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首页 >> 大隋主沉浮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我在大唐做战神 最强终极兵王 正德朱厚照为大明续命500年 军工科技 朕大意了,科举状元是条咸鱼 金牌帝婿 锦衣卫:我们老大有点鸡贼 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80章 望之不似人君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高句丽建国之初,国号叫卒本扶余,王莽的新朝时期,卒本扶余占领了玄菟郡高句丽县,由此改称“高句丽”,东汉建立后,高句丽不断兼并周围边疆政权,逐渐强大起来。到了魏晋南北朝,中原地区长期战乱,使高句丽得以更加发展,及至高句丽好太王高安执政之时,向外扩张势头越来越勐,除了南征百济、北讨契丹和夫夫外,还占领了玄菟、乐浪,使辽水以东的土纳入高句丽的版图,高句丽国的领域空前扩大了。

可以说,高句丽九成以上的国土都属于中原的,他们对于中原这个真正的主人素来抱有一种欺主家奴般的心态,既想把主人的一切都据为己有,又怀着畏惧之心。大隋王朝强势崛起后,他们家奴般的不安日渐提升,虽然杨坚当年远征高句丽之战得不偿失,可是高句丽却也见识到了大隋的强势的态度,尤其是杨集收复辽东平原北部以后,他们不可避免的陷入恐慌。

高句丽上下知道连不可一世的突厥汗国都败了,他们根本不是大隋的对手,要是大隋强势发难,失去辽东平原北部的高句丽必败无疑。

为了自保,他们不惜派出乙支文德出使东\/突厥,希望突厥能与他们结为攻守同盟,只要突厥牵制住隋军,他们称臣都无所谓,但不料乙支文德被“北方叛徒”出卖,死于隋军之手。

就在高句丽上下极为惊恐之时,准备不足的杨集却忽然退兵了,紧接着,隋朝又派出使臣与他们讲和,自此,两国再次恢复和平。

过不了多久,隋朝却出了问题,据细作送来的军情说,杨集已经回凉州与西方强国吐谷浑作战去了,但皇帝对他猜忌有加,所以仅仅只是让凉州军去打吐谷浑,杨集的胜算根本就不大,一旦他以失败告终,隋朝必将发重兵去报复吐谷浑;而在杨集这期间,隋朝的军改又惹来了军队的造反。

消息传来,高句丽举国欢腾,他们觉得自己又行了,纷纷叫嚣着收复漠州,攻占辽东、燕郡、柳城、北平、安乐……甚至还有人建议和吐谷浑、东\/突厥、隋军军队结盟,一起葬送杨家王朝。

在声势浩大的要求和建议声中,高元和渊子游等等高层充分发扬了小国的冒险精神,他们不但向辽东集结大军、物资,而且学习了杨集利用粟末靺鞨夺取辽东平原的方式,派大量军队以“贼寇”之名,气焰万丈的入侵漠州。

隋朝这期间所采取的守势,又进一步滋长高句丽的野心、自信,而高元便是在这种大势之下,提出了杨广会盟辽东的建议。不过他提是提了,可是他的心态却如同自立为王的家奴一般,既感到忐忑不安,又想在旧主面前秀一秀肌肉,希望旧主认可他的实力之余,更想看看对方气急败坏的样子。

正是因为整个国度都有这种名为自信自尊、实为自卑的心态,才有了现在陈兵数十万于边境的举动。

然而不料、然而不料他们等不到杨广,杨集那个杀神却又带兵来了,这一次的杨集兵多将广,而且还是打赢了吐谷浑之后,其威名、战绩、作战经验更胜以往。

于是乎,高句丽觉得自己又不行了,又开始恐慌了。

他们这种心态,其实与后世的棒子无异,面对中原王朝辉煌的文明之时,都是又羡慕又自卑,由此诞生的,便是将中原的一切据为己有,以此来弥补他们卑微的自傲。不同的是,高句丽所面对的对象乃是不服就干、干完就占的煌煌大隋。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高句丽的心态虽然时好时坏,可是高句丽的军事实力不但不差,反而是相当的强悍。

高句丽军队最初是由五部高句丽人组成,随着国土扩张,军队之中也出现了鲜卑、马韩、秽貊、靺鞨、扶余、汉人士兵,发展到现在,其军队主要由高句丽人、靺鞨人、扶余人、胡化汉人组成。而在武器装备方面,人马俱装的突击骑兵是高句丽军队的主力。这种重骑兵人马披挂,并有高高的铁护领保护脖子和脸颊,通过冲锋和白刃战的方式作战。得益于高句丽境内丰富的铁矿资源,使高句丽的重骑兵保有量和大隋王朝不相上下。

此外,重步兵也是高句丽重要兵种之一,较常见的是身着兜鍪和甲、手持长枪和方盾的士兵;其次是一种头戴冠冕,身披甲肩挑重剑和盾牌的士兵。

他们武器装备的种类也非常齐全、非常多,长兵器有铁矛、铁长刀、铁陌刀,短兵器有铁刀和环手刀、三棱形铁刺、三钩器等等。【详见《中国高句丽史》、《高句丽军队与战争研究》】

面对有这样齐全充足武器装备、且有数十万训练有素精兵高句丽,隋朝敢不重视?敢不将之视为心腹之患?

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高元空有如此强悍的军队,却没有身为大国之君应有的强者心态;与此同时,他既没有意识到大隋也在怕他,也没有意识到“列强”就是他自己。所谓的德不配位,或许便是如此了。

傍晚时分,在辽东城金碧辉煌的行宫之中,一身华贵王袍的高元坐在王座之上大生闷气。

谁能想到,自己耀兵的举动居然引来大隋如此犀利的反击,这还只是杨集为首的东路军啊,若是隋帝亲率大军到来,又将是对何等的雄兵?来日,又将面对怎么艰苦的战争?

高元呷了一口茶水,只觉心中郁闷难当、怒气郁结。

他此刻有些后悔了,开始的时候就应当采取渊子游的意见——渊子游劝他休要当宇文述、李子雄的守势视为软弱,一旦隋军缓过劲来,定然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弄不好的话,连向大隋称臣的东\/突厥、南室韦、北室韦、霫族也会参战,当初征伐契丹之时,东\/突厥不也参战了吗?所以凡事适可而止、见好就收,给高句丽留下一个和谈余地。

当然这事儿也只是想想而已,不可能当真成行。只因夺回辽东平原北部地区乃是高句丽上下共同的心声,同时也是南方派的利益所在以及进军北方的野望。他要是适可而止、见好就收,南方派岂非大失所望?他们在北方派的揶揄嘲讽之下,忠诚力必将大跌。

这种情况非是杞人忧天,而是实实在在有可能发生。为何?首先是南方派乙支文德死后,南方派多数人都认为是渊氏所为,加上檀允作证,包括高元自己都深信不疑,但是当南方派要求他彻查此事时,他出于南北微妙的关系考虑,强行压下了此事,这使南方派对他的“软弱”十分失望。其次是渊子游和渊子澄功劳大、威望高、名声好,在朝野之间有着非同凡响的影响力。

此次要是再让南方派失望,他们在渊氏拉拢之下,极可能向投靠渊子游,因为在他这儿,大家看不到希望。

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短暂的沉默,却见渊子游的匆匆从门外走了进来,向高元拱手行礼道:“老臣渊子游参见大王!”

东北的契丹和奚族、霫族、高句丽受中原王朝影响极深,他们的贵族都以说汉语、写汉字、知汉礼为荣,渊子游和高元等人对中原文明、文化、礼仪十分熟悉,而且由于高句丽没有自己的文字,都是使用汉文来记事。由于大家都以会汉家文明为荣,所以贵族之间交流时,都说汉话、执汉礼。

“大对卢免礼,请坐!”看着白发因国事而增加不少的渊子游,高元心底不禁一阵怅然暗然:自己承袭大王之位之初,高句丽风雨飘摇,时刻有萧墙之祸、内乱之险,正是重用渊氏兄弟方才稳住统治,致使高句丽有今日之盛,但是自己却从来都不敢彻底相信渊子游。

因为这个人实力太大、太过精明了!尤其是渊子游素来以高句丽百姓和军队之福祉为己任,长期致力于改善民生、强化教育、改善士兵福利,使其在军中和民间的声望远远超过了自己,而北方绝大多数地方百姓更是只知大对卢,而不知君王。

渊子游之举虽是利国利民,可却是牺牲高家的名望、断了他的根脉!

渊子游口中所谓的“为高句丽军民谋福祉”,在高元看来不过是一种迂回的策略而已。

其邀名为实、忠诚为虚。

当高句丽百姓因为渊子游的战略而富足起来,渊子游的威望就水涨船高,当所有高句丽军民都拥护他,自己就会失去民心、民望,到时候,拿什么去治理天下、稳定王位?又拿什么去统一半岛、入主中原?

姑且不说远景和外部了,但内部呢?一旦高家在军中、民间彻底被“架空”,改朝换代肯定就会上演,而且渊氏改得还很轻松!

但是高元此时此刻哪怕再不满、再不爽,也得忍着;当务之要是上下齐心、化解危机,而不是内斗。

“谢大王!”渊子游行礼入座,不待高元询问,便说道:“大王,前方斥候刚刚传来消息,说是许多隋军乘坐船只驶入辽水之中,船只落锚后,隋军士兵和渔夫打桩子,看对方的架势,显然是为架设浮桥做准备。”

“这么快?”高元浓眉一轩,说道:“从隋军主力抵达燕郡怀远镇到现在,也不过半个时间;而据他们之前的情报以及高建武从涿郡传来消息称,隋军所需粮食物资都是从其他州郡调动,如今多数还在北上的路上,就算有一部分到了,可也不够打一场大战啊!”

渊子游看了他一眼,说道:“除非李子雄、宇文述早已做好准备,至于所谓的缺粮少食,不过是麻痹我们。”

“嗯!”高元又问道:“宇文述和奚达景、突地稽为首的隋军有何动静?”

“位于北方的隋军退入南夫余城、多伐岳,主力集中在两城中间、向南突出的城子山大营,三者互为犄角之势。不过斥候却比以往多了许多!”渊子游缓缓地说道:“大王,这是大战的来临前的征兆,不可不防!”

高元沉吟半晌,吩咐道:“严密监控隋军动向,但有风吹草动,立刻来报!同时严令所有城池加强戒备,另,撤回洒在各地的‘军队’。”

“喏!”渊子游连忙点头答应一声。

“大对卢,我们第二批将士如今到了何处?”高元沉声问道。

“渊子澄已率七万大军过了太行城,如今已经进入千山道,半个月内应该可以赶到。”渊子游躬身道。

高元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大王,辽东的大暴雨时节至至了。”渊子游抬头看了看外面的天空,忽然来了这么一句。

“嗯?大对卢此话何意?”高元不解的看了渊子游一眼。

渊子游微笑着说道:“老臣只是想提醒大王,若是辽水暴涨。辽泽之险将不复存在。”

辽水自北而来,当它流到大隋辽东郡时,忽然拐道向东,从而在西岸的辽东平原形成一片人畜不通名叫辽泽的大沼泽;辽泽之水与新城之北的小辽水汇合后,又一起流入西南方的辽水。

对于刺鼻腐臭直冲口鼻、陷之必死的辽泽,高句丽人纷纷退避三舍,故而高句丽军将那片大沼泽视为天险,几无一名守军。然而到了每年大暴雨时节,却能通行两三千石船只,如果隋军在这时节乘船南下,可能直接开到新城区域。

“哦!”高元冷冷的瞪了渊了游一眼,直说就好,这么拐弯抹角的说,显得他很“弱智”。

默然半晌,又想到自己将渊子游叫来的因要,于是问道:“大对卢,你说此战,非打不可吗?”

“大王,已经到非打不可的地步了。”渊子游见他对和谈还有幻想,不禁暗自叹息了一声,心说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呢?

实际上隋朝也不想打这一仗,而当年不管是占领辽东平原北部的杨集也好,还是负责谈判的裴矩也罢,他们都是以粟末靺鞨为噱头来做事的;从这一点来看,隋朝根本就没有做好与高句丽全面开战的准备;再从其他蛛丝马迹、战略部署来看,隋朝所定位的首要之敌仍然是与隋朝有数千里交界的东\/突厥。

若是高元当时听他一句劝,认了这个苦果,安安心心的认怂。两国之战绝对不会来得这么快、这么早。

即便日后当真爆发大战,那也是隋、突大决战之后的事情了,到时候,高句丽有的是机会来创造机会。即便没有机会,可他们日后面对的大隋,肯定不像现这么强。然而,高元就是不听。

渊子游知道高元表面上是为了夺回失地,但事实上是把南方系引入北方,好使他的王权得到稳固。这手段,其实与当初入侵辽西,如出一辙。

现在把隋朝惹火了、把隋军给惹来了,可是事到关头,高元非但又怂了,而且还怪他主战。着实是“沐猴而冠”、“望之不似人君”!

说真说,他现在也觉得不是发动全面大战的良机,然而问题是隋军摆明了要大打一场,他能不主战吗?难道就这么任由隋军杀进来不成?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上错花轿嫁病弱权臣,被宠冠京城 拥有荒古肾体的我,末世无敌了 背剑之人 凡人策 你结婚我劫婚 斗罗:左手七杀剑右手昊天锤 满级大佬在年代文里躺赢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我的钢铁萌心:以德皇之名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1986:东北旧事 我的宠物是鳄龟 星际玄学应用指南 绝世武神凤凰涅盘1234567 纵剑万里,从落魄杀手开始 奇异录在民间 后来,我成了最野的狗 凡人修仙,开局看守废丹房 罗盘里的秘密 封神之福运大王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董卓之子 大明锤王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表少爷的抗战 大隋主沉浮 三国之殖民海外 
最近更新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 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 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 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 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 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 大乾逍遥皇太子 勾搭皇子后要退婚?我直接停了皇帝金库 开局拒婚,皇子归来后杀疯了 穿越成貂蝉,乱世中开启别样人生 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 开局送我去和亲,奉天靖难你又后悔了 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 三国异术:发明开启乱世新局 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 穿越盛唐:我在贞观搅风云 骑砍明末:从刷满面板开始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