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风少羽

首页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开局南洋一小国,吊打列强!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衣冠不南渡 替身太监:我替皇帝宠后宫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色泪 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 神圣罗马帝国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风少羽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全文阅读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txt下载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62章 朱由检的幽怨:若我能当皇帝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铁饭碗?

张好古停下手中的活计看向黄宗羲。

黄宗羲一板一眼的说着:是啊,这朝廷的企业又不是那些小企业容易倒闭垮台,给朝廷办事的企业也算半个官了,那不是旱涝保收有稳定保证?这样的企业虽然不如当官,但胜在稳定安全,这在老百姓眼里不就是一个摔不烂的铁饭碗吗?

听着黄宗羲的描述张好古乐了:倒也不差,老百姓的形容一针见血啊。

朝廷的企业,就是半个官,是官就得注意影响啊。

说着,张好古伸手点了点:太冲啊,你记一下,根据现有的官员准则修改一下,做一份适合国企的准则出来,让那边按规章制度办事。

还有,我记得过几日是座谈会是吧?

黄宗羲说道:是,过几日是关于大明海外建设的座谈会,南北的大商会大企业都要参加,崔侍郎主持。

关于这次座谈会,朝廷之前就在准备了,目的就是联络南北的大商人们,提前把规矩定下来。

商人们的海外行动固然不是朝廷的动作,可依旧代表着大明的脸面,一举一动都会被外人看作是大明朝廷。

因此商人们在外的一言一行都是需要谨慎的,做事也是如此。

南洋之地属于大明在未来的自留地,这片土地会成为将来大明重要的经济贸易之地,大明不会吞下去,但这南洋也别想再脱离大明了。

这样属于半国土的南洋,总是要认真些对待。

几日时间过去的很快,大明南北的大商人纷纷赶至京师,顺天府如今的繁华再度让南方的商人大开眼界,说起来若不是北方最近缺少雨水天气变冷导致粮食不如以前丰收,粮食还需要依靠南方,顺天府是真有可能做到钱粮自给的。

毕竟依托河南中原地区的广大产粮地加上山东等地的粮食和钱财,供给北方真的没什么压力。

以前士绅商贾都在南方,大明的钱粮重地都在南方,以此制约着北方朝廷,维持着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如今士绅商贾是做不到这一步了,朝廷越来越摆脱对南方的依赖,更别提湖北和江南之地还在朝廷掌控之中。

如今越来越强势的大明朝廷,让商人们由衷的感到敬畏。

为了这次会议,商务衙门特意选择了一处好地方,这次不在商务衙门开会了,在酒楼开会。

今日这有名的京师酒楼被商务衙门给包下来了,来自大江南北的大商人们齐聚一堂谈论着生意往来。

盐商粮商这些往日里备受推崇,哪怕朝廷都要小心接待的大商人眼下已经不算什么了。

想当初,两淮的盐商哪怕是朝廷大员都要小心翼翼,毕竟这些盐商粮商手里握着的是朝廷的大半税银和漕粮。

可如今嘛且不提京师对南方的依赖越来越轻,如今税收方面,对外做纺织、茶叶、瓷器生意的,哪个不是朝廷的纳税大户,这些已经逐步取代盐商和粮商的地位了。

崔大人来了。

崔大人来了!

听到这话,商人们连忙向门口看去,来人正是商务衙门主官,正三品的崔成秀崔侍郎。

正三品的京官也是有差别的,这位崔侍郎可是商务衙门的主管,可以说天下商人都在其堂控之中,面对崔侍郎,这些在地方也能和知府总督谈笑风生的大商人们可没人敢耀武扬威。

崔成秀笑着致歉:哎呀实在不好意,本官来晚了。

方才去了元辅那里一趟,出来的晚了些,让大家伙久等了啊。

商人们一听连忙说不碍事不碍事,静等着崔成秀的下文。

这临了还去了

张相爷那里一趟,该不会是张相爷对海外的开拓有什么想法吧?

但凡能做到大商人地步的,个个都是人精,没一定本事怎么在强敌环伺的情况下把生意做大?

如今这崔成秀开局提了一嘴张相爷,其中必有深意。

示意众人坐下喝茶,崔成秀也是坐下来,先与这些大商人闲聊了几句,紧接着就提到了海外:南洋之地,眼下已经安稳下来了,那些国主都带着朝廷给的款子回去了,这也就是说,南洋的开发,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关于南洋开发的事宜啊,其实朝廷没那么多要求,只需要大家注意几点即可。

其一:大家伙外出做生意,代表的是大明朝廷的脸面,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注意,不可丢了朝廷的脸。

见商人们点头,崔成秀补充道:大家也都是有身份地位的大商人了,这出门在外自然要注意颜面,南洋那些小国如今都是朝廷的藩属,那么更要注意,这点要切记。

这其二:就是一定要遵守律法在大明境内遵守大明律,到了他国的土地上,也需遵守他国律法。这东南各国,南洋各国虽然是我大明的藩属,但各国之间律法不同,在外出行遵守律法不可仰仗大明身份为所欲为。

不过大家也可以放心,若是在南洋触犯了他国律法,朝廷会把你们接回来的,南洋的律法,还不能管我大明的人。

商人们再次点头,那提着的心也放到了肚子里,朝廷还是大明朝廷,是偏向他们的嘛。

崔成秀继续说道:这其三:是不可歧视南洋各国中人,南洋各国人也罢,南洋之地那些土着蛮夷也罢,都不可歧视。

除此之外,朝廷对大家不作任何要求,但本官个人希望,大家出门在外做生意,还是以和为贵的好。要争,也是和他国商人竞争,而不是和自己人竞争。

本官可不想听到什么两个大明商人为了生意在海外大打出手这样丢人现眼的消息。

朝廷的要求不多,就三条,这样的要求几乎可以说没有任何限制了。

而这对在中原勾心斗角了这么多年磨练出来的大明商人来说,在外做生意那简直就是闯进了新手村,南洋那些小商人那些贵族能适应从大明这个高端场出来的大明商人的各种手段吗?

崔成秀表示与他无瓜,大明商人在外做生意,都遵守地方律法了,还要他们怎么样?

随后崔成秀又和商人们聊了聊,商人们提出了他们的一些担忧一些意见,崔成秀也表示这些都会交上去,朝廷肯定会保证商人们的利益,不让商人们在外受欺负等等。

各种事情谈完了那就是好酒好菜上场,商人们自行谈生意,崔成秀则提前离场前往内阁。

元辅,您看看。

内阁之中,崔成秀将商人们提出的一些意见和担忧交到了张好古手里,这是张好古之前特意吩咐的。

好啊,辛苦了。

接过这些意见,张好古一边翻看着一边问道:对于朝廷的三条意见,商人们都同意了?

崔成秀点点头:大家都表示同意,没人反对。

张好古笑道:实际上啊,也没打算给他们定多少规矩。出门在外本就不容易,更何况还是出海去做生意。大家伙都是为了赚钱才跑到南洋去,而朝廷也有实际利益。商人们辛苦,没必要弄那么多条条框框。

既然这些都定下了,那大明报那边可以发消息了,把朝廷开始海外建设的消息发出去,刺激一下市场。

很快,新一期的大明报就刊登了朝廷的最新消息,大明的老百姓通过大明报可以知道最新的一些海内外讯息,例如之前大明报就报道了朝廷

对南洋红夷人开战的消息以及南洋诸国朝贡的消息,让大明百姓高兴之余,大明的凝聚力又上了一层。

毕竟哪怕是再普通的大明百姓,也会为如今大明的强盛而感到骄傲,也会为自己那越来越有盼头的日子而感到高兴,这些肉眼可见的东西,最能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了。

这最新一期的大明报,其最主要的,就是提到了大明将要展开对南洋各国的海外援助和商业建设,表示要开始营造港口,而南洋各国也欢迎大明商人去做生意云云,引得民间又一次沸腾之余,市场也进一步受到了刺激,股市都开始再度飙升了。

尤其是涉及海运、钢铁等方面的股票,那股价涨的股东们都笑的合不拢嘴。

而京师方面,身为直隶地区最大的民营钢铁公司,直隶钢铁公司的张国纪和周奎也是眉开眼笑,朝廷要对海外进行建设,投资那些小国的港口,这港口建设需要多少土木需要多少钢铁?

按照大明的要求来建设港口,那这些港口必定是要符合大明规范,能停泊大型船只乃至停泊蒸汽船的。

毕竟当初大明的海港修葺和扩建时,朝廷定下的标准就是能停泊五千吨和八千吨的大船,如今要给这些南洋小国修港口,那么标准肯定低不了。

乖乖,这得需要多少钢铁啊?张国纪看着周奎列出来的一系列数字,嘴巴张的老大。

周奎挥舞着数据,激动的眉飞色舞:老哥,我们又得扩建了,这次朝廷开拓海外市场,咱们要赚大钱了!

张国纪也是激动的哈哈大笑:没错,扩建,扩建,咱们的股票到时候还能再涨!

可不是能再涨!

大明报这个大明朝廷的官方喉舌,那一次报道的不是朝廷主要动向?

若是到了后世,只需要将每期大明报排列开来,从中就能清晰的看出大明朝廷的一系列政策和动向,分析出当时大明朝廷的目的。

眼下大明报的每一次头版头条,也都会在大明及周边引起一次地震。

例如这一次,大明要对海外市场进行开拓的消息才发出去呢,天津和松江的股市直接顺势疯涨,钢铁行业的股票涨的尤为明显。

周奎和张国纪的直隶钢铁公司股票一日三涨,激动的这俩人又一次开始扩建,要把直隶钢铁公司的规模再扩大。

而面对民间对海外建设的热情,面对股市的疯涨,丝毫没有赚到钱的朱由检只感觉世间人心浮躁,不复古时圣贤之风。

面对这等形势,朱由检是痛心疾首,是忧心忡忡。

坐在自己信王府的庭院内,一碟苘香豆,一壶酒水,为当前大明局势而忧心的贤良亲王朱由检喝着闷酒,一脸的悲哀:唉,当今这个世道,真是浑浊不堪!人人都在追逐铜臭之物,不思圣贤之道,不读诗书礼仪,除了格物这等奇技Yin巧就是盘算赚钱盈利,这样下去大明会堕

落到什么地步?

张好古张瑞图还配称之为首辅次辅?这些女干臣媚上欺下,祸乱超纲,把太祖皇帝的江山都给祸祸到了什么地步?这天下人心不古,还有谁注重圣人道理?

士子读书人不思圣人经义只顾格物,各地没有关卡边防百姓商贾随意流动,官吏不思治理地方只顾着什么经济!这大明朝还是大明朝吗?祖制被废,士农工商阶级不存,匠人商人这等贱籍都可随心所欲...

感叹着大明朝如今的风气,朱由检感觉自己心痛极了,身为太祖皇帝血裔,眼睁睁看着自己那个皇兄把大明江山毁坏至此,他却无能为力,真是痛心疾首,恨不得仰天长啸痛哭,让祖宗看看如今的大明天下是怎样一个群魔乱舞的局面。

几杯酒水下肚,朱由检不仅眼眶发红:制度何在

?礼仪何在?没了祖制,重用商贾女干臣,无视地方清直忠良,这大明朝是吃枣药丸!

老天啊!看看大明吧!

若天假我为君,我势必要拨乱反正,重塑朝纲,以复我大明朗朗乾坤!

听着自己这位王爷的怒吼,信王妃连忙跑上去捂住了朱由检的嘴,这可把朱由检气的不轻:你干什么?!

王爷!您要干什么?!您不要命了?!信王妃反问道。

朱由检怒道:本王当然是要...

话没说完,想想自己刚才怒吼的话,朱由检酒醒了。

一瞬间,朱由检的心里咯噔一下,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酒水误事,自己完蛋了!

这些话传到自己那位皇兄耳朵里,那位手段凶狠毒辣的皇兄该不会要砍他脑袋吧?!

被吓得不轻的朱由检瘫坐在凳子上,脸色惨白,完蛋了,自己可能要掉脑袋了啊!

实际上,朱由检的言行还真瞒不过锦衣卫。

没一会儿功夫,朱由检的胡言乱语就传到朱由校耳朵里了。

武英殿内,朱由校斜倚着靠垫,身后一个宫女给他揉着肩:朕不是说过,不用太过在意信王么?怎么,朕那位好弟弟又整出什么幺蛾子了?

回陛下,这是信王今日的言行。锦衣卫将一张记录着朱由检言行的纸递上,一旁的王体乾立刻接过来送到朱由校手里。

打量着朱由检说过的话,朱由校忍不住发笑了:可真是,一个书呆子。

大明江山若是真交到他手里,那列祖列宗才是要发怒了。

一个书呆子,能成什么事,不用去在乎他。他爱说什么,让他去说,他想做什么,让他去做。只要不危及大明江山,就随他去吧。

魏公公有些不解:皇爷...

朱由校摆摆手示意宫女侍者都退下。

等这内殿就剩下亲信了,朱由校才叹了口气将手中的纸张扔到煤油灯里,看着那密信缓缓燃烧曲卷:大明的天下,纵横万里,广纳百川。这大明容得下万万般的人,也容得下一个信王。

不过是个书呆子的酒后胡言乱语罢了,信王生活本来就清贫,说几句牢骚话,也就随他了。朕兄弟七个,各个早夭,就剩下信王了。朕不能让后世人说,缔造了盛世天下的天启皇帝,容得下四方万邦,却容不下他仅剩的一个弟弟。

朕的心胸,比唐太宗还要宽广。随他去吧,让他看着这天启朝盛世天下万邦来朝,也让他看着朕的儿子,他的侄子将来怎么治理这座江山。

魏伴伴啊。

魏忠贤连忙上前一步:皇爷,奴婢在呢。

朱由校想了想说道:把信王的俸禄,涨一些吧,让他不至于连饮酒作乐的钱都没有。堂堂朝廷亲王,一碟茴香豆,一壶酒,不够丢人现眼的。钱就从内库里出,不要引人注意,天下藩王这么多,省的他们再跑来扰朕心烦。

魏忠贤点头:奴婢记下了。

摇了摇头,朱由校对自己这个倒霉弟弟颇为无语,但朱由检的牢骚话,朱由校也是真没放在心上。

如今的天启朝纵横万里,人们安享太平盛世,官吏勤勉,边关安定,一直以来为祸边疆的草原边患被清理了,辽东之患更是不足挂齿这大明都走向深蓝走向世界了,还有什么值得朱由校去惧怕的?

作为缔造了这一切的皇帝,朱由校的自信心非常强,他有自信掌控一切。

这大明天下都在他手里一个读呆子弟弟,朱由校真不在乎,与其多注意这个倒霉弟弟,还不如看看大明的臣子们都在干嘛。

想到

这,朱由校忽然来了兴致:

说起来,好长时间朕没去师父家里坐坐了。今晚朕就不在宫里吃了,就去师父家里吃!魏伴伴,叫御膳房准备点酒菜,朕带着过去。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背剑之人 混沌不灭珠 洛公子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我真是大神医 穿越大周 洪荒夺美记 重生之铁骨凰后 阴阳捉鬼师 铁血特战队 新现代逍遥录 梁寒郡的日记 星际致富日常 官妻 旷凌云 末世了,恋爱系统才降临 重生之鬼眼神算 蔺家小福宝 我是大球星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新京喋血 抗日之中国战神 北伐就在今日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三国:貂蝉,把头发盘起来! 唐奇谭 红色脊梁 大汉兵王 全球高武之我的系统送错了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龙兴华夏 废物二十年,醒来便开始抢皇位 三国之殖民海外 
最近更新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 花屋湘军传奇 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 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 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 太子城传奇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白话三国志 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 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东周策 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 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 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 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 大梁辽王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 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风少羽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txt下载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新章节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