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首页 >> 海上升明帝 >> 海上升明帝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我在大唐做战神 穿越从开荒开始 最强终极兵王 正德朱厚照为大明续命500年 替身太监:我替皇帝宠后宫 金牌帝婿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锦衣卫:我们老大有点鸡贼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 海上升明帝全文阅读 - 海上升明帝txt下载 - 海上升明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24章 迁都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御营第二十八镇驻山西,杨展为提督。”

“原驻绍兴的第二十三镇京营,移驻宣化。”

“张名斌第十六镇移驻北京,秦翼明第十七镇移驻山海关。”

总理处会议上。

皇帝与大臣开始讨论迁都北京,先往京津调四镇兵马过去,接收京津防卫。

次辅王之仁,协办大学士堵胤锡、瞿式耜和张名振,他们前去北京打头阵,负责迁都的准备工作。

朱以海则预计在九月时迁往北京,到时直接从登州港乘船到天津登陆。四位内阁大臣打头阵,两文两武,加上四镇人马北上,另外水师也将在天津、秦皇岛等进驻立营。

“山西、河北现在这十镇人马,要如何安置?”文安之请示。

两地现在十镇兵马,有六镇是从山东河南北上的,也有河北山西义军整编的,以及新降清军整编,这两年一再整编,御营也调去许多将领,但总体来说,这十镇兵马,仍然还是很杂很乱。

晋冀也不可能需要这么多杂牌军。

之前朝廷授了这么多番号,也不过是一时权宜之计,甚至也没给多少饷,反正他们自己就地取食,而如今朝廷收复两地,不可能再任由军头们划地食饷。

“文相可有计划?”

文安之说内阁有一个初步的计划,“先裁撤部份,年满三十五,以及二十岁以下的士兵,都遣散归农,发给遣散费,让他们返乡安置,并在乡给予优惠变价地,若是愿意去往地广人稀之地落户的,则可以给予更多土地和安家费等。”

“剩下的符合年龄的,若有自愿退伍的,也予以鼓励,给予遣散费安家费于地方安置。”

内阁计划是现在的这十镇人马,最终是把保留两镇省营,再保留二三镇的围练屯镇,最终要裁掉一半。

剩下的这一半,转为省营屯镇团练后,实际上也留不下多少,屯镇团练都带有民兵性质,不需要多少军饷,军官也不多。

军官留用,士兵裁撤一半左右,其余的转为二线部队。

这个计划,中规中矩,之前朝廷在其它地方也大多是这样处置地方部队的。

“朕最近在思考一个事情,国家大事,在祀与戎,兵者国家大事。军队就如同国家之剑,必然锋利,但又得小心谨慎,这是把双刃剑,处置不好就会伤手。所以朝廷既得有一把锋利的剑,又得小心不能伤手。”

朱以海提出要部队分成三类。

第一类就是精锐的野战军团,其下分为御营和京营,驻于京畿要害和边疆要地,实行募兵制,精选十八岁到三十五岁的士兵。

招募发饷,足额足饷足练。

建立一支能打的职业军队,士兵招募入军后,五年若不能升为士官,就要退伍。而士官为下士中士上士和一二三级军士长,总共两阶六级。

每级都有服役年限,如果到期不能晋升,将退伍离营。一阶的三级士官各三年期,也就是一个士兵如果十八岁入伍,最多五年兵九年一阶士官,不能晋升二阶,他最多当十四年兵就要退伍。

如果能晋升二阶,升为军士长,二阶的三级军士长更可再服役五年。二阶的各级军士长一般在各级部队担任士官长(教头)职务,协助训练士兵等。

正常一阶士官可以直接往上升军官,但如果只是单兵素质或技术过硬,却又欠缺指挥能力,则无法升军官,只能升二阶士官,做为兵王、教头带兵练兵。或者一些技术兵种,也可以在一阶士官后继续升二阶士官,做专业技术兵。

构设这样的一个制度,是考虑职业兵制中的一样缺点,比如有的兵就算当的久,但也没有指挥才能,如果不能往上升,一直当个兵,那无疑会成为兵油子兵混子。

所以保持部队的换新很重要,优秀的兵可以往上升为指挥军官,或者是技术士官,或是教头型士官,而达不到要求的,则一级级淘汰退伍。

一阶二阶的士官数量还可以多留一些,这些也是军中骨干,一旦战事需要等,是可以用这些士官骨干迅速扩建兵马的。

这样御营、京营数量可以不用太多,保持在水陆三十余镇,三四十万的规模。而那些退伍兵,退伍后也可以充做预备役,一旦需要,这些接受过专业训练的退伍兵,也能受召入伍,迅速形成战斗力。

对朝廷来说,维持太多的兵力,无疑成本太高,不利管理。

如宋朝那样八十万禁军,大明肯定吃不消,不如减少一些,少而精,既减少军费开支,还能适当的提升些士兵的军饷待遇,提高士兵福利也能增加战斗力。

“御营兵如果这样层层设立服役和晋升年限,那这些受训好的士兵退伍,是不是浪费了训练成本?”

一个兵不能晋升士官只能当五年兵,那这当了五年就退役,未免有些可惜。王之仁和张名扬都是武将,很清楚一个兵训练出来要多少成本。

每招一个兵,要安家费,要发饷,遣散还要退伍费等。

“募兵也不能用一辈子兵,”朱以海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唐宋的禁军都是募兵,也都有个问题,越来越庞大却越来越不能打。

御营必须得能打,要能打就不能太多,必须是钢刀刀尖。

原来的省营,则改设巡防警备营,每省的巡防警备营由总督、巡抚统领指挥,设总镇,置总兵、副将,省下每分巡道设协,设参将、游击。每道的协镇下辖十营左右,每营的人数则比御营数减少。

其编制有马队、步队,沿海、沿江、沿大湖地区,还设水营。一个步队满营设兵、兵、夫共三百人,下辖左中右三哨,每哨八棚,每棚正兵九人。马队营满员则官兵夫共一百九,也设左右右三哨,每哨则只四棚,每棚仍正兵九人。

巡防警备营的职责也体现在名字里,巡防、警备,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守卫地方、清乡剿匪,重点区域、特殊时期的武装巡逻、抢险救援等任务。

每省的巡防警备营,或三五协镇,大约万余人马,不过省巡捕警备营的士兵,则采用义务兵制,省内年满十八岁的青年都有义务参军。选中后需义务服役三年,服役期间有补贴,但待遇比御营京营低。

暂拟饷分三等,马兵、字识月支银两元,战兵月支银一块五,守兵月支银一元,每月支米三斗,饷按月支放,米按夏冬两季支放。

军官待遇也比御营的低。

不过虽然说低,但就算是义务兵,其实也是有饷的,而且守备营也设有士官,为保证其战斗力,义务兵在服役两年就可以参加选留,如果表现好,素质过硬的可以晋升为初级士官,或是专业兵种,如马营、水营的技术兵,也可转士官。

士官优秀的也可以晋升为军官。

而役满三年没能升士官的义务兵,全都退役。

警备营士官、军官待遇都比御营的低,但如果表现好也可以选入御营,不过警备营的士官、军官如果转入御营,一般要降级使用。

各自承担的任务不同,选拔标准不同,待遇也不同。

省警备营各省设一镇,每道设一协镇,算下来也不少,如果汉地十八省皆设,则起码三十万人,这几乎与御营数量相当。

所以把他们当成第二梯队的武装力量,既填补御营数量不足,也能减少军费开支,还能起到守外虚内的作用,避免危及腹心。

御营马兵一月是四块二饷,但实际上发九存三,再补三,意味着一年实际是十五月饷,因此是警备营的两倍多,相当于警备队三十一月半的饷。

警备营做为地方守卫部队,甚至装备都可以差一些,骑兵、炮兵数量少,水营的战舰也不需要那么好。

步兵以火枪为主,铠甲甚至也可以以轻甲为主。

这样一来,警备营就算三十万人,其军饷和装备、训练等开支军费,可能不到御营的三分之一甚至只有四分之一,但却能填补御营数量的不足。

御营隶属五军都督府,而省警备营隶属兵部,各省御营归御营提督统领,而省营也设提督,但他们却受巡抚、总督节制,两个系统,互不统属,粮饷、后勤则都受朝廷节制。

朱以海的计划里,每省驻一镇御营,再设一镇警备营,两镇互补后,地方上再编团练保甲,做为民兵预备役,基本上就完善了。

于一些偏远险要山区,再设立一些带有建设屯垦性质的屯镇,基本上后明朝的军制就确立起来了。

险要地设屯镇,屯镇是军垦建设兵团,只有军官和部份士官是正式编制有饷的,其余的都是农兵,平时垦荒种地,闲时训练,再轮番当值守卫巡逻,朝廷给他们划地垦荒,再给他们提供装备,训练或当值的时候给些补贴就行了。

甚至这些补贴也是来自屯镇的屯田粮上缴所得,相当于原卫所的改进,但也不全是原来的卫所,点选、授田、派官等都完全不同。

四十万的御营、三十万的省营,然后大约三十万的屯镇,加上几十镇的团练预备役,基本上足够了。

现在河北山西两省的这十镇人马,就可以整编出两镇省警备营,然后在太行、燕山整顿出几镇屯镇。

剩下的兵,朱以海建议把他们安置到宣府外,也就是张家口外的张北坝上一带,另外古北口、喜峰口外的承德一带,另外辽西努鲁儿虎山与松岭之间的大凌河、青龙河等河谷地,在那里建立村庄屯寨,垦荒种地。

长城外的这些地方,朱以海并不打算就完全拱手让给游牧民族,比如承德与赤峰之间的老哈河上游地区,这里是明初的大宁卫所在。

明初设大宁卫,这可是块战略要地,左为七老图山,右为努鲁儿虎山,北有老哈河穿境而过,土地肥沃,水草丰美,自古就是优良的牧场。尤其是北通科尔沁大草原,东通朝阳,南通喜峰口,西南通古北口,幅员千里,多大山深谷,阻险足以自固。

要定都北京,这块地方是绝不可放弃的。

朱棣当年靖难成功,也是得到宁王和朵颜三卫的支持,但后来他成功后,却担心宁王等的威胁,于是内迁诸卫,虽然他迁都北京,数次北伐,但内迁大宁卫依然留下了巨大的隐患,为此后北京被敌人数度兵临城下埋下祸端。

他早就计划,将来肯定是要把长城外这一圈地拿回来直辖,努鲁儿虎山以南至海,以西到辽河,将来设辽西省,努鲁儿虎山以西到坝上,南抵燕山,北抵西伦木伦河,设热河省。

把宣镇长城外的张北、尚义、康保、沽源四县,大同长城外的丰镇、集宁、凉城,再加上宣化府也设立一个省,就叫宣化省。

热河、辽西、宣化三省设于长城之外,北京的三面,这样就能以攻代守,而不仅是退守长城。

北京便能有更大的战略缓冲,更加安全可靠。

“可以把内长外的大同府也划到宣化省。”王之仁建议。

在山西有两道长城,一道内长城也就是雁门关长城,还有一代是大同以北的外长城,内长城进入河北境内的三关便是紫荆关、倒马关、居庸关,而山西境内的内长城三关,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也叫外三关,其实仍是内长城关城。

杀虎口、虎裕口、白羊口这些才是大同外长城的关口。

宣府大同这内长城外的两镇,原来都是大明九边之一,只是到如今,这九边防线早就没了,如今朱以海不满足于重新恢复原来那套九边防御计划。

他打算直接在长城外设置三省,移民屯垦、种地放牧,充实关外,更好的屏藩。面对游牧民不能只是守,还得积极进取。

塞外有三省,内有长城。

然后对蒙古各部,划分界线,会盟分管,建立都护、都督府,分而治之,羁縻统治,联姻、贸易多管齐下。

“大同暂不划入宣化。”朱以海没把大同、宣化这两个内外长城间的要地都放一个篮子里,这种战略形胜要地,最好是拆开来。就好比汉中本来是跟蜀地是一个板块,但出于军事安全,却特意划给关中陕西一样。

四川本就天府之国,地理形胜,若是再把汉中给了四川,天下稍有动乱,四川就极容易割据自立,没有汉中,就要好的多。

朱以海计划是将来把河套收复后,把河套与大同新设一省,北至大青山阴山狼山,南抵长城雁门偏头倒马三关。

文安之认为长城外地广人稀,可以设行都司,而不必设省。

行都司属边区,明代设过不少行都司,比如郧阳行都司等,山西、陕西、湖广、福建、四川都设过行都司,甚至北平也曾设过行都司。

不过如今朱以海把各省都指挥使司都罢撤了,又哪来的行都司,当然也可以换个名,文安之的意思是地虽广,可人口税赋等撑不起一个省的政区设置,不如仍搞一个军事边区,叫什么名字不重要。

但朱以海却觉得可以直接设省,以示朝廷的决心,至于说人少,可以把这四省官职品阶调低点,或者减少些官员配置即可。

县都有上中下,府也有大小高低,这省当然也可以。

朱以海现在取消了南北直隶,南直隶改为江东江北二省,而北直隶现在改名河北,北京南京加上东京,现在则都是直隶府,直接隶属朝廷中央管辖,南京应天、北京顺天,东京奉天。

筑巢引凤,先规划好,再坚定不移的发展,将来长城塞外四省,也不仅是移民垦荒,也可以移民放牧,可以做为皇家、朝廷的军马场、牧场,还可以开发矿产,也可以做边市贸易,发展的潜力还是很大的。

其实就如以前明朝对待郧阳等地政策一样,一开始都是空其地,禁流民不得入。而历史上后来满清对于关外地区,从河套到辽东,都是封禁关口,禁止汉民出关。

后来为了维持关外统治,才被迫开放关禁,于是才有了闯关东,走西口、趟古道、下南洋、赴金山等大移民热潮。

口外蒙古,尤其是河套地区,其实也是适合农耕的,而且汉人也不一定就非要农耕,也可以养殖放牧的。

只是以前中原统治者对于关外控制力差,考虑到统治成本,才会放弃关外,据长城而守。

所以明朝如此,后来清朝也如此,他们固关而守,悠然自得这关内小日子,哪管关外,所以沙俄能从欧洲一路万里来到东方,征服广袤西伯利亚,最后一直把海参崴都给占了。

若是中原能够改变这种守着长城的心态,能够更开拓进取一些,以古老东方华夏民族的毅力和决心,其实西伯利亚也未必就会被沙俄占去。

朱以海不打算再固步自封。

既要走西口,也要闯关东,将来还要下南洋,通西域。

“既然陛下打算将来设塞外四省,那倒不如这次直接就把晋冀两省的这十镇兵马一步到位,先裁一半,然后剩下的再与御营的整编一下,这样就可以编六省御营再加六省警备营,裁撤的还可以安置到塞外四省为屯镇和开拓移民。”文安之提出建议。

与其直接把两省的这十镇人马裁减整编,倒不如与御营和其它省镇、义勇等大整编,这样就能把那些山头拆的更碎,以后隐患就更少。

这样整编,可以让御营为骨干。御营也扩大了,省警备队也能保证控制,还省的以后再来第二遍。

“也好!”朱以海点头。“先出个方案,先把山西、河北两省的御营、省营、屯营整编出来,然后再整编塞外四省的御营等,一步步来,不用着急,尽量要平稳。”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凡人策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碧蓝航线界限 剑道第一魔 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 洛公子 养只小人鱼 魔艳武林后宫传 玄鉴仙族 修仙狂徒 美女的兵王保镖 赤心巡天 都市偷心龙爪手 猎天争锋 踏天境 苍海皓云 最强狂兵 贵族 我在长白山赶山狩猎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董卓之子 大明锤王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表少爷的抗战 大隋主沉浮 三国之殖民海外 
最近更新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 红楼大国师 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 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大唐钓鱼人 烛影迷局 开局官府发老婆?我卖肾宝赢天下! 三国:偷听我心声,蜀汉杀疯了 逐我北上和亲?我南下擒龙你哭什么 寒门人杰 特种女兵王回到大唐做女帝 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 穿越大唐重整山河 重生小丫鬟,只想安稳一生 寒光剑气 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 锦书难托:乱世情殇 天生韩信 大晋俏公子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 海上升明帝txt下载 - 海上升明帝最新章节 - 海上升明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