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风少羽

首页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流氓帝师 大明国师 红楼群芳谱 辛亥英雄 最强兵王 王妃你是魔鬼吗 最强终极兵王 衣冠不南渡 重生项羽一统天下 重生之魏帝曹髦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风少羽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全文阅读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txt下载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91章 自废辽王,终结帝制!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天下大同!

这是儒家所追求的至高境界,这也是大同党人们所要建设的美好世界。

大同社是有能力建成这样的世界的,大同社无论是在天启朝时在各省的努力,还是眼下在辽东的建设,都告诉了所有的大同党人们:我们是真的在向着大家所期盼的在前进。

这很重要,大同党人很多都是年轻热血的青年,他们拥有理想,拥有抱负,他们有才华,也看得到如今这个王朝是什么模样,所以他们更愿意追随张好古,去建设一个新的世界。

大同党人们激动的看着张好古,他们已经脸色涨红,每个人都握紧了拳头,感觉全身的热血都在沸腾,他们如今已经有能力去建设一个全新的世界了。

张好古看着台下这些大同社的干部们,高声说道:“我们要做的,不是什么劳什子的造反,也不是什么靖难;而是纯粹的为了天下苍生,去建设一个新的世界,一个新的国家。”

“新的国家不会有皇帝,不会有勋贵,我们所有人都是国家的主人,去建设一个天下大同的新世界。”

“现在,大同社的干部们,大同党的同志们,让我们,彻底的打倒那个昏庸无道的朝廷,去建设我们的国家。”

奉天殿内,大同党人们已经按耐不住激动欢呼起来:“去建设我们的国家!大同党万岁!”

等众人都冷静下来后,大同党第二次集体会议继续进行,会议通过了张好古主张的“烈火燎原,革新天下”的最新指导思想,作为接下来这个五年中大同党的核心目标。

同时,大同党人们一致推举张好古继续担任大同社的社长,带领大家去建造天下大同的世界。

随后的会议中,为了能凝结所有人的力量去建造一个新世界,大同党内成立大同党中枢统筹一切,成立大同军政院分别负责政务和军事。

张好古担任大同党中枢首辅,大同党中枢军事首席,卢象升担任大同政务院院长,张瑞图担任大同政务院副院长,曹文昭担任大同军事院院长,方云出担任大同军事院副院长。

会议结束后,这次会议的内容也很快被大同日报刊印发布,向天下昭告:大同党人真的要来了,要旗帜鲜明的和明廷争夺天下了。

大同日报在辽东,在草原,在西北,乃至在大明各处散发,甚至送到了崇祯的桌桉上。

“砰!”

一声爆响,崇祯一拳狠狠砸在桌子上,眼中血丝密布,双眼血红:“这个活曹操,这个活曹操,他终于是要造反了!”

“这个逆贼,逆贼!朕早就知道他要反!如果不是先帝一味包庇放纵他,这个逆贼怎么会有今日!”

说着,崇祯皇帝忽然指着头顶咆孝起来:“天启,你看到了么,这就是你给朕留下的顾命大臣,他反了!”

“他公然造大明的反了!这就是顾命大臣,他反了!反了!”

听着崇祯的咆孝,殿内群臣都跪伏在地:“臣等有罪。”

虽然这样说着,虽然都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低着头,但内心的想法,谁又知道呢?

虽然都是朝廷的臣子,但大家座师不同,乡域不同,党派不同,想法自然也都各不相同。

就拿如今崇祯这暴怒来说,不少臣子都忍不住暗暗腹诽,张好古是先帝留下来的顾命大臣不错,可谁把这位顾命大臣逼走的,不还是你崇祯么?

同时不少臣子还在想着,这个大同党要造反了,如果大同党真的打到直隶来,到底要不要投降?

而且大同党没有皇帝,是首辅执政,这相当于是宰相还是相国?

如果去了大同党,能不能继续当官呢?

崇祯没想到,这大同党刚刚宣布要逐鹿天下,自己的臣子们已经思索着要不要投靠过去了。

毕竟大同党的实力是有目共睹,在西北,在山东,都占据着优势。

大明的朝廷众臣又不是傻子,这大同党眼下已经是烈火燎原之势,就差进取直隶了,明显赢面不小。

不过但凡能在朝堂生存的,也都很懂得谨慎,毕竟大明是个庞然大物,如今是百足大虫死而不僵,直隶、河南还有整个南国都在大明掌控之下,还有着无数百姓,有着大批军队,士绅地主更支持朝廷而不是那个大同。

所以就目前来看,双方还是有的打,眼下还是老老实实当大明的臣子吧,不过私下里也要和大同联系一下,如果大同真的能占领直隶,也不是不能考虑开城投降...

崇祯看着满殿群臣跪在地上高呼死罪,看着自己的内阁大臣们请自己息怒,说大明还有能力去对付大同,崇祯皇帝也是深吸一口气,强令自己平息下来。

“内阁大臣,各部尚书,下朝后来武英殿。”

说罢,崇祯离开了大殿,他已经下定决心,要用直接的手段,不惜一切的去干掉张好古。

片刻后,小太监尖细着嗓子高喊退朝,群臣退朝,同时内阁大臣和六部尚书前往武英殿,商讨如何对付张好古的事宜。

到了武英殿时,这些人已经商量出了个章程:依靠如今直隶的兵力,是无法对付张好古的,必须要等南边的兵马到齐了才行。

武英殿内,温体仁、施凤来、杨嗣昌、刘鸿训等人正襟危坐,看着崇祯皇帝气的胸口剧烈起伏着不断踱步,人人低眉顺眼,装作什么也没看到的样子。

很快,崇祯皇帝直径的坐在龙椅上指向温体仁:“告诉朕,你们想出什么法子来没有?”

崇祯眼下也懒得去讲什么礼数了,他都快要气的七窍生烟,张好古造反这个他早有预料,可张好古造反时说的那些话,什么朝廷昏庸无道,什么百姓皆苦,这些是说谁?

谁昏庸无道?谁害的百姓皆苦?

难道是他崇祯皇帝?

这难道不是因为天灾和那些贪官污吏?

他崇祯皇帝就希望看到大明天下变成这个样子吗?

还不是都怪张好古!

温体仁有些忐忑的说道:“陛下,臣等在来时路上便已经交流过,臣以为,为今之计需等朝廷大军集结,随后以泰山压顶之势剿灭辽东逆贼!”

崇祯瞪向温体仁:“张好古那个逆贼都造反了,你还让朕等?!朕怎么等?朕怎么可能等?”

刘鸿训不得不说道:“陛下还请暂息雷霆之怒,朝廷在直隶的兵马如今只有十余万,如果要对辽东开战,需至少二十万以上,还需有足够的兵马保护京师。”

“如今朝廷是就是一个臃肿的巨人,空有力量而无法凝聚在一起,眼下需要的是凝聚力量啊,陛下。”

崇祯勐地一挥手:“南国的兵已经到了十万,这还不够吗?”

刘鸿训硬着头皮说道:“不够,远远不够。”

崇祯冷哼一声:“朕看你们是吓破了胆!”

“南国的兵马已经到了十万,朝廷在直隶还有十万,加上山海关、蓟镇的边军,朝廷在直隶已经有了三十万大军,还无法对付辽东那几万大同贼?”

“传朕旨意,南国十万兵马即可前往山海关,擢杨绳武为蓟辽总督,奉太子少保、领兵部尚书衔,统筹蓟镇、山海关及南国兵马,命其巡抚辽东,活捉逆贼张好古!”

崇祯一道旨意,还是右佥都御史的杨绳武立刻成为了蓟辽总督,手握军令大旗和尚方宝剑,指挥蓟镇兵马四万,山海关兵马六万,南国兵马十万,共计二十万大军去攻打辽东。

正在巡视顺天府的杨绳武立刻高呼万岁,换上总督的官袍仪仗,带着锦衣卫和南国大军直奔山海关而去。

而这个时候,张好古已经开完大同中枢军事会议,会议内容很简单,以大同党中枢首辅和大同中枢军事首席的身份任命史可法为大同西北总负责人,指挥西北方面军;任命黄得功为大同西南总负责人,指挥西南方面军;任命周遇吉为大同东南总负责人,指挥东南方面军;三方各自行动,开始为大同下一步的攻势做准备。

史可法、周遇吉、黄得功、赵玉琪匆匆返回,带着最新的命令去各自筹备了。

眼下辽东一地只剩下六镇新军,所以当杨绳武被任命为蓟辽总督巡抚辽东,带着二十万大军来准备扫平辽东的消息传到沉阳时,张好古还是有些惊讶的。

惊讶的倒不是杨绳武带着二十万大军来袭,而是崇祯皇帝竟然能下定这个决心直接派兵过来而不是犹豫迟疑。

毕竟崇祯皇帝是个多谋少断,反复无度的皇帝,他能有这个决心,的确让张好古有些刮目相看。

勤政殿内,卢象升、张瑞图、曹文昭、方云出坐在两侧,喝着茶,吸着烟卷,张好古一手拿着烟卷一手拿着情报,忍不住笑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咱们的崇祯皇帝,竟然也能下这样的决心了。”

“蓟镇四万边军,山海关六万守军,湖广、浙江十万卫所兵,合计二十万大军,可真是气魄十足啊。”

卢象升放下茶盏:“根据直隶传回来的消息,崇祯皇帝下旨调南国各省兵马入京,第一批就是二十万。如今只是湖广和浙江的兵到了。四川、江西、福建、贵州还有两广的兵马后续会依次入京。”

“我们眼下这一动,崇祯皇帝可能调的不止二十万兵了。”

张好古哈哈一笑:“那岂不是更好?如果他崇祯真能调个三五十万大军来直隶,那我们就在直隶和他打一场大决战,一战决定中原归属。”

曹文昭笑着说道:“可是首辅啊,眼下来看,是我们要现在辽东打一场决战了。”

张好古笑道:“都一样,都一样,他们有二十万大军,我们也有十万大军的嘛,十万打二十万,又不是不能打。”

“既然他们来了,就好好招待他们,这一战由你们来负责。”

曹文昭和方云出笑着点头,方云出可是好久没打仗了,正是需要活动筋骨的时候呢。

杨绳武到了山海关后,拿出圣旨来,山海关总兵立刻跪地接旨,同时非常麻利的转交兵权,毫不拖泥带水,显得对军权毫无兴趣。

按理说山海关总兵手里握着六万大军,是一方大军阀了。

可山海关总兵也苦啊,手里有六万兵不错,可他对面是大同啊!

更何况朝廷这些年给山海关的钱粮才多少,六万兵能勉强支撑到现在,他已经是竭尽全力了,如今有人来接手这个烂摊子,他高兴还来不及,怎么可能拒绝?

杨绳武都有些诧异,这山海关总兵怎么这么干净利索的转交兵权?

可当杨绳武查看了山海关防线和山海关守军的情况后,杨绳武脸都黑了,他当即招来山海关总兵,并让锦衣卫将其拿下:“拿下这个贪墨军饷的混账!”

山海关总兵愣了下随即高呼冤枉,杨绳武怒道:“山海关的城池本应每年都进行一次修缮,如今连续三年没有一次修缮,军士们拿不到饷银,粮草甚至要周遭村镇支持,军械更是一半生锈,甲衣不全,这不是你贪腐了还是我贪腐了不成?!”

山海关总兵一听都哭了:“总督大人啊,山海关穷啊,不是末将贪腐,而是,而是压根就没钱啊!”

杨绳武愣了下,他看出来山海关总兵是真的委屈,这哭的一塌湖涂的山海关总兵叙说着他们的不容易,杨绳武听完忍不住问道:“朝廷每年拨发给山海关至少六十万银子,银子呢?!”

山海关总兵无奈的说道:“朝廷拨下来的银子,到了我等手里,压根就没有六十万啊,总督大人。”

朝廷有漂没,杨绳武也清楚,可在他想来,再怎么漂没,也不至于让将士们吃不饱饭,军械无法修缮吧?

这可是山海关啊,如果山海关的城墙都没钱修,那这仗还怎么打?

“钱是怎么算的?”杨绳武冷声道,他必须要弄清楚山海关的真实情况。

山海关总兵默默说道:“一九分。”

一九分!

杨绳武眼前一黑,这一九分可不是山海关占九成,而是山海关就一成!

一成!

一年如果朝廷拨六十万,那些混账就要贪墨五十四万,剩下的六万才是给山海关!

山海关六万守军的军饷、粮草、军械更替、城墙维修,哪是六万两银子够的?

可是杨绳武不知道,这一九分还是山海关总兵美化了的,因为就在崇祯五年前,崇祯二年、崇祯三年、崇祯四年连续两年朝廷拨下的银子山海关连一成都拿不到。

根据历年账目,银子最多的是天启朝的时候,朝廷每年拨出足额的军饷粮草,到了崇祯元年,张好古还执掌内阁时拨下来的钱粮也是足额。

可到了崇祯二年,朝廷拨下的六十万两银子,到手就剩下三万,仅仅是半成。

崇祯三年朝廷拨下七十万两银子,山海关到手四万两,不足半成。

崇祯四年朝廷考虑到辽东的威胁,拨下来足足一百万两银子,山海关到手仅仅八万两。

崇祯五年时大同在山东、甘陕分别出兵,天下震动,朝廷的官员也害怕山海关失手,这时候拨下来的八十万两银子,才真正给山海关发下来一成,也就是仅仅八万两。

连续四年,山海关到手加起来到手二十三万两,既要修缮城墙加固防御又要补充火药炮弹,还要修缮军械补充粮草,六万大军哪来的军饷?能一天吃两顿都算是好日子了!

这笔账杨绳武算明白后,杨绳武眼前一黑,他想过朝廷漂没厉害,可他没想到这么厉害!

“山海关乃是朝廷防备辽东之要塞,前朝时张好古主政朝堂,蓟辽军镇桀骜不驯不听调遣他都每年按时拨下二百四十三万两银子,一分不贪墨!可到了如今,众正盈朝的时候,朝廷每年拨下来的银子,山海关竟然拿不到一成!”

“真是,真是...”

杨绳武都不知道该如何说了。

山海关总兵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在那里诉委屈,杨绳武也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个总兵这么麻利的转交兵权,这个总兵是无法继续管理这个烂摊子了啊!

杨绳武伸手揉了揉眉心,有些无奈的说道:“本督明白了,朝廷拨下来的钱,本督会先拿出一部分来给山海关的。”

杨绳武很明白,南国那十万卫所兵能发挥的作用不大,因为在大明朝,各省乃至各府之间都是不同的,各府各县才是自家人,自己人,出了县,一府之内别的县都不是自己人,更何况别的府,别的省?

放再大一点,南国人凭什么来北国赴死啊?

我们南国又没遭遇大同兵,你们北国人遭灾和我们南国有什么关系?

这就是真实的封建时代的情况。

在汉朝时,以郡为国,一个郡就是一个国,郡国内才是自己人。

唐朝各道之间也是敌视严重,关中人不把关东人当人。

而到了宋朝,之所以南宋对北伐克复中原不感兴趣,也是因为南方人不愿意为了北方人拼命,毕竟他们南方安全得很,有长江天堑...

而到了眼下,情况也是如此,杨绳武很清楚,南国那十万卫所兵,打打顺风仗还行,指望他们和大同币拼命不可能。

真正能指望的,还是蓟镇边军和山海关守军,这些人一定要喂足!

想到这,杨绳武忍不住叹息:

“钱啊...”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凡人策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剑道第一魔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最强修仙法星辰衍变 欢迎来到我的地狱 艳海风波 养只小人鱼 重生世纪之交 修神外传仙界篇 新现代逍遥录 踏天境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触手可及的星星 魔女的箱庭笔记 别叫我恶魔 奇术色医 都市花语 惊悚列车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被追杀的我,被敌人推上了皇位 表少爷的抗战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我去明末救义士 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 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 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 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 军统财神爷 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 红楼大国师 大明1810 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 九霄魂录 对不住了爹,我是锦衣卫 三国争霸之无限兵力 大秦:偷听心声,祖龙该喝药了 大秦:我助始皇成就万古帝业 天命逍遥王 大周第一纨绔 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 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风少羽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txt下载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新章节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