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

重庆老Q

首页 >> 1635汉风再起 >> 1635汉风再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三国之偷香窃玉 红楼群芳谱 辛亥英雄 正德朱厚照为大明续命500年 衣冠不南渡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色泪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大唐之最强酒楼 
1635汉风再起 重庆老Q - 1635汉风再起全文阅读 - 1635汉风再起txt下载 - 1635汉风再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零三章 “出口创汇”产品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董凤山所属的“飞鱼2号”是在十一月二十日跨过一个巨大的海湾(卡奔塔利亚湾),到达后世澳洲的巴马加小镇附近,登陆上岸补充了些淡水,稍事休整。次日继续北上,经过一串破碎的小岛,午后,来到大陆的最北端(约克角),然后顺着海岸线一路南下。

在十一月二十八日,到达了一处曲折的河湾,位于后世澳洲的凯恩斯市。至此,为期十五天的探索行动结束。期间,董凤山与黄铭方、张琪生共同探明了汉洲北部及东北角海岸线的地形地貌,并绘制了详细的海图,同时也标注了几处适合建立补给点的位置,为汉洲下一步控制并移民东海岸奠定了基础。

当“飞鱼2号”在十二月十二日,返回建业城码头时,发现码头两侧的山岭正在施工建造2号炮台和三号炮台。本来这两座炮台计划在八月底完工,但大量的移民房屋建设以及黑山城通往新淮安道路的水泥硬化,都极大的影响到这两座炮台的施工。

然而在十一月中旬,意外闯入的不明势力船只,让建业城感到了一丝危险气息。于是,齐天抽调了大量的建筑工人,在码头两侧的山岭开始建造和完善2号和3号炮台。鉴于这次敌船轰击炮台,有大量碎石飞溅,而且还有一个炮位上方的水泥挡板开裂。让齐天感受到,原来17世纪的舰炮威力也是如此之大。

如果敌船更多一些,舰炮再多轰击一阵,估计炮台的护墙根本无法遮挡,必然会被炮弹砸断头顶的水泥条石。既然如此,那我们继续加厚炮台掩体,三十多厘米水泥护墙不管用,那就加厚到一米。同时炮台掩体内部增设更多的硬木挡板,避免炮击后飞溅的碎石击伤炮手。

“大总管在建业城吗?”黄铭方与张琪生来到建业城民政府大楼,找到在此实习的同伴。

“还真巧,大总管在建业城!”纪玉林笑着说道:“他在制糖场。……怎么样,出去快一个月,想必收获不少。”

纪玉林是曹雄去年第一次到大明,带回的七十多个孩子的一员,今年才十六岁。上午课堂学习完毕后,下午就在民政府农事处实习。汉洲除了那些不满十五岁的孩子,基本上都是上午学习,下午到汉洲各个部门、工坊、农田,学堂,甚至乡兵队,进行半日实习。

目前汉洲的人口规模已达到了七千多,但大部分民众基本还在实行一种军屯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在移民到来的前几年实行,自然会节省大量的管理人员,还可以培养移民的组织纪律性。

但,随着移民逐渐生活稳定,必然会向往正常的社会组织模式。由此,就需要汉洲提前培养大量的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为建立一种与大明截然不同的管理模式,做好准备。

齐天此时正在制糖场,看着工匠正在运用泥土的吸附性使糖浆脱色。

工匠们将熬好的黄黑色的糖浆倒入一种漏斗状的瓦溜之中,瓦溜下有一口大缸。工匠们用黄泥水淋下,使得原本糖浆中黑色的渣宰掉入缸内,而瓦溜中便剩下了白色的糖霜。凝结干了,便成了白色的砂糖。

齐天一直以为,白糖是在近代以后才有的,而在近代以前都是那种黄色或者黄黑色的糖浆模样。原来,在这个时期,咱们伟大的老祖宗,就已经可以制造白糖了。

其实,工匠运用泥土使糖浆脱色,在宋应星所着的《天工开物》里就有详细描述。元明时期,还有一种白砂糖脱色处理方法,就是利用鸭蛋清的凝聚澄清法。

这种方法是把少许搅打后的鸭蛋清加到甘蔗原汁中,然后加热,这时其中的着色物质及渣滓便与蛋清凝聚在一起,漂浮到液面上来。然后撇去,而使蔗汁变得澄清,黄褐色褪去。但用这种方法脱色究竟不彻底,而且不经济。后来大概只在制冰糖时才采用这种方法。

在中国,最早记载甘蔗种植及压榨制糖的是东周时代。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时期,已有对甘蔗初步加工的记载。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有这样的诗句:“胹鳖炮羔,有柘浆些”。这里的“柘”即是蔗,“柘浆”是从甘蔗中取得的汁。说明战国时代,楚国已能对甘蔗进行原始加工。

西晋陈寿所着的《三国志·吴书·孙亮传》中,有亮使黄门以银椀并盖,就中藏吏取交州所献甘蔗饧……的记述。甘蔗饧是一种液体糖,呈粘稠状,是将甘蔗汁浓缩加工至较高浓度(粘稠),便于储存食用。

唐宋时期,制糖技术逐步得到发展,一些新的技术、新的工艺相继出现,土法制取的白糖、冰糖等新品种也相继出现,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制糖的理论着作。

8世纪中叶,中国制糖技术传到日本。13世纪左右,传入爪哇,成为该岛糖业的起源。15~16世纪,中国的侨民也在菲律宾、夏威夷等地传播制糖法。

北宋王灼于1130年间撰写出中国第一部制糖专着──《糖霜谱》。全书共分7篇,内容丰富,分别记述了中国制糖发展的历史、甘蔗的种植方法、制糖的设备(包括压榨及煮炼设备)、工艺过程、糖霜性味、用途、糖业经济等。

1637年初刊的宋应星所着《天工开物》卷六(《甘嗜》)中,记述了种蔗、制糖的各种方法,比《糖霜谱》一书更系统、更详尽。这些方法,在中国民间一直沿用到20世纪。书中记述的采用牛拉石辘(或木辘)多次压榨取汁的方法(压榨法),与现代的甘蔗多重压榨原理相似。在蔗汁澄清方面,书中首次总结了石灰法澄清工艺,其原理在现代的制糖业中仍有沿用。

“大总管可要尝一尝?”卜春成用木勺挖取了一点白糖,捧到齐天面前。

卜春成是今年八月,第四批从广州招揽并转运至汉洲的工匠。以前,他就是广州制糖工坊的一名工匠,但小儿的一场大病,使得家里累欠了数十两银子。听闻城外码头有招揽工匠前往南洋,便寻了去。

听闻是工匠,罗汝成二话不说,直接给了三十两银子,帮他还了债,然后将其全家五口人都装上了船。

以为卖了自己和全家的卜春成,心怀忐忑地来到了汉洲。隔离期结束后,一家五口分了一套房子,妻子进了食堂,老大跟自己进了制糖工坊。小儿跟小女,则被建业城新建的启蒙学堂招了去当学生。

卜春成来到汉洲两个月了,一直感觉自己是在做梦。有屋住,有衣穿,有食吃,孩子竟然还可以进学。工坊里没有凶狠压榨的黑心场主,街上及居所附近也没有勒索敲诈的地痞流氓。任何事务,仿佛都是井井有条的。

就连街上走路,都有穿灰色“皂衣”的衙役吆喝着不要走路中间,给来往车辆让出位置,全部走右边。

卜春成是个感恩的人,汉洲老爷把咱们当做一个人,那咱必须要有回报呀!

瞧着以前那些工匠,把甘蔗反复碾压后,制出一桶桶褐色的糖浆,然后装运上车,送到黑山城和新淮安,作为一种改善饮食水平的福利,分发给官员、陆战队士兵、以及工匠艺人。

卜春成大着胆子,向工坊负责人提出,他可以将这些品相不好的糖浆,制作成白糖。

工坊负责人立马给了他几个工匠,与他一起试制白糖。

仅二十分钟不到,卜春成就用黄泥水分离了糖浆中黑色的渣子,制作出了半桶白糖。

“原料充足的话,一天可以做出多少白糖?”齐天伸出手指,抠了一点白糖放进嘴里,嗯,似乎比后世的糖度要低一些。但这不重要,这种品相的白糖,想必可以卖出一个好价钱吧。

“按现在的条件制作的话,一天约莫可以生产……一百桶吧!”卜春成估算了一下,给出了数字。

一百桶,每桶二十公斤,那就是一天可以生产两吨。

“嗯,去做吧。如果你觉得工坊里的设备和工具需要增加和改进,可以虽然向老孙汇报。”齐天指了指身边的工坊负责人,说道。

转身出了制糖场,齐天决定去找潘其风,跟他商量一下,扩大甘蔗种植面积,目前种植的一千多亩甘蔗,明显不够用。

汉洲既然可以生产出如此品相的白糖,完全可以当做一项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为此,就必须要提供更多的原料。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都市极乐后后宫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碧蓝航线界限 我在大唐做战神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我的钢铁萌心:以德皇之名 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 嫡女傻妃,王爷勾勾缠 绝品小仙医 养只小人鱼 余岁长安 转,舍,离 风水之王 快穿女配她又有啦! 兰亭宴集序 忠犬总裁追妻爱千里 神弃哥布林 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 檀公策 狐妖之我的男人是忍者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董卓之子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废物二十年,醒来便开始抢皇位 大隋主沉浮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 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 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 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 大舜西游记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大乾贵公子 大胤商枭 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 医冠权宦 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 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 左传游记 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 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 陛下就是躺赢狗 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 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 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 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 
1635汉风再起 重庆老Q - 1635汉风再起txt下载 - 1635汉风再起最新章节 - 1635汉风再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