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风少羽

首页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三国之偷香窃玉 衣冠不南渡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色泪 三国第一狠人 锦衣卫:我们老大有点鸡贼 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 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 摊牌了我是假太监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风少羽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全文阅读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txt下载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46章 钱谦益:我们讨伐红夷人,正是符合圣人之言让他们沐浴王化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行人在西苑里走着,朱由校在前,张好古和魏公公在两侧稍后,而后方跟着大批的侍卫舍人,西苑内因为建起了大明皇家科学院和朱由校的私人工坊,为了保持西苑的环境,特意移植了不少花卉植物。

走着走着,朱由校在一处小亭停下:「钱阁老的文章,师父你看了没?」

朱由校说着转身看向张好古,眼神中带着一些莫名的意思。

张好古点点头:「钱相的文章,臣读过了。」

伸手示意张好古坐下,朱由校径直落座,后面的舍人将茶水糕点快速端上来,动作非常迅速。

「对钱阁老的文章,有什么想法,径直说吧。「朱由校说道。

张好古笑道:「臣能有什么想法,钱相有此觉悟,于国于民,都是好事。」

朱由校从袖子里拿出一叠纸张来:「于国于民,是好事不差,但其缘由,还是为了一己私利。」

「想想大明开国之初的贤臣良将,想想随着太宗皇帝征战漠北的那些国之柱石,再想想陪着宣宗开创盛世的三杨,想想土木堡尽赴国难

的文臣武将..「

「那么多忠臣良将,那么多国家柱石,祖宗先辈们把这座江山传下来,可到了后面..「

「文臣结党营私,武将荒废兵事,边关缺少粮饷以至于将士缺衣少食忍饥挨饿,就连军械甲胄都是良莠不齐,他们只顾着自己赚钱,根本不顾朝廷的死活,他们想着把皇帝放在宫里当作一个泥塑,他们说什么,皇帝做什么,如此就能迎来盛世。

「呵,官宦士绅的盛世朕就知道,他们没一个考虑到如此举动会不会给朝廷引来什么灾祸,妄动兵戈会不会给天下百姓带来负担苦难,他们净想着朝廷出兵好以此谋取私利,毕竟是朝廷出兵出粮,他们不需要上战场,也不需要花钱,等着后面接收利益就好。

「想的是真好啊,如今朝廷,也真的按照他们的意思要动兵了..「

「真是...六朝何事,净是门户私利!

张好古说道:「不管是为了一家私利,还是处于何种目的,他们的意图,终归和朝廷不谋而合。」

「陛下,论迹不论心,所谓家国天下,家尚在国前;能在考虑自家利益时,顾忌朝廷利益的,已经是难得的忠臣了。」

「如今能把这些士绅的利益和朝廷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对朝廷来说,也是好事。」

朱由校抿了口茶:「虽然眼下的情况和朝廷的推动分不开,但次次想到这些人在背后赚足了金银,朕就感觉心情不爽利。」

「这件事,不可能只让朝廷出钱。」

「南边那些商贾士绅既然想着更多的利益,想着去泰西之地赚那千百倍的利润,他们就得拿出真金白银来,这一战朝廷是为了未来打的,不是为了他们的私利打的。

张好古明白了,自家这位陛下还是脾气上来了,毕竟是统御天下十二载的帝王了,向来都是我想干什么干什么;如今却成了士绅商贾推动着朝廷干什么,身为掌握天下大权的至尊,朱由校自然不高兴。

哪怕这是他有意推动的,但这些士绅商贾真这么做了,他依旧不高兴。

「臣明白了,臣一定给陛下从那些士绅商贾里榨出钱来。」张好古说道。。

朱由校满意的点了点头,一旁的魏公公趁机说道:「张师傅,你可不知道这些士绅多有钱,他们存钱,那是一车车的金银去存啊!

「凭着朝廷的天威从海外赚足了金银,却不给朝廷孝敬,这些士绅的心都坏了!」

显然,魏公公手下的东厂番子探查到了不少消息啊。

从西苑出来,张好古忽然瞥见一个有些鬼鬼祟祟的身影,那个人

怎么看着,那么眼熟呢?

「少爷,看什么呢?「张安有些不知所然。

「没事,去吏部吧,走了走了。「张好古笑着说道。

不明所以的张安挠了挠头,跟在张好古后面慢悠悠的走着,他怎么总感觉自家少爷有点事呢?

张好古在吏部待了还没几刻钟,小吏就来通报,说是钱谦益来了。

「来的还真快,快请钱相进来。」

张好古说着起身去迎接,走到正堂时就看到一副好相貌的钱谦益迎面走来:「元辅,老夫过来叨扰了。」

「钱相客气了,你我之间这就生分了,快请。「张好古也是很热情的邀请钱谦益。

两盏清茶端茶上,袅袅水雾升腾,茶香开始飘溢。

「这茶,不一般啊!「钱谦益眼前一亮,这等好茶,他之前可享受不到。

「说是什么四川的茶,我也不太懂,下面人知道我喜欢喝点茶,就给我送来几两。」张好古说的很淡然。

钱谦益看着张好古,眼中是说不完的羡慕,二十八岁的当朝首辅,担任首辅七载,治得大明国强民富,这般尊崇的人物,想要什么真的就是一个念头,他也想体会这样的风光。

毕竟起码没有人专门为了他这个内阁阁老,去四川收购这等好茶,这茶一钱,价值多少他都不敢去想。

「钱相来找我,所为何事啊?」张好古笑眯眯的看着钱谦益。

钱谦益回过神来,笑呵呵的捋了下胡子:「老夫来找元辅,为的是一件大事。」

「近日民间舆论,元辅也都知道,而朝堂上的百官上奏,元辅有何看法啊?」

张好古沉吟着:「征讨红夷人这事啊,南洋的红夷人固然可恶,但眼下他们已经乞和了,朝廷也已经在讨论从礼部挑选合适人选去和红夷人讨论此事。南洋之地,形势错综复杂,诸国关系混乱,又有泰西之地的尼德兰人,也就是红夷人,还有弗朗机..「

「这南洋的环境这么复杂,其气候又酷热难耐,多雨水,朝廷眼下以火器为主,火药可不能遇湿,更何况其气候非北方军士所能适应,兵戈不能轻动啊。」

「依我之见,既然红夷人已经投降了,还给了赔偿的款子,那放他们一马也未尝不可,毕竟人家远在泰西之地,万里迢迢来大明做生意,冤家宜解不宜结啊。

钱谦益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张好古,这话是你张好古能说出来的?

当初打辽东,打蒙古,打安南,在国内杀人的时候,你张好古多硬气?杀得那叫一个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眼下面对泰西蛮夷,你告诉我冤家宜解不宜结?

钱谦益搞不懂张好古在想什么了。

民间的舆情推动显然不只是东南沿海那些士绅官宦在推动,这一点他钱谦益无比确认,背后若没有朝廷的人在推动,他敢把面前这张

桌子给吃下去!

可,为什么张好古表现的这么不想打呢?

钱谦益思索了片刻,笑着说道:「元辅啊,这红夷人乃不臣之蛮夷,劫惊南洋财富,欺凌我大明藩属,若不施以严惩,朝廷威仪何在

啊?」

「更何况,红夷人在南洋占有诸多肥沃土地,这些土地产粮那可是一年三熟,足以给朝廷提供额外的粮食,如今这气候越来越冷,北方的粮食未来必定会面临干旱和冰冻所造成减产的情况。」

「这南洋的种植园对朝廷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啊。」

张好古笑道:「交祉那边,黄总督已经在发动交祉百姓开辟更多的田亩了,那里也有不少良田,足以为朝廷提供充足的粮食,加上如今朝廷推动番薯和土豆,这些东西可都是产量大

的好粮食啊。」

番薯土豆,钱谦益嘴角抽了抽。

这些东西产量的确大,但好吃,还真不怎么好吃。

第一次吃是感觉不错,但吃多了还是不怎么样。

毕竟这些东西只是运来的初级版本,压根不是后世那些精挑细选培育的新种,其最大的,是保证产量,能吃,填饱肚子,口味这东西,就不用提了。

但不得不说,能吃,产量大,这两点就足以稳定大明亿万百姓了,而且工科院的农学学士们也在研究怎么改良土豆和番薯的味道,所以说这些打动不了张好古。

见钱谦益有些纠结,张好古主动问道:「钱相,你把你的想法,详细说说看嘛。」

听到张好古这话,钱谦益也不在纠结粮食的问题,他从袖子里拿出一份奏折递给张好古:「元辅请看,这是老夫梳理的征夷策。」

张好古看了看钱谦益写的征夷策,这份策略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也没写什么假大空的东西,通篇干货,很符合目前天启朝的主流,简洁实用。

这份征夷策让张好古确认,东林党和东南那些士绅官宦的确是对此事上心了,他们全力推动,辅助钱谦益,不仅仅是为了南洋的利益,更是想把东林党在朝中那摇摇欲坠的根基给稳固下来。

这份征夷策就是最好的佐证,上面详细列数了南洋的红夷人所拥有的实力以及南亚地区红夷人的部分情况,并提出了自己的构思,朝廷要组建多少大军,军械如何配备,后勤如何维护。

以先平定南洋的红夷人为前期目标,将这里变成大明远征军的桥头堡,随后经略南亚的红夷人,将这两地的红夷人尽数平定后,在南亚驻军威慑地方同时大力发展水师,组建更庞大的舰队以南亚为根基向泰西之地进攻,直至打到红夷人的本土去。

看着这份征夷策上罗列出来的种种数据,张好古微微颌首,这东林党中,还是有人才啊,这些东西可不是那些满口道德仁义的伪君子能弄出来的。

没有真才实学,罗列不出这些详细的数据。

这份征夷策,可以当作庙算的一份重要文件来使用了。

看完征夷策,张好古沉吟片刻:「钱相看来是做足了准备啊。」

钱谦益笑道:「为了朝廷计嘛,这泰西之国四处劫掠金银,何其富裕,若朝廷能直通泰西之地,那赚回来的就是金山银海,足以让朝廷的税收再上几个档次,倒是朝廷有充足的金银来修建驰道兴修水利,还可以发展舰队去各片大洋做生意,这不是好事吗。

「是好事不假,但钱相考虑过朝廷要花多少钱来完成这个计划吗?「张好古笑问道。

不等钱谦益说话,张好古便列了一份数据:「征讨南洋的红夷人,很简单。他们在南洋的地盘就那些,朝廷发动王师,按三万大军为例,所需兵船就是一百艘,而供给这三万大军的后勤粮秣军械,起码需要一百艘船分两波日夜运输,而保护兵船和粮船,又需要起码两支舰队,一百艘以上的战船沿途护送,同时还要有战船负责战争初期的火炮压制。」

「这么多战船,这么多兵马,朝廷每月的支出有多少,钱相算过没有?而拿下南洋之后,还要再度西进,这费用,可就更高了。」

「朝廷眼下所有水师战船加起来才多少,合适运兵的海船又有多少,这一战要打起来,朝廷自己不算,还需征调民间海船,不容易啊。」

钱谦益说道:「可是元辅啊,这一战若是打赢了,仅仅南洋的利益,就足够朝廷回本还能收获更多了。」

「泰西之地的国家无比推崇我大明的丝绸瓷器和茶叶,这些东西只要运到泰西之地,那就是千百倍的利润,可为朝廷提供无数税收,更何况如今朝廷工业发展,各种商品

都需要一个渠道一个市场,还有什么比崇尚我大明又有足够金银的泰西之地更合适的吗?」

「若朝廷船只不够,征发民间船只绝对可行,东南沿海必定支持朝廷的举措,甚至可以为王先驱。」

「只要先把南洋控制下来,朝廷和民间有了足够的获利,后续征西洋,征泰西,都可发行股票筹备资金,民间绝对愿意为朝廷效力,甚至战费都不用朝廷出钱。」

钱谦益都说到这了,张好古也是笑道:「钱相啊,你一个东林君子,张口闭口就是征讨西夷,谋取利益,这不是儒家之言吧?圣人学说里可没教这些啊。」

钱谦益则是很骄傲的说道:「圣人之言,乃是教导百姓之言,而泰西蛮夷又如何算得上我大明臣民?

「眼下他们不识诗书礼义,不知道德仁义,肆意劫掠他国,欺凌弱小,宛如禽兽行径!朝廷发王师,讨伐蛮夷,正合圣人之言,此乃教导西夷,让其沐浴王化之举。」

「日后,必定要将圣人学说广播西洋之地,让其知晓诗书礼义,明白道德仁义,让他们沐浴王化,成为我大明之顺民。」

看着眼下完全变了个模样的钱谦益,张好古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天知道接下来东林党会朝着什么方向狂飙猛进?

不过照现在来看,钱谦益的言行举止倒是非常契合当下,称得上是好变化了。

钱谦益见张好古问了这么多,心里感觉有戏了,立刻问道:「元辅啊,这征讨红夷人一事?」

张好古笑道:「征夷策是个好东西,就是准备的还不够充分。」

钱谦益明白了:「那老夫再筹备筹备,弄得完善一些。」

张好古给钱谦益提了个醒:「钱相所说的弄一个公司,推行股票,这件事我觉得可行。」

「这方面,钱相可以想想,下下功夫。」

送走了钱谦益后,张好古笑着摇了摇头:「利益面前,谦逊仁义可是真不值一提,这东林党人的转变,还算及时。」

「再慢一点,估计就真的什么都不剩了。

抿了口茶,张好古开始书写一些东西,朝廷早就决定要对红夷人下手,南洋的利益朝廷是不可能放弃的。

既然钱谦益想明白了,那张好古就可以做一些准备了。

一封封调令被张好古写出来,他需要大明在江南的十余万新军开始进行筹备,这一战征伐南洋红夷,考虑气候环境因素,北方的新军必然不适应,哪怕到了南洋也需要数个月来适应当地环境气候和蚊虫。

因此这一战以南方新军为主。

江南的三大营里,朝廷共有新军十三万,这十三万新军,张好古预计调动的人数不会超过三万。

三万左右的新军,配合水师,足以碾压南洋了。

作战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前期筹备的多么详细都不为过。

大明如今重火器,以火铳和多种重型火器配合为主,南洋作战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后勤,火药,弹丸这些东西如何补充,毕竟大明制式的火药和枪弹可不是南洋那些粗制滥造的火药能比的。

若要统辖数万大军,完善后勤,张好古一人肯定是不够的,他所做的也不过是让江南的新军做好准备,让方云出他们提前训练新军,储备弹药火器,静候朝廷命令。

同时关于粮秣和其他物资,张好古也已经开始下令,江浙福广这东南沿海的卫所都要调动起来,为大军在沿海行进筹备物资,提供粮秣。

同时交祉之地也会动员起来,给大军提供港口和行军资源。

这一战,是以大明南国之力来对南洋的红夷人进行碾压式的打击,一战之下必须要保证红夷人被直接打死,不给他们任何挣扎的余地。

大明王师百战百胜的名号可不能断在南洋这块地方。

将一份份写好的命令盖上印章后,张好古轻轻呼出口浊气;

「南洋之战,是时候了。」

免费阅读..

/100//.html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都市极乐后后宫 背剑之人 肥水不流外人田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 我真是大神医 山村情事 洪荒夺美记 重生之铁骨凰后 阴阳捉鬼师 铁血特战队 新现代逍遥录 官妻 旷凌云 末世了,恋爱系统才降临 从红海开始崛起 蔺家小福宝 豪门殇Ⅰ前夫请签字!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北宋大法官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三国:貂蝉,把头发盘起来! 大汉兵王 全球高武之我的系统送错了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超级兵器 废物二十年,醒来便开始抢皇位 夺嫡 明末军阀 
最近更新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 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 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 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 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 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汉末听雨 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 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 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 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 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 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 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 大唐仵作笔记 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 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 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风少羽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txt下载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新章节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