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葬大清

天煌贵胄

首页 >> 埋葬大清 >> 埋葬大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最强终极兵王 正德朱厚照为大明续命500年 混在后宫假太监 替身太监:我替皇帝宠后宫 大明崇祯,开局释放魏忠贤 金牌帝婿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锦衣卫:我们老大有点鸡贼 乖乖老婆,别闹了 
埋葬大清 天煌贵胄 - 埋葬大清全文阅读 - 埋葬大清txt下载 - 埋葬大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百九十三章 赚钱嘛,不寒碜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朱劲松从来都不相信官老爷们的节操,因为制度这玩意是死的,而人是活的。

有些时候,官老爷们的黑暗与狠辣,其实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

比如说,你还没出门,结果就睡觉死了;出门了,但是又被拦回去了;好不容易到京城了,结果又被人塞到车上,送回了老家,甚至还有可能喜提精神病院终身套餐。

反正只有普通人想不到的,就没有官老爷们不会玩的。

即便是退一万步讲,大明的这些官老爷们不敢再大鸣大放的贪了,可是人情世故呢?

正所谓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不是简单的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和利益纠葛。

就像民间的那句俗语:秦桧还有三个干相好的。

哪个官老爷没有几个亲戚?

哪个官老爷没有几个朋友?

在不违反大明律的情况下给亲戚朋友行个方便,没问题吧?

这次没问题,那下次呢?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这次请客吃饭没问题,下次帮忙办点小事儿也没问题,再下下次是不是就可以办大事儿了?

所以,只要还得靠人来执行制度,贪腐这种事儿就少不了,不过就是手段高低的问题。

所以,高薪养廉的大宋解决不了贪腐的问题,杀性极重的朱重八和朱老四也解决不了。

即便朱劲松这个穿越者皇帝摸着兔子鹰酱过河也不行。

但是朱劲松相信一个道理——官老爷们就是欠管教,如果敲打的轻了,这些官老爷们能把官场玩出花儿来,如果经常敲打敲打,这些官老爷们多少也会老实那么一点儿。

也正是因为如此,朱劲松才会选择再一次举起屠刀,同时又允许百姓告官,允许百姓捆了官老爷们直接进京告状。

甚至不惜敲响了景阳钟来敲打大明的官老爷们。

至于说地方上的百姓会不会误捆了清廉的官老爷,甚至以此来威胁官老爷?

别扯蛋了,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谁会关心官老爷们啊,只要能好好的过自己的小日子,许多人一辈子都不会去关心县太爷叫什么名字。

想到这里,朱劲松再次冷冷的瞥了一众官老爷们一眼,冷哼一声后又再次回到了文华殿。

跟着朱劲松回来的曾诚和刘鹤鸣等一众大佬们却是后背都湿透了——今天这事儿,看起来就像是皇帝莫名其妙的发了一通脾气,闲着没事儿把百官召集起来骂了一顿,可是这背后的含义和影响可就太要命了!

首先,两千多个官员会被拉到菜市口的断头台,而且大部分都是剥皮实草。

像大清的时候还好点儿,杀官老爷们的时候不允许围观的百姓们大声叫好儿,因为“有辱国体”,可是现在的大明却根本就没这个讲究,越是杀贪官污吏,百姓们就越是喜欢大声喝彩。

其次,两千多个官老爷的背后,牵扯到的是起码上万人。

即便每个官老爷都只是普通的五口之家,这也足有上万人了,上万人或死或流放,顺带着还牵连到三代不许科举不许从军,这背后的影响可不小。

再次,则是这两千多个官老爷还会牵连出多少人。

比如说他们的同伙,比如说是谁把他们拉下水的,再比如说谁充当了他们帮凶的角色。

这么牵扯下去,估计又是一场三四万人的大案。

哪怕死一万,流放三万,这个动静也绝对小不了。

只是朱劲松显然没打算就这么放过曾诚等一众大佬。

“除了这些个混账东西的破事儿之外,咱们大明现在还有很多问题。”

朱劲松一边慢慢的敲着桌子,一边慢悠悠的说道:“根据锦衣卫和天地会提供上来的情报,咱们大明有很多商人已经不满足于现在所能赚到的钱财。”

“他们想出了更为先进的玩法。”

“比如说,他们会安排人手跑到海外去建一些工坊,利用海外诸国人力成本低的优势大肆生产,将商品运回大明之后再贴上大明的标签,然后再以大明商品的价格卖到海外。”

这种玩法有没有问题?

其实并没有问题。

就像是傻贼鹰家六角小楼的供应商,人家就敢把六角小楼的订单直接交给兔子去生产,回头再打上傻贼鹰的牌子,然后再高价卖给六角小楼。

这种玩法,能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一部分用工成本。

赚钱嘛,不寒碜。

大明也是一样——随着大明的国力越来越强,大明百姓的身价也就越来越高,雇佣大明百姓做工的成本,绝对要比雇佣海外那些小国番民的成本高许多。

问题是,这些大明的商人似乎根本不在乎“大明制造”这块金字牌匾。

对于这些商人来说,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才是他们要考虑的,至于说用海外那些小国番民生产出来的产品有质量问题,大明的这些商人们才不在乎。

把质量好的留在大明本土贩卖,免得坏了名声,然后把那些质量有问题的都卖给蛮子们,而且还要高价卖掉,照样赚钱。

那么问题来了:大明的商人可以不在乎“大明制造”这四个字,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呢?倘若连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都不在乎了,又还有谁会在乎这四个字?

就比如说当年的德意志。

大概很多人都不知道,以严谨、刻板、商品质量可靠闻名的德意志,其实是靠着山寨英格兰的商品起家的,而且初期的时候质量很烂,以至于连英格兰的商品都受到冲击,不得不强行要求德意志的工厂在山寨品上标注madeingermany的字样。

这也就是德意志后来争气,严抓死守质量关,慢慢的把带着负面影响的德国制造变成了质量可靠的代名词,要不然的话,德意志这一辈子都别想别脱山寨的名声。

那么问题又来了:人家德意志是千方百计玩了命的提高德国制造这四个字的含金量,大明的商人们却根本就不在乎已经铸成金身的“大明制造”这四个字。

这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都不是。

是利益在作怪。

当然,如果仅仅只是这样儿,朱劲松倒也不至于因此而发火——身为大明帝国的皇帝,朱劲松可以为了官老爷们贪腐无度而发火,但是犯不上因为几个商人胡作非为而发怒。

像这种事情,只要随手交待给那些官老爷们去办,他们就能把这些商人安排的明明白白。

真正让朱劲松动怒的,还是因为某些大明的商人,所作所为已经超出了朱劲松的底线:“根据厂卫和天地会送上来的情报以及兰芳军区驻军反馈上来的消息,已经可以确认,咱们大明确实是有人在向外走私火枪。”

“这些混蛋把火枪卖给了兰芳、旧港那边儿的猴子余孽,天竺那边儿也有他们的影子。”

朱劲松脸上的神情愈发冰冷:“有时候朕都感觉好奇——你说这好好的干点儿什么玩意不行,怎么就非得盯着这些杀头的买卖?”

听到朱劲松这么一说,曾诚等一众大佬们顿时有一种天旋地转的眩晕感——相比起有人往外走私军械,两来多个官老爷即将被剥皮实草的案子又能算得了什么?

五军都督府扛把子刘鹤鸣更是连死的心都有了。

然而,就在刘鹤鸣已经彻底陷入绝望的时候,朱劲松却冷哼一声,对柯志明道:“把这事儿跟曾卿他们说说。”

柯志明先是拱手应了,然后便对曾诚等一众大佬们说道:“据天地会潜伏在天竺和旧港、兰芳等地的探子回报,这些走私出去的火枪并不是咱们大明军队装备的制式军械,而是有人在小作坊里自己搞出来的火绳枪和燧发枪,无论射程、精度还是使用寿命,比之制式军械都差了许多。”

听到这里,刘鹤鸣当即便长舒一口气,而曾诚等一众大佬们的心里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火枪这玩意难搞不难搞?

肯定不太好搞,因为要弄军械,不光要解决钢铁、木材、火药等原材料,同样还要解决火药配比、弹药封装、钢铁强度、木材强度等等一大堆问题。

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单个拎出来都好解决,加到一块儿就很让人头疼。

要不然的话,现在欧罗巴那边儿也不至于跑来找大明进口火枪火炮了。

可是,如果有人不考虑质量、射程、精度,只考虑这玩意能不能凑合着用,只考虑怎么让这玩意更便宜呢?

基于这个前提,火绳枪和燧发枪这玩意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技术含量。

起码对于那些识字的大明百姓来说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各地图书馆里面的《火器发展史》,里面就详细记载了火绳枪和燧发枪的制造方式,如果再配合那些《火器志》、《军器图说》、《天工开物》、《奇器图说》之类的书籍,想要造出火绳枪和燧发枪其实并不难,甚至连击发枪以及所用火药的配比都不是什么机密。

这就造成了一种很蛋疼的局面——大明禁止百姓持有火器,但是大明的百姓想要私造火器却很容易。

一想到这里,曾诚等一众大佬们就忍不住有些蛋疼。

当初是谁说这些技术随便百姓去看的?当初是谁说只要朝廷对百姓好,百姓就不会搞出来火枪火炮以对抗朝廷的?

对,现在大明的百姓确实没有人制造火枪火炮然后对抗朝廷,大明的百姓都很乖,该交税纳赋的从来都是老老实实的交税纳赋,你朱皇帝说一句要纳妃,大明百姓还会兴高采烈的把女儿送给你。

可是,咱大明有人制造了火绳枪和燧发枪往外卖,而且是卖给了旧港布政使司、兰芳布政使司那边儿的猴子叛军,还有相当一部分军械流入了其他国家!

如果再进一步想,这些混蛋是不是还敢把火绳枪、燧发枪卖给倭国?是不是还敢卖给其他的各路余孽?

今天他们敢私造火绳枪和燧发枪,明天是不是就敢私造击发枪?

如此看来,皇帝陛下今天大发雷霆,却也不仅仅只是因为贪腐案?

要知道,大明这些年来,先后干掉了安南、缅甸、暹罗、棒子,又先后收回了兰芳、旧港等等一大堆的地盘,不能说敌人满天下吧,反正肯定会有一大堆的各国余孽想要给大明添乐子。

仔细琢磨了一番后,曾诚却是感觉越想越头疼,后来干脆就对柯志明道:“柯指挥使,这事儿还要麻烦你们锦衣卫出手,找到那些擅自制作火枪的混账们?”

柯志明点了点头,应道:“已经派人去查了,而且已经有了些眉目,相信不过了多久就能收网了。”

得到了柯志明的表态后,朱劲松脸上的神色才慢慢缓和了一些。

没办法,正所谓一样米养百样人,中原堂口光大米就不知道有多少样儿,养出来百样儿人、千样儿人也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就跟贪腐永远也杜绝不了一样,总有些沙雕玩意胆子上长毛,这是没办法杜绝的事情。

财帛动人心!

只是一想到财帛动人心,朱劲松的心里忽然又有些不踏实。

想了想,朱劲松干脆又对柯志明吩咐道:“除了军械案,顺便让人去查一查采生折割、福寿膏还有棉籽油之类的。”

柯志明当即便躬身应道:“是,臣记下了。”

朱劲松嗯了一声,继而又岔开了话题:“刚才说了一大堆闹心的事情,却是险些连今天的正事儿都给耽搁了。”

如果这是漫画,曾诚等一众大佬们的表情就应该是满脸的黑线,画面上还得多几个呱呱叫着飞过去的乌鸦。

正事儿?

您老人家今天先是敲了景阳钟,接着又判了两千多个官老爷的死刑,顺道还来了出朱皇帝怒斥群臣,现在您老人家说险些耽搁了正事儿?

所以,到底是谁在耽搁正事儿?

只是腹诽归腹诽,经过朱皇帝怒斥群臣后,曾诚和刘鹤鸣等一众大佬们的心里也多少有些哆嗦,就连汇报明年各衙门预算时都没敢再争再吵。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凡人策 碧蓝航线界限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综漫致郁系作家,让女主泪洒 傻驴驴驴驴驴驴驴驴 养只小人鱼 绝色神雕 玄鉴仙族 极品后妈 曼陀罗妖精 男欢女爱 四神集团2·老婆,跟我回家 我在异世封神 美色难挡 我在长白山赶山狩猎 都市偷心龙爪手 美女的兵王保镖 拒嫁豪门,首富小叔哄着我结婚 逆世谋妃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我,边防军人,在大秦封侯拜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从种田到长乐驸马 董卓之子 大明锤王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表少爷的抗战 大隋主沉浮 
最近更新楚汉,开局收编刘邦带韩信搞事情 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穿越五代末年 争霸天下:从纨绔开始 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 大唐:四象不过李承乾! 我家床底通大明 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 历史直播:给老祖直播挖坟 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 穿成农家受气包,一朝科举变大佬 号外 开局获得冉闵武魂无敌三国 穿越后,守着漂亮老婆过幸福生活 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 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 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 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 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 穿越,从深山打猎开始 
埋葬大清 天煌贵胄 - 埋葬大清txt下载 - 埋葬大清最新章节 - 埋葬大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