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首页 >> 大隋主沉浮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流氓帝师 世子无双 拂袖红妆gl 替身太监:我替皇帝宠后宫 回到大唐当军阀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大清话事人 大夏第一宠妃 铁血中唐 暄和皇贵妃传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76章 双喜临门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王府位于洛阳、大兴、张掖的府邸都有三个主要宫殿群落,依次是玄武殿、英武殿、后宅。玄武殿正殿也是杨府正堂,四千多人同时用餐都不显得拥护,由于太过宽阔,打扫麻烦,平时极少启用,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用来宴请官员和官员家卷,普通宴会都安排在偏殿。(注)

中部的英武殿相当于皇后专用的大兴宫立政殿、紫微宫大仪殿,是女主人宴请女卷的场合,至于启用正殿还是偏殿,一切由萧颖说了算。由于张氏是卫王系老前辈,还是第一次来张掖城,萧颖便启用英武殿正殿,以示敬重。

郑氏那句“善愿好像是因为开罪大王的缘故,至今尤是不能入仕”,导致空旷的英武殿陷入一片死寂,所有人都有等着萧颖的应对。

谁知萧颖只语未言,美得出奇的脸上反而现出一抹浅浅的笑容,但黛眉凤眸含威,俏丽之中竟流露出无比的煞气。

裴淑英目光闪闪的看着大姐头,心头暗道一声厉害:大姐头虽然什么都不说,可大家知道她非常不满不悦,而且郑氏过于失礼,现在不管冷场多久,最终尴尬的只能是郑氏和她的妯里姑子。

所谓公道自在人心、是非自有公论,便是如此了!

“王妃,咱们同为弘农杨氏,两家也不是外人,有些话也不瞒王妃了。”郑氏倒也察觉到气氛不对了,强笑道:“大王对吐谷浑手无寸铁平民的杀戮,使京城流传不少闲话。”

“大王和大隋将士为国效力,能有什么闲话?”萧颖知道对方的目的是解决郑善愿的问题,所谓的“闲话”也是为了这个目的服务,不过人就是这样,不听又难免好奇京城传什么不利于丈夫的闲话。

“大王和大隋将士餐风露宿、尽心尽责,所取得战绩就是最好的证明,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然,京城那些将军认为大王过于较真,挡住了他们的晋升之路。”郑氏见自己终于引起了萧颖的兴趣,心中暗自得意,她看了对方一眼,叹息道:“据拙夫说,这些人和背后的家族对大王怨言极深,准备联名弹劾大王。我觉得大王还很年轻,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若是朝中没个帮衬的,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王妃你说呢?”

听了郑氏这番话,张氏心生一种荒谬纶伦、不可思议的感觉,她久在交州,对京城情况、对王府的确不了解,可她知道杨集不仅是凉州,还是裴矩的女婿、萧玚的妹婿和小舅子,而且他的庶母苏芸娘是苏威的亲侄女、亲家公长孙成是长孙炽的亲弟弟,此外又跟杨雄、高颎十分要好。所以光是议事堂,就有六个和杨集有良好关系。

如果再把她丈夫交刘方和太子、冀州牧杨纶、扬州牧杨智积、青州牧杨静、并州刺史独孤楷、幽州刺史李子雄、益州牧史万岁等人统统算上,说杨集朋友满天下也不为过。

然而这个郑氏,却在这儿大言炎炎、向王妃说杨集在“朝中没个帮衬”。她究竟是在戏耍别人、还是戏耍她自己呢?

一时之间,张氏脑子有点不够用了,她忍不住看了儿媳一眼,似是在问郑氏在搞什么名堂?这人是不是傻子?

袁玉也不知郑氏在搞什么名堂,示意婆婆静观事态,先不要多言。

“多谢夫人关怀,不过我们姐妹久在张掖,对京城之事委实不知,还是等大王回来再说好了。”萧颖婉拒道。

“我就是说说而已,只是我觉得卫王走到这一步不容易,还是广交朋友为宜。”郑氏浑然不知那句“朝中没个帮衬”导致自己成了笑话,仍旧说道:“善愿当年口无遮拦、冲撞卫王,确实是他的不是,可他不仅才华出众,还是荥阳郑氏嫡系子弟,背后是有着十几二十万子弟的千年世家。”

说到娘家,郑氏陡然生出无比强大的自信,她笑容灿烂的看着萧颖,说道:“王妃,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而善愿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若卫王能帮着求个情,郑氏必有厚报!”

萧颖听着郑氏酷似威胁一般的话,连气都懒得生了;她看着这个郑氏,由衷替杨家感到可悲、可怜。

此等为了娘家、不惜威胁当朝第一“红人”的浅薄主母,仅仅只有一个,就能让一个巨大的家族四分五裂,而杨家却有两个、还是出自同一族的人。

但是反过来看荥阳郑氏的教育,着实是成功得让人毛骨悚然,好在自己家里没有这种吃里爬外的女人……不过得把儿媳看牢了,绝不能让她被长孙家教成郑氏这个鬼样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裴淑英听到这儿,实在是忍不住了,她知道大姐头此刻得当好人,不便说什么;而如眉曾是杨家奴隶,无论她说什么,郑氏都能借题发挥,搞不好还拿王府家教来说事。既然她们都不便出面反驳,那就由她来当恶人和傻子好了。

不就是拼人脉吗?谁怕谁啊!不就是威胁人吗?她也会!

“夫人言之极是!我家大王在朝中只有一个当皇帝的兄长、一个当皇后的嫂嫂、一个当太子的侄儿、一个当宰相的堂兄、一个当宰相的岳父、一个当宰相的舅兄……如此这般的孤孤单单、孤立无援、无人帮衬,想想真是让人忧愁苦恼、诚惶诚恐。”裴淑英愁眉苦脸、忧心忡忡的说完,一脸天真和求教的向郑氏问道:“但不知夫人说的厚报指的是不弹劾呢?还是‘有着十几二十万子弟的千年世家’没杀上门来?如果我家大王不想‘广交朋友’,那个‘有着十几二十万子弟的千年世家’是烧我家祖庙、还是挖我家祖坟?”

大殿里先是一静,接着哄堂大笑。

郑氏面红耳赤,讷讷不言,心说只有你家家翁烧别人家祖庙、挖别人家祖坟,谁敢用这招来对付你们家啊?

萧颖看着一脸憨厚表情的妹子,玉容上露出欣然之色,这话她也想说,可是碍于身份,只能闷在心里;好在这个妹子没有让她失望,不过当大姐的,也不能让妹子孤军奋战,眼见郑氏意欲开口说话,便温婉娴静的向郑氏欠了欠身,歉然道:“夫人,我家妹妹虽然不怎么会说话,可她向来心直口快,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没什么坏心眼,若有什么失礼之处,还请见谅!”

郑氏:“……”

好家伙,你都这么说了,我还能咋办?

英武殿内的女人们,除了郑氏和她带来的一帮人之外,老老少少都是卫王系成员,听着郑氏那些不顺耳的话,尽皆生出极度厌恶之感,此刻见到王妃姐妹让她进退两难,无不大感快意。

这人有大病,就得这么狠狠的治!

张氏暗自叫好,主母独孤敏和苏芸娘以前也是这般一唱一和,令那些可恶的人下不了台,却又无言以对,如今这两位少主母,亦不遑多让,卫王府、卫王系当真是后继有人呐!

郑氏身旁是杨玄挺的娘子,本来她在杨府是一个毫无地位的人,可是丈夫过继过杨约膝下以后,她也成了另一支的少主母,地位远非杨玄纵、杨玄奖之妻能比,看了一眼面红耳赤的郑氏,心头暗自摇头:杨家都落到这步田地了,这个嫂嫂非但没有收敛,竟然还看不清形势,竟然还是这等自以为是、趾高气昂,真以为杨家还是以前的杨家不成?

不过她心中虽然万般不满,可怎么说也是自家人,要是任由她在外人面前进退两难、丢人现眼,最好丢人的终究是整个杨家,出于大局考虑,便打算出言缓缓气氛;然而就在这时,在外面候命的秋水走了进来,欣喜的行礼道:“大娘,州牧府传来消息,说是朝廷派人封赏大王来了,让大娘和二娘、三娘做好准备。”

萧颖和裴淑英、柳如眉听了此话,不由得愣住了:皇帝升杨集为尚书令的消息,她们在当天早朝结束不久就知道了,惊喜肯定惊喜,但是这个惊喜早就过去了。本以为这种惊喜不会再有,可是当她们看了郑氏一眼,那种惊喜的感觉又不受控制的回来了。

这倒不是小人得志,而是“力的相互作用”。

郑氏如果谨守客人应有之礼,她们姐妹会觉得这份封赏来得十分尴尬,毕竟尚书令在大隋已是一个“神位”,而杨家人为了继承这个神位,不惜干出许多令人瞠目结舌的蠢事,事后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这个时候,要是当着人家的面接下这份封赏,这个感觉很是有些难以言喻。但是得益于郑氏之前的态度,她们此刻既感到心安理得、理所当然,同时还有出口恶气的感觉。

“可知圣人封了大王什么官职?”萧颖一本正经的问道。

秋水连忙作答:“禀大娘,圣人封大王为尚书省尚书令!”

此言恍若一股喜气洋洋春风吹进英武殿,所过之处,满殿莺莺燕燕、姹紫嫣红皆是随风而动,然有人惊有人喜,心事各自不同。

卫王系女卷不知这个消息,自是听得欢欣鼓舞、欣喜若狂,至于妒忌什么的,根本不存在,只因杨集早已是令人只能仰望的人,此时的成就和地位更是超越了大家的认知,嫉妒已然没有丝毫意义。

更何况杨集是卫王系“共主”,她们和王府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主公”荣升尚书令,家家户户也能跟着沾光,所以每个人都因为这个消息,喜笑颜开。

这个消息于卫王系而言,自然是天大的好消息,但是对于杨家新一代主母来说,无异于五雷轰顶、晴天霹雳,郑氏感觉脑海一片空白,一种窒息的感觉让她的心脏仿佛停止了跳动。

继而,一种难以抑制的愤怒、羞恼、羞辱涌上郑氏心头,他们杨家苦苦争夺的尚书令,竟然落在了这儿,皇帝是何等的不公?对得起一生兢兢业业、功勋卓着的公公吗?

在丈夫过继给杨约前,杨玄挺的娘子没少吃郑氏苦头,对于郑氏的秉性自是知之甚详,又见她苍白的脸在扭曲着,而捏着衣襟的双手更是因为用力在颤抖,心中大为担忧。

当然了,她不是担忧郑氏,她担忧的是杨家,以及自己那个小家。

据她丈夫杨玄挺说,杨家人现在的观念非常可怕,几乎每个人都认为杨素打下一切功名、权力、官位,是杨家的,除了杨家人以外,杨素的各种官职都不能由其他人来继承。而皇帝册封下来的礼部尚书、民部尚书两大要职,他们觉得理所当然之余,尤显不够。

阖府上下毫无敬畏、毫无感恩之心;阖府上下都这等“极端”,实在是太可怕了。(注2)

“另外,州牧府说,大王已率凯旋之军抵达临松山一带,天黑之前,大军入城!”秋水接道。

“太好了,当真是双喜临门啊!”众人又是一阵惊喜交集!

————————

【注1:大业三年,杨广北巡时,史称‘帝欲夸示突厥,令宇文恺为大帐,其下可坐数千人……备仪卫,宴启民及其部落,作散乐’,意思是说宇文恺随随便便修个大帐,就能容纳几千人吃饭,帐内还有侍卫、还有乐师舞者载歌载舞,如果加上服侍的太监宫女、送饭菜的侍者,人数就更多了。照这句话来分析,皇宫三大殿怎么也能容纳万多人,所以玄武殿可供三四千人同时用餐之说,真不是夸张。】

【注2:杨素死后一年,也就是大业三年,杨玄感就和叔伯兄弟谋划造反了,他们准备弄死杨广以后,立秦王杨浩为帝。到了大业五年,身为礼部尚书的杨玄感随杨广征讨吐谷浑,因为他有霸王之勇,杨广便加封他为亲兵大将,这个任命,完全是把自己的命交给了杨玄感,这是何等的信任?当他们在大斗拔谷遇到暴风雪的时候,杨玄感和他的叔伯兄弟再一次准备袭击杨广。

杨广也许有所察觉、却没有证据,此后再也没有给杨玄感掌兵机会。不过杨玄感造反前,杨广还是十分信任他,只因在二征高句丽时,杨广让杨玄感掌管远征军的后勤重地黎阳仓。

有鉴于此,我认为杨玄感因为杨广的猜忌才造反的论调并不成立,实际是杨玄感打算造反在前,杨广这才不许他带兵,但还是十分信任他,甚至连猜忌都算不上。

至于说杨玄感造反是杨素生前布置,那更是牵强附会的无稽之谈了,因为杨素活着的时候,大隋正蒸蒸日上、进一步强大,以他之智,不可能让自己的儿子在大隋最强盛的时候反。

但是一些人总是拿杨素和老婆吵架时的‘脱口而出’来当证据,可实际上这只是两口子关门吵架、杨素气急败坏的“失言”而已,本来两口子吵完就过去了,只是杨素没想到他老婆要弄死他,竟然把他的“失言”告诉杨坚。

杨坚家里也有母老虎,十分理解杨素,但既然知道了,不惩罚肯定不行,于是停了杨素一段时间的职务,不久,又启用了。由此可见那“失言”在杨坚时代就已经翻篇了;如果杨素真的想反,杨坚早就弄死他了,哪能让他辅左杨广?

杨广在打败杨谅以后架空杨素之论,我个人认为不成立;只因打赢杨谅之后,杨广第一时间让杨素以洛阳为中心,打造军事防御体系,我认为这不是架空,而是无比的信任。杨玄感攻不下洛阳,就是拜杨素的防御体系所赐。】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上错花轿嫁病弱权臣,被宠冠京城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吞天塔 剑道第一魔 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 山村情事 我努力进监狱的那些年 满级大佬在年代文里躺赢 戒烟吻她 狂野的乱世,不羁的江湖 宿主今天又不做人了 我家宿主有盛世妖颜 破道狂兵 绝世武神凤凰涅盘1234567 蓝钰茗烟 不会修炼的狂人 大明世祖 时空旅行家 盗墓之欠债还钱 艳海风波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长夜谍影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代号惊蛰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董卓之子 家父唐高祖 表少爷的抗战 我有一个特种兵系统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最近更新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 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 强国,从清末开始 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 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 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 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 我乃边军一小卒 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 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 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 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 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 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 失忆九年,大明成世界霸主了? 三国:我,吕奉先,真不想拜义父 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