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首页 >> 大隋主沉浮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流氓帝师 世子的侯门悍妻 替身太监:我替皇帝宠后宫 回到大唐当军阀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在下崇祯 大清话事人 大夏第一宠妃 暄和皇贵妃传 非洲创业实录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973章 借北方力,攻南地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帝都洛阳又是乱糟糟的一天;一队队来回往返的骑兵打破了城内平静。而生活在洛阳城内百姓今年已经习惯了“混乱”,当他们得知朝廷在抓捕企图谋反的陈氏余孽、又见军队对普通老百姓秋毫无犯,便各忙各的;一些闲人则是呼朋唤友,一起前往消息最为灵通的青楼、酒肆倾听后续之事。

但是洛阳城内的高层都明白这又是一场类似于“陇西李氏大案”的大案,且由于是陈朝后裔企图复辟,所以情节之严重、牵涉之广泛、杀戮之多,必将有过而无不及。而那些与陈氏、袁氏等等家族有关联的人,俱是心惊胆战、人人自危。

皇宫同明殿之内,除了大隋皇帝杨广以外,还有入宫待命的杨秀、杨雄、杨达、高颎、苏威、长孙炽、裴矩、萧玚、李子权、张衡、杨约、牛弘、杨文思、宇文弼、段文振、宇文恺、赵绰、裴蕴、韦匡伯、史祥等等重臣。

杨广看完杨集刚刚带入宫中的急报,脸色顿时一片铁青,他将急报往案上一扔,语若寒冰的向众臣说道:“诸公,宜阳县内的五百余名陈家私军携带大量武器装备,沿着官道向东北方行军;被左翊卫两千将士逼停以后,这支私军非但投降,反而摆出以步克骑的阵式、向军队发动进攻,私军悍不畏死,宁死不退,已被左翊卫尽数击毙于野。只有陈叔匡和陈蕃贪生怕死,当了俘虏。”

介绍完这场战斗,杨广问道:“诸公且都说一说,朝廷应当如何对待陈氏子弟?又如何惩治与陈氏狼狈为奸的陆、顾、张、朱、程、沈、袁、孔等等世家?”

“圣人!”杨集向杨广拱手一礼,沉声说道:“真要算起来,天下其实从汉末就一直处于事实上的分裂状态,在分裂的几百年时间里,王朝如同走马灯似地不断更迭,唯独不变的就是战争;而南北双方打了这么多年下来,使双方之间都有着深深的隔阂和仇恨。圣人与先帝减少税赋、让利于南方之民、开掘大运河沟通南北,都是为了加强南北联系、增进双方了解、抚平人心上隔阂,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已经取得巨大的成效。”

做好了令杨广和众人都能接受的铺垫,杨集进入当前的议题:“朝廷大势有手、精锐之师众多,自然有能力将各个涉案的世家尽数诛杀,然而每个家族都是根深蒂固、影响一方的存在;一旦朝廷依夷族定罪、对他们大开杀戒,南方人对北方人的恐惧和仇视必将再次上涌。如果再有阴谋家以此为由、于民间将朝廷和北方人妖魔化,最后不仅把大隋这些年以来的努力尽数葬送,而且一场接着一场的叛乱又将出现在南方大地。”

“卫王之言,也是我现在最为难之处。”杨广一想到被杨集从归德坊抓捕回来的南方士族代表、骁果军和右翊卫查封的几百座府邸,就是一阵头大。

陈氏肯定是万万不能留了,现在有这一网打尽的良机,正好使之彻彻底底的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但是陈氏的党羽令他感到十分棘手。只因南方士族之中,除了寥寥几个以外,基本上全部派人参与了归德坊那场秘会。

杨广当然想把这些家族杀个干净,但是正如杨集所说这般,他要是逞一时之快杀光,后果和代价实在太沉重了。他想了想,又问道:“依卫王之意,又当如何?”

杨集沉声说道:“陈朝覆灭后,先帝与圣人对陈氏宽宏大量、仁义待之,光是进入仕途的陈氏子弟就有数十人,而当到太守的人,更是足有十余个。然而陈氏子弟无视先帝与圣人之恩义、不顾南方百姓死活,一心为私,今天更是悍然向军队动手,其谋反之心已经昭然若揭。依臣之见,当以谋反罪论处,夷其族!至于陆、顾、张、朱、程、沈、袁等等家族,只诛杀恶首和恶首的父亲兄弟,及其子孙。”

“还有呢?”杨广为了抚平南北双方的隔阂,可谓是殚精竭虑,不过他虽然不愿数十年之功毁灭于一旦,但觉得杨集说出来的惩罚太过仁慈、不符合一惯的做事风格。所以他认为杨集绝对还有下文,而杨集的下文才是他最感兴趣的地方。

杨集说道:“出于对人犯所在家族的惩罚,凡是与恶首有关的支系则是流配到西海都护府各郡县,这样既可充实当地人口、影响当地人的生活习性。”

众人一听,都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杨集这家伙真够狠的,他这个“分化离间”的法子,比尽数诛杀的效果还要好。

一般来说,各大家族的嫡系向来是德高望重、大权独揽、实力雄厚;各个旁支的实力则是旗鼓相当、不相上下。而各个旁支在面临诛九族、夷族的大罪之时,的确能够和嫡系同生死共存亡,但是朝廷如果仅仅只是追究嫡系罪责的话,旁支在求生慾的驱使之下,自然与之划清界线、老老实实的听话;甚至一些支系还会幸灾乐祸、求之不得。

如今涉案的恶首要么是各大家族的家主、要么是各大家族的嫡系子弟;所以杨集此法看似很仁义、很软弱,实际上是把各大家族实力最强的嫡系一网打尽,给各个旁支搭建了内斗的舞台。

各个旁支固然都明白再强大的国家、再强大的家族也抵不住内讧;每内讧一次,国或家的实力就要减弱几分,最终走向衰败和灭亡,所以人人都提倡团结一心、不得觊觎家主之位。

然而团结的前提是要有一个说一不二的强者,如果没有强者带领,而大家又实力相当,谁都想当独一无二的“皇帝”、谁都理智不了。就算有人不想参与,但是在大势之下,也纷纷被卷入争斗的洪流之中。

朝廷如果按照杨集之法办理嫡系,各个家族的各个支系等到风声过去以后,定然展开激烈争斗;他们斗得越凶、家族内部的矛盾和仇恨越深、整个家族也衰弱得越快。而皇帝和敌对势力却在他们争斗的过程之中,找到一个又一个的“战机”。

“诸公,卫王此法如何?”杨广十分认可杨集的处置方案,然则为了避免大家说他搞一言堂,便出声询问;可他又怕众人没完没了的争论下去,便露出了“我很满意”的笑容。

“卫王此法甚佳,臣无异议!”众人心说你都喜形于色、兴奋难掩了,还能如何?

杨广点了点头,正要应下,却发现裴矩沉吟不语,于是问道:“裴公可有不同看法?”

“圣人,老臣无看法!”裴矩拱手道:“只不过有一人,能否网开一面?”

杨广好奇的问道:“不知裴公指的是谁?”

“老臣说的是徐仪!”裴矩报了一个名字,细细介绍道:“徐仪乃是徐陵之子,此人工诗文、善书法丹青、明《周易》等古籍,是世所罕见的贤良之才。”

“此人,我亦知晓。他确实是一名精通百家学术的宗师,同时也是南陈尚书殿中郎兼东宫学士;及至陈亡,隐于钱塘赭山。我爱惜其才,多次使人征召,然其避而不出。人各有志不能强求,我不怨他。”杨广叹了一口气,语气慢慢变得凛冽起来:“如果他一直避世、或者北上洛阳期间安分守己,我不会计较什么。可他近来都做了些什么?”

“圣人,其侄虽是涉入陈氏之中,然其本人似乎不知此事。他带领学生在太学和洛阳大学辩学之时,还禁止自己的学生议政、禁止自己的学生与北方学子互骂。倒是与之同行的许善心因为被贬为教学博士的缘故,时常大放厥词、抨击朝政,甚至还与学生说朝廷不公,圣人、圣人不仁。”裴矩默然半晌,说道:“受其似是而非的蛊惑,徐仪也加入了进去。”

他并不是夸大其词、陷害许善心,而是确有其事。许善心原为吏部侍郎,因任期已满,迁秘书省少监,监掌经籍图书之事,领着作局职事。然去年年审之时,他为了表现自己、清除异己,便以秘书省浮于人事、冗官冗吏多为由,坑害了包括王衮在内的二十多名专注学问、不善言辞的贤良。

经牛弘等人核实清楚,杨广便将他贬为教学博士。许善心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地位一落千丈、又失去皇帝的信任,自然是满腹怨言、时常发牢骚。

杨广本来就希望他长长记性、加以改进,之后再酌情提拔,一听裴矩这么一说,顿时心头火起:“看来他仍旧不知改悔,好,那就成全他好了。传旨下去,诛其满门,徐仪不明是非,人云亦云,一并杀了。”

裴矩想不到会是这等结果,连忙说道:“圣人,徐仪乃是名满天下的饱学之士,在南方士林有难以取代的名望。”

杨广重重一挥手,恼火的说道:“有一点点名声、有一点点才华,就以士林领袖自居,他究竟想做什么?”

裴矩苦笑道:“圣人,徐仪不值得大动雷霆之火,而且他是一个行将就木的人,没必要为了他一人、造成南方混乱。”

“是啊圣人!”萧玚亦是劝道:“徐仪刚烈耿直、是非分明,只要解除他心中的疑惑和误会,就能为朝廷所用,他那难以取代的巨大名望,则会变成抚平南北隔阂的利器之一。”

“也罢!”听到萧玚这么说,杨广虽然有些气不过,可也知道此言在理,他气呼呼的收回了成命,又向萧玚说道:“这种人喜欢泛泛而谈,偏生名气大、说的话更是影响深远;尽快将他的错误扭正过来,不要让他乱说话。”

“臣遵命!”萧玚拱手应命。

杨广收拾心绪,言归正传的吩咐道:“对陈朝余孽的惩治,就此定下。但是陈氏子弟不光是洛阳这些,其他地方还有很多很多,未免其他人闻讯潜逃,立刻向各州下达命令,将陈氏子弟一律拘捕归案、以明国法。事不宜迟,你们都下去安排吧!”

说着,又叮嘱道:“我不希望日后有陈氏子弟举兵造反,所以这一回诛恶务尽,绝不能有一条漏网之鱼。”

“臣遵命!”众人心知事态紧急,纷纷起身告辞,匆匆忙忙的离开了同明殿。

便在这时,杨广叫住了杨集:“卫王,你且留下。”

“喏!”杨集只好留下,等到众人离开,他上前一礼,问道:“还有何事?”

“金刚奴!”杨广叹息一声,有些失神的说道:“这件事情显然不可能轻易了结,影响范围之广、牵涉世家和人员,远胜陇西李氏大案,到了后头,肯定又是一场腥风血雨;甚至,还有可能脱离我们的掌控。”

杨集愣了一下,随即醒悟了过来:“派系之争?”

“嗯,不错!”杨广欣慰的点了点头,说道:“南方十分富庶,几无旱灾、涝灾、虫灾。无论是关陇贵族、关中士族也好,还是山东士族、中原士族、河东士族也罢,早就垂涎三尺。但是南方士族打仗的本来虽然不行,可是论起心眼、阴谋诡计,却不比任何一方势力差,故而除了几个与其利益一致的家族之外,其他想要南下的家族皆以失败告终。”

“而裴氏其实也想分为二李、二崔那样的两大世家,然而裴蕴那一系虽然在南方立足了数百年时间,可是他们在南方士族眼中,始终是寓居南方的外来势力、乞讨者,并加以排斥,这也是裴蕴那支无法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裴氏在南方深耕几百年尚且如此,其他企图南下的家族的处境可想而知。”

“在你提出处置陈氏和党羽的法子时,他们之所以答应得那么干脆,便是北方各个派系一致的利益诉求,使他们形成了默契。北方各大派系好不容易等于这个机会,还不得拼命去弄那些涉案的南方士族?这也是我担心失控的原因所在。”

“萧玚不反对,是他在道义上、法度上站不住脚;于是想要拉徐仪这个士林名宿,使他助南方士族一臂之力,当然了,裴矩也想‘挟徐仪以令南方士林’,我也有些担心南方士族败得太惨、太快,便将徐仪交给萧玚来安抚。”

杨广所说这些,杨集不怎么放在心上,他此时好奇的是杨广究竟是什么态度,于是问道:“既然阿兄知道这些,为何还答应我的建议?”

“毕竟是准备造反的敌人,我没有放过这些世家的理由,另一方面是南朝士族太难攻克了,我也希望北方各大派系下去破了这个乌龟壳。”杨广呵呵一笑,说道:“接下来,我们皇族不要参与了,只要他们没有徇私枉法、欺压百姓,任他们斗下去。关键时刻再出去主持‘公道’。若是谁敢把局势弄得失控,你和智积再执掌大义之旗,出兵将之灭了。”

杨集顿时啼笑皆非,抱拳应道:“喏!”

杨广沉默了一会儿,又说道:“还有一件事,我想让你帮出一个主意。”

杨集问道:“何事?说说看。”

“哎呀,这个事情比较难办,容我好生梳理一下。”杨广脸上的神色十分怪异,好像有重要的大事难以决断,他闭上眼睛、靠在御榻上,放松紧绷的头脑,但是他纠结了老半天,终究没有说什么,最终睁开双眼,挥了挥手道:“算了算了,此事你决定不了、帮不了。还是由我自己想办法好了,你回去吧!”

杨集一脸莫名其妙的走出同明殿,直到出了大门,才想明白杨广纠结的原因竟然是宫里的陈氏姐妹。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背剑之人 碧蓝航线界限 综漫致郁系作家,让女主泪洒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洛公子 虚空塔 浅评水浒传 乡村大凶器 魔艳武林后宫传 修神外传仙界篇 军少大人,体力好 孙猴子是我师弟 穿越大周 第一女仙修炼记 慕先生每天都想复婚 不会修炼的狂人 时空旅行家 改变世界的十二面骰 萧阳叶云舒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大唐皇太子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代号惊蛰 明末朱重八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董卓之子 家父唐高祖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生死主 
最近更新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 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 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 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 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 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 小兕子驾到 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 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 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 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 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 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 家父入赘,我成了皇位继承人 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 大明:拘灵遣将,被朱棣直播曝光 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 权倾天下,从被流放开始 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