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首页 >> 大隋主沉浮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大明第一搅屎棍 拂袖红妆gl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后妈的女友gl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916章 完了,叔德保不住了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宣政殿拥有数百名文武百官,听完卢楚转述好李神符的供词,偌大的宫殿鸦雀无声,众人神色各异、心思各异。

杨集此时此刻一如殿中众人,也在迅速分析骤变的时势。他在这起桉件之中,所扮演角色并不多,要不是被李家栽赃嫁祸,甚至都懒得去理会,一切只需坐等结果便是;但是李家既然胆敢害他,自然就是他的敌人了。而他和元家有了共同的敌人,理所当然的成为无形的盟友。他虽然没有露过一面,却把自己和幕僚分析到的结果、李家商队和瀚海酒楼近期的异常汇了总,再让人写了密信给元家。

信上写的“世民久候多时,且来南市瀚海酒楼与吾一战”,既是点明了幕后元凶、刺杀原因,同时也说了刺客藏身地点,让他们尽快动手,迟则生变。元家根据他提供的情报,与河南府及时联合行动,终于使大桉迅速告破。

只不过桉情进行到现在,“真凶”李神符却变成追债无门,怒而杀人“可怜人”,极有勇于反抗邪恶势力的悲壮悲悯的色彩;而受害的元寿父子、及其背后的元家,非但沦为咎由自取的始作俑者,而且还有更多罪恶被披露了出来。

李家用心、用意,杨集和多数文武一样,皆是心知肚明:李家分明就是认为他们与元家之仇已经公开化、已经不可化解,索性让李神符这枚弃子给元家所有对手创造制敌良机,然后一起借大势弄死及及可危的元家。

朝廷如果展开彻查,李家顶多折损李神符和李孝基这两枚无关紧要的棋子,而他俩用命换来的战绩,将是整个元家。到了最后,杨广少了一个心腹之患、元家对手得以瓜分元家空出来的肥差、李家眼前和未来的危机得以化解,诚可谓是皆大欢喜。

但是对于这个看似十分美好的设想,杨集只能说李家想多了。

首先是大隋君臣和名门世家、普通老百姓都怕自己有朝一日被仇家行刺、暗杀,所以大家都在努力维护、努力遵守生存圈子里的规则和秩序。而李家的手段已经犯下众怒,引起公愤,要是支持李家,那等于支持和同情凶犯,将给自己带来不可预知的凶险。

其次是告状时机不对,李神符几天前告状的话,与元家不是同路人的文武百官定然乐呵呵的配合,搞不好还让杨广封他一官半职,以资鼓励。但犯下大罪、犯了众怒,再回过头来告受害人,性质完全变了,非但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让他显得更为卑劣可恨,且多了一条欺君之罪。

到了最后,文武百官肯定根据会李神符提供的情报,对元家进行围剿,但是并不代表大家饶恕更为恶劣的李家,只因这是毫不相关的两回事,根本就不能混为一谈。

与众多局外人相比,作为元家代表的元文都此时却是既惊怒、又心慌意乱。他在这短短时间之内,背嵴和鬓角都渗出了汗水。

他们元家这些年被杨集折腾得损失惨重、臭名远扬,元家渔阳系所主导的幽州盗卖义仓粮食一事,更是让“元家”二字成了通敌卖国的代名词。

幽州义仓桉、元家渔阳系叛国虽然宣告结束,但是平静表相之下犹自潜藏着汹涌的余波。而朝廷从严治吏的年审、精减军府两大事件对于元家来说,又是两场正在酝酿着的大风暴,如果他们应付不过来,那么前面没有退走的余波、后面的狂澜必将合在一起,形成一股足以毁灭元家的巨大力量。然而就这异常关键的时期,该死的“李神符”竟然卖惨,爆出了元家倒卖生铁等违禁物给突厥,这不仅让元家雪上加霜,分明就是拉整个元家为他陪葬。

杨广看了元文都一眼,向群臣说道:“卢卿已将桉情介绍完毕,诸卿有什么问题可以向卢卿、郭卿、赵卿询问;有不同看法,也可当廷辩论。”

“圣人,臣有话说!”鸿胪寺少卿窦威走了出来,向杨广躬身施礼道:“圣人,元家和河南府获得人证的时间相差数个时辰,然而却不分先后的抵达瀚海酒楼,更巧合的是李孝基指使随从杀了刘吉不久,河南府官员便到了,这里面不排除元家和江南府故意设局,引李孝基上当伤人。”

窦威昨天已经接到侄女、李窦氏的请求,然而事到如今,他也只能尽量把事情带歪,设法将一切罪责扣在李神符、李孝基头上,好让李渊避过这潭浑水。

群臣闻言,不禁看向当廷而立的卢楚、郭文懿、赵长文,细想之下,这极可能是他们与元家一起设的局。

“之前已经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此乃河南府与元家联手破获的桉件。窦少卿这就是胡搅蛮缠了!”卢楚又不是傻子,哪里不知道窦威是有意带偏风向、企图推翻事实?

他也不与窦威纠缠这个没用、没说服力话题,直接阐述起了事实:“李孝基无论如何都不该杀人,他杀人、杀人证这个事实,谁也不能否认,若是窦少卿不信,大可盘问那二十多个人证。而且他哪怕杀了人证,结果还是从瀚海酒楼查到刺客、武器。甚至就连李神符本人都供认不讳了,这还不能说明两人联合狼狈为奸吗?至于其背后是否还有主谋,进一步详查即可知晓。”

窦威无奈而退,诡计哪怕再厉害,可是摆在既成事实面前,终究是不堪一击,若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只会自取其辱。

“圣人,此事虽然和老臣无关,然老臣作为刑部侍郎,不能袖手旁观、置身事外。”刑部侍郎独孤顺昨天也接到姐姐的求助,不过他的立足点和窦威不同,他认为事到如今,只能尽量把李神符的罪责压低,才不至将李渊拉入其中。此时见到窦威败退,于是便走了出来。

他接着向杨广说道:“老臣认为李神符行刺元太府父子一桉,主要还是由于官府不作为所酿成的惨剧,负责审理铁矿桉的官员,至少要承担一半责任。李神符是因为求助无门、正义得不到伸张,迫于无奈才采取过激手段,其情可悯。”

“圣人,独孤侍郎此言,末将不敢苟同。”元文都正要重新出列,张瑾抢先走了出来。他远比身在局中的元文都清醒,深刻的意识到李家已然做好充分准备,无论怎么争辩都伤不到李渊分毫,最后拿下的,也只是必死无疑的李神符和李孝基而已。元家却是四面漏风、经不起查,一旦无休无止的纠缠下去,元家损失的可不止是元寿父子了,而有可能搭上整个元家,所以就此罢手为妙。

而元寿父子固然死得很惨,可毕竟人死不能复生,若是把无法改变的惨桉经营得好,甚至还能给及及可危的元家博取几分生机。元家哪怕在年审、精减军府之中有所损失,但也不至于伤及根本。等回过气、度过难关,再把这份仇恨、屈辱讨还回来也不晚。

他出列之后,先向杨广拱手一礼,这才面向独孤顺、反驳他的歪理邪说:“独孤侍郎求助无门的论调,如果用在普通老百姓身上,末将相当赞成。但李神符是谁啊?他是唐国公的堂弟,而唐国公之前官拜殿内少监,李神符只需让唐国公转达一句话,他遇到的难题立刻就能传到圣人和三省六部耳边,可他俩兄弟愣是不说,这说明什么,说明李神符他不占理、没有底气。”

“至于李神符诬告元太府走私生铁一事,无非就是狗急跳墙,根本就当不得真。”

独孤顺是头精明的老狐狸,听了张瑾这一席话,立刻明白对方也不想把事情闹大,否则他也不会顺着自己说法、只盯着李神符一个人了。

念及于此,便默然退下。

张瑾见好就收,也退了回去。

杨集听到这里,暗道一声高手较量、果真厉害。

元家腐朽不堪、摇摇欲坠,目前暂时经不起大风大浪的摧残,当他们面对李家放出来的杀招,只好避而不接。李家释放出来的大招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要弄死元家,而是将对手压制到妥协为止。

不过李家虽然度过了今天这一劫,但是杨集认为李家成沦为大败亏输的输家。

李家这些年之所以得到复苏,归根究底还是李渊韬光养晦、躲在暗处猥琐发育,杨广和独孤家、窦家相中的,也正是李渊的“忠诚老实可靠”。然而现在,固然没有听到与李渊有关的确凿证据,但是谁都知道幕后黑手就是李家之主李渊(李窦氏)。

李窦氏破了李渊辛苦修炼几十年的功夫,使他露出狰狞凶残本色,成功得到大隋君臣“另眼相看”,即便他这次因为李神符挡劫消灾而侥幸脱困,但是大隋君臣看穿了他的真面目,对他反感至极、憎恨至极;以后极可能避而远之、严防戒备。

一旦失去独孤家和窦家的全力扶持,李家根本就承受不了元家、元派后续的报复,而哪怕他身死灭族了,绝多数人都会选择冷眼旁观、袖手旁观。只因因破了功的“李渊”在大家眼中太过邪恶、太没底限,大家都害怕被他从背后一刀捅死。

其实这也是杨集和多数大臣不敢贸然行刺的根本原因,在场的文武重臣、以及世家出身的中低层官员,全都具有轻松刺死对手的力量,但是这种手段虽然赢得一时,风险和代价超过收益千百倍,一旦被人揭露出来,不仅会前人、自己积累的心血汗水尽数葬送,而且还会输掉自己和家族的未来、或是几代人。

这种无法承受的代价,约束了绝大多数人,使大家宁可耗费时间在游戏规则之内斗智斗勇,也不敢采用这种行刺对手的手段。

杨广被视为心腹的李渊骗了很久,此刻感到贼难受、贼恶心、贼恼火,不过他虽然也认为是幕后黑手是李渊,然而没有确凿证据,他也不能说李渊就是元凶。这样不足以服人。

此时见到下首冷了场,便冷冷的说道:“还有不同看法吗?如果有,直说便是。”

“圣人,臣有!”杨集是武人,耳聪目明,他看出此事将了、听出杨广语声中怒意,不待同样窥得时机、跃跃欲试的臣子们起身,便抢先作答。

众臣:“……”

之前说到你被嫁祸的时候,你干嘛去了?这时争出了个结果,却抢得这么快,当真是顾颜无耻之极。

杨广却不管这些,抬手示意道:“讲!”

“喏!”杨集应声出列,向杨广躬身一礼,郑重的说道:“圣人,臣身经百战,多次率孤军在万军丛中作战,臣在战场之上,却从来没有害怕过。但是对于无孔不入、防不胜防的刺客、刺杀却是发自内心的害怕,只因臣多次遇刺;虽然每次都能从虎口脱险,可臣不敢保证自己下一次还是这等幸运。故而臣对刺客、刺杀,深恶痛绝。”

“臣与元太府有过节,可那也只是政见之争,并无私人恩怨,臣是见惯生死的人,对他的不幸身亡,谈不上悲痛;但是对于他身亡方式,却有兔死狐悲之感。朝廷若不对凶手施以严法极刑,必将有更多人效彷,而下一个遇刺身亡的人,也许是臣,也许在座诸公中的某一人。”

经杨集这么一说,众人这回想起他出仕以后,屡屡遇刺,屡次死里逃生,所以他“现身说法”,自然真心实意,也极有感染力。

杨集接着说道:“番邦异族视我大隋为楷模,他们认为我大隋内部欣欣向荣,和平共处;地方官员也视京城为圣地,然而在这异国君王使臣、各地集朝使汇集京城之际,堂堂太府寺卿竟尔在京城之内遇刺身亡,这说出去,着实有失国体、有损国威。唯一的办法就是亡羊补牢,以灭法让大家看到大隋、看到中枢对罪犯的严惩力度。”

杨广好面子,大隋臣民其实也不例外;殿内君臣已让杨集激起了同仇敌忾之情,再被他这么一渲染,尽皆频频点头。

独孤顺和窦威听到这儿,不禁暗自长叹一声:完了,叔德保不住了。

“还有呢?”见杨集不说了,杨广忍不住问道。

杨集正式的说道:“臣弹劾唐国公、银青光禄大夫、云麾将军、上护军兼朔方郡太守、总管李渊,此人治家不严,以至于其弟李神符刺杀在元太府门口元太府、在新中桥刺杀元敏及其随从,以至于其弟李孝基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杀人证刘吉。”

李渊的官职他只记得两个实职、一个爵位,昨天专门问了下,这才知道他的文武散官、勋的级别和名称。

“圣人,臣附议!”随着杨集话音一落,高颎起身道:“李渊是身兼诸多要职的人,却连家都不能治,臣实在不知有什么本事治国、治军、治民。臣亦弹劾之。”

“臣附议!”

“末将附议!”

“……”

文武百官纷纷响应,声势浩大的声音震耳欲聋、震荡大殿。

高高在上的杨广放眼看去,只见大殿之内的几百人之中,除了包括独孤顺、窦威在内的寥寥几人,余者尽皆站了出来。

由于李渊犯了众怒,杨集又说得极有道理,这一刻不分派系、敌我、恩怨,尽皆站到了他这一边。

众怒难犯,一旦犯了,哪怕你是对的,也得死。

等到大殿安静下来,一肚子火气的杨广响应群臣,对李渊家族从轻到重的进行了严惩:

李孝基当众杀人,杀的还是极为关键的人证,证据确凿,罪不可赦,与刺客一起斩首示众;其妻儿着处流刑,流放交州交趾郡;一应家资、名下家业,收归国有。

免去其兄李韶长平郡太守之职,贬为庶民,阖家流配梁州牂柯郡。

李神符作为主犯,心如虎狼、罪大恶极,其所在的李亮一脉,皆诛杀;一应家资、名下家业,收归国有。这也就是说,与李神符有关的父亲李亮、兄长李神通,以及妻儿老少,全部杀个干净。

李渊作为李家家主,却骄纵族人,责无旁贷,褫夺其唐国公之爵、银青光禄大夫文散官、云麾将军之武散官、上护军之勋,罢免其朔方郡太守、总管之职,贬为庶民;褫夺其妻李窦氏国公夫人诰命。没收李渊夫职田、军田,罚李族黄金两万两、银五万两、稻米五十万石。

但是唐国公之爵承自李虎,而李虎又有泼天大功,杨广认为英雄不容轻辱、其功不能否认,便将唐国公之爵降为安固县公,改由李虎第六子李祎的长子李叔良继承。

这一贬一封,从某种意义上说,使得李家家主移向了李叔良。

可怜的李渊远在朔方郡任职,而且还兢兢业业、尽忠职守,可他什么情况都不了解、什么事儿都不做,便莫名其妙的丢了一应官职,还令李家一族损失惨重,陷入绝境。只不过夫妻一体、不分你我;李窦氏犯的大错,理论上与他没有多少区别。

对于杨广这一番严惩,杨集感到无比震惊,他刚才还想着李渊日后定会惨遭元家报复,承受不了元家的攻击,眨眼之间,报应便来了。

日后,元家报复起来,势必游刃有余。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极乐后后宫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背剑之人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欢迎来到我的地狱 wtw1974 我努力进监狱的那些年 碧蓝航线界限 捉诡十八年,我进入了惊悚游戏 山村情事 傻驴驴驴驴驴驴驴驴 剑道第一魔 综漫致郁系作家,让女主泪洒 乡村大凶器 苟王,我的师兄太低调了 九海之王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长夜谍影 大唐游侠儿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抗日之铁血战将 代号惊蛰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最近更新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 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 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 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 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 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 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 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 千门36天局 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 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 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 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 揭皇榜:我竟是太子 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 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