歃血

墨武

首页 >> 歃血 >> 歃血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大明第一搅屎棍 军工科技 大唐:开局迎娶长乐公主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满唐华彩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乖乖老婆,别闹了 
歃血 墨武 - 歃血全文阅读 - 歃血txt下载 - 歃血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十六章 兵凶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狄青入主枢密院,担当枢密副使一职。

狄青挥兵南下,赶赴岭南,平侬智高之乱。

狄青已到荆湖一带,广发军令,招荆湖锐卒……大宋战神狄青奉旨平南,禁军厢军争先恐后集聚,狄青月余之内,已聚齐十万兵马。

消息传出,汴京沸腾,举国欢呼。

百姓认为,岭南有救了,天下有救了。

虽说狄青入主枢密院很不合大宋祖宗家法,也让朝中文臣很有非议,但百姓不看规矩家法,只认为能行的就上。狄青不要说做个枢密副使,就算做个枢密使,百姓都认为没有问题。

赵祯自派出狄青后,除去看望张美人后,连皇后都少见,这一日身在皇宫,又招庞籍入见,询问岭南战事。

岭南动乱前,赵祯已调庞籍回京,让他入主两府,狄青出征后,因庞籍和狄青交流最久,又懂军事,因此赵祯让岭南一有军情,立即转给庞籍,庞籍审阅后,择精要禀告。

赵祯人在宫中,见宫外积雪未融,身上微冷,一颗心也如赤裸在寒风中,颤动不休。侬智高作乱,事关重大,狄青只能胜、不能败!

庞籍入宫,不等施礼,已被赵祯止住,赐座道:“庞卿家,你在西北,和狄青交往多年,应知狄青如何用兵。朕今日找你来,就是想问问眼下岭南如何了?”又想起一事,问道:“这天下人多知狄青之勇,若是作战,狄青想是不惧,可朕只怕侬智高阴险,派人对狄青用毒,那真的是防不胜防。朕前些日子派人去提醒狄青,不知狄青可听到朕的提议吗?”

庞籍道:“圣上但请放心,圣上的提醒,早传到狄将军耳中。狄将军素来刀口行走,定早就提防此事。”顿了下,庞籍说道:“狄青去年十月起兵,不用北疆之士,一路募兵,主招荆湖厢军锐卒,大肆囤积粮草,据最新消息,他已召集十数万兵马……看样子要蓄力和侬智高决一高下。”

赵祯忍不住道:“朕倒也狄青用兵的一些方法。当年定川寨一役后,细腰城被围,西北紧急,狄青就是不拘一格的招兵,也是和现在一样的做法,以气势逼迫对手。结果对敌之时,吓得夏军不敢战,逼得夏军无法出兵,这一次,想必也是如此的做法了?”

庞籍犹豫片刻才道:“这个嘛,臣倒不好妄断。不过圣上说得不错,自从狄青领军后,汴京、荆湖甚至两广的军民都是士气大振。眼下狄青已到桂州,和知州余靖兵合一处。”

原来谏院余靖在变法夭折后,亦被派遣出京,眼下身为桂州知州。两广兵乱,州县多是不保,只有余靖还在带兵苦苦支撑,维持着大宋的岭南江山。

“那开打了吗?”赵祯问道。

庞籍稍有犹豫,这才道:“宋军在狄将军出兵后,已然和侬智高军打了一仗。”

赵祯一震,忙道:“朕怎么没有接到这军情?战况如何?”

庞籍缓缓道:“宋军大败。”

赵祯脸色苍白如雪,失声道:“狄青败了?”

庞籍摇头道:“非狄青战败。狄青出京后早传令广西,命众将坚守待援。而余靖不听狄青之令,擅自派广西钤辖陈曙出兵进攻侬军的金城驿,被侬智高大败。”心中暗自叹惜,原来宋军知狄青领军前来,竟都认为此战必胜,就有不少人心存抢功之意。陈曙主动出击侬智高,绝非为了大宋的江山,而是为抢功劳,不想反遭侬智高所败。

赵祯一拍龙案,脸色愤怒道:“这些人真的这般违反军令?狄青呢,怎么不将他们斩了?”

庞籍立即道:“狄青到了桂州后,已尊圣旨,斩了陈曙和陈曙手下将领三十一人!”

赵祯怔住,他方才说斩陈曙,不过是激怒之言,心中本觉得眼下用兵,当让众人拼死效力,不适宜阵前斩将。哪里想到狄青竟如此霹雳手段,连斩宋将三十一人!

可话已出口,赵祯不能收回,只好道:“斩得好,斩得好!”蓦地想起什么,忙问,“那余靖呢?”他只怕狄青把余靖也一块斩了。

庞籍道:“余靖请罪,说陈曙失律,是他管制不当,请狄青降罪。不过狄青说,余靖乃文臣,军旅之责不应算到他身上。”心中暗想,“狄青知道他在西北虽有威信,但岭南将领不见得绝对服从他的管制。如今杀将以立威,就是用陈曙等人的脑袋,换取上下一心。狄青不责余靖,显然是对范公当年的朋友心存敬意。唉……他这种人,在用兵时恩威兼施,本是大宋少见的领军之才。狄青若一直在朝中,实乃大宋之福,但我只怕他这一仗,胜也好、败也败,均是难逃非议。”

赵祯长舒一口气,说道:“狄青说得也对。那眼下什么情况呢?”

庞籍回道:“在狄青领兵到达桂州时,交趾有书传来,说愿和宋兵联手共击侬军。”

赵祯精神一震,说道:“交趾肯出兵,那很好呀。他们可有使臣前来?朝臣怎么说?”

庞籍道:“朝中百官听到这时,倒也和圣上一样的想法。不过……狄青已回绝了交趾。”

赵祯皱了下眉头,心道狄青这么做,已算是大逆不道。狄青怎能不经朝廷,就直接对交趾回复?可终究还是道:“狄青这么做,必定有他的道理。”

庞籍点头道:“圣上英明。依臣来看,交趾想要出兵,无非是试探我军的虚实和信心。狄青上书道,假兵交趾以除内寇,弊端重重。区区一个侬智高纵横两广,若宋廷都不能制,还需假手外人,一来打击军心,二来极可能引狼入室,只怕未平侬智高,反陷入和交趾征战之中。”

赵祯长叹一声道:“狄青所言甚是,朕幸亏得庞卿家提醒,不至于铸成大错。现在狄青在做什么呢?”

庞籍道:“他斩了陈曙等人后,就在拜神。”

赵祯又是一怔,感觉到狄青用意果然让人难测,“拜神,这时候拜什么神?”

庞籍道:“狄青闻桂州城南有一庙宇十分灵验,他率部属前往庙宇求神。当场拿出百枚铜钱,对神祷告道,若平南能胜,这百枚铜钱撒出去落在地上,就应字面全部向上。”

赵祯闻言,大吃一惊,忙道:“胡闹,哪有这种可能?狄青如此,若不能成行,岂不动摇了军心?”

庞籍道:“可狄青撒出了铜钱,的确是百枚字面向上。那时候所有人都是不信,但消息传出去,军心大振,所有兵士都信这次有神灵相助,狄青有无上的神通,一时间气势如虹。”

赵祯沉默片刻,起身踱来踱去良久,这才道:“庞卿家可信神吗?”不知为何,他想起当初皇仪门一事。他本不信神的,他其实甚至厌恶神灵一说,当初就是他爹举国信神,搞得大宋国力衰竭,但当年狄青突变神武,连杀刘从德三人的情形,至今还留在赵祯的脑海。

若没有神的话,狄青何以变得如此?

庞籍沉默许久才道:“很多事情,只能说信则有,不信则无。”

赵祯突然一笑,说道:“若无神灵的话,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狄青所用的铜钱,必定是两面皆字!”又想起当初和狄青一起逃难时,狄青计谋百出。这些年来,狄青当然运用计谋当然更是炉火纯青了。

庞籍笑笑,也不多言。

赵祯也笑了,像是认为猜出了狄青的计谋,很是得意,又问:“狄青求神之后,又做了什么事情?”

庞籍沉吟半晌才道:“据最新军情,侬智高知狄青前来,收缩兵力,意欲拉长战线,拖疲宋军。而上元节将至,狄青长途行军,可能考虑兵士疲惫,让先行官在昆仑关北三百里处都泥江北屯兵数万,站稳脚跟,和侬智高在昆仑关东北百里马度山的五万大军遥相对抗。狄青令后续的大军缓缓跟进,兵士暂歇息十日,先度佳节,再和侬军决一死战。”

赵祯听那军情,心中紧张,恨不得狄青突施神威,一刀砍下侬智高的脑袋最好,见战事稍歇,反倒有些失望,喃喃道:“是呀,休息一下也是好的。”突然望见殿外灯火如星,这才想到,“今天不就是上元节了。”

以往上元节,宫中都是张灯结彩的庆祝,汴京也是欢腾一片。但如今岭南有乱,赵祯早说今年上元节从简,宫中虽挂有灯笼,但静悄悄的丝毫没有往昔的热闹。

赵祯不想上元节,只是想狄青以数万兵士对侬军五万兵马,不知道能否取胜?

就算狄青能够在马度山取胜,侬军身后还有昆仑关,昆仑关之后,又有侬智高大军驻扎,这一仗,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了。

赵祯心忧岭南,也知道昆仑关建于唐朝,本是大明山东向余脉,听说关口悬崖峭壁,道路难行。侬智高知狄青南征,早派兵把守此关,当年唐岭南蛮夷首领梁大海曾在昆仑关击败唐军,狄青要和侬智高主力对决,只怕在昆仑关又有一番血战。

兵法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狄青先战马度山,后战昆仑关,再决战侬智高的主力,只怕锋锐已减……

赵祯从常理而判断,意识到狄青形势并不算妙。见庞籍又是愁眉紧锁的样子,更增忧心。和庞籍又说了几句军情,有宫人急急来禀,低声说了两句。赵祯听了,让庞籍退下,起身匆匆到了张美人的宫中。

张美人卧病在床,见赵祯前来,勉力想要起身行礼,赵祯见张美人容颜憔悴,心中大痛,忙道:“美人……你莫要起身。”

自从张美人中毒后,就一直病泱泱的毒性难清,请了无数御医来看,均是治不好张美人的病。赵祯见张美人一日日的憔悴下去,对张美人的爱意却没有半分的改变。不知多少次求神祷告,希望张美人能够好转。

可张美人还是一天天的不见好,赵祯心中已有不祥之兆。

张美人见赵祯前来,轻咳几声,低声问道:“官家这几日愁眉不展,可是在心忧国事?”

赵祯点点头,说道:“美人,你不用牵挂朕的江山,好好的调理身子就好。”

张美人凄然一笑,灯火下显得有说不出的幽怨,“官家,妾身见你整日忧心忡忡,怎能不牵挂呢?现在侬智高……作乱,那面战情如何了?”

赵祯本不想说,可架不住张美人幽怨的眼神,简略的岭南战情说了一遍。心中苦涩,暗想美人就算在病中,还都牵挂着朕的江山。苍天呀,你既然让朕得遇张美人,可为何不让朕和她开开心心的一起呢?

一想到这里,几欲泪下。

张美人听着岭南之乱,神色有些紧张。听完后伸出手来,握住赵祯的手,幽幽道:“官家,你觉得狄青能赢吗?”

赵祯叹口气道:“朕之江山,就系在他的身上了。他若再败,若契丹、西夏趁势进攻我大宋,那朕之江山不保。”

“可他胜了,官家的江山也不见得稳妥了。”张美人突然道。

赵祯错愕不已,灯火下,脸色阴晴不定。宫中虽香气暗传,温暖如春,但那一刻,气氛若冰,半晌才道:“美人为何这般说呢?”

张美人一直望着赵祯的脸色,见状闭上了眼,轻轻的摇摇头道:“官家,你当我什么都没有说好了。”

赵祯急道:“既然说了,怎么能当作没说?”可任凭他百般追问,张美人终究还是不说什么。赵祯问了许久,见张美人沉默不语,轻叹一口气,说道:“美人,那你好好休息吧。”他才待起身,就见到张美人眼角流出了两滴泪来。

赵祯慌了,又坐了下来,只是握着张美人的手。

那纤手柔软是冰冷。

许久后,张美人才道:“官家,妾身自幼信佛的。”赵祯有些不解,但只静等张美人叙说,张美人沉默许久才又道:“妾身因为信佛,才敬佛。因此……当初包拯取出那玉佛来,臣妾不想去摸,而非心中有愧。”声音渐渐哽咽。

赵祯闻言,急道:“那你当时为何不说?”

张美人凝噎道:“那时候,妾身就算说了,他们也会说妾身狡辩。没人会信妾身……”声音凄楚,泪水已滚滚而下。

赵祯紧握张美人的手,嗄声道:“美人,朕一直都信你。这件事有蹊跷,朕无能查出真相,可朕始终都信你是无辜的。”回想当年情形,总是皱眉,张美人是无辜的,狄青也没有罪,那究竟是谁的问题?

张美人哭泣半晌,抑郁的心情似乎有所好转,感激道:“官家,多谢你了。”

赵祯见张美人神色隐有委屈,却不再对他述说,心痛如绞,暗想朕妄为天子,可这件案子却无能查破,真的羞愧难言。他枯坐在张美人床榻旁半夜,安慰良久,这才回转休息。接连数日,他暂时忘记了岭南,无心批阅奏折,抽空就要陪在张美人的身边。

这一日晚上掌灯时分,赵祯才待再去探望张美人,突然有宫人急报,庞籍请见。

赵祯知庞籍一来,肯定是和岭南有关,当下召庞籍入殿。

庞籍手持奏折,一见赵祯就道:“圣上,喜讯。”

赵祯一听喜讯二字,心头一松,急道:“喜从何来?可是狄青战胜了马度山的侬军吗?”按照他所想,上元节才过几日,狄青出兵和侬智高对决,能胜马度山叛军五万兵马,就算是大喜之事。

庞籍摇摇头。赵祯一望,心已凉了半截,忐忑道:“那……可是胜了一仗?”

自侬智高起义后,宋军连战连败,损兵折将,从未胜过一场。赵祯见庞籍摇头,已把指望降到最低,只盼狄青能赢一次,挽回士气也好。

庞籍虽是沉稳,但已难掩喜悦之情,说道:“圣上,狄青不但破了马度山的侬智高数万兵马,还攻破昆仑关。如今大兵过关,兵峰直指邕州。侬智高没有防备,知狄青破了天险昆仑关,立即调兵迎战,如今狄青驻兵归仁铺,要和侬智高决战!”

赵祯又惊又喜,没想到竟听到这个天大的喜讯。声音都有些发颤,赵祯接过奏折,顾不得翻看,只是说,“庞卿家,你给朕详细说说。狄青怎么会打得那么快呢?”

庞籍笑道:“狄青此人在西北时,就爱惜兵士性命,素不轻发,一击必中。他这次其实使的计策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在召集荆湖锐卒之时,他就已调西北万余旧部快马赶赴岭南。”庞籍说的当然是狄青手下十士,但赵祯有些错愕,“他什么时候调动西北之兵,我怎么不知晓呢?”

庞籍微凛,半晌才道:“此事为防走漏消息,因此少人知晓。狄青说了,圣上既然将兵权交付给他,定当会赞同了。”

庞籍说完后,忍不住想起狄青临别时的情形,狄青领军出征时,曾经找他道:“庞大人,荆湖虽有锐卒,但不经操练,少经阵仗,就算交兵,难以一战而胜。若和侬智高旷日持久交手,只怕北疆契丹、西北夏国会有变数。故狄青请庞大人调西北厢军十士前来作战,一决胜负。但此事事关重大,若走漏消息被侬智高察觉,难出奇效,因此请庞大人此次定要秘密行事,若有后果,狄青一肩承担。”

庞籍当时望了狄青半晌,终于点头回了一个字,“好!”

这些事情,庞籍并不想和赵祯提及。

赵祯沉默片刻,终于道:“只要能胜,我当会赞同。狄青就是靠昔日旧部破得昆仑关吗?”

庞籍点头道:“不错,圣上英明,想到这点。当初狄青广招兵马,大肆囤粮,运兵十数万长途跋涉,谁都以为他会稳中求胜,一步步击溃对手。但这些不过是他迷惑对手的方式,就在上元节时,他说要全军过节十日再决战也不过是烟雾。就在上元节那晚,他亲自领军,奇袭了昆仑关。昆仑关的叛军根本没有防备,被狄青一举击破。而在清晨时分,狄青又早派一队人马烧了马度山叛军的粮草,那数万叛军粮草被焚,知昆仑关被破,一朝散尽。”心中赞叹,暗想狄青用计可真的是深谋远虑。狄青偷袭昆仑关,痛击马度山,指挥兵卒如身之使,臂之使指,雷霆一击干净利索,用计事后想想看似简单,但大宋能如此用兵之人,只有狄青一个!

但这样的人,只怕……每次想及以后的情形,庞籍都是忧心忡忡。

赵祯长出了一口气,多日的积郁,终于能够扬眉吐气。许久的担忧,眼下才能稍送心弦。蓦地想到什么,问道:“昆仑关之战在数日之前已完结,那归仁铺眼下如何呢?”虽期盼狄青能一鼓作气斩了侬智高的脑袋,可也感觉期盼并不现实。

庞籍道:“狄青攻下昆仑关时,就算余靖也不知情。余靖知道这件事后,已得狄青的传令,让他带后军过昆仑关,齐聚归仁铺。余靖当下修书给圣上,说若有战况,当最快禀告。不过据臣猜想,狄青意在速战速决,侬智高昆仑关失算,折损人马无数,既失地利,当求趁狄青立足不稳时进攻狄青。这二人均是一般的心思,只怕归仁铺已经开战,而战情如何,明日就可传达。圣上还请早日休息,明日臣再先圣上禀告情况。”

赵祯应允,一夜兴奋难眠,等第二日清晨,不等起身,就有宫人禀告,庞籍再次求见。赵祯赤着脚就跳下床来,稍微穿戴,就命庞籍进宫,远远的就问,“庞卿家,归仁铺如何了?”

庞籍这次没卖关子,振奋道:“启禀圣上,狄将军在归仁铺大破侬家军!”

赵祯一股喜意冲上心头,身躯晃了晃,长舒一口气后才道:“庞卿家,你好好和朕说说了。”他难抑心中喜悦,振奋的心头都颤。

庞籍禀告道:“归仁铺一战,狄青命郭逵,杨文广为左右前锋,自己坐镇中军,请余靖压阵。集结归仁铺之东北。而侬智高早到一步,列阵归仁铺之西南。是时侬家军身着绛色征衣,持蛮牌、标枪,望之如火。杨文广甫一接战,不敌而退。”

赵祯虽早知道结果,但听到这里,还是大吃一惊道:“杨文广怎么败得如此之快?”赵祯知道杨文广也是将门虎将,乃当年大宋开国功臣无敌金刀杨业之孙。这些年来杨家一脉均在镇守北疆留意契丹的动静,虽有北疆少有战事,但杨文广鞍马纯熟,亦有对阵经验,是以赵祯早早的抽他回转汴京,准备派他和郭逵一起领军。

庞籍轻叹道:“武经堂曾大人就曾说过,侬智高军蛮夷出身,若论武力,其实远胜不经操练的宋人。侬军更是以标枪、蛮牌互为攻防,作战时锐利难挡。宋军每次均是败在这标枪、蛮牌下。杨文广虽勇,还是难敌侬军。”

“那怎么办?”赵祯急道。

庞籍道:“先锋杨文广败退,荆湖南路兵马钤辖刘几率右军抵抗侬军这冲击,从清晨战到晌午,难决胜负。这时侬智高命手下勇将黄师宓带骑兵出击,那骑兵号称天龙骑,是侬智高的贴身铁骑,战马均是收集自大理良马,可算是侬智高手下最为犀利的骑兵。刘几不敌,也要溃败。”

赵祯怒道:“侬智高恁地嚣张?敢这般称呼?”这天龙称呼,非皇家不能用。赵祯闻之,自然恼怒。

庞籍心道,侬智高都称帝了,又有什么敢不敢之说呢?又道:“当时宋军微乱,侬军士气正高涨,本有将军张玉请战,狄青不许,打乱头上发髻,带青铜面具亲自出战。张玉擂鼓,狄青出战,一刀就斩了黄师宓于马下。”

赵祯大喜,一拍桌案笑道:“好,杀得好!朕早听狄青喜披发带青铜面具而战,每战必胜,今日得斩叛逆,实在大快人心。”

庞籍续道:“狄青力斩黄师宓,侬军气势稍止。狄青不待停留,就率昔日旧部冲杀敌阵。侬智高先后派手下龙蛇二将侬建侯、侬志忠率精锐迎战,可均被狄青一刀斩杀。”

赵祯惊喜道:“原来狄青这般勇猛?”

庞籍点头道:“不错,狄青连斩侬军三员猛将,侬军军心已慌,狄青率军冲击侬家军中军,侬智高不能挡,率众先退。侬家军见侬智高退却,军心崩溃后撤邕州,郭逵早率兵守在归路,从高处掩杀,侬军大败。狄将军狂追侬家军数十里,追到邕州城下,眼下侬智高闭城不出……”

赵祯大笑道:“好,好。打得好。庞卿家,速去找两府商议赏赐一事。若缓了赏赐,只怕军心不喜。”他才待起身,去将这好消息告诉张美人,庞籍忙道:“圣上,臣倒觉得,不宜再升狄青的官职。”

赵祯微愕,摇头道:“怎能不升呢?朕意已决,你速去办理吧。”他快步离去,到了张美人的宫内,张美人神色中似乎也有焦急,见赵祯前来,虚弱问道:“圣上,眼下岭南如何?”

赵祯笑道:“狄青大获全胜……”话未说完,就见张美人一口鲜血喷了出来,赵祯大惊,急道:“快传御医来……”

狄青奇袭昆仑关,痛击马度山,侬军大乱,节节败退。

宋军、侬军决战归仁铺,厮杀终日,狄青出马,连斩侬军三上将。侬家军败退邕州。

狄青传令,沿途州县围剿叛军,不得怠慢。

两广军民士气如虹。

侬智高退守邕州,当日夜晚,不待宋军合围势成,焚城突围,一路西逃。

狄青率兵狂追数百里,侬智高逃入大理境内……

宋军大获全胜,狄青悉平岭南!

连日来,两广庆呼,荆湖喜悦,天下欢庆,汴京一洗忧虑之气,街头巷尾,无不传颂狄青之名。

朝廷有旨,升狄青为枢密使,位列相位!

举国欢呼时,赵祯心中却满是悲伤之气。张美人病重,奄奄一息。他整日守在张美人的床榻下,早朝时也是匆匆一过。这一日,眼见张美人脸颊消瘦,只有出气,没有进气的样子,不由悲从心来,泪流满面。

众宫人见状,都是不敢相劝。曹皇后赶来,见状悄然上前道:“官家……”她才唤了一声,赵祯已回过身来,扑到了曹皇后的身上,放声大哭道:“皇后,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朕爱之人,总是这般受苦?”

他自幼都在刘太后的阴影下,就是婚事都不能做主。他喜欢的人,刘太后均不喜欢,他不爱的人,却整日守在他身边。

王如烟嫁给了别人,他耿耿于怀,本以为张美人来了,是苍天弥补他的遗憾,不想张美人又要离他而去。

多年情感抑郁,一朝发泄出来,赵祯已哭得惊天动地。

曹皇后只是搂着赵祯,泪水也流淌下来,低声安慰道:“官家,你莫要哭了。你哭得……妾身心都要碎了。”

宫人见此,都是垂头,不敢多言。

赵祯大哭一场后,心情稍平,回头望了张美人一眼,见她昏昏沉沉的未醒,又想落泪。强自忍住,问道:“皇后……你找朕有事吗?”

曹皇后沉默片刻,才道:“妾身见官家最近无心批阅奏折,只在在这里守着,担心官家的身子,这才炖了汤送过来。”

赵祯这才留意到龙案上有热好的补汤,摇摇头道:“唉……朕喝不下。”陡然想到了什么,说道:“最近朝事如何了。”说到这里,不等曹皇后答复,忍不住走出张美人的宫中,回转到帝宫。眼下岭南虽平,但战乱未息,那事关他的江山,他总要留意一下。

回转到帝宫,赵祯见案边奏折已堆积若山,苦涩笑笑,坐下来翻翻奏折。翻了几下,脸色有些异样。

曹皇后一直跟在赵祯的身旁,见状问道:“官家,可是岭南有什么事情吗?”

赵祯合上了皱折,淡淡道:“朕让狄青坐了枢密使一位,很多人都是不满。说和祖宗家法不合,请朕撤了狄青的相位。皇后,你如何来看呢?”

曹皇后蹙眉思索了半晌,问道:“这本是官家的旨意,其实旁人如何来看无关紧要,最要紧的是,官家怎么看?”

赵祯站了起来,在殿中踱了几步,说道:“朕常观魏太祖曹操雄才大略,然而多是谲诈的手段;唐庄宗李存勖也算是豪杰,行军打仗,基本上没有失败的,但即位后,沉迷于游猎而没有节度,对臣子的赏罚也不讲规则。这两个皇帝,只具备将帅之才,而无人君之量呀。”

曹皇后闻言,试探道:“这么说,官家不想学古人,而想赏罚分明,处事公正了?”

赵祯道:“正是如此!”

曹皇后轻嗯了声,回道:“狄青跟随官家多年,那没有谁比官家更清楚狄青了,这件事,自有官家做主。妾身要说,只能说一句……”顿了下,曹皇后道:“狄青是忠臣!”

“狄青是忠臣。”赵祯喃喃念了遍,点头道:“好的,朕知道了,皇后,你去休息吧。”

曹皇后退下,赵祯坐回龙案旁,将奏折一篇篇的翻过去,脸色阴沉不定。

看了数个时辰,赵祯还是一言不发。就在这时,阎士良入内道:“圣上,文彦博请见。”赵祯只是点点头。阎士良不多时,带文彦博入内,阎士良退到殿外。

赵祯头也不抬,问道:“文卿家,你有何事情?”

这几年来,文彦博已入两府,身为参政。听赵祯询问,文彦博道:“臣这次冒死前来,想和圣上禀告几件事情。”

赵祯这才抬头,凝视文彦博道:“为何要冒死前来呢?”

文彦博神色诚惶诚恐,说道:“臣知圣上对狄青很是信任,但臣忠心耿耿,不得不说一句,狄青绝不能重用!”

赵祯双眉一扬,冷哼一声,反问道:“为什么?”

文彦博四下望了眼,这才道:“狄青功高,已功高盖主!圣上若让他保持了军权,只怕会对圣上不利。”

赵祯垂下来头来,随手翻着奏折,淡淡道:“你言重了。”

文彦博急道:“圣上,臣绝非危言耸听。狄青不过行伍之身,得圣上器重,这才飞黄腾达。但他升迁过快,难免飞扬跋扈。不说他殴打微臣一事,就说在西北,他就公然对上司不满,对韩琦横加指责,到了京城后,他变本加厉,只因小小争吵,就以不领军为由,逼迫圣上让夏相认错。听闻夏相因此事气倒,已奄奄一息。”

赵祯还是翻着奏折,不置一词。

文彦博又道:“圣上又升他为枢密使,不就是在增长他的气焰?他昨日可逼圣上服软,到明日会逼圣上做什么,实在让人难以想象……”见赵祯还是沉默,文彦博并不住口,继续道:“圣上可知道狄青每战必披头散发,以青铜面具遮面是何缘故吗?”

赵祯抬起头来,皱眉道:“不都说他自嫌相貌过于俊朗,阵前难以威吓敌手,这才以面具摄敌吗?”

文彦博道:“这不过是传言。据臣所知,狄青是因每逢出战,都会头出龙角,脸现神异,这才为要遮住异相不为人知!现在街头巷陌早已传开,狄青有……什么……之相……唉……臣不敢说。”

人生龙角,不言而喻,就是有天子之相。文彦博只怕触怒赵祯,因此住口。

赵祯握着奏折的手突然一紧,手上青筋爆出。终于舒了口气,轻轻叹道:“狄青是忠臣……”

话未说完,文彦博已抢道:“太祖岂非周世宗之忠臣?”

赵祯霍然站起,一拍桌案,喝道:“大胆!你说什么?”

原来宋太祖赵匡胤曾是后周之主世宗柴荣的臣子,周世宗早逝,托孤给最信任的臣子赵匡胤。可赵匡胤不多久,就在陈桥黄袍加身,逼周世宗身后的孤儿寡母退位,以后周坚实的基业,这才打下大宋的天下。

这段往事,太祖一直讳莫如深,不想手下提及。文彦博以狄青比赵匡胤,赵祯一听,难免愤怒,可愤怒之余,心中戚戚。

文彦博早跪倒在地,叩首道:“圣上,臣今日前来,就是不惜一死劝圣上醒悟。狄青或是忠臣,但他这些年来威望太盛,听闻汴京百姓知他平定了岭南,交口称颂,更有无数人知道他要回京,早早的出京等待,只为要见狄青一面。如今京师,百姓只知狄青,不知圣上……”

赵祯缓缓落座,神色更是难看。文彦博见状,又道:“圣上以仁治天下,但狼子野心,不能不防。狄青当年对抗夏军,轻易可招兵近十万之众,这次前往岭南,沿途更是云集景从,随意都能让十数万大军跟随,他召集旧部进攻侬智高,固然是出乎不意,但从此可见那些兵士对他的忠心耿耿。退万步来说,就算狄青忠心,但太祖难道不忠心吗?可黄袍加身之时,由不得他不从。圣上若等到那日,只怕后悔已晚。”

赵祯坐在龙椅上,神色微变。

他目光投远,望向那殿外的风光。殿外雪已融,可春风尚冷,冷得人骨子里面发寒。

有风过,赵祯微微颤抖下,脸色在那忽明忽暗的灯火下,已琢磨难定……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极乐后后宫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背剑之人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吞天塔 碧蓝航线界限 wtw1974 欢迎来到我的地狱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剑道第一魔 我在大唐做战神 新现代逍遥录 修仙狂徒 【斩天剑】 余生为你着迷 四神集团2·老婆,跟我回家 美女的兵王保镖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明1617 唐人的餐桌 三国:貂蝉,把头发盘起来! 代号惊蛰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最近更新打猎:娶妻白虎命,狩猎蛟龙 号外 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被贬燕南,归来时,君临天下! 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 开局获得冉闵武魂无敌三国 穿越明末成饿殍 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 穿越后,守着漂亮老婆过幸福生活 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 夜读全唐诗 亮剑:我李云龙发财,敢打东京! 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 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 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 说我战术太脏,战败后告我是战犯 此去直上青云路 我刷的视频,能投放到古代 
歃血 墨武 - 歃血txt下载 - 歃血最新章节 - 歃血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