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开局程远志

昭昭白影来

首页 >> 三国之开局程远志 >> 三国之开局程远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三国之偷香窃玉 衣冠不南渡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色泪 三国第一狠人 锦衣卫:我们老大有点鸡贼 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 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 摊牌了我是假太监 
三国之开局程远志 昭昭白影来 - 三国之开局程远志全文阅读 - 三国之开局程远志txt下载 - 三国之开局程远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9章 纵横论大势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三人过了黄河,经河内入冀州,策马行不多远,就被一名青年将官带着数名军士拦住。

青年将官傲立当路,仰面看来,冷喝道:“给我拿下!”

十几个凶神恶煞的精壮军士围上前来,手拿绳索,不由分说就要动手绑人。

蔡琰顿时吓得一哆嗦,紧紧搂住程远志腰身,藏于他身后。

程远志连忙抬手道:“慢着!我犯了什么事?”

见他理直气壮,仪态不凡。众兵士一顿,扭头看向自家将官。

青年将官冷笑一声:“抓你们自有抓你们的理由,众兵士听令,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程远志看了一眼速该,沉声道:“这位将军,我们不反抗,能不能不绑?”

青年将官诧异道:“不绑的话,你们跑了怎么办?”

你说的好有道理,我竟然无言以对……

程远志无奈道:“我最讨厌你们这些当兵的,动不动就绑人,一点道理都不讲。”

“吓到人怎么办?”

“就算吓不到人,吓到花花草草也不好啊。”

说着,程远志摆了摆手:“轻一点吧,别弄疼他们。”

青年将官点头,吩咐属下道:“嗯,轻一点,别弄疼他们……”

话还没说完,就看到令他终生难忘的一幕。

只见对面那个巨汉跳下马来,伸出粗壮的手臂,拎住两个军士衣领,甩开膀子抡了一圈,再一松手……

两个兵士就手脚乱蹬着,飞入十多步外的草丛里……

不见了。

然后“嗖嗖嗖”几声响,所有兵士都飞走了,现场就剩下他一个人。

这,这是人?!!

青年将官心里咯噔一下,忐忑的对上速该凶悍的眼神。

咯噔,咯噔,咯噔噔噔噔……

心如鼓擂。

“壮士,舞会,舞会啊,有话好说,有话好说……啊……”

嗖的一声――

他也飞走了。

世界彻底清静下来。

程远志微微一笑,将身后吓得歪歪扭扭的蔡琰扶正,继续上路,不再理会他们。

……

冀州州牧府,中堂。

韩馥端坐于上位,抿了一口茶,放下杯子,对一旁喋喋不休的将官道:

“好啦,此事本官已知晓,你且退下吧。”

鼻青脸肿,手握长剑的将官面色委屈,正要再说什么,却见韩馥亲卫王政狠狠瞪了他一眼,便识相的闭口不言。

这时,有人来报,说袁射求见。

韩馥连忙差人出迎,将程远志接了进来。

一见面,青年将官面色又是一沉,急忙对韩馥道:“使君,就是他,就是他们!”

韩馥面色一扳,斥道:“放肆,你是何身份?竟敢怠慢贵客!来呀,拖下去杖责二十。”

立时有两个兵士上前,蛮横的将青年将官拖下去,摁在地上开打。

噼里啪啦一阵响。

程远志奇道:“文节,此乃何人?为何拦路绑人?”

韩馥道:“乃我冀州都官从事朱汉,我只命他盘查各地来往闲人客商,不曾令他绑人。”

一句话,就将自己摘了个干净。

程远志心知是怎么回事,也不深究,转而问道:“何故如此?”

韩馥叹了口气:“诶,西有河东乱局,北有黑山之患、张纯张举之叛,我既为州牧,不得不小心防范贼人越境作乱…”

这话倒是没错。

大汉帝国现在风雨飘摇,到处都是乱局,年初,刘焉上书献上“废史立牧”之策。刘宏欣然从之,遂以刘焉为益州牧、刘虞为幽州牧、赶赴两地平叛。

恰好此时袁隗上书,保举韩馥为冀州牧,刘宏稍做犹豫便答应了。

就任冀州一事,外人只知是袁隗保举,韩馥却知道此事出于“袁射”的授意。

州牧制虽开,但刘宏并未完全信任外姓重臣,所任命的两个州牧也都是皇室宗亲。

韩馥一个外姓人能当上冀州牧,袁家出力甚大。

程远志点了点头,不再纠结这个问题:“文节麾下可有高士,可否引见一二?”

“自无不可,程手且稍待。”

“传令,击鼓聚将。”

侍卫领命而去,咚咚咚的鼓声很快响彻内外。

程远志心下暗道:看韩馥一言一行,倒是挺像一回事的。

可惜了…

想到这里,他不动声色与韩馥身侧的王政对了下视线,微微颌首见过。

不多时,文武将官鱼贯而入,文左武右分列两旁。

韩馥逐一介绍道:“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审配、田丰、沮授、李历。”

“骑都尉麴义,赵浮、程涣、潘凤,张颌、”

转过头,又对众人道:“此乃袁隗袁公之义子,袁射袁程手。”

“久仰,久仰。”

“失敬,失敬。”

双方客气打着招呼。

真是豪华阵容啊……程远志与众人见过礼,提议道:

“文节,人说河北谋士如雨,义士如云,我看今日堂上诸位都是俊杰,有此俊杰相助,来日你定能大展拳脚,匡扶社稷,青史留名啊,何不摆宴庆祝一番?”

韩馥哈哈一笑:“程手此举正合我意,来人,备宴。”

仆从们动作很麻利,宴席很快齐备。

众人入席,分列坐定,举杯畅饮。

蔡琰扮作俊俏书童,跪坐于程远志身后,束手缩脚,乖巧的不像话。

引得众人频频看来。

即使女扮男装,她的气质也摆在那里,着实太扎眼了。

见蔡琰被这帮老男人看的坐卧不宁,程远志暗暗想笑。

酒过三巡,田丰朗声道:“久闻袁公收一义子,却无缘相会。今日一见,果然仪表堂堂,一表人才,足下纵是不如袁本初,亦不远矣。”

靠,这是夸人的话么,什么叫就算我不如袁绍,也相差不多?

好你个田丰,说话可真踏马直啊,够劲!插得我心里怪难受的。

程远志脸色一黑,拱了拱手:“缪赞,缪赞,不敢当。”

田丰微一颔首,转身吃酒去了,浑然不觉自己的言语已经冲撞到了人。

审配咳嗽了声,说道:“不知程手今日来此,有何贵干?”

程远志微微一笑道:“倒也无甚大事,平日里,仰慕河北俊才已久,尤其是审先生、田先生之大名,今日特来拜访。”

审配目视程远志,沉吟道:“配亦久闻足下大名,无缘拜见。今日相逢,正有一事向足下请教。”

此言一出,文士武将们纷纷停下筷子,竖起耳朵。

韩馥也顿住酒杯望过来。

程远志道:“还请先生下问。”

审配朗声道:“不知足下对大汉当今之势怎么看?”

还能怎么看,正着看,倒着看……

这个问题太假大空了......程远志应付道:“如今天下烽烟四起,民不聊生,正值危机存亡之秋啊。”

审配似乎也意识到问题太过宽泛,咳嗽一声道:“依足下看,何人能匡扶社稷,复我大汉声威?”

“何进、张温、皇埔嵩、朱儁……”程远志闭着眼睛乱盖。

这里面没有一个靠得住的……审配听得连连摇头。

“董卓、袁绍、曹操、袁术、韩馥、孙坚……”

听到这里,审配再也忍不住,打断道:“董卓?”

别人都好说,这里有董卓什么事?

他不过是一个出生在西北的粗鄙武将罢了。

就他,也配参与朝政?匡扶社稷,拯救大汉!

程远志语气肯定道:“董卓!”

“诸位可知,此时此刻,董卓麾下已有八万河东军,其中五万于长安抵抗马腾、韩遂。另外三万在河东与白波军交战。”

“无论河东或是长安,都是司隶辖区,距离洛阳皆不超过三日路程,快马一日便到。”

“天下如果有变,董卓依仗麾下强军,必成执牛耳者……”

这一番话,众人略做思索,差不多就听明白了。

话里的意思就是说,不管董卓有没有名望,就冲他在洛阳周边布置的八万强军,他在这天下走势上就有很大的话语权。

谁不同意,他就会打谁。

纵观洛阳周边,还真没有哪个势力能与他抗衡。

审配沉吟不语,沮授却来问道:

“如此,陛下为何不收董卓兵权?”

不等程远志言语,韩馥抢先说道:“陛下自是常有此念,可董卓却说士兵跟随已久,不忍舍弃,拒绝交出兵权。”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议论纷纷。

“此人公然抗命,久后必成朝廷祸患!”

“董卓,面善而心狠,必是奸贼!”

“这该如何是好?”

听着众人议论,程远志心下感慨:不得不说,此时大多数人还是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对局势看的很透。

但没什么用。

帝国这幢高楼,坍塌之势已成,此时谁扶谁死。

董卓尾大不掉,已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了。

此事还要从黄巾之乱后说起。

当时何进荣登大将军之位,实力膨胀的极快,刘宏不得不培植舅舅一家的势力,来应对影响力越来越大的何皇后及大将军何进。

王美人事件之后,刘宏对何皇后开始有些厌烦,但由于其是刘辩生母,刘宏暂时没有对她有所动作。

董太后与儿子刘宏一心,见儿子扶持了她的哥哥和侄子后,仍然难以与儿媳妇一家相抗衡,顿时发愁不已。

但自己娘家的人实在有限。

不得已,她把目光转向同族,可仍然没有什么收获。

这时候,一个人出现在董太后的视野之内,这个人也姓董,而且手握兵权,相当有威慑力。

这个人是董卓。

其时,张温改任太尉后董卓也升了职,由一军之长升为战区司令(前将军)。前将军属“四方将军”之一,地位比征西将军、镇西将军还要高。

尽管大家都不太喜欢董卓,但这个家伙天生是打仗的好手,对付西部有羌人、边章、韩遂叛乱,很有一套。

总之,吃亏的次数比占便宜少,取胜的次数比失败多。

所以,朝廷要平叛就离不了董卓。

董卓不断立下战功,他为人虽有些直爽简单,但手下军官都对他服服帖帖,大家不认朝廷的命令,只认董将军的话,他的部队成了他的私人武装,半个陇西地区都成了他的势力范围。

“军阀“这个词通常被解释为“以武力作为政治资本、拥兵自重,占有国家土地、资源,以扩充地盘为唯一目的,对于其他方面的建设少有建树”。如果按这个定义,董卓就是不折不扣的军阀。

而且,放眼从古至今每个朝代,董卓很可能是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军阀。

董太后又是如何跟董卓续上家谱的呢?

董卓出生于凉州所属的临洮,算是西部偏远地区,长年与西北少数民族羌人相邻而居。

董太后祖籍不详,作为冀州河间国解渎亭侯的夫人,出身于遥远西部边疆的可能性实在不大。

但这没有关系,只要都姓董就好办,而董卓更乐意结下这门亲戚。

董卓是武人却不是粗人,他在朝廷里历练过。他有野心同时也有心机,平定黄巾军失败后,一直想在朝廷里找到靠山。

对于董太后的主动示好,他没有不接受的道理。

董卓的弟弟董旻当时就在京城,董太后就认下了这个晚辈,然后让儿子刘宏任命他为左将军。

而此时,董太后的哥哥董宠担任着洛阳警备司令(执金吾)。

刘宏终于放心了。

董太后也放心了,在她看来,姓董的一家人现在有董宠、董重、董卓、董旻四位将军。

局势大好!

儿子的江山稳固了。

对于儿媳妇何皇后,董太后一直都有怨言,怎么看都不顺眼。

至于双方积怨的原因,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那就是“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

皇家后宫就那么点大,一下子住进了两只母老虎,厮斗是难免的。

在董太后看来,这个屠户出身的儿媳妇身上有暴发户的高调和嚣张,她总是看不惯,刘宏在时,她有事没事总要教训儿媳妇几句。

次数多了,何皇后也不来请安了,躲着她走。

一国之后,何时受过这种屈辱?

董太后虽然屡屡找茬,却还是留了余地,毕竟儿媳妇有两个兄弟(何进何苗)手握兵权,说话还是得悠着点儿。

但一切从刘宏过世后,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

京城有三位董将军,河东又有董卓十万大兵(此时董卓的兵马已经增加到十万)。

董太后的腰杆子就瞬间在儿媳妇面前硬了起来。经常教训何皇后:“看你得意的小衰样儿,不就是依仗你哥哥吗?小心我让骠骑将军取你哥的人头!”

本来,这只是董太后一句意气之言,就像平常婆媳间互相撂狠话,说完就忘那种。

可何皇后却当真了。

于是内斗瞬间血腥起来。

董卓也有了入京的理由。

也就是说,即使何进不召董卓入京,距离洛阳仅一水之隔的董卓也会毛遂自荐前来。

用董太后的死大作文章。

当然,这也是他为何看不起刘辩,硬要废掉刘辩的原因,因为刘辩是何进的外甥。

帝国一切祸乱的根源,早已埋下。

现在,只等一个契机来引爆它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都市极乐后后宫 背剑之人 我在大唐做战神 肥水不流外人田 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 wtw1974 嫡兄承孕 养只小人鱼 铁血特战队 魔艳武林后宫传 嫡女傻妃,王爷勾勾缠 绝色神雕 极品后妈 帝少追击令,天才萌宝亿万妻 冷女王的薄荷爱情 旷凌云 隐婚娇妻boss爱上瘾 暖爱之病娇学神入怀来 逼婚36计,总裁的旧爱新妻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北宋大法官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三国:貂蝉,把头发盘起来! 大汉兵王 全球高武之我的系统送错了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超级兵器 废物二十年,醒来便开始抢皇位 夺嫡 明末军阀 
最近更新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 东周策 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 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 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 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 重生之项羽崛起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 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 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 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 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 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 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 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 权香枭婿 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 红楼之庶子风流 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 
三国之开局程远志 昭昭白影来 - 三国之开局程远志txt下载 - 三国之开局程远志最新章节 - 三国之开局程远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