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首页 >> 大隋主沉浮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辛亥英雄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远征欧洲 大清话事人 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 大秦:先生别担心,朕不是皇帝!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93章 恶客东来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朝晖堂正堂,裴淑英和柳如眉、张出尘正在叙话,她们本来有要事寻找杨集和萧颖,然而秋水、秋月却不让她们上楼,并且隐晦的提示一二,她们顿时心中了然,便在一楼大厅坐等杨集和萧颖,而不是送入虎口。

在姐妹三人身边的茶几之上,还整整齐齐的摆着一份奢华的描金拜贴,上写“杨玄挺”三字。

“阿姐、出尘,你们曾在楚国公府做事,可知这个杨玄挺?”裴淑英只知杨玄挺是杨素和郑氏所生的第三子,因为杨约无子,杨素便将三子过继过去、好让杨约这支香火不绝,除此之外,他一无所知。

然而杨玄挺忽然跑来张掖城,并递了拜贴,裴淑英不知其为人如何,更不知对方有何目的,出于谨慎起见,便想通过柳如眉、张出尘了解一二。

“司徒子嗣众多,可是玄挺公子无疑是最出色那个。”柳如眉叹息一声,续道:“就目前看来,这也是司徒将他过继到二爷膝下的原因”

裴淑英闻言,颇为不解的问道:“既然他是司徒最出色的儿子,司徒为何将他过继旁人了呢?”

柳如眉说道:“弘农杨氏与裴氏完全不一样,它虽是士族一员,可是因为和皇族、关陇贵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它是介于皇族、军武世家、士族之间的奇怪存在。楚公在世之日,许是生怕自己有朝一日误了弘农这个大家族,于是把自己那支从弘农杨氏摘了出来,使其游离在外。”

“然而司徒这一支独立出来以后,既不文、又不武,而且又不特别亲近皇族。他们失去根本之后,就好像‘迷失’方向一般,其内部和一夜暴富的中小家族一模一样,诸子之间为了权力、实利,斗得特别厉害。”

“玄挺公子虽然最为出色,可他是第三子,司徒的继承权与他无缘,而杨玄感、杨玄纵对他防范有加,司徒许是担心自己不在以后,玄挺公子活生生被弄死,故而过继给二耶了,这样他们就斗不起来了。”

张出尘是个爽朗大方的性子,有什么话都藏不住,一听柳如眉这么说,忍不住在一旁补充道:“这一点都不奇怪!我现在算是看透楚国公府这一大家子了,他们阖府上下,除了司徒之外,—个二个都是庸庸碌碌、嫉贤妒能、不知进取之辈,整天就会活在司徒留下的荣耀之中。”

“现在这些人特别重嫡轻庶,根本就没有大家族应有的大局观。未免旁庶子弟超过嫡支,所以他们非但没有扶持才华出众的旁庶子弟,反而拼命打压。还有老夫人、杨玄感的正妻郑氏,心思歹毒、自私自利!”

“她们姑侄二人在内部,为了维持杨玄感的利益,拼命打压旁庶。可是出了楚国公府大门之外,又以娘家为重,一旦楚国公府或杨玄感的利益与郑氏发生冲突,她们毫不犹豫偏向自己的娘家。”

“杨玄感本来是个非常聪明、非常厉害的人;他完全有能力、有才智继承司徒公的事业,可他有这样的\/母亲、这样的妻子,于是被收拾成一个毫无主见的大傻子了。”

说到这儿,张出尘看了裴淑英一眼,继续说道:“这样的家族,着实让人一言难尽、前途叵测,要不是公子把我讨要了过来,我肯定带着阿娘偷偷跑掉。”

“啊?”裴淑英愣住了,她从张出尘语气中,听出她似乎对杨家有浓重的怨意,沉默片刻,她才小心翼翼问道:“出尘,你很恨杨家吗?”

张出尘摇了摇头,说道:“我以前的确是又怕又恨,公子让我去提醒他们的时候,我还是非常害怕、忐忑。可是真正见了面,我忽然发现他们挺可悲的,对他们也恨不起了。”

柳如眉亦是说道:“我和出尘在楚国公府的日子,绝不美好。但好歹学到—身武艺、以及各种本事;若非如此,也没有资格让公子讨要、更不会有现在的日子,所以我现在不仅不恨,反而感激他们。”

张出尘眼中涌起—丝调皮之意,笑着说道:“还是如眉姐有文化,我都不用开口,就把我心里的话给说了。”

柳如眉:“……”

你这么会说,还说自己没文化?

“说什么呢?”沐浴后的杨集从后堂走了出来,见三女说得津津有味的,便好奇的问了句。

三女闻言看去,正看到杨集快步而出,姐妹三人不约而同的起身行礼,温婉叫了声:“郎君!”

等到杨集坐下,裴淑英和张出尘的目光不住在杨集身上打转,一人嫣然道“公子,完事儿了!”另一人则是说“还以为要等公子和大娘子到天黑呢,没想到这么快!”

听到这话,杨集绷不住了,没好气的瞪了她俩一眼,说道:“已经很久啦!阿颖都起不来了。”

“禽兽!”

“嘿嘿!”

“……”杨集无语,这俩货说得荤话来,便是他也不如;若是再说下去,输的绝对是他。索性就拿起茶几上的拜贴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杨集大是意外,问道:“杨玄挺来了多久?”

裴淑英微笑道:“一个多时辰前就到了,正由凌先生在客堂作陪。”

杨集听说凌敬陪着,也不急于马上去见,而是问道:“你们可知他为何而来?”

“凌先生借着让人换茶之际,将消息传了出来。”柳如眉说道:“据说是杨约公失去内史令之职后,圣人任命他为御史中丞了。”

这个消息,杨集倒是没有听说过,说道:“御史中丞是正五品上,而杨约以前的内史令是正三品上,不过内史令虽然号称是内史省之首、实际上并没有权力,相对而言,内史令远不如大权在握的御史中丞。这也能够证明圣人对楚国公一系的信重,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加强了。”

“理论上是这样!”裴淑英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可是他们一家人在司徒冥寿当天,一起去拜祭司徒,这当然也没错。关键是杨约也许是触景生情,于是一边哭、一边针砭时弊,然后给人告了一状,他的御史中丞之职也因此而丢失了。”

杨集听得一头黑线,心中对那一家真是无话可说了。按理说,他们本该总结得失、低调做人才对;然而他们非但没有吸取教训,反而这么任性、这么不识时务,这不是找死吗?

当然了,他们也许是为了维持杨素生前的人脉关系,所以迫切希望证明自己,证明他们哪怕没有杨素,依然是那么的强大,然而,他们似乎走错了。

“他们也许是高高在上、车水马龙久了,一时间适应不了门可罗雀的冷清,也放不下身段。”裴淑英看了杨集一眼,续道:“郎君,今天下午,我正好收到母亲(裴夫人)寄来的家信,她根据阿耶的谈话,专门让我告诉你、让你休要与楚国公府走得太近,否则,深受其害。”

“嗯!”杨集点了点头,起身道:“我去见见杨玄挺!”

“郎君!”柳如眉犹豫了半晌,有些为难的问道:“杨玄挺是杨约的继子,怎么说、怎么说,他也算我和出尘的故主之一,他如今远道而来,我和出尘要不要陪你去见一见?”

她自然不是因为“故主”才问这话,主要还是礼、还要王府的颜面。如果她和张出尘避而不见,她担心日后有人说王府家教不好,影响到王府声誉。

杨集倒是没有将柳如眉的话放在心上,她能这么说,正好表明她是一个念旧情的人,他笑着说道:“他肯定有什么要事与我商量,你们若是出席,不便说话;备上酒席即可。”

说着,杨集便向外走去。

王府除了大总管公孙桓之外,另设三名副总管帮他处理事务,他们分别是宋正本、郝瑗、凌敬。

四大总管各司其职,其中公孙桓统筹兼顾、居中调度;而出仕为临桃通守的宋正本主要负责雍州事务;郝瑗坐镇豫州洛阳城。凌敬跟在杨集身边,协管张掖杨府事务,同时也是杨集现在的幕僚团之首。

他和公孙桓、郝瑗虽末出仕,但是四大总管背靠王府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地位超然;加上他们才智过人、刚正不阿、公平公正,使卫王系上下对他们心服口服、由衷钦服。

会客厅中,凌敬正在代替杨集会见到访的杨玄挺,以及杨素庶子杨积善。

杨玄挺因亲生父亲杨素平定杨谅有大功,杨广授予他仪同三司之勋,并在去年秋天被朝廷任命为庐江郡太守;可是由于杨素去世了,使他无法上任,后来受家族的作为拖累累,太守之位不了了之。而最先那个仪同三司之勋,也因为嗣父杨约这一次的过错,给弄丢了。使得杨玄挺变成一个彻彻底底的白身。

杨家上下自以为皇帝要对他们进进行残酷打压,已经看不清前方的方向了,于是他们在老夫人的建议下,派杨玄挺和杨积善前来张掖郡求教,希望曾经帮过他们一次的杨集能够指明方向。

杨玄挺和兄弟已到府上一个多时辰的时间,然而杨集始终没有露面,凌敬虽然说杨集公务繁忙,很快就会前来见面,但是杨玄挺心中仍然有些感到忐忑不安,也不知此行能否完成长老会交给他的任务。

就在三人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天时,一名侍卫快步进入厅中,行礼道:“凌总管,大王过来了。”

此言一出,原本在厅内说话的三人,都停止了说话之声。杨玄挺抬起眼眸,目光透过朦胧夜色,向门口看去。只见杨集快步而来,他外穿一袭合体玄色长袍、紫金冠束发,冷风吹动敞开着的衣襟,里面的衣服便紧紧贴在身上,愈显得长身玉立、气度沉稳。

“大王!”凌敬当先唤了一声,看了杨集简简单单的衣着一眼,笑着问道:“这是刚从军营回来?”

相处多年,杨集明白凌敬为何这么问,定是他在和杨玄挺、杨积善交流的时候,说自己在军营,于是点了点头,顺着这个话意向杨玄挺拱手道:“兄长,小弟比了一场武,接着安排了粮草物资等军务,劳兄长久等了,实在抱歉之极。”

“大王客气了!冒昧之处,还望海涵!”杨玄挺知道杨集近来军务繁忙,心中并不怀疑的说法。而且他在和凌敬闲聊之际,知道这间比较“窄小朴实”的会客厅,一般是用来接见最尊贵、最亲近的客人,由此可见杨集非常念旧,没有当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庶民。

更重要的是杨集此刻身穿常服,而不是官服,乌黑的头发还带着湿意,似是为了接见自己,还特意沐浴过;这一切,足以说明他放下身段,以“普通人”的身份来见自己。所以他对杨集的“细心”由衷感动。

只是杨集的称呼却让杨玄挺有点脸红,毕竟他们虽是同辈,可杨集位高权重,而他一无所有,这声“兄长”着实让他承受不起。

“参见大王,数月未见,大王风采更胜往昔了!”杨积善明白兄长的尴尬之处,连忙拱手行礼道。

都是熟识的人,但是这次见面,杨积善发现杨集虽然还是一样的俊美,但他明显感到杨集和从前变得不同了,一双浓眉如刀似剑、双眼明亮有神,而脸上那抹和煦笑容令他少了以往神采飞扬、睥睨天下的气势,多了几分锋藏于内、意发于外的气度。

眼瞅着这位青年亲王步履稳重的远远走来,杨玄挺心底不由叹息一声,仅仅只是这番风度翩翩、沉稳大气,就远远的胜过他们家中的所有青年子弟了。

“兄长客气了!两位兄长请坐!”杨集落座下来,看了相继入座杨氏兄弟一眼,他通过座次上看,即知杨玄挺是这行主角,便向他说道:“玄挺兄长,张掖虽是远离京城,可是惠伯公(杨约字)之事,我也听说一二。”

沉吟半晌,问道:“但不知惠伯公近况如何?”

杨玄挺脸上笑意凝滞了一下,叹道:“家父身子骨儿不大好,这番波折,令他大病了一场;也不知何时才能出来为国效力!”

杨集不禁看了杨玄挺一眼,对方这话,说得相当有水平;既是道出了杨约的近况,又借机探问杨集的态度;毕竟杨集是当朝第一红人,以他当前的地位、皇帝信任的程度,若他表态一二、或是在皇帝说几句好话,杨约复出的可能性势必大增。于是缓缓的说道:“大隋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革新之期,惠伯公足智多谋、老当益壮,只要心宽体胖、养好身子,想必是可以为朝廷效力的。”

杨玄挺听得大失所望,杨集这话看似好听、好用,实则就和“祝你平安”一样,卵用都没有。

杨积善亦是一个反应敏锐、才智出众的人,这也是家族决定让他陪同杨玄挺的原因所在,他情知兄长此时已经不好接腔了,便直接道明了来意:“大王,虽说官员当以国事为重,可是大隋讲究百善孝为先、讲究兄友弟恭。叔父与先父兄弟情深,他在先父诞辰之日前去拜祭兄长、失声痛哭,虽有过错,但这是小节罢了!无论怎么看,都不至于落到这步田地,大王你能否帮忙叔父说说情?”

杨玄挺也接话叫屈道:“是啊大王,家父为官数十载,无幽素来清正廉洁、兢兢业业,不曾贪过一钱、害过一人,更在仁寿四年那场‘军队内讧’发生之时,单骑入西京、稳定西京局势,为圣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东\/京那些朝官却因为家父一点小小过失,竟然联合向家父发难,这真是毫无道理、毫无天理了。”

杨集闻言默然,其实他知道杨约能力相当不错,别说是御史中丞了,便是让他当尚书令、左右仆射都是绰绰有余;更难得的是,杨约此人清正廉洁、十分自律,如果他安安心心做事,绝对是一名罕见的能臣、名臣。

然而有能力不代表有远见、有大局格,由于他们家出了一个牛炸天的杨素,便习惯依赖于杨素;凡事都是杨素划出一个明确的方向,他们只需沿着既定方向行走即可;这固然是好事,却也导致包括杨约、杨文思、杨玄感在内的杨家子弟得不到锻炼,缺乏长远眼光、独立自主的能力,对大势脉络的把控能力也是差得可怜。所以当杨素一走,他们的天便塌了。

失去领头羊以后,他们变成一盘散沙,个个诚惶诚恐、心乱如麻,接着就是六神无主的听风就是雨,然后干出那些匪夷所思的蠢事。

不过他和杨约向来没有什么交集,杨玄挺、杨积善也不知听了谁的话,竟然病急乱投医的跑到张掖来了,其目的十分明显,就是想让他帮着说话。

当然了,他说的话的的确确比很多人管用,但是杨家这么浮躁、这么爱作死,如果他们自己死活都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安静不下来,那么这个话是绝不能乱说的;否则,不仅吃力不讨好,他本人也要受到这帮人的拖累。

他皱眉反问道:“两位兄长才智过人,难道当真不知贵府走到这步的原因吗?”

此言一出,杨玄挺和杨积善的面色都有些不自然起来了,杨玄挺故作湖涂的问道:“难道不是因为墙倒众人推、所以他们联手口诛笔伐?”

杨集也没有拆穿他的谎言,而是澹澹的说道:“什么口诛笔伐,实际并不成立。记得司徒在世之日,几乎每天都被人弹劾,也因为家中争执而被先帝罢免过,他的问题和处境远比现在严重,可是那时何来墙倒众人推?然而他不仅没事,不久之后又复出了。何也?概因司徒小节有损、大节不失。”

“惠伯公先是失去了内史令,可风声一过,圣人立刻启用他为御史中丞,这先罢后用的举动,谁都知道是明降实升。同时又升文思公为民部尚书、玄感兄为礼部尚书,圣卷之隆,远胜司徒在世之时。然而过不了多久,惠伯公为何又被罢免了?而不是像司徒那么屹立不倒?这些问题,你们可曾想过没有?”

杨玄挺期待的说道:“大王,只要你……”终是觉得不能把话说得太透,立刻又顿住话头。

杨集见他尤不死心、尤自想着让自己说情,无奈的摇头道:“我虽是亲王,在朝堂上也有许多官职,但我的主职是凉州牧,何曾干涉过朝堂上的人事任免?况且我这里事务特别多、对即将发生的战事把握不足,哪有时间去参与这些?不过两位兄长既然来了,我倒是有一个不错的主意。”

杨玄挺连忙问道:“什么不错的主意?还请大王明示!”

杨积善目光更是充满了期冀之色。

杨集故作沉吟,缓缓的说道:“兄长,你们作为局中人,或许‘不知’病根。可是我作为旁观者,对你们的病因却非常清楚,病因即是出在你们的自己身上。我认为你们目前的关键不是争什么位子,而是冷静下来,然后群策群力、制订一个周详的方略。要是你们静不下来、还这么放不下,圣人定然对你们失望透顶。到时候,才是真真正正的墙倒众人推。”

其实杨集这是在把控谈话节奏,你跟我谈事情,那我就把事情根源来堵死你。

当然,主要也是因为杨家越来越朝着奇奇怪怪的方向进展,这不禁让人心生戒意。在杨集的记忆之中,杨玄感也随杨广征讨吐谷浑了,大军回到大斗拔谷时,一起遭遇大风雪,二十多万名精锐折了大半。当时杨玄感就想造反弑君了,也是因为杨慎在旁边说“大隋将官众志成城,大隋虽然遭此重创,可是实力强盛不衰、皇帝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千万不可胡来!”杨玄感这才作罢。

对于这种胆大妄为,喜欢玩火自焚、铤而走险家伙,着实让人亲近不起来,还是疏远为宜。

杨玄挺、杨积善无言以对,他俩很清楚杨集点到了杨家的病因是在自身,甚至封德彝大闹灵堂时所说的难听的话,也是句句点到问题的关键,可这些,着实不是他俩所能改变。

凌敬似笑非笑的瞥着杨氏兄弟,心说这才是真正的良方,而你们明显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可是你们自己不思己过,却非要拖别人下水,这算什么本事?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凌天诛神录 系统,我喜欢你的凭亿近人 【快穿】欢迎来到手撕白莲炼狱 都市之最强仙医 女帝痛哭,她杀死了自己最爱的人 这宿主能处,让他宠炮灰,他真宠 我的钢铁萌心:以德皇之名 玄天龙尊 恐怖末世,我转职为SSSS天师 我瓷真心甜 洪荒:开局夺舍殷洪得造化乾坤图 独宠的温暖 凡人策 重生何雨柱离开四合院 伏天鼎 穿成假千金,真千金对我嘎嘎狂宠 抄家前,小奶包搬空京城去流放 你好,程先生 大国重坦 仙路九万万里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长夜谍影 大唐游侠儿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我,边防军人,在大秦封侯拜将! 红色脊梁 我有一个特种兵系统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十三皇子 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 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 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 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 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 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 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 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 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 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 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 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穿越白虎之洪荒 大秦:阿房之子,我为千古一帝 大唐:开局入狱,无奈自爆身份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