到对理的体认。

以上的方龘法论,基本上都是朱子观点,陈恪几乎原封不动的照搬。但在不同的世界下,此方龘法论便与程朱理学有了分际,变成了‘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运用理性思维,从现象中升华出理论,以实践检验理论。经过这样的过程便可得一理。’

当你通晓万物之理后,便可从诸多理中,升华出道。

当你认识了道,则万事万物在你眼里都没有秘密,你便成了道。

则惟天下至诚,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赞天下之化育;可以赞天下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

陈恪的这套学说,因为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问世便显得精致完整,令人信服。

加之他已经树立起经学大师的形象,所以他仅在经筵上讲了一章《中庸》,便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去年他考证《尚书》乃伪经,士大夫们还只把他当成是学问渊博、明辨深思的才华之士。今年听了他讲《中庸》,才知道原来大宋朝继道学、新学之后,又诞生了一门学说。又诞生了一名大儒!

而且这门学说一经问世,就如此完整,如此可行可信,远超其它仍在摸索附会中的学说。

只是陈恪实在太年轻,让士大夫们实在无法接受,几代人苦苦寻索而不得的真谛,竟被这个三十岁不到的小子,给道破了。

于是疑问铺天盖地而来,许多根本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结果后半程的经筵,成了陈恪为扞卫自己的学说,舌战群儒的场景。

但是如论如何,谁都承认,在嘉佑五年秋的经筵中,诞生了一门充满生机的儒家学说。它所蕴含的生命力,必将冲击这个世界!

因为陈恪出身蜀地,所以通常称之为‘蜀学’,但他自己更愿意称为‘理学’……一来向贡献了灵魂成内容的朱子致敬,二来,这本就是道理之学,称为理学最恰当不过。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都市极乐后后宫 凡人策 碧蓝航线界限 背剑之人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洛公子 后宫春春色 肥水不流外人田 我在大唐做战神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和竹马睡了以后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修神外传仙界篇 余生为你着迷 星际致富日常 系统送我一见钟情 仙灵图谱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敌谍一生 抗日之铁血战将 唐奇谭 十三皇子 被追杀的我,被敌人推上了皇位 
最近更新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 太子城传奇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白话三国志 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 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东周策 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 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 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 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 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 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 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 红楼之皇权枯骨 乱世帝匪 
一品江山 三戒大师 - 一品江山txt下载 - 一品江山最新章节 - 一品江山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