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

星辰原木

首页 >>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 >>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大明第一搅屎棍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拂袖红妆gl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朕大意了,科举状元是条咸鱼 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 星辰原木 -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全文阅读 -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txt下载 -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四百三十七章 算计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见大家一脸忧色,崔永辉接着说道:“杨帆此人极其可恶,总是跟我们做对,必须要尽快除掉才行。”

郑恺则叹息道:“咱们能想到,皇帝又何尝想不到?皇帝默许那小子招募这么多的护卫,显然也有保护那混蛋的意思。”

“若是我们轻举妄动,怕是会落入杨帆那小子的圈套。”

“更何况,那小子的武功很是不俗,上次那小子被暗杀,弓弩也只是让他受伤,显然要想个万全之策才行。”

王伦忧心忡忡的分析:“杨帆那小子武功即使再高,也不是最可怕的,只要是肉体凡胎,都有办法对付。”

“我等世家,都是传承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而不倒,谁又没有一些武功高强的死士?”

“以前我们总说,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如今恐生变数。”

“一旦李二陛下把科举改革的举措推行下去,朝廷摆脱了我们世家的束缚,那我们只能逐渐泯灭在历史长河之中。”

听到这话,崔永辉虽然有些担心,但还是胸有成竹的说道:“大家暂且放心,这些举措想要实施怕是没那么容易。”

郑恺不解地问道:“崔兄此言何意?难道有什么好的法子不成?”

崔永健冷冷一笑,说道:“现在不管是笔墨纸砚的生意,还是书籍的印拓,最先进的工艺全都集中在我们几家的作坊。”

“朝廷想要大量生产科举用书,断然会从市场购买纸张,只要我们把手中的纸张捂住,不流入市场,朝廷就只能高价其他渠道进货。”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朝廷没有纸张,想要生产书籍,不过是镜花水月罢了。”

“再说,不管是纸笔墨砚,还是纸张和书籍的印拓,朝廷的各项工艺未必就能超过我们。”

“咱们只要在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暗中阻挠,到时候朝廷费用必然会极高,以目前朝廷的税赋,根本就支撑不了多久。”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原材料上卡住他们,甚至于朝廷所用纸笔墨砚和书籍的价格成本将会远远超过我们。”

“若没有钱支撑,这些政策不攻自破,朝廷只能乖乖把这些权利下放给我们,到时候定多少价格还不是任我们揉捏?”

听完崔永辉的分析,众人眼前不由一亮!

卢善琛更是恭维道:“崔兄分析得在理,朝廷的生产工艺本来就差,成本比我们高多了。”

“只要我们在各个环节卡住他们,就会让朝廷生产成本过高,看他们能顶多久。”

“等朝廷没钱了,还是一样求到我们的头上,到时候想怎么做还不是我们一句话的事儿。”

郑恺听到他们言辞凿凿的样子,有些疑惑的问道:“崔兄,你为何敢肯定朝廷的生产成本一定很高,是不是有什么内幕消息?”

崔永辉澹然一笑,笃定地道:“大家放心吧,消息绝对准确。”

“据武氏兄弟透露出来的消息,杨帆那小子为了名声,居然家底都掏空了。”

“而且,李二陛下以半价出售书籍,被魏征以国库税赋不足为由拒绝,只是皇帝被眼前的功绩冲昏了头脑,一意孤行。”

王伦更是呵呵一笑,拍着手说道:“那咱们合计合计,让皇帝知道咱们世家可不是这么好欺负……”

于是乎,几大世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商量着该如何行动。

可这些世家之人不知道的是,朝廷不仅有廉价的造纸术。

原材料只需要一些毛草、竹子以及木材,这些东西在唐朝可说是随处可见。

更何况活字印刷术,让书籍的成本降到了最低,只是他们都被刚杨帆制造的假象迷惑了而已。

即使是毛笔和墨砚,在杨帆的刻意交代下,已经源源不断的运输到了骏扬坊。

杨帆有心算无心的情况下,几大世家却毫无知情。

在几大世家商议之后,各世家就开始在长安城周边乃至整个大唐范围内大量收购各种原材料以及纸笔墨砚等东西。

以至于收购的价格比原先卖出去的还要溢价半成有余。

各大世家为了确保这些东西不被朝廷收购,甚至动用了许多不耻的手段。

不惜威胁恫吓一些世家和商贾配合他们。

以至于市场上流通的各种学习用品价格直接达到了顶点,让所有的读书人怨声载道。

就在世家进行各种阻挠的时候,朝廷这边也开始有了动作。

印刷四书五经以及杨氏启蒙学和杨氏算学的任务全部由杨帆负责。

而这些任务杨帆则交给了王玄策在秘密进行。

毕竟,杨帆还是觉得骏扬坊是最安全的,因为那里的人员流动很少。

特别是关键的步骤,如活字印刷的字模,以及印刷成品。

杨帆直接让那些工人吃住都在工坊内,以防止泄露出去。

所以,在活字印刷术这种开挂的印拓工艺下,各种书籍刊印的速度直接起飞。

王玄策按照杨帆的吩咐,将工人分成三班倒,日夜不停歇的印刷。

一天便印制出将近5000本书籍,随着熟练度越来越高,产量也越来越大。

才几天功夫,便印制出了近五万本科举用书。

如果世家的人知道,定然会惊掉了下巴。

如今是贞观十二年,整个大唐的人口有三百多万户,人口总数在三千万左右,这是官府在册的。

虽然有很多没有登记,属于黑户,人口总数顶天也只有四千多万。

这些人当中,识字的人很少,读书人就更少了!

按照一百人里面有一个读书人的比例来计算,整个大唐的读书人也就四十万左右。

未考取功名的也就几万人,加上一些启蒙孩童,最多也就30万人。

按照每人一套的数量来计算,也只需要三十万套书籍就足够前期的需求。

如今以骏扬坊的印刷数量,只需要一个月就能满足。

当然,三十万套,杨帆计算了一下,一个月半的时间,绝对能够满足天下的需求。

况且,三十万套的数量,是以大唐读书人最大的需求量来计算的,实际上的需求,应该远低于这个数字。

于是,半个月后,第一批科举用书和学习用品便在长安城以及周边陆续售卖。

如果按照正常情况,所有人都可以到各地的售卖点购买到书籍。

当然,这是从理论上来说。

若是不读书的人或者别有用心的人去购买,那就有些紧张。

为了保证寒门学子能够买到科举用书,新闻司出台规定。

但凡购买书籍之人,都需要登记在册,购买过一套之后,三个月之内不可购买第二套。

这也是新闻司怕有人恶意购买书籍而想出来的解决办法。

毕竟,这些书籍都是由朝廷“补贴”印刷的。

而且,朝廷为了公平起见,从骏扬坊印制出来的书籍,每天会按照大唐各州道的人口比例分配下去。

每天都会有科举用书和学习用品从骏扬坊分配至天下各道,直到每天的份额用完为止。

不得不说,新闻司考虑得十分周全,充分考虑到公平公正,并且还尽可能的杜绝了人为作梗的可能。

当然,最让天下学子感觉到震惊的是,科举用书及学习用品的价格比起前段时间低了很多。

一整套的价格,居然只要六十贯铜钱。

要知道这一套包含了四书五经以及以及杨氏启蒙学、算学等十几本书。

平均下来,一本的价格连五贯钱都不到。

要知道,此前世家出售的四书五经等科举用书,每一本的价格都在十几贯钱。

近期连续暴涨,价格更是提升了六倍的价格,一本书达到了几十贯,这也是让天下学子怨声载道的原因。

因为很多百姓对这个价格感觉绝望。

如今,新闻司出售的科举用书以及学习用品,价格居然比世家原先正常价格还低。

只有原来价格的1\/3左右,涨价后的1\/10不到。

对于读书人而言,简直就是福音,实在是太便宜了!

这个价格,按照朝廷的说法,怕是连成本都不够。

果不其然,皇帝陛下说到做到,朝廷是在赔钱印刷和售卖各种科举用书以及学习用品。

有了这一发现,无数的寒门学子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发誓一定要努力学习、报效朝廷,不辜负皇帝对他们的期望。

实际上,这些书和学习用品的价格,李二陛下觉得已经高得离谱了。

因为李二陛下知道这些书的成本有多么低廉。

只是在杨帆的强硬劝说下才卖的这么贵。

为了让世家大出血,只能让前期购买到人损失一些钱财。

当然,杨帆也知道这些东西卖得有些贵。

大唐时期货币的购买力还是很高的,一文钱大概相当于后世的1块5左右。

一本书五贯钱,相当于六七千块钱,这绝对是天价。

这可是五品官员一个月的俸禄。

不过,在古代,读书人还真是有钱人的专利。

当然,有了造纸术和活字印刷,一本书的成本价只有五十文钱左右。

因为原材料和人工费十分低廉,并且能够反复的利用拓板,避免了许多麻烦。

ahzww.

因此,即使只卖五贯左右,利润也有百倍有余。

当然,这是杨帆为了算计世家而综合考虑的。

本来杨帆还想把价格提升一些,可被李二陛下否决了。

李二陛下觉得,百倍利润已经足够了,而且是为了算计世家才这样做的。

若不然,李二陛下还想要保持绝对的公平公正,只要成本价,一点也不能沾臭铜气息。

若不是杨帆据理力争,李二陛下可能又要装逼大甩卖!

不过李二也清楚,世家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也才定了现在的价格。

他猜得不错!

此时几大世家又一次聚在了一起,面前还放着各式各样的学习用品以及科举用书。

崔永辉拿起装订得精美绝伦的各种书籍,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就是五贯钱一本的书籍!

在大家印象中,五贯钱的书籍,一定是粗制滥造、质量极差。

然而把书籍购买回来,这才发现,这一套书籍,竟然精美无比。

书籍所用的纸张,不仅洁白,而且很轻薄。

韧性和以及书写感觉居然还要比原先所用的宣纸更高一个档次,这让大家不可思议。

在造纸和印刷上,以前的卢家可谓是绝对的No.1。

就算是原先各世家刊印出来的书籍,因为纸张粗糙吸墨,字迹都会模湖不清。

但是朝廷新闻司刊印的这套启蒙和科举用书。

不仅纸张洁白无瑕,而且印刷的内容无比清晰,完全没有墨迹扩散的迹象。

简直比原先他们世家印刷出来的书籍好上几倍。

这一套书,无论是从纸张的质量,还是印刷的清晰程度,都完胜各世家售卖的书籍。

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看着手中的各种书籍和学习用品,崔永辉不由对着卢善琛问道:

“卢兄,我们几家,你家是主营纸张和印刷籍的纸张和印刷质量,似乎比你家刊印的书籍还要好上一筹,而这些笔墨等学习用品,也比我们崔家铺子上的要好上很多。”

死死的盯着眼前的书籍,卢善琛暗叹一声,有些无奈地说道:

“崔兄不用给我面子,这书籍何止比我们卢家售卖的书籍质量好上一筹,这位忠义侯果然有一手,居然掌握了如此精妙的印刷工艺。”

一旁的郑恺不由问道:“崔兄、卢兄,哪你们认为,各种书籍和学习用品比你们家的要好多少?”

“另外,这些书籍和学习用品的成本价大约是多少?”

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在印刷书籍和纸笔墨纸砚这一块,崔、卢两家最精通。

崔永辉首先开口道:“这毛笔朝廷一支卖二十文钱,成本起码要三十文以上……而墨砚也是差不多!”

随后,卢善琛接着说道:造纸和印刷书籍的工艺,其实我们卢家也可以印刷出这样的书籍。”

“无非是将原料浸泡时间加长……将所有工艺做到尽善尽美。”

“印刷书籍也是一样的,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将会大大增加。”

两人的说辞,在场的人都听的清清楚楚。

这也就是说,其实崔家和卢家也能制造出这种书籍,只是成本太高,根本不能量产。

而新闻司所求的是尽善尽美,需要付出的成本将会成倍的提升。

在印刷书籍和各种学习用品方面,崔家和卢家有着绝对的发言权。

他们两家说成本高昂,那么事实就一定是这样的。

然而,这些世家却忘了,杨帆本来就是一个经常创造奇迹的家伙。

这些世家并没有发觉,崔家和卢家其实完全是在自己的工艺范围内看待问题。

并没有考虑到是否有新工艺可节约成本。

之所以如此,也是因为世家自命不凡的本性在作怪,都是因为高高在上的傲慢所导致。

他们认为,他们所掌握的就是这个世界最先进。

郑恺再次问道:“哪卢兄预测一下,这一本书的成本大抵需要多少?”

卢善琛笃定道:“这一本书的成本起码得十贯左右。”

听到这个价格,在座的世家之人都暗自一惊,都惊叹于朝廷的大手笔。

成本十贯钱,只售卖五贯,朝廷真有这么多钱来支出么?

这位皇帝为了名声以及对付他们世家,果然什么都不顾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极乐后后宫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背剑之人 混沌不灭珠 凡人策 吞天塔 欢迎来到我的地狱 wtw1974 碧蓝航线界限 我努力进监狱的那些年 山村情事 捉诡十八年,我进入了惊悚游戏 综漫致郁系作家,让女主泪洒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乡村大凶器 不装了,霍总每天都想复婚 【斩天剑】 快穿之这个戏精很6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敌谍一生 抗日之铁血战将 代号惊蛰 大明锤王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最近更新阿姐,我中举了! 天命缉凶录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 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 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 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 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 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 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 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 千门36天局 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 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 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 重生驸马:开局被公主捉奸在床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 星辰原木 -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txt下载 -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最新章节 -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