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长平

楚秦一鹤

首页 >> 长平长平 >> 长平长平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大明第一搅屎棍 衣冠不南渡 大唐:开局迎娶长乐公主 抗战之血怒军团 满唐华彩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长平长平 楚秦一鹤 - 长平长平全文阅读 - 长平长平txt下载 - 长平长平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47章 大梁隐情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须贾离开后,太子长时间陷入沉思中,不时对着自己摘抄的语录默默点头。旁人看了都不敢打搅,连晚餐也没有叫他吃。

刚开始,秦太子只是简单认为,张禄以低价盐换取粮食只是缓解河东粮食危机的临机措施。就算信陵君为了此事邀请太子赏月,请太子干预,太子也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为只是魏国把自己的问题甩锅秦国。但须贾大夫今天过来,似乎提醒了太子,让他对河东以粮易盐有了新的理解:这有可能是削弱各国实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不仅仅是盐,其他的商业行为似乎都有这个作用。这让太子好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十分入迷。不过由于缺乏商业知识,想了很久,很多问题也无法深入。而如此重大的问题显然还不能随便找个人咨询,特别是在魏国。

终于他似乎想明白了什么,开始叫晚餐。晚餐后,他把负责与联系陶邑商人的官员叫来,告诉他自己对陶朱公这个人有了兴趣,要这名官员说说他所知道的陶朱公的事。刚才须贾大夫对太子提到过陶朱公,而陶朱公也的确是一个政商两界都很有成就的人,所谓“为官则致公卿,为富则致万金”,是天下人心中的偶像!但这名官员虽然负责与陶邑的商人联络,但却对陶朱公的事迹知之甚少,他所知道的那些事,太子一般也都知道。于是太子要他借助陶邑的力量,为自己收集陶朱公的故事和文献,特别是他经商方面的事迹。官员应喏,告辞而去。

然后,他又分别找了两名官员,让他们各自去打听白圭和猗顿的事迹和着作。白圭和猗顿都与魏国颇有渊源:白圭曾经在魏国为官,而猗顿发家之地猗氏,就在安邑旁边,那曾经是魏国的核心地带。找魏人打听应该能得到一些情报。

为着掩人耳目,太子又分别派了人去打探吴起、西门豹、李悝,甚至庞涓、孟轲等人的事迹,好像自己只是对魏国的历史和文化感兴趣。他自己则每天抽出一些时间,轮流听这些人汇报。结果,自然是吴起的着作收集起来最为方便。

秦太子的行为自然传到魏国上层那里。于是派使臣去询问太子,为何要收集魏国这些重要着作。太子道:“臣闻之,秦法起自魏,经商君而西入关中。故愿学也。”使臣回来后,信陵君请了一名博学的学士,专门到太子馆驿授课。太子也不拒绝,也把他排到讨论的范围内,每隔几天,就请来就教。信陵君等人见秦太子似乎真的只是热衷于学习魏国文化,并无异动,也就渐渐松弛下来。

转眼就到了夏天。粮食问题在这个物类丰茂的季节渐渐得到缓解。垣县发来文书,那里的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建好,但劳力严重不足,请大梁征集丁壮数万户,前往垣城,以开矿山。大梁同意了这一请示,即从各县征募流民、赘婿,前往垣城。

魏国地少民众,加之土地兼并严重,流民问题十分突出。所谓流民就是失去了土地的编户民。没有了土地后,他们自然也就不会再在一个地方定居,而是四处流浪。赘婿也是魏国,特别是大梁的特色。那些失去了土地的流民入赘到还算过得去的寡妇家中,为他们耕种土地。这两种人在魏国的地位极低,不招人待见,凡有什么不好的事,都拿这两类人顶缸。

得到垣县的文书,魏相魏齐十分高兴,这成为他减轻负担的一个重要途径。从新年到现在,魏齐一直陷入粮食不足的恐慌中。冬天冻饿而死的人相望于道,每一个都见证着他的无能。而更为难堪的是,不少官吏,甚至是中高级官员,也发生了粮食危机。他拼命要须贾往大梁调集粮食,而须贾也只能各国奔波,竭力搜寻每一粒粮食,尽量用最有利的价格买下来,迅速运往大梁。那种被逼得几乎只剩一口气的感觉,他们过了三个月。好不容易今年的第一茬粟已经收获在望,粮食的问题有望暂时得到解决。而这时,垣县来书,要求增加劳力,被魏齐认为是时来运转的象征。

但信陵君则有些怀疑,垣县是出了名的穷县,每年不向大梁要求粮食支援就已经是好的,怎么还会主动要求增加劳力呢?特别是现在,虽然能吃的东西多了,但那些什么槐花、榆钱之类的东西也仅比没有吃的强,绝对谈不上是粮食,而且绝对不足以供应数万劳力。他向魏齐提出疑问时,魏齐道:“大梁安危事大,垣县何以供粮,无足虑也。纵其贪名好大,亦何足患也!”信陵君想想也是,几万人只要离开大梁不闹事,管他到了垣县会如何呢!

各乡里押着自己乡里的流民和赘婿,前往垣县交差。前后前往垣县的,不下数百乡里,而且大部分都集中在大梁周围。大量的下级官吏进入垣县,总有些人察觉了其中的端倪,甚至还有人认出了陈四和芒未。于是各种传言在大梁周边流传开来。

陶邑的商人捕捉到了这一消息,向太子询问。太子根据咸阳发来的简报,简单地回答说:“岁初,河东五大夫绾拔垣,垣见为秦城。”其实太子并不知道五大夫绾是何人,也不知道皮绾是在攻克了垣城后才晋爵五大夫的。至于河东在垣演的那一出戏,他自然更加不知道了。

太子的答言经过市井流言又传到魏廷。

那一天,一名不知名的官员,于早朝时上奏:“市井颇传,垣城为秦所拔,不敢隐,敢以奏闻!”

武库段子干道:“前者,垣请众数万,以为武库。焉得为秦?”

于是便有另一名官员道:“或言垣县当政者,乃故魏人陈四,及芒氏子未。”

又有一名官员道:“臣亦有所闻,然以为不实。夫芒氏,贵人也,其子公子也。虽亡命,未至草莽。焉得与无名之人同伍。吾观陈四之名,陈贱人也,或云于大梁走卒也。以芒氏之贵,而与陈氏之贱,纵陈氏为芒氏臣,臣犹深以为不然;而况云芒氏反在下也。”

群臣你一言我一语,议论不止。信陵君见如此议论下去,不是了局,遂打断道:“垣城之事,统由段子遣使打探得实回报!”

不几天,段子宣称,所谓垣城为秦所破并不属实,派往垣城的工匠无一逃回,他们在大梁的家眷安定如常。前些天押送流民、赘婿的官员也无一人回报有异。所谓垣为秦所陷,实属谣言!

于是魏齐总结道:“垣县,魏边邑也。残兵旧民,一无所出;魏之政令乃行,武库得办,流民得入。轵道日有商旅进出,并不闻有征战之事。当无为秦所陷事。”由于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工匠到了左邑,自然不可能毫无怀疑,左邑有可能不是魏邑。不过左邑的供给不缺,工程的进度毫不受限,这些工匠自然不会去管那些闲事,只是安心做好自己的业务。那些与魏境不同之处,一概以“边邑”的理由自我解释。

等到所有基础设施建筑完成,工师和垣令共同发出文书,征募劳力。不多久各乡邑的劳力就被押送过来,工匠们自然更加没有了疑问。这些劳力在垣县交割后,或直接送到矿点挖矿、运矿,或送到森林采伐木材烧炭,被隔绝在深山密林之中,如果没有人引路,基本出不来。更为重要的是,这里虽然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但供应不缺,而且是按每人一斗半的定量供应每天的粮食。而且他们每日的衣食都有女人照顾。李冰规定,绩效一月一核,凡绩效突出,被评为盈者为一功,连续三月得功者,可以免除劳役,在左邑分到五十亩田地。很快,那些勤快能干、劳动力强的人都被筛选出来,他们都被引出山林,补充到左邑中,成为邑民。

运矿采用分段运输的方法,各头互不见面,以保证矿点和路线的秘密。

虽然采取了各种措施,也有逃亡的。按秦律,凡抓捕到逃亡者,抓捕者得赏金二两。在这样的重赏之下,加之山高林密,逃亡者几乎不可能成功,在几十名尝试逃亡的被抓住,当众斩首后,逃亡的现象逐渐消失了。

冶炉经过几次试车,终于开始出铁和铜。兴奋之情充斥在人们的心中,不仅仅是河东官吏、魏国工匠,甚至连帮工的流民也兴奋不已。——他们出了山以后,虽然分到田地,但已经过了耕种的季节,为了谋生,他们多在冶炼工场帮工,获取衣食。

铸造工作是一项专业活,旁人是插不上手的。铜的熔点低,比较容易熔化,倒模铸造比较方便;而铁器熔化较难,铸造十分不易。张禄已经从咸阳请来工师,教诸工匠按秦制铸造铜制箭镞和戈矛,铁制农具。魏国工师至此彻底明白,眼前的人就是秦人,秦制的兵器、秦制的农具,在各国工匠那里,形制十分明白,几乎不可能与其他国家的兵器、农具混淆。看出魏工师的恐惧后,李冰亲自安慰他,让他也按照自己的图纸,打造魏武库让他铸造的铁箭镞!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都市极乐后后宫 背剑之人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碧蓝航线界限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剑道第一魔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wtw1974 新现代逍遥录 绝品桃花命 四神集团2·老婆,跟我回家 和竹马睡了以后 余生为你着迷 不是吧君子也防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明1617 唐人的餐桌 三国:貂蝉,把头发盘起来! 代号惊蛰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最近更新请摄政王赴死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 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 大梁逍遥王爷 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 仙秦:祖龙觉醒 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 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 明风再起 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 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 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 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 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 东方神话集 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 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 大周第一纨绔 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 
长平长平 楚秦一鹤 - 长平长平txt下载 - 长平长平最新章节 - 长平长平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