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首页 >> 大隋主沉浮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流氓帝师 最强终极兵王 军工科技 替身太监:我替皇帝宠后宫 大秦痴呆太子开局斩赵高 开局穿越寡妇村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锦衣卫:我们老大有点鸡贼 佣兵禁地 重生之魏帝曹髦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73章 满是杨集无耻气息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夜暮深重,洛水的夜风吹得御苑花树沙沙作响,同明殿偏殿灯火辉煌,亮如白昼。

殿中两侧坐着二十多名高官权臣,分别是门下省纳言杨约、内史省令萧玚、御史大夫张衡、尚书左仆射杨达、尚书右仆射高颎、史部尚书牛弘、检校民部尚书杨文思、礼部尚书宇文弼、兵部尚书段文振、刑部尚书李圆通、工部尚书宇文恺、太府寺卿元寿、司农寺卿长孙炽、大理寺卿赵绰、检校太仆寺卿李长雅、宗正寺卿杨秀、检校卫尉寺卿尧君素、检校光禄寺卿陈孝意、太常寺卿裴蕴、吏部侍郎许善心、民部侍郎李子权、民部侍郎杨恭仁、礼部侍郎韦世康、刑部侍郎独孤顺、国子监祭酒何妥、国子监主薄杨坦、秘书丞崔赜、秘书监柳拚等等……此外还空有宰相职苏威,以及苏威的半实半虚等官员。

皇帝杨广尚未到来,众人坐在一起议论纷纷。据传信的长秋监内侍所说,皇帝之所以召开这场紧急会议,主要是因为今年的‘国考’出现了意外,国考的策论题目忽然遭人外泄,弄得全城人尽皆知。

针对此事,一部分官员认为题目外泄已是不可改的事实,当务之急是重设考题,好让这场国考圆满成功,之后再查泄题者,依法严惩。另外一部分官员也主张换题,但他们认为先查、先惩后考,若不然,下一次题目也会遭人外泄。

还有人认为泄题乃是朝廷出现的巨大丑闻,而且难以确定是谁在泄题,若是兴师动众的调查,却调查不出一个结果,那么丢人的将是整个朝廷。既然题目弄得人尽皆知,干脆将错就错,就让士子们考两道题目,而且策论的题目范围太大,士子仓促之间也考不出自己的真实水平,若是他们有了准备,说不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除了泄题之外,还有两件事,一是皇帝翻阅州考试卷的时候,发现甲榜的名门子弟考得不太理想,反而是乙榜的寒门子弟普遍考得不错;二是在即将进行的国考中,乙榜考生数量是甲榜十五倍之多。

根据这两件事,皇帝决定把乙榜录取名额扩大十五倍,而不是之前定下的甲乙相同。而皇帝这个决定,较之前者更令重臣争辩激烈、分歧也远远超过前者:支持者认为按照人数比例来录取决定非常公平,再者说了,乙榜考生成绩普遍都好,若是再以之前的数目来录取,对乙榜考生是极大的不公。而反对者却坚持之前的甲乙相同,即是说,扩大招生数量也不是不可以,但必须两榜都要扩大,而不是按人数来扩大。

众人争执不下,只能等皇帝来决断了。在等候的同时,在场重臣默默的揣摩皇帝心思来:当他们把名门子弟成绩不如寒士、策论题目外泄这两件事联系来看,便知道皇帝怀疑世家出身的官员在搞鬼,其目的是给自家子弟作弊,但不知谁家子弟将策论题目扩散了出去,故而弄得全城皆知。

皇帝显然就是在愤怒之下,便以扩大乙榜名额来回敬。嗯,或许不是愤怒,而是兴奋的借题发挥、借机扩大名额。

众臣心思大同小异,都不再说话了,各自想着应对之策。在一片安静之中,高颎向率先抵达的杨秀问道:“针对这些事,蜀王可曾知道圣人做何考虑?”

众人闻言,都将目光看向了杨秀。

“禀高相!”杨秀站起身来,团团一礼道:“在泄题方面,圣人的意思是换题的同时,再由御史台和刑部、大理寺、河南府调查泄题者,唯有将之绳之以法、施以严惩,方能以儆效尤,若不然,以后还会有人效彷之。”

高颎默然点头,其实这也是他所坚持的主张,他也认为泄题一事已经闹得沸沸扬扬,朝廷根本堵不住悠悠众口,更何况京城上下都在等待朝廷的行动,朝廷与其遮遮掩掩、令人失望,倒不如大大方方承认有人故意泄题。

只要朝廷把泄题者绳之以法,给士子和天下人一个交待,那么朝廷的名声不但不会因为不法之辈而受到损害,反而因为依法惩办的举动,让天下人看到朝廷依法治吏的决心和意志。

朝廷如果没有调查和处决不法之辈,而是一味压制民意、一味用另一个“热点”替换旧“热点”,天下人定然认为朝廷上下官员都是狼狈为奸的一丘之貉;继而对朝廷失去信心。如此久而久之,天下人对朝廷以后的任何决策都会漠然以待,认为这又是一小撮人唱独角戏、在愚弄和玩弄百姓。

听了杨秀的话,苏威脸上虽然不动声色,心下却是苦涩之极,他也就胡乱编两个贴近现状的考题而已,他的目的只是借势压下“苏威与杨集之争”、好让双方有个合作的良好氛围,却不料一下子就猜对了策论之题。

不过好在他也不知策论题目为何,若是当真调查下去,也不知谁要倒霉了。

念及于此,不由将目光看向国子监祭酒何妥,而何妥也在看他,两人目光在空中一碰,顿时都仿佛被灼痛了一下,而后都扭过脸去,心头就是一跳。

苏老贼\/狗杂胡莫非是又准备害我?

一定是\/要小心!

“多谢蜀王解惑!”苏何目光交锋的瞬间,高颎向杨秀拱手一礼,又问道:“那名额方面呢?圣人又是怎么考虑的?”

朝堂发生利益纷争之时,各派大老一般不会轻易下场,很多事情都由“代言人”代劳,“代言人”们争出了结果也不会影响到大老们以后的相处。皇帝作为各方利益的分配者,更是不宜赤膊上阵,“他”在朝堂上自然也有很多“代言人”。

杨秀此刻就在扮演杨广“代言人”的角色,在杨广“因故”没有抵达之前,他负责把杨广的思想灌输下去,好让大家有一个心理准备。他听了高颎的问话,立即又答道:“西海都护府和安东都护府的设立、以及大量贪官污吏的落网,使官员、预备官员严重缺乏。而各州、各郡、各县学堂虽然慢慢建立起来了,但是很多学堂却缺少授课博士。”

“基于官员和博士的不足,乙榜考生人数多名额少,圣人于是决定按考生比例扩大乙榜名额,一旦考生得到录用,便补充地方官府、各级学堂。”

这个解释,臣子们心中是比较认同的。尤其是用乙榜考生补充各地学堂这一点,许多世家出身官员都抱以了支持。

说白了,他们都看不上授课博士之职:此职的使命是教书育人,看着是很崇高和伟大,但却无法评出实实在在的政绩,而且还要长期深耕地方。而他们子弟入仕门径多、起点也高,若是成为地方上的授课博士,分明就是浪费家族的人际关系和资源、分明就是浪费子弟们的时间和青春。但是朝廷却又需要大量人才当授课博士,所以他们要是反对扩大乙榜录取人数的话,皇帝极可能将他们的子弟派去某个鸟不拉屎、战乱不断的偏远山区当授课博士。

看了众人一眼,高颎又问了一句:“那圣人有没有说录取人数是多少?”

杨秀说道:“甲榜录取人数不变,还是一百人;而乙榜根据天下学堂之所需,可以增加到两到三千人。”

大殿之内顿时一片哗然,乙榜从一百人增加到两到三千人,这也未免太过匪夷所思了吧?众人纷纷议论之际,苏威向李子权问道:“李相,你认为地方官府和学堂的缺口真有这么大?”

李子权摇了摇头,说道:“朝廷的任命之权只到县左这个级别,郡县吏员都是由地方官府自行募集和任命。地方官员和授课博士再不足,也不至于要两到三千人。除非圣对人想把吏员任命权也收归朝廷,但是苏相觉得可能吗?”

“根本不可能。”苏威断然否认道:“这不是能不能做到的问题,而是不切实际!先帝就因为很多治国治吏良策不现实、不符合实情,不得不纷纷放弃之。而不许在本郡任职、不许与同族在同郡任职就是个中典型。”

先帝改制之时,采纳已故民部尚书杨尚希“存要去闲、并大去小”的建议,撤消了五百多个郡、几千个县,裁汰五百多个郡郡级官员、几千个县的县级官员,此举节省了大量开支、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也大大的减轻百姓负担。先帝为了更好的控制地方,废除了地方官自行录用左官的陋习,将九品以上官员的任命权一律收回中枢、官吏任用权一概由吏部掌握。

此法自然极好,堪称是高瞻远瞩、目光长远,但此法太过“先进”,与大隋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合。比如说下郡诸曹的品级是最低级的从九品下,他们一年的俸禄是两石米,若是吏部遵照不许在本郡任职、不许与同族在同郡任职、一任一换的原则来任命,那么这些官员都要远离家乡。但是对于从九品下的官员来说,那两石米连自己都养不活,更别说是家人了,谁愿意远离家乡、去当一个没前途还会饿死的小官?

正是基于这些不可违背的现实,先帝后来便放宽限制,就地募集县左,甚至连一些县令、郡左都是就地募集,而朝廷则是只管名册、主抓法度。既然连品级官员都因为现实而无法异地任用,那更别说是授课博士和小吏了。

这个道理,皇帝不可能不知道,所以苏威立刻意识到杨秀是在骗人——皇帝这次扩招根本用意并不是在招授课博士,而是利用数目庞大的寒士冲击人数稀少的世家子弟。这两到三千寒士要是成为大隋王朝的预备官员,那些出类拔萃的寒士定然抢走大量空缺。但是某些人如果跳出来反对,皇帝百分之百让某些人的子弟去当授课博士。所以这是一个十分无耻又可恶、无从破解的阳谋。

从这其中,苏威又嗅到了杨集的气息,他觉得这种法子,也只能喜欢玩弄阳谋的杨集想得出来。

李子权却不是这么想,他也看透了这个阳谋的本质,而且一样认为与杨集有关,他叹息一声,苦笑着向苏威说道:“苏相只怕想得太过乐观了一些。您说这些,其实是可以用钱财来解决的。”

苏威这些天都在想着自家事,为自家家搞得心力交瘁的,一时间还没有省悟过来,他立刻问道:“哦?此话何解?”

李子权见他没有领会过来,便提示道:“苏相,凉州有一个名叫‘高薪养廉’的政策、一个名叫‘带职科考’的政策,我认为圣人极可能引入中枢。”

苏威顺着话题一想,顿时就明白过来了。

“高薪养廉”是用高薪解决低级官员的后顾之忧,使其放心离开家乡、前去他乡任职,任职期间不用因为缺钱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带职科考”则是县左和小吏如果有杰出才华,又不想一步步积累,便可以通过考试获得晋升,如果此人政绩出色、口碑良好、考出来的成绩又好,便能优先出仕、越级录用;考不赢其他人的话,还能继续回去当县左。

两者一结合起来,便让县左和小吏后顾无忧、升迁有捷径,他们看到一位到位的盼头之后,都想通过考试这条捷径来实现升迁,平时不但尽忠职宁、努力做好本职职责,还很清廉。

这两个政策都是直指人心的良方,或许还不成熟、还有很多漏洞和不合理之处,但却非常符合皇帝消弱名门世家、重用寒士之所需——因为名门世家子弟拥有很多步入仕途的捷径,故而多数人宁可等候空缺也不愿去偏远地区当小吏。而寒士缺的就是进入仕途的门径,他们一旦当上授课博士和县左、小吏,而任职期间又做得好、没有犯下过错,就等于有一个全新的起点。

之后,养望完毕的寒士可以再考试、可以凭借实实在在的资历与世家子弟比拼、竞争。而名门世家尽管可以帮助子弟们经营一个大好名望,但名望与实在的资历比起来,一切都是假而空。

心念电转之间,已然明白过来的苏威怅然长叹。

皇帝如果将此之二制引入中枢,那么针对品级官员的“不许在本郡任职、不许与同族在同郡任职”政策就能执行下去,而整个大隋官场的廉洁度,也将因为“升迁有捷径”的盼头远超现在。

至于乙榜,这次要是录取的寒士越多,下一次可以选择、提拔的寒门官员自然就更多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碧蓝航线界限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傻驴驴驴驴驴驴驴驴 捉诡十八年,我进入了惊悚游戏 绝色神雕 虚空塔 新现代逍遥录 曼陀罗妖精 王爷的心尖宠妃 狂撩无嗣男主后,娇媚宿主顶不住 四神集团2·老婆,跟我回家 军少大人,体力好 美色难挡 曼陀罗妖精 我在长白山赶山狩猎 美女的兵王保镖 狂神进化 狐妖也有情系之狐王剑 逆世谋妃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抗日之中国战神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代号惊蛰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董卓之子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大隋主沉浮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打猎:娶妻白虎命,狩猎蛟龙 号外 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穿越明末成饿殍 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 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 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 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 乱世边军一小卒 被妖后强迫和亲后,我一统草原成为天可汗 大唐:李承乾,开局自尽吓疯李二 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 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 逍遥小王爷 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 除恶务尽,我才是最恶的那一个? 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 本世子天姿无双,勾栏听曲怎么了? 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