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首页 >> 大隋主沉浮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开局南洋一小国,吊打列强!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替身太监:我替皇帝宠后宫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三国第一狠人 色泪 奋斗在五代幽州 超时空史记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02章 王妃之忧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杨集有很多很多身份:在家,他是母亲的儿子、老婆的丈夫、儿子的父亲、奴仆的亲卫主人;在凉州是卫王系的“主公”、军民眉间心上的军神和一心为民的州牧。在寒门子弟眼中,他是推广武举科举和纸书、兴办图书馆、复学的“救世主”。在杨广和皇族子弟眼中,杨集是皇族代表、皇帝“代言人”,既是挡世家门阀明刀暗箭的坚盾、也是“灭世”神刃。而在世家门阀眼中,杨集则是恶贯满盈、凶神恶煞、穷凶极恶、无恶不作的混蛋,应当碎尸万段、凌迟处死,除了这些,他还是还有诗王、书法家、音乐家、军神、杀神、暴徒之类的标签。

对于自己的诸多身份,杨集分得十分清楚;他知道什么场合、什么时候,自己应该用什么身份说话、做事;而在京城和朝堂之上,他就是这么一个没脑子、一是一二是二的憨包。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换源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huanyuanapp 】

不过杨集要人觉得憨包这个角色非常好。只因身为皇帝的杨广即便对某个朝臣、某个派系十分不满,也不能像他这么光明正大的把不满宣诸于口,而聪明的文武百官们,又有哪个敢像他这么肆无忌惮的说话?

以前倒是有一个贺若弼当憨包,不过那家伙不是装、而是真的憨包;若不然,他也不会在朝会之上,张牙舞爪的冲到皇座前,拍着御桉向杨坚咆孝说“大隋是我打下来的,要不是因为有我贺若弼,你杨坚哪能坐在这里作威作福?”不然的话,贺若弼也不会在仁寿宫落成大典之上写完了反诗,还当着满朝公卿的面,挑衅杨坚——“老子就是不爽你狗日的杨坚,老子就是准备反隋了,你这个狗日的反贼、奸臣,又能拿老子如何?有种的话,就砍了老子!”

杨集以史为鉴,吸取贺若弼的经验教训,当了个‘憨而不愣’、‘憨而不傻’的人;所以他现在虽然仇敌满天下、政敌满朝堂,但彼此之间只是政见之争、利益之争,而不是私人恩怨;更没有得罪执掌天下的皇帝。

诚然,彼此都想弄倒、弄死对方,但朝堂上的每个重臣都不是孤立存在,每个重臣的背后都有一个派系,这也导致每个重臣的根基稳稳当当的,谁也奈何不了谁。

当初的杨素为何不怕别人弹劾?就算别人弹劾他了,他不但不生气,反而在很多时候当成是一种鞭策,只要是他错了,他就认,甚至还会向对方表示感谢。

原因不是杨素大方大气,而是他根深蒂固、枝繁叶茂,他根本就不怕别人弹劾;而御史言官即便弹劾了,他的“枝叶”用不着他出面就会站出来帮他说话、帮他解决问题,因而杨素本人乐得大方大气,借机展示知错而改的贤明一面。

同理,苏威等等朝廷要员也是如此,也不怕别人弹劾。

而与他们相比,无势可借的寒门官员就十分凄惨了,一旦遭到弹劾,而且确有其事,一般都会完蛋。

现在的杨集不仅有皇族的力量可依、皇帝的信重,而且自己也自成一派了,所以他也不怕别人弹劾。只要他没有犯下不可饶恕的大罪;别人想弄倒、弄死他,绝对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儿。

当然也可以像贺若弼那样,使用十分极端的刺杀手段,但是治世的朝廷自有朝堂的潜规则,各个派系都不允许有人破坏正常的政斗规则;毕竟每个人每个派系都有自己的政敌、自己的亲人好友,你若是对政敌进行行刺,别人也可以反行刺,如此,岂不是乱了套了?

而贺若弼当初哪怕写了‘自白书’,也没有一人出面说情:一是贺若弼得罪了太多人;二是贺若家犯下累累罪行,在如山铁证面前,谁也不敢出面;三是贺若弼刺杀杨集举动坏了官场大忌,人人都想杀鸡儆猴,扶正政斗规则、官员风气。

“郎君,你怎么双把印信领回来了?”当杨集从皇宫回到王府后宅,萧颖一眼就看到杨集手上拿着两个印信盒,一双美眸充满了惊诧之色。

这两个熟悉的印信盒子分明就是检校兵部侍郎、右卫上将军的的印信。当初在凉州的时候,一家人都以为杨集当上尚书令以后,便无法兼任检校兵部侍郎、右卫上将军了,于是杨集按照朝廷的规矩,把这两枚印信交给杨昭、让他转交朝廷。然而杨广事后仿佛忘了此事一般,一直没有正式下旨收回这两个职务,所以杨集手中虽然没有印信,可他仍然是检校兵部侍郎、右卫上将军。

而今,杨集竟然又把印信给领回来了,可见杨广不是忘记,而是根本就不想去掉杨集这两个职务。

杨集将印信交给了旁边的张出尘,让她拿去书房放着,然后坐了下来,唉声叹气的说道:“圣人非要给我,我能有什么办法?我不要,他还不答应呢!你说气不气人?”

“噗”听了最后这一句,裴淑英一下没忍住,顿时喷笑出声,这妹子带着儿子去了一趟娘家,回来后就有些闷闷不乐,原因是她娘家开始变得不地道了,据她老子裴矩说,河东士族在对待杨集的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分歧;河东士族里的多数门阀都希望裴矩代表河东派与杨集划清界线,就算不与之为敌,却也不能像现在这般亲密、默契,而裴家内部也是如此。

裴家第二号人物裴蕴向来对杨集不冷不热,这固然是因为杨集不是他的女婿,但也和他杨集心存偏见有关,他认为裴氏是裴氏、河东派是河东派,杨集是杨集、卫王系是卫王系;裴氏要站在河东派的立场之上考虑问题,该争的时候必须争、该反对的时候必须反对,裴氏不能因为杨集是女婿就与他和卫王系保持全面同步,否则的话,裴氏和河东派迟早被其所累。

裴矩认为杨集是裴氏女婿,早已和裴氏不可分割,不应分得那么清、而且也分不了;更重要的是裴氏的目标是统一河东、山东士族,成为北方士族的领袖,但是五姓七宗绝对不会答应的,所以裴氏若想完成这个目标,就必须借皇帝和皇族、卫王系、萧氏为首的南方士族的力量。

而杨集既是皇族扛鼎之人、卫王系领袖、寒门领袖、萧裴两家女婿,此时又代表皇帝与强大的关陇贵族作战,裴氏理应顺应大势、竭尽全力配合杨集,借着皇帝让杨集对付关陇贵族的契机,给裴氏和河东士族捞取巨大的政治资源;若是裴氏分得太清、自己疏离杨集,同为士族的萧氏一定喜闻乐见。

最后,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几乎都要争吵起来了。

裴淑英当然不希望娘家和丈夫如此陌生、甚至走向敌对,可她作为一个女人,一个嫁给杨集、成了杨家的女人,又有什么资格干涉娘家决定?

她不愿双方走向对立,却又解决不了;而她说给杨集听,杨集不但解决不了,还认为这是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常态,让她不要放在心上,所以她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生裴家的闷气。甚至还觉得享受丝绸之路的裴家没良心、太过冷漠;回来当天,还气呼呼的建议杨集派出一支马贼,狠狠地搞一搞裴家商队,只要裴家实利受到巨大损失,其他支系肯定不再支持企图“反目成仇”的裴蕴了。

对于这个原本聪明,一孕笨至今的小老婆,杨集既感动,又有些啼笑皆非,他是可以搞一搞裴家的商队,但人家裴氏又不傻,焉能不知是他所为?要是他真的这么干了,裴氏为首的河东派可就真的反目了。

诚然,他迟早会因为改革、支持寒门崛起而与裴氏渐行渐远,但是对于他的现在的处境来说,这一天来得越晚、自然越好。

只不过眼前这个古灵精怪的鬼丫头正在生娘家的闷气,杨集怎么劝都劝不了,他只能日后再说了。

“郎君,这又是虚职吧?”萧颖与丈夫相对而坐,柔声问道。

“这一次,两个都是实职。”杨集端起裴淑英斟上的茶汤的茶盅,抿了一口,说道:“圣人对我大隋军制进行全面改革,先是把以前的八卫四府增改为十二卫四府,左右卫至今以后,更名为左右翊卫了,我这个右卫上将军也变了右翊卫上将军。”

“接着,圣人又把京兵十四营并为十二军,兼并而来的十二军各立军号,原万年军为参旗军、长安军为鼓旗军、富平军为玄戈军、醴泉军为井钺军、同州军为羽林军、宁州军为折威军、华州军为骑官军、岐州军为严道军、豳州军为招摇军、西麟州军为苑游军、泾州军为天纪军、宜州军为天节军。新成立的十二卫除了本卫士兵之外,另外各管一军京兵。”

“不过到我了这里,圣人又搞特殊了,他除了让我管右翊卫负责的严道军,还把左翊卫的井钺军也交给我了。也就是说,我现在是事实上的左右翊卫上将军,搞不好的话,检校左翊卫上将军的印信很快就会送到府上。”

听了这番话,萧颖、裴淑英、柳如眉尽皆骇然,十二军(原关中十四营)乃是大隋王朝最基本的武装力量;在骁果军诞生之前,它们就是大隋最核心、最固定、最精锐的常备军,肩负着宿卫和征戍大事。而圣人在整顿京兵过程中,对这支军队进行大刀阔斧改革,使十二军的兵力从虚胖的七十万变成实际上的三十万人;军队经过裁汰老弱、清查空额之后,战斗力不降反增。

而左右卫在原先的十二卫府之中,还掌管负责皇宫安安的“内军”,因此两卫的上将军、大将军、左右将军皆是皇帝心腹之将,这也导致两卫不仅地位最高,实掌兵力也是十二卫府之中最多的。

照杨集说来,更名为左右翊卫的职权与以前是一样的,但是他却兼掌两卫,那他以后实掌两卫之军和京兵的总兵力,怎么也有十万人吧?

然而萧颖和裴淑英、柳如眉对于丈夫获得的逆天般的权力,不喜反忧。她们知道输赢起伏、磕磕碰碰、浮浮沉沉才是官场正常的常态;杨集如今不但是亲王和凉州牧、尚书令,而且他在军中和民间还有着倍受追捧的军神战神之名,皇帝忽然授予的实权在手的左右翊卫大将军,以及沉重如山的军权,对于他们这个家庭来说不仅不是好事,还让她们深感不安。

而她们心中这种不安之情,既不是源于朝堂官员的攻讦,也不是源于派系之争,而是源自于皇帝、源自于“功高震主”

“秋水秋月,你们去外面守着,不许外人靠近。”萧颖让待命秋水秋月退出内堂、到外面看守,然后忧心忡忡的向杨集说道:“郎君,这个权力实在是太大了!”

“是啊郎君,这个权力不能要,还是辞去为好。”裴淑英亦是说道。

杨集说道:“我知道你们担心我权柄过重,引来朝臣攻讦、圣人疑忌。但是辞去了,难道朝臣就不攻讦了?难道朝臣就会放过我?”

“当然不是了,非议之言是永远不会停止的。我知道官场之上不进则退,郎君要是把什么都让出去,就只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是想着郎君权力太重,实在是让人不安!”萧颖目光悠悠的看着杨集,颇为期待的建议道:“郎君不如继续像以前那样、将左右翊卫日常事务由交各级将军打理,自己自觉的把这两个职务虚化了。”

杨集心中暗自苦笑,要是她们知道杨广打算让自己主导府兵改革、当上名符其实的尚书令,只怕更加不安了。他迎着一双双充满关切和担忧之情的美眸,只好说道:“在军权上,任何一个有作为的帝王都不可能撒手不管;而圣人不仅带过兵打过仗,还经历了杨谅造反,他现在对军权看得极重,而通过军改之后,京兵十二军的大将军、将军几乎都是他心腹之将。”

说到这里,杨集压低声道:“圣人现在把左右翊卫交给我打理:首先是圣人十分自信、不惧任何人,尤其是军改成功、骁果军建立之后,他觉得没有人是他的对手,认为我就算有朝一日反了他,也能像平定杨谅那样,轻易把我平定;其次是他十分信任我,相信我不会背叛他。”

“确实是如此!”萧颖默默的思索杨集的话,绷紧心弦终是松了下来、心智复又归来,她认真的想了一会儿,这才说道:“军事上,郎君是圣人对付关陇贵族的利刃,现在的确还没到那个让圣人猜忌、忌惮的时候,郎君又与包括关陇贵族在内的天下世家不对付,这些多半是被圣人看在眼中。”

杨集和关陇贵族、山东士族等等政治大派的矛盾本来就不可调和,裴氏更是因为杨集当上尚书令以后,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既然裴氏如此,她的娘家萧氏想来也是差不多的;长此下去,杨集又会慢慢地变成‘孤家寡人’。

更何况整个皇族的力量加起来,都没法全面压制关陇贵族,皇帝又怎么可能在关键时刻干出自毁长城的蠢事?

这些意识加上杨集所说的“两大要点”,终于让萧颖彻底放心了。

“正是如此!”杨集低声说道:“圣人驾驭得了我、相信我、更需要我,加上我政敌满天下,他是不会猜忌我的。我若是不敢任事、上疏请辞,圣人不仅对我大失所望,反而因此疑神疑鬼、猜忌有加!”

说到这里,杨集笑着问道:“三位娘子,朝堂近来的人事变动,难道你们没发现么?”

“郎君说的,莫非是蜀王复出?”裴淑英脱口而出。

“阿英说对了!圣人鉴于皇族力量不足、不足以对抗天下世家,便让蜀王兄复出,帮我扛下一部分压力。”杨集说道:“所以蜀王兄这个宗正寺卿只是他复出的过度职务。等他缓上一缓,要么外出担任州牧、要么担任某一卫的上将军,但是他不管日后当什么要职,都会分担我肩膀上的很多压力;而我说的压力,除了圣人说的天下世家、还有圣人本人。”

杨集和杨广所处位置不同、看问题自然也不同;对于杨集来说,杨秀一旦当上州牧、或是实权在手的上将军,首先帮他减轻的压力不是世家门阀,而是就是来自杨广本人那一份。

要不是杨谅实在没法见人,他一定会建议杨广把杨谅也弄出来。

这一切,不是杨集多疑、自我压迫,而且他不想、也不会反杨广,同时也相信杨广不会搞死他,甚至心中也很想回到那种直言不讳、无话不谈的日子,然而一切都不可能了。

只因官当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危机感就会自然而然、不受控制的产生出来,并促使人们做一些必要防范和预防,而人们因为危机而谨慎小心做出来的准备,其实就能防止不好的事情的发生,这对谁都有好处;若是一个大官像贺若弼那样恃宠而骄、目空一切、不识进退,结果可想而知。

“公子,凉州牧呢?没了么?”旁边的柳如眉问道。

听了这句,萧颖和裴淑英也用患得患失、紧张的目光看向杨集。京城是个杀人不见血、杀人不用刀的地方,便是她们这些女人在参与不得不去的宴会之时,也要小心翼翼、慎言慎行;这种紧张兮兮的日子,哪如凉州快活?

“凉州牧还是我。”杨集说道。

三女顿时松了一口气。

就在这时,张出尘回来了,向杨集说道:“公子,驸马韦圆照在府外递上拜帖,见是不见呢?”

韦圆照出身京兆韦氏郧公房,乃是韦孝宽之孙、韦总第三子,其人涉猎经史、为人孝友,并在开皇年间迎娶杨坚孙女、杨勇之女丰宁公主杨静徽,杨广登基以后,并没削去侄女的公主尊号,因此韦圆照现在还是驸马。

不久前,韦圆照得到吏部提名举荐,如果不出什么意外,他大概被派去以甘泉郡当太守;不过杨广对于凉州的官员的任命,一向抱着十分谨慎态度,他担心吏部借机往凉州这片“净土”硬塞一些动机不纯的世家门阀的子弟,便授予杨集了决定权。所以韦圆照能否当上这个太守,除了他本人有没有这个能力之外,还要看杨集认不认同,他今天登门造访,显然就是希望得到杨集的认可,

“此人极有可能是以后的甘泉郡太守,与其他人不同,见肯定是要见的!”杨集看了看身上的衣服,又向张出尘吩咐道:“出尘,你让人将他引入前殿会客堂,我换身衣服就过去。”

杨集从皇宫回来以后,还来不及换衣服呢,身上穿的还是朝服;这样的衣服,不便在府上用来见客。

“喏!”张出尘应声而去。

——————

【这一章是心有所感:大概是在12年的时候,我也没有多少经验,于是打着亲戚帮亲戚的心思,让一个考不上大学、又找不到工作的亲戚家孩子到我的公司上班;事实上我并没有亏待她,可她没有员工觉悟、也没有把自己的位子定位好,不但没做什么事、要高工资,还抱着是我亲戚的心思对其他人说三道四、指手划脚,弄得大家都非常不爽。我说她几次,她就不干了,两家最后连亲戚都做不成了。之后,再也不敢要亲戚朋友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凡人策 碧蓝航线界限 剑道第一魔 洛公子 养只小人鱼 重生世纪之交 玄鉴仙族 修仙狂徒 【斩天剑】 和竹马睡了以后 我在异世封神 普攻永久加生命,阁下如何应对? 赤心巡天 曼陀罗妖精 猎天争锋 踏天境 最强狂兵 竹马他有自闭症 贵族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北伐就在今日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谍战之巅 抗日之铁血智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蝉动 代号惊蛰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董卓之子 十三皇子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表少爷的抗战 生死主 大隋主沉浮 
最近更新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 红楼大国师 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 大唐钓鱼人 对不住了爹,我是锦衣卫 大秦:偷听心声,祖龙该喝药了 稗宋反骨仔 心相之天界唐史 三国:偷听我心声,蜀汉杀疯了 逐我北上和亲?我南下擒龙你哭什么 大周第一纨绔 回到古代积功德 特种女兵王回到大唐做女帝 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 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 幼帝传奇 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 寒光剑气 争霸,带众女从零开始 大晋俏公子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