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

渤海郡公

首页 >> 盛唐 >> 盛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开局南洋一小国,吊打列强!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开局穿越寡妇村 三国第一狠人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佣兵禁地 暄和皇贵妃传 摊牌了我是假太监 三国之暴君颜良 
盛唐 渤海郡公 - 盛唐全文阅读 - 盛唐txt下载 - 盛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百七十五章 一起回晋州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五天后,队伍入晋地,离晋州不远了。

李治和罗云生的心情再也阳光不起来了。

路上的难民很多,密密麻麻无边无尽,骑在马上放眼望去,整条路都被难民潮所充斥,每个人容貌不一,可脸上却有着同样的愁苦和对未来深深的担忧。

拖家携口,拎着或简单或笨重的行李,麻木行走的人群里不时听到妇孺低抑的哭泣声,还有小孩撕心裂肺般的嚎啕声,或是当家汉子们一丝丝若有若无的沉重叹息……

天气丝毫没有放晴的迹象,雪虽然停了,可天空仍是阴沉沉的一片,天幕苍穹下,寒风仍如凛冬般呼啸,刺骨,冻得行走的难民们瑟瑟发抖,很多人的脚上仍穿着单薄的布鞋,甚至是草鞋,一双双黝黑的赤脚在寒冷的空气里暴露着,透出一股深深的苦难味道。

罗云生抿了抿唇,神色比天气更阴沉,转过头看李治,李治脸上也露出深深的疼惜之色,小脸蛋不时抽搐着,还夹杂一丝深深的无奈和苦闷。

“殿下,看到这些百姓了吗?”罗云生轻声道。

李治咬唇点头。

“殿下,他们是你父皇的子民,每年每月每日辛勤劳作,种出来的粮食毫无保留地献给官府,献给朝廷,你是高高在上的皇子,我也是县侯,可我们其实都是被百姓所供养着的,百姓愿意供养我们,因为他们相信官府和权贵会给他们一个美好的有希望的明天,使他们不至为生计所苦,不会饿肚子,也不会被冻着,冷着……”罗云生低沉的语音娓娓而道。

李治的神情愈发悲怆,嘴唇微微颤抖,脸色也有些发白了。

罗云生长叹道:“可是,你看看这些百姓,我们权贵想要的,百姓都给了我们,可百姓们想要的,我们给了他们吗?”

看着李治愈发悲怆的脸,罗云生拍了拍他的肩,道:“大道理我就不说了,看到这些苦难的百姓,该懂的道理想必你都懂了,我们身负陛下和朝廷厚望,奉旨入晋赈济和安抚百姓,我们一定要把这趟差事做好,做完美,不要让百姓饿肚子,更不能让百姓们对权贵,对天家失望,明白了吗?”

李治重重点头:“明白了。”

大路正中,一位左手搀着老人,右手抱着孩子的大汉忽然脚下一绊,打了个趔趄,老人被拖带得身躯不稳,猛地跌倒在路上。

罗云生神情一紧,急忙下马,李治一愣之后,也跟着下了马,二人朝那位跌倒的老人走去。

“娘,您没事吧?”汉子急得满头大汗,一脸愧疚地看着老人,怀里的稚龄幼子也被吓得哇哇大哭,后面跟着一位中年妇人,拎着简单的行李偷偷抹泪。四周围了一群关心的百姓,不停地询问着,叹息着。

老人脸色难看,泛出一抹不健康的潮红,呼吸有些急促,躺在地上紧紧咬着牙关不言不动。

“都散开,散开,围着做甚?留出空间让老人喘气!”罗云生很不客气地插入人群中。

众难民见罗云生衣着华贵,顿知来头颇大,很自觉地让开了。

罗云生蹲下身,仔细看了看老人的脸色,沉吟片刻,道:“速传军中医官来,快!”

很快,随军同行的医官来了,中年大腹便便的胖子顾不得擦汗,蹲身开始为老人把脉,没过多久,胖胖的医官苦笑道:“老人并无大碍,只是身子发虚,盗汗,乏力……”

罗云生听得云里雾里,道:“究竟是何病因?”看书溂

胖医官叹道:“究其本因,其实是……饿的。”

罗云生愕然,转过头看着老人虚弱的脸。

李治却急了,扬声道:“来人,弄点米粥来!”

米粥有现成的,有晋王和县侯同行的仪仗队伍,自然不缺粮食,米粥很快端来,甚至还冒着几丝热气。

先前搀扶老人的汉子,还有怀里的孩子和身后的妇人,见到那碗热气腾腾的米粥,都不由自主吞咽了一下口水,但还是毅然坚决地捧着米粥,端到老人的嘴边,就连怀里那个稚龄幼子也没有哭闹,眨巴着可怜的大眼,看着老娘给奶奶喂粥。

这一幕不仅李治心酸,就连罗云生的嘴角也微微抽搐几下,转过头朝一旁的秦双眼神示意了一下,秦双是个伶俐人,马上明白罗云生的意思,转身悄声吩咐下面的将士几句。

很快,下面的将士又端来三碗米粥,罗云生示意将它们递到汉子和妇人面前。

可敬的是,那汉子和妇人很感激地谢过之后,却并不急着喝粥,妇人捧着米粥喂孩子,汉子则心无旁骛地喂老人。

“孝”之一道,深入民心民风,由此可见一斑。

老人悠悠醒转,见汉子正在喂自己,愣了一下后却出奇地大怒起来,抬起手狠狠抽了儿子一记,骂道:“不争用的东西,这么金贵的粮食自己不吃,也不喂孩子,却拿来浪费在我这残老之人身上,家已破了,如今你是家里的主心骨,你吃饱了,有力气了,才能顾到一家老小,可你,竟如此浪费粮食,你,你……”

老人呼吸愈见急促起来,汉子急坏了,跪在老人身前边哭边磕头,道:“娘您保重身子,莫气坏了,一切都是儿子不对,儿子没用,上不能养老,下不能育小,儿子该死!”

老人怒道:“谁该死?该死的是老天!天灾谁有办法?我生你养你,不指望你腾达,只求天灾危难时能扛起一个家,这才是真正的汉子,你却拿粮食浪费在我这个不中用的老迈之人身上,家里已是这般境地了,粮食有多金贵你不知道吗?我已是快入土的人了,一路牵累你已是不该,一路为我寻些树皮草根也就是了,怎能浪费粮食?灾年光景,每一口粮食都用来活命的,你懂不懂?”

说着老人气不过,扬手又狠狠抽了汉子一记,汉子一直垂头大哭,老人抽他他也不躲,任老人宣泄怒气,一旁的妇人偷偷抹泪,也不敢哭出声来,而那个孩子却对外面的一切不管不顾,捧着粥碗贪婪地喝着米粥。

老人脾气不小,抽了几记仍未消气,怒道:“还有,粮食哪里来的?谢过善人没有?打小教你的礼数都忘狗肚子里去了?”

汉子起身,面朝罗云生李治二人,二话不说扑通跪下,狠狠磕头道谢。

罗云生心中愈发惨然,李治的眼眶早已泛红,泪水泫然欲下。

该如何评价这个年代的百姓啊。

朴实,知礼,硬气,也有着非比寻常的尊严和倔强。

他们,穿着最廉价的粗布衣裳,过着食不裹腹的日子,却有着比王侯将相更朴实的灵魂,那股子从不向老天低头的傲然之气,任何人见了都不由动容。

罗云生心中泛起一股难言的疼惜,如此朴实的百姓,不认命,不尤人,面对任何灾难,咬着牙坦然迎上,绝不低头,这样的百姓,生在这样的盛世,实在是统治者的福气,自己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把他们妥善安置,让他们不为衣食所苦所累?

抿了抿干枯的嘴唇,罗云生上前将不住磕头的汉子搀扶起来,同时也伸出手,将地上的老人搀扶到路边的石块上坐稳,热心的李治急忙命秦双从行李中取出一张狐皮垫在石块上。

罗云生朝老人行了个晚辈礼,李治眨了眨眼,也跟着罗云生行礼。

“这位老人家,您受苦了,敢问您一家从何处而来?”

老人急忙摆手,道:“贵人万莫行此礼,老身担当不起,会折寿的,我夫家姓王,去世得早,家里由我儿子当家,半月前晋州雪灾不止,春播无望,一年生计眼看断绝,我儿与我商量过后,决意离家南下,奔长安而去,看能不能讨点活计以养活家小,可惜去年余粮不多,一点点粮食带在路上,一家四张嘴很快吃光了……”

抬眼看着远方的漫漫前路,老人露出苦涩忧愁之色,叹道:“也不知我们一家能不能顺利走到长安,能不能找到挖沟行脚做工的活计,咬着牙只盼能度过这个灾年,我们再回到故乡播种耕地,图个来年的好收成……”

罗云生苦笑,放眼再看路上密密麻麻的难民,他们心里恐怕都和老人同样的想法,走到长安,再寻个活计养家,咬牙撑过今年,可是,难民这么多,做工的机会却不太多,这么多的难民,能找到活计的有几人?剩下的人,他们的活路在哪里?

心情无比沉重,罗云生却对老人笑了笑,温言道:“老人家会持家,您一家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的,我这里还有一问,如今晋地大灾,百姓们纷纷离家,不知当地可还太平?”

老人叹了口气,道:“灾年光景,哪里说得上‘太平’二字?

守本分的拖家带口行路逃难,不守本分的三五十人聚在一起抢掠富户地主,我们这一路行来,那些原本富庶的富户地主家,竟也十室九空,全家不知去向。

反倒是听到了许多莫名其妙的说法,说什么当今无道,什么杀兄弑弟,所以遭了天谴,我们百姓被当今连累……

唉,我们是穷苦人,只想管饱一家肚子,那些大人物的事情,各有各的说法,我们哪里能分辨?只管低着头走自己的路罢了……”

民众最容易被愚弄,这是千古颠扑不破的真理,自古改朝换代,为首者几句谣言,几声煽动,活不下去的百姓们欣而景从,于是聚而成兵,攻城掠寨,一个又一个的王朝基本都是这样被推倒的。

老人的话说出了大多数难民的心态。

他们的眼光看不了那么长远,什么“今上无道”,什么“弑兄杀弟”,这些事根本不是他们有兴趣关心的,或者说,这些事离他们太遥远,他们掺和不起也没兴趣掺和。

百姓最关心的事情是什么?两个字,“衣”与“食”,无论怎样的年代,统治者能保证百姓有衣穿,有饭吃,百姓就愿意认谁,谁当皇帝并不重要,你们大人物之间打出脑浆子来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我们有饭吃,有衣穿,这就够了。

此刻罗云生最担心的也是这一点,因为天灾的缘故,“衣”和“食”这两样,朝廷已无法及时满足百姓了,如此一来,有心人在这些难民人群里煽动蛊惑几句,闹出民乱的可能性很大,毕竟,因为天灾,百姓们最基本的需求已无法保证了,对百姓来说,这就是没了活路,既然没了活路,他们还有什么不敢干?

老人没说错,逢遇灾年,人心惶惶,哪里谈得上“太平”二字?

罗云生见老人脸色奇差,于是挥手命人捧上米粥,老人死活不肯喝,罗云生耐心相劝,又命人捧出干肉条让那汉子,婆姨和小孩先吃,直到三人吃饱了,罗云生和汉子轮流相劝,好说歹说,老人才开始捧着米粥,一点一点地喝下去。

喝完米粥,老人的脸色终于恢复了些许红润光彩,精神和底气也足了,罗云生也不急,蹲在老人身前陪她东拉西扯,聊了好一阵无关紧要的家常,见老人的气色已恢复了红润健康,罗云生这才说到了正题。

“老人家您说晋州有流言,这些流言都是什么人放出来的呢?”罗云生温和地笑道。

老人摇头:“流言哪里查得到头啊,一传十,十传百,最后人尽皆知,我们也是顺耳一听,谁也不会查问究竟,说到底,我们农户人家关心的是肚子,流言这些虚妄的东西又不能填饱肚子。”

“那么,相信这些流言的人多吗?”

老人迟疑了一下,道:“怕是不少,老妇一路走来,乡亲们怨言颇大,有的说官府不力,开春前没能提醒乡亲,说的最多的还是当今陛下无道,干出许多恶事,于是遭了天谴,连累乡亲遭殃……”

老人顿了顿,望向罗云生,讷讷道:“老妇说得……是不是太多了?敢问贵人,可是朝廷的权贵?”

罗云生笑道:“老人家,以后有人传流言,您可别信了,陛下和朝廷不会不管百姓死活的,晚辈等正是奉了陛下的旨意,出京北行入晋,代表朝廷赈济乡亲,帮乡亲们度此厄难。”

指了指身旁的李治,罗云生笑道:“老人家您看,这位是陛下的皇九子,爵封晋王,别看年纪幼,他可是陛下的嫡子,陛下派他入晋赈济百姓,朝廷拨付的赈济粮草不日也将入晋州,老人家,朝廷可不会不管你们的。”

老人和身后的汉子以及婆姨同时一愣,神情顿时变得愈发局促紧张,没过多久,老人脸上却渐渐露出喜色,看了李治一眼,然后很快垂下头,颤巍巍地起身,道:“原来是真龙之子,请恕老妇眼拙不识,老妇给大贵人磕头……”

老人一家刚准备跪拜,李治急忙抢步上前托住老人的手臂,有些紧张地道:“您……老人家万不可如此,说是天灾,终究是朝廷和官府为百姓做得不够,我们有愧于百姓,该是我向您老人家赔礼才是。”

老人连道不敢,神情倒也比较镇定,身后的汉子和婆姨可就紧张了,不时地揉搓着衣角,紧张得手脚没处放,脸孔涨得通红,神情不知所措。

罗云生估计再问也问不出究竟了,毕竟这一家只是寻常的难民,对晋州的事情知道得并不多,于是命人取来一大袋粮食递给汉子,李治转头朝秦双一瞥,秦双很识相地掏出一块五两重的银饼。

将粮食和银饼递给老人一家,罗云生叹道:“这点粮食和银饼,老人家请妥善收好,其实,此去长安并无必要,老人家试想,这一路如此多的受灾乡亲,就算您一家到了长安,数以十万计的乡亲聚于城下,若要找到能养家糊口的活计,比登天还难,长安……不去也罢,若您信得过晋王殿下,信得过晚辈,不妨回转晋州,耐心等上一些时日,看看晋王殿下和晚辈如何施为,看看我们有没有辜负百姓,有没有饿死百姓,老人家,您信得过我们吗?”

老妇人愣了很久,神情颇为犹豫,抬头再望向罗云生时,浑浊的眼里露出了一抹坚定,但她却并未直接回答罗云生,而是转过头看着自己的儿子,道:“孩子,你是当家的,贵人的话你也听到了,你怎么说?”

汉子倒是个痛快人,闻言道:“娘,儿子觉得贵人说的有理,这一路上流言不少,各有各的说法,咱们别信这个,眼前这两位贵人是朝廷出来的,而且还有皇帝陛下的亲儿子,他们说的话,儿子觉得能信,您说呢?”

老妇人点点头,道:“好,那咱们就回晋州,老妇相信陛下和朝廷不会害我们,相信官府不会让咱们饿死。”

汉子一拍胸脯,道:“晋州也找得到活计,咱们何必背井离乡?儿子有手有脚,有一身力气,就算种不了地,就算不靠官府赈济,儿子也能养活这个家!”

老妇人笑了,赞道:“有志气,是我的娃!走,咱们回晋州!”

一家人向罗云生等人行过礼,面带踌躇满志的笑容,欢喜地掉转了头,朝晋州走去,在众多逃难的难民人群里,这一家人像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熙攘的人流里华丽逆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都市极乐后后宫 洛公子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我的钢铁萌心:以德皇之名 大佬归来,假千金她不装了 奇术色医 蓝钰茗烟 嫡女傻妃,王爷勾勾缠 养只小人鱼 余岁长安 转,舍,离 风水之王 重生之锦绣嫡女 快穿女配她又有啦! 斧头老诗 忠犬总裁追妻爱千里 神弃哥布林 檀公策 狐妖之我的男人是忍者 梦魇之家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北伐就在今日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董卓之子 大明锤王 家父唐高祖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大隋主沉浮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史上最强策谋师 
最近更新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 大舜西游记 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 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 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 太子无敌 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 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 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 梗王饶命 大禹逍遥王爷 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 奋斗在嘉靖年间 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 隋烽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 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 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盛唐 渤海郡公 - 盛唐txt下载 - 盛唐最新章节 - 盛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