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我成了赵佶

读史明智

首页 >> 北宋:我成了赵佶 >> 北宋:我成了赵佶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开局南洋一小国,吊打列强!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开局穿越寡妇村 金牌帝婿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开局上谏被杖毙?二命上朝先服毒 重生之魏帝曹髦 大秦:先生别担心,朕不是皇帝! 
北宋:我成了赵佶 读史明智 - 北宋:我成了赵佶全文阅读 - 北宋:我成了赵佶txt下载 - 北宋:我成了赵佶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93章 朕重用抗金双杰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193章,朕重用抗金双杰

欢娱一夜,东方露白。

筋疲力竭,酣声如雷。

累得精力疲惫的赵吉,睡得正酣。

此时,李师师已醒。

她望了五眼纸窗映进来的清晨光亮,她又含情凝睇着君王赵官家,轻唤数声,也没有叫起赵官家。

李师师伸出玉手,轻轻地推着赵官家的光着的肩膀,柔声唤道:

“官家,天亮了,该起床上朝了。”

“哈啊。”赵吉打着哈欠,睡眼惺忪,看到如仙子般的美人在身边,顺手揽过美人入怀……

……

不过,赵吉感慨着自己所宠幸的美人李师师,并没有像杨贵妃那般让君王从此不早朝。

本来,大宋的朝会是在每月的初一和十五这两天进行的。

而昨天是虽然是农历的十一月十五,可是,赵官家刚刚御驾亲征而回京城,故此推迟到第二天也就是今日进行朝会。

臣见君为朝,君见臣为会,合称朝会。

朝会有两种,一为大朝,是皇帝于元旦、冬至及大庆之日,在正殿受群臣朝贺。

一为常朝,是皇帝在平时召见文武官员,处理政务。前者后者属于日常公务性质。

今日的朝会,本来是属于常朝。不过,文武百官皆知道赵官家御驾亲征平定了东南的方腊起义,故此,个个都早早地身着崭新的朝服,准备好了歌功颂德之词……

赵吉坐在大殿之中,接受着太子赵桓和几个成年皇子,以及文武百官的叩拜道贺……

“吾皇万岁万万岁……”

赵吉看着大殿之中两侧跪着叩拜的两排紫、红袍子的朝庭大员们,微笑道:

“众爱卿平身。”

文武百官起身,立于大殿两侧。

文官之首是余深,武职之首是燕国公、领枢密院事的郑居中。

擅于奉迎圣意的六十一岁的郑居中,率先出列叩拜道:

“臣居中,恭贺陛下御驾亲征平定东南乱匪方腊凯旋回朝。

陛下之功业,旷古绝伦……”

赵吉一看,这郑居中是要开启拍马屁的模式了,立即道:

“朕之功来,还达不到如此。燕国公不必歌功颂德那一套。”

“臣居中遵旨。”

赵吉知道这郑居中,就是朕如今的郑皇后的从兄(即堂哥)。

郑皇后从才人到当贵妃这一阶段,正是郑氏受宠之时,也是登进士第之后的郑居中官运亨通之时。

郑居中倒也是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登了进士第,之后他便以贵妃之从兄相标榜,并深得赵吉之副身体的原主宋徽宗的宠信。

郑居中历任起居舍人、给事中、翰林学士等要职,并于大观元年(1107年)至四年官拜同知、枢密院事知枢密院事……

这个时期,因赵吉的原主宋徽宗的第一任皇帝王皇后病逝,郑贵妃入主正宫成为皇后时,曾在赵官家面前,进谏不应让当官还敛财的她从兄郑居中身居要职,不然她也不敢当这个皇后了。

虽然,当时赵吉的原主宋徽宗,听从了郑皇后的进谏,暂时的贬谪了总以郑贵妃之从兄相标榜的郑居中……

但是,擅长奉迎圣意的郑居中,很快赵吉的原主宋徽宗所重用,接连被封崇国公、宿国公;在今年的宣和二年春,郑居中再次被拜领枢密院事、封燕国公。

赵吉端详着花甲之年的郑居中,通过自己脑海里的残留记忆,思索着郑居中难就是凭着与郑皇后是堂兄妹的关系才深受自己这副身体的原主宋徽宗的宠信的吗?

还真的不全是这样的。

郑居中在任内,为迎合帝意与争夺权力先是串通刘正夫攻击张商英和刘逵,助蔡京复相,继而步张康国之后尘,事事与京作对,一时为士论所望……

而且,赵吉在对处置蔡京、高俅、王黼等贪官奸臣之时,郑居中绝对是坚定地站队在朕这一面的。

也就是说,虽然郑居中在领枢密院当任要职,但是,他很会站队,知道是靠谁才能达到他如今的权力和地位。

在大宋像管军事的枢密院事的主官,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文官担任的。这也是因为,大宋的历代皇帝,都怕武将拥有太大的权力之后,学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宋太祖,那可不好办了。

当然,也有极个别的例外情况,那就是北宋的名将狄青(生于公元1008年,卒于1057年),曾以武将身份真正地当过枢密院的一把手——枢密使。

狄青字汉臣,出身寒门,年少入伍,因面有刺字,善于骑射,人称“面涅将军”。

宋仁宗时,凭借战功,累迁延州指挥使。皇佑五年(1053年),领兵夜袭昆仑关,平定侬智高之乱。此后历任枢密副使、护国军节度使、河中尹,迁升枢密使。

不过,狄青当上了枢密密使之后,他受到文官集团的排挤,于嘉佑元年(1056年),被免去枢密使之职,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衔,出知陈州。嘉佑二年(1057年)三月,狄青抑郁而终,年仅四十九岁。

赵吉看着面前的郑居中,照比早已不在人世的狄青来说,出任枢密院的主官,真的是德才都配其位啊!

赵吉心中倒是有一个出任枢密院主官的好人选,那就就就是在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以进士出身而成为一代抗金名将的宗泽。

不过,赵吉也很清楚宗泽现在的名气和为官资历,还远远没有达到能顶替此时的郑居中。

赵吉心中已经盘算好了,郑居中先占着领枢密院事的位置,以后等时机成熟后,再把大忠臣宗泽扶上枢密院的高位。

此时,郑居中是领枢密院事、大宦官童贯也是领枢密院事,他俩都是枢密院的主官,并没有设置枢密使。

这是因为,在大宋很多时候,像枢密使这样掌兵权的极为重要的官职,皇帝为了集权,都是舍不得实援下去的。多数情况下,就是授出领枢密院事之样的官职。领之就是暂代。就类似于后世的代理某某军事高官一样。

赵吉对在朝会之上,率先跳出来只会歌功颂德的郑居中极为不满。

此时,郑居中也看到了赵吉对他的神色不善。

老谋深算、善于善于察言观色的郑居中,立即从歌功颂德拍马屁的模式,改为奏报国家大事的模式,启奏道:

“臣居中,还有要事相奏。”

赵吉冷冷地道:“讲!”

郑居中定了定心神,立即对赵官家奏道:

“臣居中据奏报得知:河东大盗王善聚乱民盗匪数万人马,为祸河东地区。

而如今的京西、淮南、河南、河北,也不大平。

绰号没角牛的盗贼杨进,聚贼上万人,还有王再兴、李贵、王大郎这几路盗匪聚贼数千,往来于京西、淮南、河南、河北之间,侵扰抢掠,成为祸患……”

郑居中的奏报,立即引起赵吉的沉思。

穿越者历史学霸赵吉知道,郑居中奏报的盗贼首领王善、王再兴、李贵、王大郎还真的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只不过,此时的这些历史上有名的强盗首领们还没有聚集到那么多人马。

在历史上的靖康之变后,宗泽时为东京留守,王善是河东的大盗,拥有人马七十万,战车万辆,想占据京城。

宗泽独自一人骑马到王善的兵营,流着泪对王善说:“朝廷正处危难之时,如果有一两个像公一样的人,怎么会再有外敌入侵之患呢?”

王善深受感动,落泪说:“怎么敢不为朝廷效力。”

于是,王善解甲投降。宗泽委以重任,成为抗金的一支强有力的武装力量。

当时杨进号称没角牛,拥兵三十万,王再兴、李贵、王大郎等各拥兵几万,往来于京西、淮南、河~南、河~北之间,侵扰抢掠,成为祸患。宗泽派人告诉他们以祸福,并宣告抗金救国的大义,将他们全部招降,收入抗金的大宋军中……

郑居中看到赵官家正在聆听着他的奏报,他心里高兴,自己终于找到了心性大变后的赵官家所感兴趣的话题了。

郑居中继续奏报道:

“赵官家平定东南方腊后,我大宋兵将仰仗天威,此时士气正盛,正是对河东王善、为乱于京西、淮南、河南、河北之间的杨进、王再兴、李贵、王大郎等盗贼,趁势清剿之绝佳良机。”

绝大部的文武大臣们,纷纷附合着郑皇后的从兄、领枢密院事、燕国公郑居中的提议……

赵吉看到站在大殿两列大臣的末尾处,有两人分别是宗泽和李纲,并没有随众赞同郑居中的提议。

赵吉问道:“宗爱卿和李爱卿,认为燕国公奏请出兵平定京东、京西、淮南、河~南、河~北之乱,如何?”

宗泽出班回禀,道:

“臣宗泽,凭借着官家御驾亲征方腊大胜而归之天威,不必出兵平定王善、杨进等盗贼,只要官家派出使者,前去招安,便可免动刀兵,收降王善、杨进等盗贼为朝所用。”

李纲也出班,启奏道:

“臣李纲,赞同宗大人之言。若招安不成,朝廷再出兵平定王善、杨进、王再兴、李贵、王大郎等路盗贼,也不迟啊!”

赵吉点头,道:

“宗爱卿和李爱卿所甚是。

朝堂之上,诸位爱卿,谁人愿去招安王善、杨进、王再兴、李贵、王大郎等路贼首弃暗投明呢?”

赵吉此言一出,除了宗泽和李纲跃跃欲试之外,像余深、郑居中等朝廷大员,皆低头默不作声了。

他们心中合计着:宗泽和李纲,你俩这样被贬后复用回京的官员,才会没有着城府地提出招安强盗之计。吾等岂不知若能招安成,岂不比朝廷派兵去征讨要划算得多吗?

不过,吾等皆知,之前赵官家御驾亲征东南平定方腊之时,曾派出了尚书左丞张邦昌、以两杭路的官员刘豫及其子刘麟进入方腊军营进行招安,结果如何呢?

他们三人非但没有招安成功,反而因受不过方腊匪军的严刑而变节了,最终,被赵官家亲射三箭,射杀于杭城之外敌军之前……

满朝的文武大员们,听到赵官家还想要派官员去招安,个个害怕得当起了缩头乌龟,心里还埋怨着宗泽和李纲提出这种没脑子的招安之计。

此时,宗泽和李纲几乎是同时出班,跪地叩首,奏请道:

“臣宗泽愿奉官家圣旨,前去招安王善、杨进、王再兴、李贵、王大郎等路贼首,弃暗投明,归顺朝廷。”

“臣李纲愿奉官家圣旨,前去招安……”

赵吉故意表情严肃,试探地说道:

“二位爱卿,一个是进士出身,一个是进士及第,历任也皆是文官,深入贼窝前去招安,凶险无比,九死一生!

况且,宗爱卿和李爱卿刚刚回京复用,官阶和威望皆不够,难保王善、杨进等盗贼首领,会心生对朝廷派去的招安使者官职低微而心生不满之情,不但招安之事不能成,反而搭上两位爱卿之性命。

不如让朕再朝堂之上,选派出两位比你二人官职高、声望也高的大臣,去当招安钦差吧?!”

赵吉此言一出,可把所有比李纲和宗泽官职高的朝廷大员们,吓得冷汗直流,身体微微地颤抖着,把脸恨不得埋在怀里。

宗泽和李纲则再次奏请道:

“臣虽官职低微,然则,臣领圣旨前去招安,便是当着贼首宣读圣意。”

“即便贼首以生死相威胁,臣宗泽宁死不屈……”

“臣李纲定会将生死置之度外,即便招安乱贼不成,也不会像逆臣张邦昌、刘豫、刘麟那般,为了苟活一时而背叛朝廷……”

“唉!!”赵吉佯装长叹一声,说道:

“二位爱卿忠勇,朕已知之。然则,正如朕所言,你俩官职低微,不足以震威盗贼、不足以表明朕行招安之诚心。”

“唉!!”赵吉又长叹一声,用手一指身在班列前面的余深和郑居中,说道:

“余爱卿、郑爱卿……”

余深和郑居中一听,官家在这个节骨眼上叫他俩,莫不是要他们俩去亲赴危险重重的强盗老巢,去行招安大计吗?

“扑通!”

“扑通!”

余深和郑居中纷纷跪倒在地,生怕赵官家让他们去招安。

领枢密院事、燕国公郑居中急忙跪请道:

“官家,宗泽和李纲官职虽小,然则,他二人忠勇可嘉,官家可以提升他俩的官职。”

“咳咳咳……”

太宰(副宰相)、卫国公加太傅、年已七旬的余深,故意装作连连咳嗽,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

“臣余深,赞同燕国公之言。

咳咳咳……

逆臣张邦昌身死之后,尚书左丞之职暂空。

咳咳咳……

臣余深,举荐李纲暂代尚书左丞之职……”

领枢密院事、燕国公郑居中一看老谋深算的余深的表态之后,他再一看赵官家露出了窃喜的神情,他立即什么都明白了。

擅于逢迎圣意的郑居中,心中暗道:“通过种种迹象可察,赵官家是有意想提拔和重用宗泽和李纲啊!

然则,官家又不好明着说出来。

若是臣等知趣,主动举荐宗泽和李纲,那么,不仅可能避免入强盗老巢去招安,还会得到官家的欣赏。”

想到这里,郑居中绝对不让余深把推荐贤良的功劳一人独享了,他立即跪地,奏请道:

“臣郑居中,奏请官家,因枢密院暂缺少一位副使。

臣向官家举荐宗泽暂领枢密院副使……”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背剑之人 凡人策 剑道第一魔 洛公子 养只小人鱼 魔艳武林后宫传 玄鉴仙族 美女的兵王保镖 和竹马睡了以后 普攻永久加生命,阁下如何应对? 赤心巡天 都市偷心龙爪手 猎天争锋 苍海皓云 最强狂兵 军少大人,体力好 贵族 流年流不去 快穿之大佬拿了渣女剧本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北伐就在今日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董卓之子 大明锤王 家父唐高祖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大隋主沉浮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史上最强策谋师 
最近更新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 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 中国古代名人传 凉州布衣 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宋歌声声慢 大唐钓鱼人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 九霄魂录 红楼:战神贾芸我只手镇天下 纨绔世子的一生 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 我的外卖通万朝 异界风云之君临天下 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 刚激活军火库,皇帝派人抄我家? 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 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 
北宋:我成了赵佶 读史明智 - 北宋:我成了赵佶txt下载 - 北宋:我成了赵佶最新章节 - 北宋:我成了赵佶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