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首页 >> 大隋主沉浮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大明第一搅屎棍 拂袖红妆gl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后妈的女友gl 大唐之最强酒楼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969章 自取灭亡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方才在中殿宴客,劳裴公久候,着实是失礼之极。”王府会客堂内,杨集独自一人会见裴蕴和谢革,而与他一道前来的杨广终究还是没有出面。

毕竟杨广是当朝皇帝,有些场合着实不宜露面,他一旦出现,对话双方就无法谈下去了;而且有些比较棘手的事情要是在他前面公开了,他即便想装聋作哑都难;正是有鉴于此,索性在后堂默默等候。

裴蕴拱手施礼,致歉道:“老朽冒昧打扰,还望大王海涵!”

“裴公乃是我的长辈,平时请都请不来,如今好不容易上门一次,怎能说是‘冒昧打扰’呢?请坐、请坐!”杨集虽然娶了裴淑英多年,但是他没有接触过裴蕴。而据裴淑英所言,她其实和裴蕴也不熟悉。

这是因为裴矩和裴蕴不是同一脉,裴家在南北朝时期为了家族利益着想,他们和所有世家门阀一样,多方下注。裴矩一脉在北朝如鱼得水,而裴蕴那一脉在国势极差的南朝却混得相当不如意。

隋灭陈后,杨坚接见曾在陈朝当过官的所有“江南衣冠之士”,杨坚爱惜裴蕴之才,便破格提拔。时为左仆射高颎却说“裴蕴无功于国,所受恩宠却是远超同辈,此举不太妥当”。杨坚只好罢免了裴蕴,可是过不了多久,又给裴蕴加封更高的官职;高颎仍然进谏,杨坚又免了裴蕴的官,然而转身又给裴蕴加官,如此来回几次,高颎终于闭上了嘴巴。

裴蕴也不负杨坚的信重,他历任多个地方的刺史,都有能名、贤名,而且他担任地方太守期间,负责彻查黑户、梳理民政,百无—疏,深得杨坚信赖。

不过杨集虽然和裴蕴不熟,可他知道此人是个异常厉害的角色;此人老于世故、对人心揣摩很透彻、考虑问题尤为周全。杨广不久前见他极有才干、且又在南方生活了无数代,甚至准备将提拔他议事堂宰相。

要不是杨广在私下询问杨集意见时,杨集说“裴氏同根同源、枝繁叶茂、利益一体,不宜出现两个宰相”;此时的裴蕴已然成为代表江南士族利益的宰相了。

“谢大王!”裴蕴行了一礼,与默然行礼的谢革重新入座。

待裴蕴介绍了谢革,杨集笑着说道:“想来裴公、谢公尚未用膳,我使人重办一席。”

“多谢大王好意,不过不必了。正事要紧。”裴蕴神情肃然的婉言拒绝了杨集的好意,同时也把话题引入正题。

“也好!”杨集在茶几旁的坐榻坐下,端起茶杯抿了一小口,以之唤醒有些昏昏沉沉的头脑,说道:“裴公,我方才听门房管事大致说了一下,但不知具体是何事?”

裴蕴取出两个厚厚的册子,缓缓的推到杨集的面前,沉声说道:“南方正有一些人图谋造反,建立了一个反隋联盟。不过此事乃是谢兄所发现,还是由他说吧!”

“谢公,请讲!”杨集没有翻看名册,目光看向谢革,见他骨瘦如柴、诚惶诚恐、宛如风中残烛一般,心中不禁大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触。

“喏!”谢革早已听闻杨集的大名、恶名,此刻有求于人,且自身也不干净,心头十分忐忑。见到杨集听了这等大事,居然还这般镇定自若、平静如水,心中愈加没有底气、愈加小心。

他努力定下心神,恭恭敬敬的欠身一礼,一五一十的说道:“大王,陈朝覆灭以后,陈家子弟不甘失败,便策动了席卷南方的高智慧、汪文进、王仲宣等等叛乱。虽然每一场叛乱都以失败告终,然而陈家子弟仍旧没有死心,他们从开皇十三年至今,一直小心翼翼的收拢陈朝旧部、陈朝将臣的遗孤。”

“遗孤因为陈朝的覆灭、长辈的死亡,一下子从高高在上的贵族子弟变成一无所有的平民,再加上其残余长辈灌输仇恨思想,所以他们特别憎恨和仇视大隋、个个以光复陈朝为己任。随着年龄渐长、学得文武艺,大部分遗孤都成了陈家嫡系、陈家死士。”

“经过这些年的苦心经营,以及旧部和遗孤们的鼎立支持,陈家以经商、以诗会、以法会为掩护,将势力扩张到了江都、钟离、淮南、弋阳、庐江、蕲春、历阳、同安、丹阳、宣城、毗陵、吴郡、会稽、余杭诸郡各县。而背靠淮水的江都山阳县有着得天独厚的水运优势,它不但与泗水入河口隔河而望,还是邗沟北入口,所以成为陈氏重点经营地方之一;其西部的江都盱眙县也有类似的优势,同样成了陈氏重点经营地方。”

“而洛阳和大兴作为大隋东西两京,其实也有他们的势力,陈宣帝诸子、陈后主诸子既是两京的主要负责人,同时也是这个势力核心人员,其他人都受他们遥遥控制。”

谢革看了杨集一眼,见他始终不作一辞,只好硬着头继续说下去:“大王,陈家潜伏南方,蓄势待发,眼下虽然不敢做出不利朝廷之事,可是一旦时局有变、时机成熟,定然在南方高举起反隋大旗。”

杨集脸上虽然不动声色,心里实际上已经掀起了一阵阵惊涛骇浪。杨广当初说到这个反隋联盟时,他便通过排除法,将目标锁定了陈氏后裔。

至于陈氏逆势而为的动机,主要还是从功利角度来分析的:因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乃是天然存在至理,人们常常挂名嘴边的所谓的心如止水、淡泊名利,多数是受制于势、缺乏机会,要要他们拥有一飞冲天、执掌大权的契机,又有谁能做到视名利如粪土?尤其是对于曾经品尝过权力滋味的陈氏子弟来说,更是如此。

陈氏子弟眼下的与世无争、安于现状,实则是不得不为之;只要机会摆在面前,那光复陈朝、坐享富贵的心,定然复活于旦夕之间。

只是他和杨广还是低估了对手,都没有想到陈氏势力竟然无声无息的遍布了整个扬州。直到谢革一一细说,杨集终于明白杨广史上二下江都、平定叛乱的时候,为什么要带上十多万精锐大军了。原因就是叛乱分子遍布南方、席卷了整个南方,而朝廷面对这种声势浩大的叛乱,只有以雷霆万钧之势将之平定,方能将损失降到最低、方能震慑蠢蠢欲动的群体。

“多谢谢公相告!”杨集沉吟半晌,故作平静的询问道:“陈顼有四十多个儿子、陈叔宝有二十多个儿子,至今还有很多人在中枢和地方为官,但不知哪个人是陈氏势力主人?”

说着,又问了一句:“宣帝陈顼第十七子、陈叔达乃是内史舍人,他是不是主谋?”

陈氏虽然子弟众多,可是除了陈叔达以外,杨集实在想不出还有谁能扛得起反隋大旗。

“老朽也不是很清楚,不敢轻易做出决断,以免影响大王的判断。”话说到这里,谢革也明白将会引出谢氏家族,而杨集接下来的每个问题都会关系到谢氏家族命运,所以谢革十分慎重、不敢轻易下决断。

“谢氏前家主谢伷乃是陈朝宰相,及至陈亡;唯有他和萧允拒绝大隋官职、甘做陈朝忠臣。既然陈氏努力收拢陈朝旧部、陈朝将臣之遗孤,肯定不会错过十分忠烈的谢氏家族。”杨集看了看眼前的两本册子,又抬眸看向惶然的谢革,继续说道:“谢公知道这么多内幕、这两本册子明显也是谢公让裴公转交,由此可见,你们谢氏不仅参与其中,而且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所以谢公还是坦率一些为好,免得误人误己。”

谢革身躯一颤,不知从何答话。

作为引荐人、局外人,裴蕴见气氛一时之间变得紧张、凝重和尴尬起来,立刻明白该自己出来打圆场了。他轻咳一声,向杨集说道:“大王,谢兄虽是谢氏家主,可他所在这一脉长期游离在谢氏的核心之外。尤其谢兄先祖灵运公风头无双,令其实几脉警惕有加,等到灵运公被宋文帝刘义隆下诏处死,便联合打压灵运公后裔。”

“谢伷生恐谢氏遭到朝廷清算,便在临终前便耍了个心眼,将家主之位传给了与陈朝没有多少纠葛的谢兄,然而谢兄名为家主,实际一直被族老们排斥在外。谢氏实实在在的权力,始终被谢伷所任命的族老掌控。”

“谢兄也是近年有所察觉,然则事关重大,他不敢轻易做出判断,为了避免误国误己;故而只好在暗中默默收集陈氏罪证。实非故意隐瞒。”

杨集意味深长的瞥了裴蕴一眼,又向谢革问道:“谢公,可是如此?”

“正是如此。”谢革明白世上没有两全其美之事,没落的谢氏也没有资格要求这、要求那,他想要有所得、就必须有所牺牲,若不然,根本就应付不过去,终将落得两头空的下场。如今有了台阶可下,又见杨集好像没有把谢氏放在心上,便点了点头,接着又说道:“大王,谢氏确实有些年轻气盛的子弟受人蛊惑,参与其中。老朽心知这证据远远还不够、也想收集陈氏更多罪证,然陈氏现在很不安分。”

杨集抿了一口茶,问道:“可知他们为何不安分?”

“老朽也不说不上,不过大致能够推测一二。究其原因,是我大隋繁荣富强、国泰民安,南方人对朝廷和官府的认同一天胜过一天,长此以往,陈氏势必被安居乐业的百姓忘记、抛弃。”谢革迟疑着说道:“陈氏不缺目光长远之辈,他们知道陈氏的复陈的根本在南方,唯有获得南方百姓支持方有一线希望,假如被百姓所弃,那便一点希望都没有了。老朽认为他们有了紧迫感,又见势力比较大,故而放弃以往韬光养晦之策、变得不加掩饰起来。当他们不再掩饰,说明即将要做出不利朝廷之事。老朽着实不敢再拖了。”

“当然了,老朽也有一点私心。”谢革停顿了一下,颤声道:“犬子谢道宏愚昧无知、受人利用,陷入陇西大案之中。老朽此番手执罪证和名册赴京,既是为国,也想为犬子求得一线生机。还望大王念在老朽拳拳为国之心,请圣人网开一面。”

杨集没有给他答案,而是问道:“令郎谢道宏还没被处死么?”

“未曾!”谢革摇了摇头,说道:“据太常卿所言,他被关押在刑部大牢之中。”

说完,他迅速地瞥了裴蕴一眼。

“大王!”裴蕴顺势提醒杨集:“陇西李氏大案影响重大,凡是有罪之罪,都是从严惩罚、从重处置。谢道宏身为太府少卿,若他罪孽深重,早已经死在长夏门外,然而他至今还被关押在大牢之中,说明其罪不大。”

“裴公言之有理。”杨集点了点头,又向谢革说道:“谢公,你和裴公先回裴府,这些天尽管不要外出,以免打草惊蛇。同时好生回忆回忆、看自己有没有遗漏之处,另外继续让你家子弟探查一些情报。而谢道宏之事,我会原原本本告诉圣人,假如他罪责不大,圣人想必看在你立功的份上,对他从轻发落。”

“多谢大王!”谢革松了口气。

。。。。。。。

将两人送出偏堂,杨集便交给了杨奕,自己转身带着两本册子去找杨广,将事情详详细细的说了一遍。

杨广听说陈氏势力无声无息的扩张到了扬州全境,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向杨集说道:“阿耶生前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陈氏造反?”杨集问道。

“对!”杨广背着手走了几步,皱眉道:“陈家两朝皇帝别的本事姑且不多说了,但是在生孩子这个方面,陈宣帝陈顼绝对是千古第一帝,陈叔宝则是千古第二帝,陈朝覆灭后,许多人断定陈氏子弟众多,迟早霍乱天下,纷纷建议阿耶以天下正统的名义将陈氏子弟诛杀干净。阿耶也知陈氏子弟是不安分的存在,理应一了百了,然而受制于势,不能杀。”

杨集点了点头,说道:“此事我也知道,不过我理解大伯。”

诛杀陈氏子弟的声音在汪文进等人反隋之时,达到了巅峰,人们纷纷建议杨坚将陈氏杀个干净,甚至还有人抱怨杨坚是妇人之仁,但是杨坚仍旧力排众议,善待陈氏子弟。

杨坚乃是千年难得一见的枭雄,自然不是心慈手软的人,他又怎么可能不知留下陈氏所产生的巨大后患?他之所以没有把陈氏杀个干净,绝不是故作大方、绝不是不想永绝后患,而是受制于势,不得不宽宏大量。

一方面是南北分裂太久、双方早已成了仇恨累累的“两个世界”,南方人不但视南陈为天下正统,而且十分仇视身为“入侵者”的大隋王朝;杨坚如果把陈顼诸子和陈叔宝诸子尽数杀光,那些不甘失败的南陈将臣定然以此为由、召集南方人对抗大隋,从而使战争没完没了的进行下去。

另一方面是北方的突厥汗国实力雄厚、仍旧拥兵数十万,而高句丽也是蠢蠢欲动、陈兵于边境。所以大隋结束南方战事以后,必须迅速抽身而退、用全部力量去抵御北方的强敌;若是因为杀了陈氏子弟而导致大量精锐陷入南方的战争泥淖,大隋未必打得北方两大强敌。

正是出于此虑,杨坚只能通过优待陈氏的方式,确保大后方的稳定,而善待陈氏子弟的另一面,实则也是“挟天子以令不臣”,导致陈朝忠骨们束手无策、不敢有所作为,以免害了遭到朝廷掌控的陈家人。

而后续的种种事实、一场场战争,证明杨坚当初的选择是对的。杨广仅用几年时间就能稳住南方、让南方人不再那么仇视大隋,主要也是因为大隋王朝善待陈氏子弟、善待陈朝将臣。

杨集看了杨广一眼,又说道:“对于当时的时势来说,大伯善待陈氏子弟确实是上上之选,也符合大隋实际需要,但是却给现在留下了隐患。只不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职责、解决了一个问题又有新的问题产生,晚生后辈焉能全靠前辈?”

“依我之见,眼下虽是一件坏事,但陈氏余孽毕竟还没造反,若是朝廷利用得好、操作得当,就能化坏事为好事,结果不但免去一场内战,还能将陈氏连根拔起。”

“大势汤汤,不可违逆;陈氏想要逆势而为,可谓是自取灭亡。不过解决隐患要趁早。”杨广深以为然的点头道:“走,随我一起回宫。”

陈氏余孽造反的架势已经很明显了,杨广固然不惧那些跳梁小丑,可是让对方这么一闹,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南方必将人心惶惶、战乱连连,令大隋陷入无穷无尽的动荡之中。最终也会影响他制霸丝绸之路、向西扩张的战略。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都市极乐后后宫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背剑之人 凡人策 吞天塔 混沌不灭珠 碧蓝航线界限 欢迎来到我的地狱 捉诡十八年,我进入了惊悚游戏 wtw1974 剑道第一魔 傻驴驴驴驴驴驴驴驴 最强修仙法星辰衍变 艳海风波 宿主今天又不做人了 孙猴子是我师弟 王爷的心尖宠妃 双穿,我有热武器征服了异世界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抗日之铁血战将 唐人的餐桌 代号惊蛰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夺嫡 
最近更新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 我是袁术袁公路 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 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 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 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 强国,从清末开始 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 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 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 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 我乃边军一小卒 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 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 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 大明:我姐是马秀英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