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长平

楚秦一鹤

首页 >> 长平长平 >> 长平长平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 逍遥假太监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嫡女惊华:倾世小魔妃 替身太监:我替皇帝宠后宫 大秦痴呆太子开局斩赵高 大明崇祯,开局释放魏忠贤 大国军舰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三国之我成了大汉天子 
长平长平 楚秦一鹤 - 长平长平全文阅读 - 长平长平txt下载 - 长平长平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8章 咸阳求援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热乎乎地喝了顿杂粮粥,带队的大夫清点了人数,共是七千多人。虽说并没有人明确说要将谁复出来,但谁家都知道,保住劳力就是保住了一个家庭的希望,所以复出来的无一例外都是家中最壮的劳力。在蒲坂城外休息一天,喝了三顿粥,大家都来了精神,带着剩下不多的粮食往风陵而来。

七八千人的大队不同于五百人的小队,可以一天走完六七十里路。他们很认真地在涑水河口建了营地,休息了一夜,这才到达风陵渡口。而这时,道路已经快修到风陵了。

两边汇合见面,从解县运来的粮食也所剩无几,魏县还可以再供应十来天粮食,但只是以现在的规模,如果加大运粮数量,魏县可能难以支撑。

张禄向咸阳发出一封文书,请求咸阳能够资助自己五万石粮食。为了加强说服力,张禄决定由郑安平亲自送这封信。

从风陵渡河,对岸就是渭水。由于有节符,渡船可以直入渭水,开到驿站里。驿站派出自己的驿船,一程程把郑安平送到咸阳。由于不是加急,近三百里的水路,用了五天才到。船到咸阳时已是日落;郑安平到咸阳宫报了到,说明自己的事由,负责登记的侍郎道:“郡守密封,臣等不敢擅留。当报于相国,旦日听令。”郑安平出来,仍旧在咸阳宫旁边的驿馆中歇下。

办理好入住手续,郑安平请求谒见黄歇。驿吏过去通报,黄歇派芒申出来相请。芒申和郑安平相见甚是亲切,礼敬不已。

黄歇带着郑安平拜见了太子。自从黄歇从洛阳回来后,太子就离开发甘泉宫,重新住回馆驿中,每天重复着上朝、学习和各种训练。虽然被秦王赐婚,但也丝毫不敢怠慢。夜间是太子习武的时间。虽然不是个习武的好料子,但在严师的督导下,武艺上也颇见造诣。见黄歇带了郑安平过来,太子恭谦地见过礼,太子傅让太子更衣,接待客人,今天的武学课程暂停。

在太子的堂中,黄歇和太子、太子傅为东道,摆上果品、干肉等物。黄歇道:“河东丞来归,必有要事!”

郑安平介绍了河东修路的情况,指出河东目前的困难:“河东得上郡之助,有卒万人。而河东道平,夯筑稍易。今已通汾阴、皮氏、安邑、吴、魏诸城,以及茅、风陵二津。今臣归已五日,或当通于蒲坂。然蒲坂粮少,而上郡人众,守欲咸阳征粮五万石,以应其急。”

黄歇道:“河东九县,今已通其五,蒲坂、解、猗氏、曲沃,皆故魏安邑地,魏侯昔日赖之以霸天下。夫天下之可霸也,岂万人月余之粮而不支?”

郑安平道:“昔魏于安邑,有众十万余户,今皆退关东,安邑旧地但有秦移民万余户。田亩荒芜,沟渠不修,城池颓倾,是以难支也。”

黄歇道:“上郡饥馑,郡守日报灾,死者相藉。但移上郡之民于河东,不亦可乎?”

郑安平道:“上郡以卒万人入河东,筑道也。守君愿上郡募民实河东,上郡但发四千余户,且多老弱。又复筑道有功者各一人助役,才得八千众。皆助役者,未得业农也。”

黄歇道:“上郡之丁二万已役河东,守君留之,岂非二万户!计其余者,亦得三万余户矣!复以皮氏、汾阴、吴及魏四县,不下十万户矣!颇征流民以实之,复故魏旧事,非为难也。”

郑安平道:“实所愿也,然未得其计。”

黄歇道:“秦招贤之令树之要道,宁毋得通耶?”

郑安平道:“上郡之卒,皆士也,精华所在,宁能夺乎?”

黄歇道:“昔楚王有宝弓,于猎时失之。左右请求之,王曰:楚人失之,楚人得之,又何求焉!上郡之民,秦民也。今归于安邑,秦令也。上郡焉能间焉!”

郑安平虽然觉得黄歇的主意有些缺德,但也没法说什么,就询问了另一个问题:“安邑久荒,仓廪见底,纵有其民,何以养之?”

黄歇道:“秦法宁养民乎?时方初夏,万物荣焉。野间可食者正充。于其时也,播种育苗,三月必见其获,而仓廪实也。”

郑安平道:“未得上郡守之允,而夺其民,奈何?”

黄歇道:“河东招贤,秦令也,上郡得无从乎?亦秦王之令不行于上郡耶?上郡之民,闻秦王教令而归于河东,上郡守焉得与焉!”

郑安平道:“臣秦守命,欲求粮五万石,他者则未闻也。”

黄歇笑道:“大夫既为河东丞,当勤思为河东募民,早积粮秣,多备戎器,开疆拓土,建功立业,此河东守及秦王所望于丞也。上郡守,秦之重臣,亦必然丞之所为也。若但求资粮,王固愿也,而诸臣得无侧目于张卿?主守一郡,不能为王分忧,反为国累,诚失众望!”

郑安平本来是想向黄歇请教,明天怎么说服秦庭上下,同意尽早运粮,不料被黄歇一通说,好像连求粮的事都是在推卸责任,不尽臣职,心情立即沉重起来。他不能不说,黄歇的话准确拿捏住了秦臣的心意。张禄到咸阳求粮,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若不是各县都发生粮食困难,他也决不会出此下策。郑安平也不是没有顾虑,但总还有一些侥幸,万一被顺利地批准了呢?被黄歇如此一说,郑安平的气势衰了一半。

眼见从黄歇这里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建议,郑安平只得转聊闲话,问道:“太后赐婚,太子府其成乎?”

黄歇与坐中行礼道:“臣之罪也!太子府已成,惟楚器未备。……今日已晚,旦日敢请大夫指示未足。”

郑安平道:“主公与臣,客居于秦,少有根基,未得一物奉上,少表其心。”

黄歇道:“臣与张卿及大夫,同往洛阳,得益多矣。太子但得大夫看顾,则惠矣!”

郑安平忽然问道:“中更胡阳,其事若何?”

黄歇道:“痛不欲生,生不如死!”

郑安平道:“何谓也?”

黄歇道:“创被沼毒,本将毒发攻心而死,幸得秦医,以药泄之,毒气不发,迁延至今。今疮面暗黑,腐臭而不可闻,或云深入至骨,痛彻心脾。中更昼夜呼痛,但以药袪痛而已。中更一代人雄,其惨如此!”

郑安平心中大震,急道:“臣欲于净街之前,往探中更。敢以辞!”

黄歇道:“大夫但往。归时若有所教,但呼臣,无不至也!”

郑安平匆匆告辞而去,前往中更府而去。

太子问黄歇道:“父但欲张卿发上郡之民,何也?”

黄歇道:“欲其上郡、河东不和也。”

郑安平在天黑前到达中更府。由于胡阳病情恶化,加之要表达的意思都已经说完了,秦王派驻的谒者已经撤走。郑安平到时,所见只有其家人。

郑安平说明自己的身份,是当时与中更同往阏与、武安的,以功晋爵官大夫,现为河东丞。家人也还依稀记得当初确实是有这么一人,因为多数随征的官员都没有得到足以晋爵的功勋,郑安平以大夫晋爵官大夫,在当时还是很突出的。

室内很暗,夫人和妾妇们已经不在席旁侍候,只有守夜的家人,举着火,送郑安平到席前。火光飘忽不定,郑安平看不清胡阳的面目,但浓重的腐败味清晰可闻,苍蝇在这里乱飞。郑安平跪在席前,轻声叫道:“中更安否?”

没有回答,只有粗重的鼾声。家人道:“呼痛一日,适服袪痛之剂,方才睡去。”

郑安平道:“中更其状若何?”

家人道:“其创脓血并发,臭不可闻。中更亦无他,但呼痛耳!秦医言,创深至骨,不可救也。若起热发烧,则亡矣!”

郑安平不忍再看胡阳醒来后痛苦的样子,起身告辞,道:“中更苏时,但言故属郑氏来访。今在使命,不敢迟也。”

家人道:“不敢劳动大夫!”

郑安平取出一块盐,道:“安邑荒凉,别无长物,但得一盐,与中更佐食!”家人再辞而纳。

郑安平回到馆驿,也无心再与黄歇会面,闷闷地倒在席上睡了。

第二天,郑安平稍微整理了一下仪容,就和太子、黄歇一起,往章台宫上朝。到了渭水桥边,上朝的人皆于此处下车,呼朋唤友同往。太子和黄歇都是客人,上朝时位居众臣之前。郑安平只是官大夫,甚至连没有资格上殿,只能在庭中侍立。所以过了桥后,太子和黄歇就和郑安平分开了,郑安平独自一人,跟在一大众低级官员的后面站在宫门前,等待开朝。郑安平虽然到秦的时间不长,但他晋级之迅速,早已为众人所知。虽然他认识的同僚不多,但并不妨碍别人认识他,一个个过来和他打招呼,他也恭敬地一一回礼,一丝也不敢怠慢。

这里的动静引起旁人的注意。于是五大夫王龁、司马靳,公乘王陵也都过来和他招呼,询问他何时回国,所为何事。郑安平一一做了回答。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快穿】欢迎来到手撕白莲炼狱 傻驴驴驴驴驴驴驴驴 游戏:从蜥蜴到啃噬神明之巨龙 抄家前,小奶包搬空京城去流放 混沌不灭珠 诡鼎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这宿主能处,让他宠炮灰,他真宠 盗墓局中蛊人:是他还是她 海洋:赶海是要运气的,刚好我有 背剑之人 养只小人鱼 系统:抽卡进行中 相府嫡女惨死下堂重生后大杀四方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开局南洋一小国,吊打列强! 天脉神主 九幽天帝 殿下,求你当个人 我在异世封神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谍海风雷 大唐游侠儿 抗日之暴力军团 敌谍一生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大唐皇太子 我,边防军人,在大秦封侯拜将! 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三国:貂蝉,把头发盘起来! 唐奇谭 红色脊梁 大汉兵王 全球高武之我的系统送错了 医妃惊天:王爷,求恩泽 生死主 大隋主沉浮 明末军阀 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 
最近更新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白话三侠五义 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如何拯救德意志 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 立渊传 沉默的战神 穿越之铁血捕快 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 大唐镇国公 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 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 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 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 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 
长平长平 楚秦一鹤 - 长平长平txt下载 - 长平长平最新章节 - 长平长平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