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我成了赵佶

读史明智

首页 >> 北宋:我成了赵佶 >> 北宋:我成了赵佶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穿越从开荒开始 将门枭虎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北宋:我成了赵佶 读史明智 - 北宋:我成了赵佶全文阅读 - 北宋:我成了赵佶txt下载 - 北宋:我成了赵佶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50章 赵官家得杨无敌;布局逆转靖康耻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赵官家当众质疑杨忻中隐瞒家世参军之言,犹如一块巨石,抛入平静的湖面。

在场的众兵将,怎么也想不通,赵官家为何要有此怀疑呢?

不过,众兵将都见证了心性大变后的赵官家料事如神,他们又不得不怀疑杨忻中参军中真的如赵官家所说隐瞒了家世出身。

这些人中,张俊格外震惊和担心。

毕竟,杨忻中是在他张俊部入伍从军的。

此时,最为震惊和疑惑者,莫过杨忻中本人了。

他听闻赵官家之问,他的额头上,瞬间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扑通”一声。

杨忻中跪伏在赵官家面前,高呼道:

“官家洞察秋毫,末将在应募入伍时,想凭自己所学本领建立军功,为了不被上官因吾家世而照顾,属实隐瞒了出身!”

“啊?!”张俊闻言,惊呼一声。

若不是赵官家在,他真的想上前揪起杨忻中,给他两拳了。

要是赵官家因此事,怪罪下来,那自己之前给赵官家留下的好印象,岂不荡然无存了吗?

张俊怕惊扰到了赵官家,他强压住怒火,怒瞪着投军时隐瞒家世的杨忻中。

种师中也感到后怕,他怒视着张俊。

张俊看到种师中看自己的眼神不善。

他立即明白,小种经略相公是为何生气的。

在本朝,招募新兵时,都要查问并核对清楚入伍者的出身和家世。

可是,张俊在三个月前,破格同意杨忻中主动投军,不仅仅是他当场考核了杨忻中的武艺和骑射,更为重要的是,当时杨忻中还送给他一柄价值不菲的宝剑……

故此,张俊把招募杨忻中入伍的严格核查出身这一项,完全给简化了。

现在,张俊看到了种师中瞪他时,他感到了后怕。

自己招的这个十九岁壮士杨忻中,万一是敌军的卧底呢?或是,农民起义军的余孽呢?

那么,今日杨忻中有多次接触到赵官家的机会,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隐患啊!

张俊想到这里,他吓得后脊背发凉。

他期盼,自己和小种经略相公,最好都是杞人忧天。

在场的其他将领,甚是好奇,这个表现优秀的小校杨忻中,到底隐瞒了什么家世呢?

而赵官家,又为何能一眼就能看出来呢?

……

“奏启官家,末将杨忻中家父,讳名‘雨辰’,现任麟州安边巡检。”

“啊?”种师中等西北军将领,闻听杨忻中之言,惊呼一声。

他们的惊呼,只因为杨忻中承认其父是任麟州安边巡检杨震,那就能推算出:

其祖父就是现任麟州的刺史杨宗闵;

其先祖,就是宋太宗一朝时,为国捐躯的名将杨业!

……

赵吉心中早有所料,并不像众将那般惊讶,他风轻云淡地说道:

“杨家大郎,称你家父讳名为‘雨辰’,那他便是杨震了!”

身为大宋皇帝,身份高贵,当然可以直呼杨忻中父亲以及杨氏祖先的名讳。

作为臣子,能被皇帝直呼其名讳,证明皇帝还能在数以亿万计的子民中,记住你父母或你家先人的名讳,直接叫出他们的姓名,那也是一种荣耀啊!

杨忻中诚实地点头,称是……

赵吉知道,古代的避讳,分两种。

一种是国讳,主要是指全国上下所有人都要避讳皇帝和圣贤之名(主要是孔子和孟子),此又称“公讳”。

另一种是家讳,主要是指家族内晚辈要避讳长辈之名。家讳一般是指避讳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此又称“私讳”。

避讳之风,始于周朝,行于秦汉,盛于隋唐,严于赵宋。

例如: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所以《史记》里,把跟他父亲名字相同的人,一律改了名。例如张孟谈,改为张孟同;赵谈,改为赵同……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一个叫田登的州官不准下属及州中百姓叫他的名字,也不准写他的名字(同音的字也不行),到了正月十五照例要放灯三天。写布告的小吏不敢写灯字,改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此成了一个笑话。

明初,对避讳的要求,还不甚严苛,然而到了明末天启、崇祯时期,避讳之风又逐渐严了起来。

清朝的避讳最为厉害,因犯“讳”造成文字狱而被杀头者不计其数。(如:张晋彦案、庄延龙文字狱案、查嗣庭试题案、胡中藻案、彭家屏案等等)

直至民国改元,才废止了奉行两千多年的避讳制度。

避讳之法,各朝不同,常用之法有:空字、改字、缺笔和改音、拆字等。

现在,赵吉听到杨忻中对其父亲杨震的避讳,用的就是拆字法——将“震”字拆分为两个字。

这也能从侧面证明,杨忻中的出身,非同于普通百姓家,要知道在这个时代,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大都不识字的,哪会用拆字法来避讳呢。

赵吉问道:“杨家大郎,那你祖父,就是杨宗闵吧?”

杨忻中立即如实回答道:“官家圣明,吾祖父名讳,正如官家所言。他老人家承蒙浩荡皇恩,现任麟州刺史。”

众将闻言又发出一阵惊叹。

他们皆为之前赵官家对小校杨忻中家世预料的正确,而感到震惊。

赵吉微笑着点了点头,对杨忻中悠悠说道:

“朕知,在元符元年,你祖父杨宗闵,跟随折克行大败夏军,所立军功甚多,被授麟州刺史。”

“朕是不会忘记杨氏将门先烈,为大宋守边御敌,所立下的累累功绩的!”

杨忻中闻听圣言,感动得眼圈泛红……

在场的众将,对赵官家深感敬佩。

种师中和张俊,弄清了杨忻中的真实家世出身,立即放下心来。

韩世忠、岳飞、张宪等多位后起之秀,也都对赵官家投去了敬仰的目光,对杨氏将门出身的杨忻中也高看了起来……

“朕在城京,御览前朝边将所立军功奏报时,知道杨家大郎你的祖父杨宗闵的从兄(即堂兄),便是深得范文正公赏识并推荐给朝廷重用的杨文广。”

杨忻中对赵官家,居然能对他杨氏的家世了如指掌,深为敬佩,他叩拜道:

“官家圣明,所言极对……”

赵吉感叹道:“杨文广,我大宋名将也!”

“朕听闻前朝,范文正公宣抚陕西时,与杨文广语,奇之,置麾下。”

“杨文广先被范文正公派出,驻守延州一带与西夏作战。后,他又随大将狄青南征广西,在平侬智高之乱中立有战功,知德顺军。”,

“之后,朝廷得知杨文广有统帅之才,令其出任广西铃辖,兼判宜、邕二州。再之后,其又被提拔其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成为大宋京城禁军将领。”

“大宋熙宁元年,为了抵御西夏入侵,神宗皇帝征调杨文广赴前线,任兴州防御使。筚篥城防御工事完工后,杨文广因功徙知泾州镇戎军。”

“熙宁七年,杨文广迁驻抗辽前线,任定州路副都总管,同年,其卒于定州任所。”

杨忻中对赵官家能如此清楚了解他的家世,大为震惊。

赵吉悠悠道:“朕在京城,曾调阅过当年杨文广生前献给朝廷的对辽阵图,以及由他制定的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作战对策。其所献之策,甚有参考价值。”

杨忻中再次拜服……

赵吉又道:“朕还知杨文广之父,乃高阳关副都部署杨延昭,其为大宋抵御契丹入侵,镇守边关二十余年,深受部属爱戴。其亦让契丹人敬畏,按契丹族风俗,将其称为‘南六斗星’,故此杨延昭被尊称为杨六郎。”

杨忻中闻听圣言后,既骄傲,又有些惭愧。

他自感惭愧的是,赵官家称赞的杨文广和杨延昭这二位杨氏先人,并非是自己的直系祖先。

杨忻中叹服,道:“官家如此清楚我杨氏先祖功绩,令末将杨忻中,敬佩赞服不已!”

“末将定当效仿先祖,忠于官家,誓死报国。”

赵吉点了下头,道:“杨家大郎,你虽非杨延昭、杨文广一脉,但杨延昭之父杨老令公、杨无敌——杨业,是你的高祖吧?”

杨忻中如实道:“末将回奏官家,正是……”

赵吉感叹道:“朕知,杨家大郎你的高祖杨业,在太平兴国四年,随北汉国主刘崇归降我大宋,为左领军卫大将军、郑州防御使,后任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

“太平兴国五年三月,辽景宗发兵十万,来攻我大宋的雁门关。”

“杨业亲自领数千骑兵,从西陉而出,绕到雁门关以北,往南突袭辽军,他率部与潘美所部大军,前后夹击,大败辽兵!”

“此战中,杨家大郎你的高祖杨业,还挥刀斩杀了辽国驸马侍中萧咄李,活捉了辽国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是为雁门关大捷!”

“彼时,我大宋太宗皇帝,听闻杨业之功,特御批提升杨业为云州观察使,依然兼知郑州、代州。”

“自此,杨业在辽军中声威大震,被称为‘杨无敌’!契丹人但凡见到杨业旗号,即刻逃遁!”

众将闻听圣言,皆赞佩当今赵官家,不忘百年前杨业的赫赫军功……

他们还对不想在二十岁时就能靠父阴为官,而主动投军的十九岁杨忻中,格外看重和喜爱……

杨忻中闻听圣言,虽为自己先祖自豪,却也不敢忘记父、祖的家训。

他惊慌,自谦道:“末将杨忻中,谢官家犹记末将先祖所立寸功。”

“末将家训:杨氏子孙从小要熟读兵书,还要练好骑射武艺,世代誓死忠君报国,以报历代赵官家知遇之恩!”

赵吉满意地点了下头,伸出手拍了拍杨忻中的肩膀,说道:

“朕希望杨家大郎,能成为本朝朕的‘杨无敌’!”

杨忻中,感动得竟哽咽起来……

“然,朕却不希望你,重蹈你高祖杨业在【雍熙北伐】殒身殉国之覆辙!”

杨忻中闻听圣言,感激涕零……

杨忻中对赵官家佩服得五体投地。

虽然,他从小便听自己的父亲和祖父,多次讲过杨氏将门历代英杰报国之事,可是,他现在也不能像赵官家那样,能说清杨氏先祖的官职升迁,及所立军功具体到哪某年某月。

赵吉看到杨忻中被感动得情绪波动很大,他亲自扶起杨忻中,拉着他的手,安抚道:

“朕不仅希望你是杨无敌,还期望你的弟弟们,以及你父、祖,个个都是杨无敌!”

年轻的杨忻中,破涕为笑……

“政和元年,朕刚即位不久,便听闻杨家将门世代忠于大宋,为大宋守边抵御外敌,多立有战功颇多。”

“彼时,朕提拔你父杨震,为麟州安边巡检,协助你祖父杨宗闵,共同守卫麟州。”

杨忻中立即谢恩道:“末将杨忻中家父常说,自身倍受官家知遇之恩,却自惭所立军功不多,愧对官家的浩荡皇恩。”

“非也!”赵吉严肃道:

“杨家大郎,有机会告诉你父,只要机会到来,以他杨震的才能,定能像杨氏将门先祖那般,立下赫赫战功!!”

杨忻中欣慰地点头……

穿越者赵吉自然知道,是自己来到了这个世界后,引起了蝴蝶效应,改变了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

比如,在这个世界里,平定东南的方腊作乱时,因为赵吉拥有了穿越者的先知,还没有等到方腊的起义壮大到极盛之时,他就迅速征调西北军和禁军的精锐,提前了一年,把方腊起义平定了。

所以,赵吉知道,在这个世界里的大宋朝廷,并没有像历史上平方腊之乱时,征调守麟州的杨家将及其所部兵马。

因此,杨忻中的父亲杨震,也错过了历史上他参加平定方腊作乱时的赫赫战功。

历史上,宋军平定方腊起义时,朝廷征调西北多路兵马,其中就包括府州知州折可求部的数万兵马,还另从麟州抽调了由杨震为将的一万麟州兵马。

府州兵马和麟州兵马组成联军,折可求为主将,杨震为副。

府、麟二州联军,征讨方腊,自浙东转击至三界镇,斩首八千级;追袭至黄岩,贼帅吕师囊率军扼险拒守,下石肆击,累日不得进。

折可求问计,杨震献计请战……

杨震带领敢死队,缘山背攀爬而上,凭高鼓噪发矢石,这一奇袭,杀敌甚多……

方腊部贼兵怕宋军冲破他们所守的险隘要地,便多拾材薪,铺置于自己阵地防线上,并纵火烧之,用来自卫,想挡住杨震率部从高而下的冲袭。

杨震身被重铠,率领麾下,履火突入,斩杀敌军大小首领三十余人,并生擒贼军主帅吕师囊,其余贼兵吓得纷纷逃跑……

赵吉来到这个世界,产生的蝴蝶效应,对于没让杨忻中的父亲杨震参加征方腊之战而立下大功之事,他一点也不愧疚。

因为,赵吉预料到,因为这个蝴蝶效应的延续,在未来的数年间,杨震或许能逃过兵败身死之劫。

历史上,辽被金灭亡后,契丹族将领小鞠革录率兵向西奔逃,他招得奚人、以及杂羌共十余万人,攻破丰州,攻打麟府诸城廓。杨震之父杨宗闵带领本道兵马,多次击败鞠革录,俘获他的父母妻室儿女……

靖康元年十月,太原失陷,小鞠革录带领幽蓟的叛乱士兵与羌人和奚人,组成十余万众的联军,一起围攻杨震所守的建宁城。

在城下,小鞠革录亲自对杨震劝降高喊:“汝父夺我家园、破我兵、掠走了我骨肉亲人,我忍辱至今,若汝立刻开城投降,我将保全汝性命。”

彼时,建宁城中的守军不足百人,杨震与战士们立下誓言,每射杀或斩杀一敌,就给予相应的赏赐。尽管官库财物早已耗尽,杨震把自己家人的金银饰品都拿出来,作为奖赏的财物,因此建宁城内的宋军士气大振。

然而,经过十天的守城激战,杨震部的箭矢用尽,兵力疲惫,建宁城难以坚守。

杨震与其子杨居中、杨执中,奋力作战,最终全部阵亡。城门失守,建宁城沦陷……

当时,杨震的长子杨忻中,因早先就随军出征河北,才得以幸免于难。

一年多以后,建炎二年,杨震的父亲杨宗闵率部据守黄河,在保卫长安之战中,为国捐躯……

……

赵吉闪念至此,他坚信自己的一系列提前布局,一定会改变历史走向,也一定能逆转靖康之耻!

顺便,也能让杨氏将门当今健在的杨宗闵、杨震、以及杨居中和杨执中这老少三代人,避开历史上的死局和死期……

如此,杨家将中又多了数位能参加抗金的将领,这岂不是双赢吗?

“唉!”赵吉叹息一声,他一想到历史上那悲惨的靖康耻,心情就不好。

他为了缓解心情,话锋一转,对杨忻中问道:

“杨家大郎,你投小种相公的属下张伯英(张俊)部时,隐瞒了家世,朕念在你是为国捐躯的杨老令公后人的情份上,朕恕你无罪!朕还要重用于你!”

“末将张俊,谢主隆恩……”

赵吉又道:“杨家大郎,朕给你两条路来选。”

在场的众兵将,皆侧耳倾听圣言。

“此次伐夏的后续征战中,杨家大郎你是愿意留在朕的身边,做皇城司亲从官呢?”

“还是你想随张俊部,冒敌军箭矢,继续出征伐夏呢?这可有负伤甚至阵亡之风险啊!”

杨忻中并没有多想,便慨然道:

“回奏官家,末将杨忻中先选随军出征伐夏!”

“等到夏国被灭后,末将杨忻中,再选常侍官家左右,以聆听官家教诲……”

赵吉被杨忻中这种少年老成的选法,搞得心情大悦。

“哈哈哈!”他大笑,重重地拍了拍杨忻中厚实的肩膀,欣慰道:

“朕没有看错你这位本朝的‘杨无敌’啊!你还是‘杨无畏’啊!”

……

赵吉很清楚,自己这位穿越者的到来,产生的蝴蝶效应,还影响到了杨忻中参军的方式和时间,但却未改变历史上杨忻中曾为张俊部下这个事实。

当然,赵吉对于现在还是热血青年的杨忻中,这种瞒着父亲和祖父应募参军伐夏的做法,是能理解的。

他没穿越之前,读当代史料时看到,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末,至八十代初,我国打的那场对~越的~自~卫~反~击战中,

真发生过不少~高~干~家的十八九岁、二十来岁的子女,背着家长,隐瞒家世,悄悄地报名参军,或是其已在部队中,主动写请战书,自愿上前线,去打那场保卫国土和尊严的正义之战。

结果,很多英勇无畏的战士(包括部分高~干~子~弟),都为国捐躯了……

赵吉再次把张俊叫到面前,指着杨忻中,对张俊道:

“朕听闻伯英你十六岁就从军了,至今你已从军十九年了。在战场上,照顾好这位‘无敌’、‘无畏’的杨家小将!”

“微臣张俊,谨记圣训,请官家放心,微臣定会照顾好杨家大郎的!”

张俊所说的,可都是肺腑之言啊!他现在看杨忻中,越看越喜欢……

如令,这位杨家小将觉得赵官家的隆宠和器重,这可是能通天的梯子啊!

……

“报!”

“启奏官家,宗、姚、二吴等数位将领,奉旨而来,乞求面圣、聆听圣训……”

赵吉一听,原来是路程较远一点的宗泽、姚古、吴玠、吴璘这几位将领已至,正在请求面圣。

他很高兴,高声道:“朕招见之,共议伐夏大计!~”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上错花轿嫁病弱权臣,被宠冠京城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都市极乐后后宫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背剑之人 道人赋 凡人策 吞天塔 混沌不灭珠 碧蓝航线界限 权宠悍妻 捉诡十八年,我进入了惊悚游戏 天歌,三生不负三世(出版) 剑道第一魔 wtw1974 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洛公子 萌妻高高在上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长夜谍影 大唐游侠儿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唐人的餐桌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最近更新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 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 强国,从清末开始 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 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 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 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 我乃边军一小卒 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 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 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 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 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 逍遥紫衣侯 
北宋:我成了赵佶 读史明智 - 北宋:我成了赵佶txt下载 - 北宋:我成了赵佶最新章节 - 北宋:我成了赵佶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